界面新聞記者|梁怡
連續虧損三年后,瀛通通訊(002861.SZ)打算賣掉子公司。
3月14日晚,瀛通通訊公告,擬向東莞市恒越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恒越實業”)轉讓公司持有的全資子公司東莞市瀛通電線有限公司(簡稱“東莞瀛通”)100%股權,根據交易雙方初步協商,本次交易價格暫估為人民幣1.07億元。
界面新聞注意到,標的公司東莞瀛通早于瀛通通訊成立,為實現同一實控人下的企業重組合并,2010年瀛通通訊以1042.32萬元的價格受讓東莞瀛通100%股權,而2019年-2021年期間東莞瀛通連續虧損。
另外,受消費電子行業變化影響,部分客戶需求放緩及調整產品策略,整體營業收入水平不及預期,疊加商譽減值,瀛通通訊持續虧損。
溢價空間或有限
東莞瀛通主要生產耳機線、編織線、鋁箔線、隔離線、卷線、編織網管等,其成立于2006年3月1日,收購前的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由瀛通通訊實控人黃暉和蕭錦明分別持股66%、34%。
為完成同一實控人下的企業重組合并,2010年11月,瀛通通訊受讓東莞瀛通100%的股權,交易價格以截至2010年10月31日經審計的賬面凈資產1042.32萬元為基礎確定。同時,瀛通通訊還收購了實控人控制的東莞開來、湖北瀛通100%股權。
其中,收購前一年度即2009年,東莞瀛通是三家公司資產規模最大、收入最高的公司。

2015年、2016年1-6月,瀛通通訊的凈利潤分別為1.35億元、2955.45萬元,而東莞瀛通的凈利潤分別為2861.77萬元、611.61萬元,占當期歸母公司凈利潤的21.19%、20.69%。
對于東莞瀛通近年來的業績情況,瀛通通訊證券部相關人員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過去的年報中相應披露了子公司的具體財務數據。
界面新聞查閱發現,2017年、2018年東莞瀛通還是照常盈利,2019年由盈轉虧,2020年、2021年持續虧損。其中,在10家主要子公司中,2021年東莞瀛通的營業收入為5873.74萬元,虧損281.10萬元。

而2022年、2023年半年報,在“主要控股參股公司分析”中,并未找到東莞瀛通的相關財務數據,也即東莞瀛通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在10%以下。
因此,參考2021年東莞瀛通的凈資產9572.57萬元,交易作價1.07億元并沒有“溢價”多少。
交易對手方面,天眼查顯示,恒越實業成立于2010年7月12日,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實控人為余靜玲,主營業務生產空氣壓縮機、電機、電器機械等,銷售五金交電、機電設備、通用機械設備等,其中2022年參保人數82人。

瀛通通訊連虧三年
瀛通通訊主營業務系銷售聲學產品、電源及數據傳輸產品,以及相關產品的精密零組件,主要應用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個人數碼產品等消費電子產品領域。
2021年瀛通通訊出現上市之后的首次虧損,當年收入為10.47億元,歸屬凈利潤-3635萬元,2022年公司虧損加劇,實現收入7.25億元,歸屬凈利潤-1.18億元。
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報告期內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0%至10%,凈利潤虧損7000萬元至8000萬元。
業績虧損主要在于兩方面,其一,近兩年國際形勢和行業發展周期變化,部分客戶需求放緩及調整產品策略,耳機產品平均售價有所降低,整體營業收入水平不及預期,綜合毛利率有所降低,另外,2022年、2023年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2018年,瀛通通訊收購了聯韻聲學100%股權,形成商譽7202.84萬元。聯韻聲學主要生產耳機產品,受前述宏觀因素以及客戶需求放緩影響,聯韻聲學2022年收入及利潤下滑,當年計提商譽減值準備5283.37萬元;2023年聯韻聲學營業收入及利潤水平均較去年同期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公司2023年度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919.47萬元。
瀛通通訊在公告中表示,本次籌劃轉讓東莞瀛通100%股權,是基于公司的整體經營發展所需,符合公司整體戰略布局,不會對公司經營、生產及業務開拓產生負面影響。本次交易有利于優化公司資產結構,盤活存量資產,實現公司資源的有效配置,進一步增強現金流。
2023年業績預告提到,圍繞“有線轉向無線、從半成品轉向智能成品”戰略目標,持續推進研發、精細化管理、產能布局、優質客戶開發等各項能力的提升并初見成效”。談及瀛通通訊未來的經營規劃,前述證券部人士對此表示,“今年4月26的年報會相應披露”。
此外,業績虧損下,瀛通通訊的股價也在承壓。
今年2月8日,瀛通通訊的股價創上市新低,最低點僅6.03元/股。3月15日收盤,公司每股報收10.09元,微跌0.88%,總市值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