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品牌議題
沒想到啊,去年暑假火爆的“經濟型酒店節假日漲價”話題,在2024年春節檔再次上演。返鄉加上旅游人潮,經濟型酒店突破每晚千元的房價,在定價上實現升段。
“搬3天磚,付不起酒店一晚房費”、“月薪2萬住不起漢庭如家”等話題層出不窮。經濟型酒店成了消費者眼中的“刺客”。連《人民日報》也評價:從前的經濟酒店似乎不再“經濟”了。
實際上,不止經濟型酒店在漲,在黃金周、節假日期間,中高端酒店、度假型酒店、民宿的價格也有2-3倍的上調。為什么經濟型酒店的漲價如此“刺眼”?
·從現象上看,經濟型酒店漲幅最為明顯。
以華住、首旅如家集團為例,相較于2019年同期,2023年第一季度經濟型酒店比中高端房價,漲幅顯著。華住的經濟型酒店漲價超20%,這一增幅老客戶們難以接受。
·出差標準沒變的商務客群叫苦連天。
作為經濟型酒店的主力客群,商旅人士對房價漲價最為敏感。2023年春季,出現了“報復性出差”風向,積攢三年的異地客戶需重新拜訪,商務出行為一二線城市的經濟型酒店帶來很多新訂單。但企業出差標準沒跟上酒店房費的上漲,商務客群只能選擇消費降級。
·刻板印象影響,消費者只關注經濟型酒店提價。
談到經濟型酒店,消費者腦海中冒出的,是“經濟”、“性價比高”等與價格相關的關鍵詞。關注定價的消費者忽視了,升價后的經濟型酒店交付了更好的服務與體驗。
經濟型酒店不斷升級,成本增加,定價自然上漲。大眾在苦惱:經濟型不再經濟了。實際上,性價比產品的轉型,只是在順應大眾的新消費轉型。
經濟型酒店是市場主力
據第一財經數據統計,近70%的用戶出行時會選擇入住經濟型酒店,無疑是商務和旅游人士的首選。
·商務人士是經濟型酒店的主力消費人群
經濟型酒店原本是為出差人士而生,以低廉的價格、基本服務設施,來滿足他們短期住宿的需求。在一二線城市,經濟型酒店通常占據市中心、地鐵口等交通便利的選址,方便出行。[i]
·休閑商務概念出現,迫使酒店們向生活方式、個性化各顯神通。
雖然打工人吐槽,出差只是換了個地方辦公。但既然到新的城市,總趁機公費旅游一番。商務客人在工作之余,希望能兼顧休閑放松的需求,也推動了生活方式、個性化、城市IP化的酒店品牌發展。
·旅游人士不再強求“星級”,性價比高的經濟型酒店更香
過往,游客認為住上“星級酒店”才算住得好,跟團游的旅客傾向住上希爾頓、香格里拉等響當當的酒店。《2022年新旅游消費報告》顯示,Z世代住宿開支只占26%,低于平均水平(35%),相比于住宿,年輕旅客更愿意花錢吃喝買。
當下,中產階級消費需要慢慢恢復元氣。酒店消費普遍呈現出快捷、低配特征:2023年上半年,三星級以下酒店消費高達97.76%,同比增速明顯高于中高端酒店。[ii]經濟型酒店更符合大眾理性消費的選擇,價格、好評率、位置、設施等成為首要考慮因素。
·“小城深度游”的反向旅游趨勢出現,對連鎖經濟型酒店需求大
淄博燒烤、爾濱搓澡……境內“小城深度游”成為了爆火的旅游新趨勢。隨著短期客流的瘋狂涌入,小城市的第三產業跟不上,也嚴重影響了游客的體驗感。今年春節,#淄博酒店網上標價千元,前臺實際僅需200#引發了討論,淄博政府部門表示對訂房標價過高的亂象展開調查。
在低線城市找到一家干凈舒適、服務可靠的酒店并非易事。原因是,三線及以下城市單體酒店占比超五成。缺乏品牌管理的酒店在服務、設施上能否達標,旅客們只能在下榻后才揭曉。
57%的住客在預訂小城酒店時更傾向選擇連鎖品牌。投資成本更低、品牌效應占優的經濟型酒店品牌在三線城市迎來發展機會。
·供給端分析:經濟型仍是酒店行業的主力
2022年,經濟型酒店數量、客房數,在酒店業占比分別為81%、58%,是行業穩固的基本盤。
因為口罩,不少酒店主動或被動加入隔離酒店行類,三年沒開張的酒店集團在恢復元氣中。在產品結構上,集團們都在瘦身,經濟型數量相對縮減,中高端占比持續上升。
實際上,關的都是不再適應當代住宿標準的經濟型酒店。經濟型地位在集團產品結構中的基石地位不可撼動,酒店集團從鋪量向精益化轉型。連鎖酒店并沒有放棄經濟型,只是在做更符合消費潮流的產品升級。
·經濟型酒店迎合剛性需求,將成為酒店發展主力
口罩期后,經濟型酒店恢復最快。2023Q2經營數據顯示,經濟型RevPAR(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的縮寫,指每間可供租出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收入)恢復至2019年同期103.1%[iii],遠高于中高端產品。經濟型酒店的后發之勢不容小覷,2023年將開始經濟型酒店的第二周期。各大品牌正在煥新登場。
重新定義經濟型酒店
約20年前,經濟型酒店聚焦住宿功能上,精簡了傳統酒店娛樂、游泳池等配置。早期,一個簡約舒適的床,再加上部分商務配套,就能滿足出差人士。而今,經濟型酒店畫像逐漸多元,成為眾多消費力不強的年輕消費者的選擇。
只講住宿、高效的經濟型酒店,滿足不了他們對”小而美”的期待。
·消費者越來越精致,愿意為高顏值支付溢價
在成本考量上,過去的經濟型酒店在大堂等非經營面積上投入低。而今,年輕客群從進門一刻開始,就會審視大堂設計,為酒店顏值打分。
CBNData調研發現,77%Z世代愿意為經濟型酒店的高顏值溢價買單。顏值正義的室內設計,是影響消費者下單決策的重要因素。[iv]挑房間時,設計漂亮的房間能帶來更愉悅的視覺體驗,從而產生“衛生整潔”的錯覺聯想。
·住的體驗好不好?智能化設施不能少
“睡眠旅行”越來越受歡迎,旅客出外,只是想換個地方好好睡一覺,達到忘憂的放松體驗。與早出晚歸的特種兵不同,他們會在酒店停留更長時間,對住的體驗有更高要求。
智能化大大提升了年輕人對酒店的好感。商務人士認為,智能化提升了住宿便利性,而旅客認為智能化設施能帶來更舒適的體驗、安全感。
如今,經濟型酒店已將智能化列為標配。用戶可通過手機或酒店自助機完成下單、續住、退房等手續及機械人送外賣,以降低接觸帶來的風險。進門后,酒店窗簾自動拉開、空調調至適宜的溫度、智能音箱、中控板等產品拉高了體驗閾值。
在解放人力的同時,能增加體驗感、提高運營效率,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經濟型酒店在“進化”,看看連鎖品牌們如何迭代
傳統的經濟型酒店之間同質化嚴重,在客人眼中沒有什么兩樣,只能通過價格戰來爭奪市場。
首旅如家酒店掌舵人孫堅認為,存量發展戰略是以消費升級為主導,酒店集團們百花齊放,正在用新的產品吸引消費者。
顏值升級,去廉價味的錦江之星
作為中國第一家經濟型酒店品牌,錦江之星在“重新定義”上責無旁貸。經濟型酒店不再是廉價產品的代名詞,而是小而美、小而賺錢的,能滿足審美社交需求的高坪效產品。
在公區加大投入,是與第一代經濟型酒店區分的重要特征。產品的全新升級被稱作錦江之星的“二次創業”,也開啟了中國連鎖經濟型酒店的新周期。
漢庭不斷更新版本
有網友笑稱,漢庭也分三六九等了。2.5原木風/2.7工業風/3.0奢華風/3.5科技風,讓消費者在訂房前有點摸不著頭腦。但毫無疑問,版本越高、體驗越好。
在2016年,高回報的漢庭固守模式,并沒有更新產品。隨著大量投資者涌入,盈利能力降低,漢庭面臨加盟商抱團投訴的危機。因此,漢庭內部意識產品迭代的重要性,CEO徐皓淳表示“經濟型酒店不能完全依靠低價來吸引客人”。[v]
漢庭3.5版本,關注商務旅客“上好網”的需求,房內用3.5米網線滿足全屋上網需求,同時公區無線寬帶覆蓋至電梯轎廂,實現隨處上網。采用華掌柜自助辦理設備(30秒入住、0秒退房)、24小時全天候機器人服務等多種智能服務設備,優化旅客體驗。[vi]
華住集團憑借其供應鏈能力實踐“設計創新+工藝優化+模塊化+集采降價”,為加盟商節約投建成本。以常州市的單店為例,每間客房的投資為7.8萬,預計三年內回本,在投資、籌備、經營方面均能獲得加盟商的高認可。[vii]
城市便捷酒店年輕IP化之路
做IP,是千篇一律的經濟型酒店突破的選擇,不僅能提高品牌認知,積累品牌資產,同時能創造出新的營銷增值手段。
東呈集團創始人程新華在2024年致辭中提到,IP發布“推動東呈加速成為酒店業當中最具有互聯網氣質的公司”。旗下城市便捷酒店,用年輕化IP策略俘獲年輕用戶的心。
2023年3月,東呈集團超級IP青貓誕生。進入城市便捷酒店廣州白云店大堂后,隨處可見的青貓IP模型及主題相關的酒店用品,便捷酒店不僅是留宿一夜的地方,更是品牌與消費者情感溝通的場域。
三年磨一“貓”,品牌實現年輕化定調之余,也吸引著加盟商、投資方的回頭。
此外,城市便捷酒店與摩頓普特簽約藝術家KiKiWong合作,發布“幸福海人”療愈IP,傳達4.0“六維睡眠文化”的概念。同時,圍繞Z世代睡眠議題,打造“失眠陣線聯盟”內容,在社媒發起#睡眠吐槽大會、#睡好覺神器等話題,走進高校做宣傳圈潛在客群,提早布局心智。
經濟型酒店“中端化”的優勢
經濟型酒店正在撕下“廉價”、“低端”的標簽,頭部經濟性酒店也成為普通中端酒店的直接競爭對手。據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21中國酒店集團Top50報告》顯示,連鎖經濟型酒店品牌規模TOP30中,有8家突破了1000家門店,而在中端酒店中,僅有維也納和全季達到1000家以上。
為何經濟型酒店有如此強勁勢頭,總結了三個優勢:
·第一、產品端向“小而美”升級
大浪淘沙,被淘汰的經濟型酒店已經不能滿足大眾消費潮流。作為大基數商旅人士的常規選擇,經濟型酒店要不斷升級,將精致與性價比合二為一,讓品質與價格不再對立。具有極佳地理位置的酒店,也是五臟俱全的精美產品,將打破過去對經濟型酒店的刻板認知,重新革新經濟型酒店定義。
第二、品牌情懷優勢
20多年來,經濟型酒店品牌職場人奮斗路上的“戰友”,優質的品牌影響力及會員大基數,構成了連鎖酒店的護城河。酒店集團在產品升級的過程中,也會借力經濟型品牌的好感度。例如,首旅如家在發展中端酒店時,命名“如家精選”、“如家商旅”,讓忠實用戶能直觀感知品牌的成長與創新,也提供了消費升級的新選擇。
·第三、回報周期更短,投資價值更高
隨著一二線城市租金的持續高企,酒店投資成本加大、回報周期拉長。經濟型酒店則有著更強的成本優勢。
錦江之星5.0版本單房6.6萬/間,改造3.8萬/間,漢庭3.5版本單房7萬/間,改造升級5.6萬/間,高端經濟型單房成本基本不過8萬。中端酒店的單房造價,大多在10萬/元以上(全季單房12萬/間、希岸單房11萬/間),在投建成本上,經濟型酒店有明顯優勢。
更低的造價可提供媲美中端的產品,性價比更高的投資模型,更受加盟商青睞。
經濟型酒店進入發展新周期,不斷升級的過程,與中端酒店的界線越來越模糊。經濟型酒店的新定義能否令消費者接受,才是投資者能否買單的關鍵。部分內容參考自:
[i] 北國網:《中國酒店業2019多數派報告:下沉市場的時代已到來》
[ii] 澎潤:《2024年酒店行業展望與十大趨勢報告》
[iii] 山西證券:《公司全部酒店RevPAR恢復至疫前水平,經濟型酒店恢復進程較快》
[iv] CBNData:《小城旅游故事多,住宿行業正在發生哪些變化?》
[v] 界面新聞:《漢庭邊下沉邊升級,CEO徐皓淳:經濟型酒店不能靠廉價留住客人了》
[vi] 華住微加盟:《漢庭3.5:四大策略打好造價攻尖戰》
[vii] 次方點評:《漢庭|10年復投多次,持續盈利的“生意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