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孟寶樂
2024年,“新質生產力”被頻頻點題,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熱詞。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居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首位。
在全國各地矢志打好新質生產力這場主動仗的當下,濰坊也在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按照濰坊的發展思路,今年,濰坊將牢牢抓住科技自立自強這一核心內驅,以突破關鍵技術為引擎,改造提升傳統生產力,孕育產業新動能、新業態,讓新質生產力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增量。
定調明確、分量很重,字里行間釋放出濰坊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堅定決心。
打開新質生產力的“密碼”是什么?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打開新質生產力,歸根結底要靠人才。事實證明,誰擁有更多人才,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占據優勢。
濰坊是一座愛才敬才、人才近悅遠來的城市。從招才引智到就業促進,再到創新培育、完備服務,濰坊以暖心服務優化“熱帶雨林式”的人才發展生態,讓新質生產力人才濰水河畔“策馬奔騰”,為更好濰坊新躍升做足了鋪墊。

誠意滿滿,讓人才與城市“相向而行”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暢通人才引進渠道、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是“先手棋”。
深知人才重要性的濰坊,一直將人才作為創新發展的關鍵,從城市發展頂層戰略到“攬才實招”接連出臺,都以最大誠意與廣大人才互相成就、攜手共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近年來,濰坊先后出臺20多項引進和留住人才的政策辦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才政策體系。
同時,濰坊推行高層次人才“創新在高校、干事在企業”的“雙落戶”制度,目前濰坊學院、濰坊科技學院已與17家企業共享引進高層次人才23名;
探索完善綠色通道、窗口服務、專員服務、鳶都惠才卡“四位一體”服務模式。目前已發放“鳶都惠才卡”2153張,人才持卡可享配偶安置、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23類、32項綠色通道服務;
深入實施人才安居工程,籌建人才公寓1.1萬余套,入住人才1.27萬人。建成人才公園,加快推進國際人才社區建設,讓更多人才選擇濰坊、樂居濰坊、成就濰坊……
隨著一項項政策出臺、一個個舉措落地,濰坊逐漸構建“近悅遠來”的良好人才生態,讓這座正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闊步前行的城市,贏得了攬才先機。
2023年濰坊市新引進高校畢業生8.05萬人,青年人才凈流入態勢持續鞏固。國家級、省級重點人才工程入選數量連續兩年居全省首位,濰坊市首批獲準建設省人才集聚節點,一支規模宏大、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隊伍正加速集結。
目前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237萬人,擁有國家級重點人才144人、泰山系列人才333人、鳶都系列人才561人。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奔赴濰坊、留在濰坊,成為這座城市未來的共建者。濰坊正在緊握贏得未來的最寶貴資源。

筑巢引鳳,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引鳳來棲,更要留鳳長棲。如何為廣大人才充分打造施展才華的舞臺,助其實現理想與抱負,使人才與城市共成長?一直是濰坊努力探索的方向。
當前,濰坊結合自身產業優勢和發展需求,加速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深度融合,激發人才創新活力,讓人才與區域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相融相促。
按照“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規劃思路,濰坊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省產研院共建先進光電芯片研究院,與山東大學、嶗山實驗室共建水動力平臺等,致力打造高水平學科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現代農業山東省實驗室建設成效明顯,引進研發人員648人,其中博士173人,2項成果世界領先。
在推進“一企一平臺”工程,支持企業建立研發中心的政策下,濰坊支持濰柴集團、歌爾股份等28家企業與曲阜師范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等高校院所共建81個現代產業學院,簽約在校生3萬余人。
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濰坊正以廣闊的胸懷、開放的姿態、飽滿的熱情,千方百計為人才打造充滿活力和機遇的成長平臺,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
憑借人才資源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協同發展,濰坊取得了眾多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
濰柴發布首款大功率金屬支撐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熱電聯產效率達92.55%,刷新世界紀錄;華特磁電自主研制的大型6米智能立環高梯度磁選機成功下線,再次問鼎全球;市農科院選育的“濰麥16”等小麥新品種通過省級審定,為端牢“中國飯碗”再添一粒好種子……
可以說,當前濰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夠成就人才。

彼此成就,實現人才與城市共成長
“我們將牢固樹立人才優先的發展理念,全方位完善引才聚才政策、拓展育才興才路徑、搭建留才儲才平臺、優化愛才惜才生態、提升重才用才成效,讓廣大英才在濰坊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年初,濰坊在發布的《致全市廣大專家人才的一封信》中,傾一城之誠意,表達識才、尊才、重才、惜才之情,傳遞出這座城市全面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提升人才服務效能的堅定決心和全力支持人才干事創業的鮮明態度。
而此前不久,濰坊市委書記劉運在北京大學以《詩和遠方 就在濰坊》為題作了一場生動精彩的宣講,向廣大學子發出誠摯邀約,期待廣大青年才俊走進濰坊,擁抱精彩的詩和遠方,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響。
在濰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當下,將人才工作放到如此顯著的地位,也足以看出濰坊對人才工作的重視。
錨定新質生產力,濰坊今年將深入推進動力裝備產業向新能源化轉型、化工產業向新材料新醫藥轉型,加快食品加工、紡織服裝、造紙包裝等優勢產業升級。同時,加快發展元宇宙、氫能等產業,加速形成發展新動能。
要實現新質生產力的躍升,必須要抓住“人才”這個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能動主體。
根據濰坊市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濰坊將新引進高校畢業生8萬人以上、高端人才1000人以上,新入選省級以上重點人才80人以上。
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在新型儲能、合成生物等方面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山東大學元宇宙產業研究院等高端平臺建設,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40家。完善創新創業孵化體系,探索設立科創基金,打造“一站式”科創服務平臺,建立“濰坊好成果”發布制度,提高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效率。新的一年,濰坊信心滿滿。
優秀人才齊聚新質生產力賽道,昌濰大地生機勃發。城市與人才共建設、共成長,更好濰坊,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