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達財經 莫恩盟
編輯|深海
連續四次贊助亞運會的知名國產運動品牌361度,于日前交出了2023年的成績單。
剛剛結束的2023年,361度迎來了營收、利潤雙雙增長的豐收局面。財報顯示,去年一整年,361度的營收同比增長21.01%至84.23億元,同期361度的凈利潤同比也實現27.35%的增長,達到10.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61度廣告及宣傳開支占收益的百分比為12.7%,達到了近五年來的峰值;與之相反的是,361度去年研究及開發費用占收益的百分比為3.7%,該指標卻處于近五年的低位。
回看361度品牌的發展史,從最早期的家庭作坊,到之后的華豐鞋廠、別克鞋業,再到從別克鞋業手中接過勝利火炬的361度公司,這個起家于晉江的品牌如今已成為國產運動品牌隊伍中的重要一員。
而曾經由創始人丁建通一手創辦的361度,如今被交接到了其女婿丁伍號和兒子丁輝煌、丁輝榮的手中。根據361度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前面三人不僅在361度公司內部擔任包括總裁、主席、副總裁等在內的重要職務,他們所代表的丁氏家族也牢牢掌握著這家公司的股權。
不過,與同處一個賽道的選手相比,361度仍被甩開不小的差距。盡管許多玩家目前還未公布2023年的全年成績單,但安踏體育、李寧僅憑去年半年的業績,就已經實現對361度一整年營收及凈利潤指標的超越。
盡管被外界視為四大本土運動品牌之一,但361度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卻與友商存在一定的差異。截至3月14日收盤,安踏體育的市值是361度的24倍,李寧的市值是361度的6倍。即便是市值相對落后的特步國際,也領先于361度。在前面提到的四個選手中,361度目前是唯一一個市值不到百億港元的企業。
營利雙雙上漲,廣告研發占比背道而馳
3月13日,361度對外發布了2023年的業績公告。財報顯示,2023年,361度共錄得84.23億元的營收,相比上年69.61億元的營收實現21.01%的增長。同期,361度的凈利潤達到10.4億元,相比上年8.17億元的凈利潤實現27.35%的增長。
雷達財經了解到,目前361度旗下主要聚焦發展專注成人消費者的361o品牌以及面向青少年和兒童的361o兒童品牌。其中,361o品牌專注產品的專業運動功能性,主打跑步、籃球及運動生活等核心品類產品。
而361o兒童則是361度于2009年打造的子品牌,其延續361o的運動基因,定位于“青少年運動專家”,聚焦兒童及青少年運動市場,致力于滿足兒童及青少年各類運動裝備需求。
拆分來看,361o的成人業務去年為集團斬獲63.34億元的營收,該板塊對總收益的貢獻比重為75.2%,相較上一年的77.6%略有下滑。 其中,鞋類、服裝、配飾分別貢獻35.1億元、26.87億元、1.37億元的營收,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41.7%、31.9%、1.6%。
被公司寄予厚望的361o兒童業務,也在去年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態勢。報告期內,361o兒童業務共錄得收益19.58億元,同比增長35.7%,占集團總營業額的比重約為23.2%,相較上一年的20.7%上漲2.5個百分點。
此外,分類為其他(即鞋底銷售)的業務,去年共錄得1.32億元的收入。盡管該板塊營收規模同比實現8%的增長,但其對361度總收益的貢獻比重僅占1.6%。
按銷售渠道劃分,361度目前主要依賴線下、線上兩大途徑。雷達財經了解到,目前361o于中國及全球擁有超過9000家零售網點。具體來看,截至去年年末,361o門店在內地共有5734家,361o兒童銷售網點在內地共有2545家,另外還有1260家361o國際銷售網點。
至于線上方面,361度于2015年正式進軍電子商務業務。過去一年,361度在電子商務業務方面的表現也頗為亮眼。財報顯示,2023年,361度電子商務業務的網上專供品銷售收益同比增長38%至23.26億元,占年度總收益的比重約為27.6%,相較上一年的24.2%有所增長。
361度對此表示,鑒于中國信息技術持續發展,集團預計線上消費將繼續補充線下消費,增長潛力巨大。集團還將繼續投入更多資源完善現有電商系統,并加大營銷力度推動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鑒于消費者線上購物的習慣已鞏固和穩步拓展,361度相信電子商務業務將繼續為集團收益帶來重要貢獻。
361度業績的增長,一定程度上也離不開其在營銷方面的投入。財報顯示,去年361度廣告及宣傳開支占收益的百分比為12.7%,達到了近五年來的峰值。此前的2019年至2022年,361度廣告及宣傳開支占收益的百分比分別為9%、9.6%、10.2%、11.4%。
對此,361度在財報中表示,集團于回顧年度重新啟動更多贊助計劃,并采取更積極的廣告及推廣活動,以提升其市場地位及品牌知名度。
不過,在廣告及宣傳方面猛砸錢的同時,361度去年研究及開發費用占收益的百分比卻處于近五年的低位。2019年至2022年,361度研究及開發費用占收益的百分比分別為3.8%、4%、4.2%、3.8%,但去年該項指標卻進一步下降到了3.7%。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年末,361度年度的平均營運資金周期為132天,而上年361度的的平均營運資金周期為117天,同比增加了15天。對此,361度在財報中解釋稱平均營運資金周期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存貨的周轉周期增加、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周轉周期延長以及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的周轉天數減少。
財報顯示,361度的存貨周轉周期從2022年的91天上升至2023年的93天,同比延長兩天;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周轉日數,從2022年的147天上升至2023年的149天;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周轉日數,從2022年的121天下降至2023年的110天。
截至去年年末,361度在中國總共擁有7375名全職雇員,包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銷售人員及工人。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雇員薪酬總額達7.79億元,占集團收益的比重為9.2%。
家族色彩濃厚,女婿、兒子掌管公司
作為如今家喻戶曉的運動品牌,361度公司的誕生始于2003年。據此計算,361度集團創立至今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但其實361度創始人丁建通的創業故事,早在上個世紀就已開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看到家鄉有很多人靠做鞋發家致富的丁建通,也決定大干一場。于是,丁建通拿著自己籌集到的2000元,帶著自己幾個有過鞋廠學徒經歷的孩子,便在家里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一開始,丁建通一家每天能生產5雙鞋子,然后丁建通每天騎著腳踏車,把家里生產的鞋子載到泉州、石獅等繁華地區去賣,一雙鞋竟可賣到20多元。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一家人顯然忙活不過來了,丁建通便雇了幾個仙游人來幫工。再之后,丁建通又開始建廠,并為其取名為“華豐鞋廠”。1994年,丁建通帶領著自己的家人,一同成立了別克(福建)鞋業有限公司。
由于和國外汽車品牌撞名,別克鞋業最終做出了更名的決定。承接著別克(福建)鞋業有限公司近十年的累累碩果,三六一度(福建)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于2003年成立,361°品牌也借此正式問世。
2009年,在丁伍號的帶領下,361度成功登陸港交所。 同年9月,依托母品牌的良好基礎,361度又推出了專注于兒童及青少年運動市場的子品牌361°兒童。
從目前公司管理層的成員名單來看,361度帶有濃重的家族色彩。自2008年8月起擔任公司總裁的丁伍號,是361度創始人丁建通的女婿,其主要負責集團的整體策略、規劃及業務發展。
2008年8月獲委任為361度執行董事及主席的丁輝煌,則是丁建通的兒子、丁伍號的姻親兄弟,丁輝煌主要負責361度的整體策略、營運規劃及鞋類生產。
而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及副總裁的丁輝榮,同樣也是丁建通的兒子、丁伍號的姻親兄弟,其主要負責公司的財務管理及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更具體的是負責集團在五里工業園的新生產設施及倉庫的施工。
據361度此次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去年年末,丁伍號及其控制的丁氏國際有限公司于361度的合計權益股份達3.52億股,相應的權益占比為17.03%;丁輝煌及其控制的銘榕國際有限公司于361度的權益股份達3.37億股,相應的權益占比為16.29%;丁輝榮及其控制的輝榮國際有限公司于361度的權益股份達3.24億股,相應的權益占比為15.67%。
值得注意的是,361度在財報中提到,根據公司的組織章程細則第84條,于每屆股東周年大會上,1/3的在任董事須輪流退職。根據細則第84(1)條,丁輝煌、王加碧及胡明偉將于應屆股東周年大會輪流退職。丁輝煌、王加碧及胡明偉均符合資格并愿意膺選連任。
業績雖漲,差距仍在
在國內的運動市場,361度與安踏、李寧、特步這三個品牌被視為是國產運動品牌的佼佼者,還有人給它們送上過本土四大運動品牌的稱號。盡管361度去年看似交出了一份不錯的財務答卷,但361度仍得正視自己與對手之間的差距。
由于多數運動品牌目前暫未發布2023年的全年業績公告,外界暫時無法準確地對361度與友商們去年一整年的業績進行對比。但從其他選手去年上半年的業績來看,361度當前所取得的成績還不足以讓其高枕無憂。
去年上半年,361度錄得43.12億元的營收,同比實現18%的增長;利潤方面,361度去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7.66億元,同比實現26.81%的增長。
可以作為對比的是,安踏體育去年上半年的營收高達296.45億元,同比增幅為14.17%;李寧去年上半年的營收雖然不及安踏體育,但也達到了140.19億元的規模,同比實現12.98%的增長。盡管前兩者目前只公布了去年上半年的業績,但安踏體育和李寧僅憑半年的營收就足以“吊打”361度去年一整年的營收。
至于利潤指標,去年上半年,安踏體育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4.03%至52.94億元,李寧的凈利潤同比下降3.11%至21.21億元。和營收指標一樣,安踏體育和李寧去年上半年6個月的凈利潤就已超過361度過去一整年的凈利潤。
與前兩者相比,特步國際是國內四大本土運動品牌中與361度差距最小的選手。盡管特步國際還沒有強到僅憑半年業績就可以把361度打趴下的水平,但其去年上半年65.22億元的營收仍領先于361度同期的水準。
同361度一樣,除李寧外的安踏、特步都起家于晉江,而且這兩家企業和361度一樣都牢牢被丁氏家族所掌控,比如,安踏集團目前的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是創始人丁和木的兒子,而特步集團的董事局主席、CEO則是其創始人丁水波。
不過,看似有著諸多共同點的幾大品牌,如今卻并不處于同一段位。反映在市值方面,361度與前述提到的三大友商之間也存在明顯的差距。截至3月14日收盤,361度的市值為92.22億港元,與361處于同一賽道的李寧市值為555.66億港元,而安踏體育的市值更是高達2242.02億港元。
據此計算,安踏的市值是361度市值的24倍,即便是近來資本市場表現遇冷的李寧,其市值也是361度的6倍。哪怕是市值相對較低的特步國際,其121.77億港元的市值也高于361度92.22億港元的市值。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起家于晉江的國產運動品牌、創始人一度坐上泉州首富寶座的貴人鳥,目前的光景也不好過。3月11日,貴人鳥發布公告稱,2月1日至3月7日間,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于1元,觸及終止上市條件,上交所對公司股票作出終止上市決定。
有分析指出,隨著國內運動市場的日趨成熟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升級,國產運動品牌的競爭日益加劇。為了避免掉隊,國產運動品牌需要持續不斷地研發新技術、推出新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這種創新不僅體現在產品設計和功能上,還涉及到品牌傳播、營銷策略等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