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吳容
界面新聞編輯 | 許悅
3月14日,屈臣氏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將任命陳志豪、聶薇為屈臣氏中國聯席董事總經理,原屈臣氏中國行政總裁高宏達則將轉任為長江和記實業旗下瑪莉娜集團 (Marionnaud Group) 行政總裁,該任命自2024年4月正式生效。
屈臣氏中國向界面新聞確認了這一消息。
根據屈臣氏中國向界面新聞提供的資料,屈臣氏中國新帥之一的陳志豪于2011年加入屈臣氏,此前擔任華南區營運總監,去年晉升為營運總經理。他是推動小程序與門店打通的屈臣氏O+O轉型的關鍵人員之一。
另一個新帥聶薇在2018年加入屈臣氏擔任市場總監,隨后于2021年晉升為顧客增長總經理,2023年開始接管了采購部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聶薇在開創屈臣氏云店小程序O+O業務模式等方面貢獻不少。
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黎啟明表示,聶薇與陳世豪上任后,仍將主要聚焦在對中國市場快速反應,以推動屈臣氏的業績增長。

只是對于兩人而言,上任后擺在眼前的挑戰并不小。
屈臣氏雖尚未發布2023年財務數據,但回顧過去幾年財報來看,它在中國的業績表現并不理想。
光從門店數量而言,截至2020年年底,屈臣氏在中國內地經營4115家店鋪,來到2022年年底,屈臣氏在中國內地的店鋪數量驟減343家,門店總數跌破4000家。平均來算,屈臣氏幾乎每天都在關閉一家門店。
截至2023年6月30日,屈臣氏中國擁有3780家門店。根據屈臣氏提供給界面新聞的最新數據是,目前門店數是3800家,也就是說,2023年6月至今僅增加了20家門店。
門店數量縮減隨之帶來的是業績貢獻的下滑。2020年至2022年,屈臣氏中國收益總額同比變化分別為-19%、14%、-23%。截至2023年6月底,屈臣氏中國銷售額為88.84億港元,同比下降8%。
疫情自然無疑是這幾年來壓垮屈臣氏的重要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電商崛起、新美妝零售集合店冒頭,內地零售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十年內,屈臣氏一直在掉隊。
財報顯示,自2015年開始,屈臣氏中國業績出現停滯增長,2016年首次出現營收負增長,當年門店銷售同比下降10.1%。為了挽救頹勢,2017年屈臣氏中國區高層換帥,由高宏達接任CEO,并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回顧高宏達在任的7年,也是屈臣氏中國自救的7年。
具體來說,線下門店方面,屈臣氏推出吸引年輕客群的新一代店鋪,并進行差異性調整;增加門店進口品牌及獨家品牌商品的比例;減少品牌BA的介入,讓門店自有BA專業化。線上層面,屈臣氏通過開發公眾號、小程序、APPP、社群等線上運營工具,啟動O+O(線下及線上)的零售模式。
這些改革也曾有所奏效。2019年,屈臣氏中國同比店鋪銷售額轉正為2%,是5年來首次出現正增長。
只是屬于屈臣氏輝煌時代已經過去。這個在中國美妝市場尚顯稚嫩時曾代表美妝潮流的前沿的品牌,來到現在,未必能在很多年輕消費者心里排得上號。
眼下而言,屈臣氏在選品上主打“大而全”,加上飲料、食品等品類更偏向生活便利的定位,在Harmay話梅、WOW COLOUR等更聚焦美妝細分特色的新型美妝集合店面前,屈臣氏不占優勢;雖然屈臣氏已經改掉了原來被詬病的BA(美容顧問)貼身銷售的壓迫感,但比起前述美妝集合店來說,屈臣氏缺乏“大牌小樣”引流、無BA自主購物等新的玩法。
更關鍵的是,當前線下美妝實體店的經營難點在于,線上業務對其較大的替代性和競爭與分流。線下門店固然重要,但在人工、租金等成本日益高企的境況下,如何提升既有門店的盈利能力,同時從線上線下獲得有機增長是重要議題。如何應對這些困難,并帶領屈臣氏中國走出低迷,是留給兩位新帥的主要功課。
此外,在營銷層面,屈臣氏中國也急需進一步拉攏年輕消費群體。過去一年,雖然它也與知名漫畫IP元素進行了聯名合作,并走進了多所高校開展活動,但在年輕人聚集的社交平臺如小紅書上,它表現得較為冷淡,沒有展現出其它快消或零售品牌與年輕網友們玩在一起的畫面。如何貼近年輕一代,并抓住年輕人的情緒DNA做文章,也將會是兩位新帥需要突破的任務。

除了屈臣氏之外,高宏達即將前往報到的瑪莉娜 (Marionnaud Group) ,也被屈臣氏集團寄予厚望。
Marionnaud創立于1984年,與絲芙蘭類似,它擁有自己的獨家品牌和自有品牌,獨家品牌包括Tiffany蒂芙尼香水、IOMA等知名品牌;自有品牌方面,涵蓋高端洗浴產品、護膚品等。
Marionnaud自2005年被收購以來,主戰場一直是歐洲。根據屈臣氏中國提供給界面新聞的數據,截至目前,Marionnaud在八個歐洲市場有超過730家門店。
雖然該品牌于2021年被引入中國市場,但在中國并沒有什么知名度。其新品牌的線上小程序商城上線不到一年就暫停運營,被并入屈臣氏小程序,此外,其微信公眾號最后一次更新的時間停留在了2023年3月1日。
按照黎啟明的說法,“高宏達在過去八年為屈臣氏中國貢獻良多。我期待他將經驗運用到集團的高級香水及化妝品零售品牌Marionnaud于歐洲的增長戰略當中。”
也就是說,未來高宏達帶領下的Marionnaud仍將歐洲視作主戰場,并非中國。畢竟,在美妝零售競爭劇烈的中國,不僅有絲芙蘭老牌美妝零售商,還涌現了Harmay話梅等新興美妝集合店,屈臣氏集團很難祈求Marionnaud在中國為其帶來可觀的業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