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時代財經 張雪梅
編輯 | 黎倩
3月12日,名創優品集團(MNSO.US,09896.HK)公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半年報和四季報。
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6個月內,公司營收為76.32億元,同比增長44.91%;調整后凈利潤為13.03億元,同比增長64.77%。其中,第四季度公司營收達38.4億元,同比增長54%;調整后凈利潤6.6億元(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同比增長77%;毛利率達到43.1%,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
今年1月,名創優品宣布將公司的財政年度結算日由6月30日更改為12月31日。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報數據統計,2023年全年,名創優品實現營收約138.4億元,第一至第四季度的營收分別為29.54億元、32.52億元、37.91億元和38.4億元,四季度環比增長1.3%,年內環比漲幅首次跌至個位數。
此次發布業績后,名創優品港股股價在收盤時漲幅超15%,總市值回升至500億港元。不過,截至3月13日收盤,名創優品股價下跌超5%。
海外嘗到甜頭
目前,名創優品業務主要包括國內、海外和TOP TOY三大板塊。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名創優品門店數達到6413家,其中位于國內的門店數量為3926家,位于海外的門店數量為2487家;TOP TOY門店數量為148家。2023年全年,名創優品的全球門店網絡凈增超過1000家(含TOP TOY30家新店)。
細化到具體業務來看,四季度公司國內業務營收為23.5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國內業務線下銷售GMV同比增速約66%。2023年全年,名創優品國內線下銷售實現約39%的同比增長。
名創優品海外市場收入同樣保持了一定增速,四季度營收近15億元,同比增長51%,超過公司預期,這也刷新了其海外業務單季度營收紀錄。2023年全年,其海外收入同比增長近47%,占公司總收入的比重達到34%。
在3月12日舉行的名創優品業績電話會議上,名創優品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葉國富也進一步明晰了海外布局。他表示,歐洲將是未來5年名創優品發力的另一個重要市場,公司最近加大了對歐洲代理市場的扶持力度。名創優品超級大店也接連落子海外,第四季度,其英國旗艦店在倫敦牛津街開業,占地近3000平方英尺。
作為名創優品旗下主攻潮玩市場的品牌,TOP TOY于2020年12月開始運營。四季度品牌營收為1.9億元,同比增長90%,門店累計達148家,覆蓋超60座城市。
為了吸引消費者,名創優品也在不斷拓展品牌SKU,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半個財年,名創優品SKU為4.84億個,較上年同期增加約1.31億個;TOP TOY的SKU也從去年同期的約3800個大幅提升至今年的約8400個。
沖擊萬店
名創優品的門店拓展和IP授權還在持續推進。
截至2023年底,名創優品全年新開門店達973家,2022年這一數字僅為395家,增速明顯加快。葉國富透露:“名創優品預計在2024年國內保持凈增350-450家門店,海外市場預計凈增550-650家門店。”
今年1月18日的名創優品首次投資者日活動上,他曾規劃了公司未來五年的戰略地圖。葉國富表示,名創優品的目標是實現2024-2028年集團每年凈增門店900-1100家,2028年末全球門店數較2023年末數量接近翻倍,2024-2028年集團的收入復合增速不低于20%,2028年IP產品銷售占比超過50%。這也意味著名創優品再次向全球萬店品牌發起沖刺。
據證券時報報道,葉國富曾提出計劃在2022年實現“百國千億萬店”的目標,即集團要進駐100個國家和地區,年營收達到1000億元,全球門店達到一萬家,但這目標并未達成。
除了不斷拓店,與知名IP聯名合作也是名創優品持續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在其“大IP”戰略下,2023年,名創優品與芭比、小海貍“Zanmang Loopy”等推出聯名實現大熱。IP同樣是名創優品海外業績增長的重要來源,2023年其海外IP銷售額占海外總銷售額的比重超40%。在業績電話會上,葉國富強調,名創優品2024年還將持續推進IP合作。據不完全統計,名創優品已與迪士尼、三麗鷗、寶可夢、侏羅紀、芭比等全球近100個知名IP合作。
這也帶動名創優品銷售及分銷開支不斷上漲,2023年下半年,名創優品銷售及分銷開支為13.63億元,上年同期為7.98億元,同比上漲70.80%。
從2023年全年來看,名創優品一至四季度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為4.39億元、4.79億元、6.41億元和7.22億元,上升趨勢明顯。其在財報中也將其歸因于業務發展導致人員相關開支、物流費用及IP授權費用增加、品牌升級以及海外市場門店新開張有關的推廣及廣告費用增加等。
值得一提的是,與最初消費者對名創優品“十元店”的印象不同,2023年,名創優品的產品價格呈現上漲趨勢。2023年下半年,名創優品國內門店交易單量為1.83億單,上年同期為1.20億單;平均售價為14.2元,2021年和2022年同期分別為11.8元、12.8元。
時代財經注意到,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相關發帖,“70元的帽子、50元的拖鞋、上百的聯名公仔”都讓網友直呼越來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