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查沁君
界面新聞編輯 | 宋佳楠
3月13日,據日媒朝日放送報道,日本課外培訓機構“名校教育集團”(下稱“名校志向塾”)創始人豐原明因涉嫌洗錢欺詐被捕,涉案金額高達50億日元,豐原明從中收取3000萬日元(約合146萬人民幣)手續費。截至目前,嫌疑人否認了上述指控。
另據讀賣新聞報道,2023年12月,豐原明與大阪府一名30多歲的男子串通,以該男子的名義在一家加密資產交易所申請開設賬戶。縣警察在調查一起特殊詐騙案件時發現,受害人轉入詐騙團伙金融機構賬戶的現金,被轉入豐原明管理的他人名下的加密資產賬戶。
縣警方對交易歷史的檢查顯示,至少有數千萬日元的損失被兌換成加密資產,還有扣除百分之幾并發給他人的歷史。縣警方認為,扣除的只是費用,而加密資產則被發送給了詐騙團伙。

“有一種吃瓜吃到自己頭上的感覺?!?/span>3月14日,在名校志向塾補習日語的中國人小宇看到新聞后對界面教育稱,“我上學上得挺開心的,希望它不要暴雷。”
去年,小宇萌生在日本申讀修士的想法,相當于國內研究生學位,該學位對日語有一定要求。經朋友介紹,小宇來到名校教育旗下的語言學校學習,一年學費不到兩萬人民幣,含日語課、英語課以及專業課程。
日本的語言學校可以為來日本留學或者工作的人,提供最長兩年時間的留學簽證,在讀期間可以學習語言,生活過度,最終選擇升學或工作。
2016年前后,中國人的經濟實力顯著提升,而日本18歲人口減少的問題愈發凸顯,日本大學希望招收更多的留學生,供求雙方的利益達成一致,去日本留學的中國人越來越多,當時國內主流媒體稱這一現象為“爆留學”。
這為豐原明的留學生意提供了豐沛的外部環境土壤。
據日經中文網2016年10月報道,早年隨父母來到日本的豐原明是東京大學工學博士,曾一度打算走研究道路,但相識的中國人拜托他說,“想報考日本的大學,希望教教我”,在教學生的過程中,開辦學校成為他的主業。
豐原明(原名魏大比,已加入日本國籍)早在2004年就在東京開設了專門輔導中國留學生的教育機構,取名“名校志向塾”。他在接受東洋經濟在線采訪時稱,機構早期定位是為報考東大、東工大等難關校的學生服務,因為理科語言障礙小的緣故,更容易考上偏差值高的大學。
界面教育查詢名校志向塾官網發現,名校教育集團現有538名員工,在日本東京、大阪、京都共有五所分校,還在中國北京、南京、哈爾濱、沈陽、臺灣地區設有辦事處。
該機構主要面向中國學生提供升學和語言培訓,含大學入學考試文理科培訓、研究生入學考試及申請,以及藝術考試培訓,其表示多位學生被日本頂尖藝術院校多摩美術大學、武藏野美術大學等錄取,通過率為90%。
名校志向塾還于2月22日發布一則喜報,稱2024年4月生全員在留資格通過。據其統計,2018至2023年度,在讀期間合格東京大學的名校志向塾學員高達171人,京都大學99人。
東京大學去年3月的發榜名單顯示,學部外國人留學生總計合格人數29名,其中來自名校志向塾的合格學員共12名,在難度極高的文科一類和理科二類中占據半壁江山。
創始人被捕后,名校志向塾對外發布了兩份聲明。3月12日的聲明顯示,這一事件系因公司代表個人投資行為所引發,與公司業務及運營無關。截至目前,也未發現有任何其他公司員工或業務對象卷入本次事件。該公司目前正在全力配合執法機構調查,旗下各學校教學活動依舊正常有序開展。
3月13日的聲明則顯示,名校教育集團已于3月12日決議解除豐原明公司代表取締役一職,即時生效。豐原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也不再代表公司履行任何職能。
從小宇提供的校方致學生聲明可知,豐原明本人數年之前即已退居二線,基本不參與集團的實質管理。集團所有課程及服務均未受任何影響,師資穩定,已經開課的課程將繼續進行,即將開設的課程也將按計劃陸續開課。
(文中小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