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條財經 鈞杰
編輯|聞道
風品|巖石
從“成功典范”到“反面教材”,鐘薛高跌落“神壇”有何啟示?
3月6日,消失已久的鐘薛高又上熱搜了。不同以往的是,這一次是因為降價。據封面新聞報道稱,在某購物平臺上,臨期的鐘薛高單只產品價格低至2.5元一支。
對于食品業而言,臨期產品降價不是什么新鮮事,通常1到3折,具體折扣跟所剩保質期長短相關。鐘薛高此番之所以吸睛,不僅是從60元跌至2.5元,更與高端屬性是否動搖、往期溢價度是否過高有關,以至有網友質疑“鐘薛高不僅刺客,還在欺客”。
從高高在上到下沉下凡,鐘薛高釋放了什么信號?價格“低頭”為何一些輿論仍不買賬?其崛起與跌落帶給我們怎樣的思考呢?
“雪糕界愛馬仕”跌落
所謂有沖突才有話題。提起鐘薛高,往期不少消費者的產品印象是貴。
把時間指針調回2018年,因運營多款雪糕品牌走紅,林盛選擇了自己創業。當年5月,鐘薛高正式亮相,創立之初便著力高端差異化,產品采用中式瓦片型、輔以頂部“回”字花紋,給消費者留下了很高辨識度。
2018年“雙11”期間,鐘薛高推出“厄瓜多爾粉鉆”雪糕定價66元,產品宣稱以天然珍稀的粉可可、昂貴的日本柚子為原料,單只成本價就要40元。
一支成本40元的雪糕賣你66元貴嗎、多少人會買單?
鐘薛高的答卷是,限量兩萬支、上市15小時就全部售罄了。無論“饑餓”營銷、“噱頭”套路、價格“刺客”,總之鐘薛高在爭議聲中一炮走紅,成為年輕人爭相打卡的網紅雪糕,更有推崇者將其封為“雪糕界愛馬仕”。
據《每日經濟新聞》,2019年,鐘薛高銷售額突破了1億元。從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鐘薛高共賣出1.5億只,增長高達176%,總營收達到8億元。
轉折點發生在2022年7月3日。在社交媒體上,一位網友發布了自己對鐘薛高、夢龍、八喜3款雪糕的融化實驗,在31℃的室溫下放置一小時后,鐘薛高旗下一款海鹽椰椰口味雪糕仍保持較完好的整體形態。
隨之,#鐘薛高31度室溫下放1小時不化#詞條沖上微博熱搜第一,話題閱讀量高達3.9億。7月5日,一段網友用打火機點燃鐘薛高雪糕疑似燒不化的視頻再次沖上熱搜。
面對洶洶質疑聲,鐘薛高回應表示,鐘薛高海鹽椰椰口味雪糕的主要成分是牛奶、稀奶油、椰漿、煉乳等。“雪糕融化后之所以會呈黏稠狀,是由于為了提高這款雪糕的黏稠度,添加了少量的卡拉膠、瓜爾膠等成分。”
一石激起千層浪。以純天然高端著稱的網紅產品,竟是添加了“科技與狠活”?網友自然炸了鍋,“不會化”的鐘薛高是否安全?“雪糕刺客”品質有多高?往期都是智商稅?
趁著熱度居高不下,7月12日,職業打假人王海又燃一把火發視頻稱,據檢測售賣價格18元一支的鐘薛高實際成本為1.32元。
王海直播表示:“自己和團隊做了不少實驗。通過鐘薛高公布的配方,進行反向操作,經過一系列的調配、冷凍、出模、包裝,他們弄成了一個和鐘薛高成分差不多的雪糕,成本只有1.32。”
一系列負面輿論沖擊下,鐘薛高銷量開始大幅滑坡。到了2023年“雙11”,已從雪糕類單品榜單中消失,線下市場也一度鮮見鐘薛高身影。
行業分析師郭興認為,僅一年光景,“雪糕刺客”便失去了背刺機會,鐘薛高的大起大落帶給業界諸多思考。吸眼球的營銷方案固然能抓住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市場短期爆發力強勁,但要把這種非理性追捧變得持久信賴,就需要靠產品質量、品質來做底盤支撐。從網紅到長紅,常有一條鴻溝待越,許多品牌曇花一現、盛極而衰根本還在產品力不夠匹配扎實。
假如重頭來過!多少錯付誤判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隨著跌落神壇,衍生煩惱一波波襲來。
細心網友發現,從2023年8月開始,鐘薛高開始減少各大社交賬號的更新。微信11號停更,新浪微博最后一條停留在8月22日,小紅書賬號停留在9月14日,抖音雖保持了更新度,活躍性已減弱不少。
看似低調的背后,是各種麻煩纏身。
天眼查App顯示,林盛為鐘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案號為(2024)滬0114執2012號執行案件,被執行人為鐘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執行標的818106元。
實際上,早在2023年10月,企業就曾陷欠薪傳聞,持股公司也出現注銷。天眼查顯示,截至2024年3月12日,鐘薛高持股14家公司,其中6家已注銷。分支機構信息顯示,該公司的21家分支機構已全部注銷。
據中國經營報,2023年12月,鐘薛高新增4則股權凍結,執行法院均為上海鐵路運輸法院,凍結股權數額分別為100萬元、139.57萬元、139.57萬元、100萬元,凍結股權數額累計近500萬元。
高光低谷、落差之大令人唏噓。看似猝不及防,實則危機爆發前就有預警信號。
如2019年3月,據上海黃浦區市監局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鐘薛高在線上店鋪銷售的一款輕牛乳冰激凌產品網頁宣傳“不加一滴水、純純牛乳香”等宣傳內容。經官方核實,產品配料表中明確含有飲用水成分,宣傳內容和實際情況不符,系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2019年8月,鐘薛高旗下釀紅提雪糕,在產品頁面宣稱“選用吐魯番盆地核心葡萄種植區特級紅提,零添加”。相關部門檢驗后發現,公司選用的紅葡萄干的規格等級為散裝/一級,宣傳特級紅提構成虛假宣傳。
鐘薛高雖因此而致歉,遺憾的是,從后續表現看并沒做到深刻反思、精進品控內控力。憑借營銷上的高舉高打,暫時化解了質疑,卻也埋下了更大隱患種子,以至在上述輿論爆發后倉促應戰、輸得這么慘,多少錯付誤判呢?假如盡早居安思危、敬畏市場,或許如今會是另一番光景。
鐘薛高創始人林盛在接受采訪時曾稱,每一批次的雪糕都會被寄到上海來,自己每天早晨都會嘗遍所有批次的雪糕,還在嘗到味道難吃的產品時叫拿去“喂豬”,并扣除制作工作人員本年績效。
此外還有“它就那個價格,你愛要不要”“你連網紅都做不到,就別做品牌了”“我們賣的不是冰淇淋,而是生活方式”.......
盤點林盛的往期語錄,可謂熱詞不斷、語出驚人。在行業分析師王婷妍看來,這或與企業的營銷策略有關。可還是那句話,聲量再大還要實力支撐得住。流量是一把雙刃劍,能成就一個品牌崛起也有強大反噬效應。隨著品控風控翻車,消費者信任分被一點點消磨,一旦有導火索引爆企業就有快速滑落,看似意外實則不意外。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鐘薛高的高端產品已經賣不動了。歸根結底,其經營理念是沒有可持續性的,比較看重眼前,利用一點流量就去收割消費者的“韭菜”。
謹防頭痛醫腳 放下“身段”先要補課
當然,鐘薛高也在痛定思痛。高端故事講不動后,轉而發力低端市場,只是這條路同樣不好走。
在此次2.5元降價前,2023年3月,鐘薛高就推出了一款低價產品Sa’Saa,包括4種口味:牛奶、巧克力、紅小豆、綠豆。內部戲稱“鐘薛不高”。
并非完全樸侃,天眼查App顯示,2023年11月,鐘薛高申請注冊的多個“鐘薛低”“鐘薛不高”“鐘薛小高”“鐘薛不低”商標狀態變更為已注冊,上述商標申請于2022年10月,國際分類包括廣告銷售、方便食品等。
艾媒咨詢在《2022—2023年中國冰淇淋行業消費趨勢監測與案例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消費者對雪糕單價的接受度普遍在3元~10元,占比為70.9%,還有12.3%消費者可接受10元~15元(不含15元)價格,單價超20元的雪糕可接受度極低。
由此可見,雪糕賽道還是低價為王。放眼江湖,和路雪的夢龍主攻高端市場;蒙牛、伊利等主打中端市場;區域性老牌冰淇淋企業如中街、五羊,以及大量中小地方民企則占位中低端市場。以行業頭部企業伊利為例,2023年前三季冷飲業務營收103.83億,市場份額穩居市場第一。
顯然,發力Sa’Saa,鐘薛高方向沒有錯,然市場并沒泛起多大水花。
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鐘薛高自身定位高端,就應走小眾路線,鋪高端渠道,而不是推出“鐘薛不高”這類低端產品,這會擾亂高端定位和定價,并且導致線下鋪貨渠道混亂,控貨穩價會不清晰。
行業分析師孫業文指出,產品運營上,鐘薛高或許仍沒完全擺脫造熱點的網紅思維。經過往期猛烈的品控、溢價質疑,企業信譽羽毛受損,若只陷入頭疼醫腳式的簡單降價,可能面臨無路可走。
的確,鐘薛高橫空出世的頭幾年,其實是抓住了超高價這個空隙賽道,反而競爭壓力較小,加之擅長特色營銷得以跑出差異化優勢。然所謂路遙知馬力,想要長久立足就要在銷量大好后,及時完善供應鏈、銷售渠道、產品品控等基本實力。鐘薛高錯過了機遇期,無論繼續小眾高端還是轉身下沉,都要先補這個功課,畢竟消費者越發成熟理性。
高端賣不動、低價不認可。想要盡快打破逆風局,重新精準品牌定位、改進產品品質和形象,找到競爭新優勢是破題關鍵。
修復信任、向光而行
大事難事面前,最驗定力眼界。
林盛曾提出一個頗有深意的公式:品牌=網紅+時間。往期看,鐘薛高做到了前者。眼下觀,破題答案即在重溫重識后者。做口碑做體驗,向來急不得浮躁不得,需要日拱一卒的慢功夫,做時間的朋友。
幸運的是,雪糕賽道仍是一個長期生長的賽道。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冰淇淋市場銷售額規模574.78億元。未來五年,預計將保持逐年上升勢頭,到2028年規模超700億元。
同時,鐘薛高自身也有可喜變化。2023年初,林盛在接受采訪時曾言,“破壞比建立簡單得多,我們需要重新修復大家的信任。”
不管兩微停更還是產品下沉、價格低頭俯身,都隱隱透出企業的痛定思痛、回歸產品、踏實做事。值得一提的是,鐘薛高將2024全國經銷商大會主題定為“至暗時刻,向光而行”。林盛表示“2024年的鐘薛高,會成為整個冰淇淋市場的那一抹逆向而行。”
水到絕境是飛瀑,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穿越紛紛擾擾,性價比、質價比已是消費大勢,從60元到2.5元,這應是一個好的開始。
只是,重生重啟從來都不是一個輕松話題。就在2024年3月12日,從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獲悉,3月11日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向鐘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發布一則限制消費令,立案時間2024年2月19日,限制消費人為林盛。
向光而行、負重前行,2024年的鐘薛高離否極泰來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