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骨朵網絡影視 不完美小寶
拒餅,2024年影視行業的開年關鍵詞。
過去,在各種“資源餅”面前,粉絲的態度往往是來者不拒,堅持“吃瓜不信瓜”的原則,認為被“遛”也是一種福氣。但如今,迪麗熱巴、田曦薇、楊洋、龔俊、鄧為等演員的粉絲相繼自發抵制《梟起青壤》《風月不相關》《明月千里》《暗河傳》《與晉長安》等劇集,替演員拒餅反而成為了粉絲的日常。
他們似乎比演員還更清楚哪一部戲應該接、哪一部戲應該拒,并且積極且認真地反對奇葩人設、質疑不合理劇情,勇敢向制作方說“不”。
讀原著、看劇本、探班底
拒絕這個行為動作發生前,首先要明確是不是真的有“餅”存在。
而想要提前知曉演員接下來的工作安排,不是一件多困難的事。某流量演員的粉絲小歐告訴骨朵,“一般來說,各大劇組都會定時發布組訊,粉絲可以通過選角工作室的公告觀察哪些劇集已經開始籌備或者正在選角。而一些定男選女或者定女選男的劇集,劇組會主動放出一些風聲自炒,吸引已定演員的粉絲的關注。”
活躍在微博和豆瓣的業內營銷號是粉絲最大的信息來源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營銷號或料君的消息有真有假,盲目輕信勢必存在風險。
還有一些演員的粉絲運營機制較為完善,工作室便會通過對接號告知演員的工作安排。例如楊冪、趙麗穎和楊紫等演員的對接號,都曾先于劇集官方微博發布開機訊息。提前向粉絲透底既是在保持演員與粉絲間的良好溝通,也有助于粉絲及時為相關劇集做數據。
有時候,演員不直接透露具體的工作安排,但工作室每月發布的行程圖上可能會標注進組、開機、定妝等模糊的信息。粉絲也可以依據這些信息去對照各大組訊,核實演員要進哪個組。
“很多演員的粉絲都是劇粉出身,直白點說,劇粉愛上演員的前提是這位演員拍的劇要好看。所以這些粉絲一旦得知喜歡的演員要進組,一定會先去了解演員所要飾演的角色和整個劇集的故事脈絡,包括是不是大男/女主劇、角色有沒有人物高光、對手戲有沒有發揮空間等。”對于粉絲來說,提前熟悉演員的待拍劇集更是在為后期的劇宣打下基礎。
甚至,如果演員拍的是IP改編劇,除了通讀原著外,了解編劇的過往作品和改編功底也是粉絲的必修課。趙露思的粉絲就一度因為《珠簾玉幕》的編劇府天先前沒有劇集代表作而對這部劇集的制作班底產生焦慮。
如果演員拍攝的是原創劇,粉絲則會想方設法拿到劇本作為參考。“大多數劇本都是從劇組工作人員手里流出來的,再被黃牛賣給粉絲。”有些一手劇本價格較高,粉絲會集資、拼單和割頁購買,二手或三、四手的劇本價格偏低,幾塊到幾百塊不等。劇本傳播得越廣,價值也就越低。
“幾乎不會有假劇本出現。假設有人能自己編出一部幾萬字的劇本,那還干什么黃牛,都能直接去當編劇了。”小歐說,真正值得商榷的是粉絲拿到的劇本是不是最終版劇本。一部劇集在拍攝過程中,演員、導演和演員自帶的編劇都有可能對既定劇本進行改動。
但可以肯定的是,越來越多的粉絲開始讀原著、看劇本,自發承擔起演員經紀人的工作,努力替演員試水待拍劇集的優劣好壞。同時,粉絲也不覺得這份“工作”耗費時間和精力,而是真正樂在其中。
辨人設、爭高光、討劇情
另一方面,粉絲讀原著、看劇本也是為了在替演員拒餅時顯得更加有理有據。
例如,粉絲拒絕田曦薇出演《風月不相關》的最重要原因在于這本小說的劇情設定不符合大多數觀眾的三觀。原著里,男主害得女主被誅九族,女主這樣一位英姿颯爽的女將軍不得已逃難去別的國家謀生。后來,女主還是愛上了男主并自薦枕席,男主反倒還嫌棄起了女主。
網友評價這本小說為辱女佳作,稱其“完美躲開了2016年的女性解放運動”。可想而知,只要《風月不相關》劇集里的女主人設不做大的改動,那么飾演女主的女演員無疑會被網友指責背刺女性,這部劇集恐怕也難逃“癲劇”的罵名。
而《風月不相關》的前車之鑒正是鬧得沸沸揚揚的《我的人間煙火》。王楚然在正式確定出演女主前,讀過原著的粉絲就曾指出,“女主的戀愛腦行為不符合當前女性觀眾的思維模式。”
最后結果也如粉絲所料,沒有拒掉《我的人間煙火》的王楚然不僅獲得了“白粥姐”的嘲稱,觀眾緣也直線下滑。以至于劇播后一段時間,被義憤填膺的觀眾罵丟了幾個商務資源。
角色的人設問題之外,演員在劇集中的戲份多少也極有可能影響粉絲對劇集的判斷。任嘉倫主演的《烈焰之武庚紀》是毋庸置疑的大男主劇,女主在劇中相當于男主的人形掛件,劇集超話甚至都不關聯女演員的名字。所以在原定女主李一桐還未宣布拒演前,粉絲已經力勸她拒掉這個“食之無味”的餅。
劉宇寧的粉絲嫌棄《珠簾玉幕》的原因同理,擔心銀河酷娛作為《珠簾玉幕》的出品方和女主的經紀公司,會將劇集中的大部分高光劇情強加給女主,致使男主成為工具人。
如今,粉絲除了替自己喜歡的演員拒餅,還漸漸衍生出替對手演員拒餅的套路。就像迪麗熱巴和陳哲遠傳出合作尾魚同名小說改編的《梟起青壤》后,迪麗熱巴粉絲對女主的人設極為滿意,卻十分不滿意男主的選角。
在迪麗熱巴的粉絲看來,原著男主是年齡30歲左右、身高185、寬肩窄臀、不茍言笑、武力值高的硬漢,在校園現偶里得心應手的陳哲遠并不適合男主一角,她們更加中意男演員陳星旭。
而迪麗熱巴的另一部待拍劇《萬渣朝凰》也是如此。有消息傳出《萬渣朝凰》的男主是王鶴棣后,迪麗熱巴和王鶴棣的粉絲均不愿意與對方演員搭檔,導致這部劇集遲遲定不了主演,不能開拍。
與此同時,《明月千里》《暗河傳》《與晉長安》三部劇也分別遭到了楊洋、龔俊和鄧為粉絲的拒絕,并非是因為角色人設或劇情有問題,而是粉絲介意對手演員的咖位與自己喜歡的演員不匹配。一旦接演這些劇,咖位高的演員就需要承擔資源降級的風險。
經紀人大美告訴骨朵,如果某個項目確實對演員職業生涯發展無益或存在風險,她會接受粉絲的拒餅建議。另一位經紀人漢娜也認為,只要粉絲拒絕某部戲的理由不是無理取鬧,那么這些建議都有一定的可取之處,值得被參考。
由此不難發現,有理有據的拒餅訴求不是粉絲單方面的徒勞無功。在不少演員的經紀團隊看來,粉絲的發聲也屬于觀眾層面的反饋之一,他們其實比一些懸浮的創作者還要懂得大眾愛看什么、想看什么。
提訴求、刷詞條、停數據
更多時候,大美在為演員挑選劇本前就已經綜合了粉絲的需求。密切觀察和總結演員往期作品播出期間的飯圈輿情,從而窺見粉絲的喜好,避免粉絲集體抵制某部劇的情況出現。
“作為演員團隊中的一員,我要從客觀、專業的角度為演員分析一部劇集的利弊。但一部劇到底演不演,肯定還是由演員本人來做決定。”即使演員最終聽從粉絲的想法決定拒演某部劇,大美這樣的經紀人還要提前幫演員打好心理預防針。
因為,一旦被拒演的劇集播出效果超出預期,演員因此產生的失落情緒就需要得到緩解。最經典的案例莫過于佟麗婭因粉絲抵制而拒演《三十而已》,替補佟麗婭出演的童瑤卻憑借此劇拿下白玉蘭最佳女主角獎。
為了“逼迫”演員拒演,粉絲向外界的施壓方式也各有千秋。迪麗熱巴的粉絲為了拒絕陳哲遠參演《梟起青壤》,統一喊出口號:“拒絕娃娃臉”。不僅在#梟起青壤#相關話題下刷屏,而且發原創微博艾特陳哲遠以示拒絕。
楊洋的粉絲屢次詢問工作室“楊洋是否出演《明月千里》”卻得不到明確回復,粉絲數據站發公告宣布歇業,其余粉絲緊隨其后表示暫時不為楊洋做任何數據。田曦薇的粉絲更是開創了內娛先例,直接將田曦薇的微博超話頭像改成了含有抵制字樣的大字報,田曦薇的微博熱轉也充滿了“忠言逆耳”。
早些年,楊冪的粉絲為了勸楊冪別再出演嘉行自制劇,甚至特意召集了一群粉絲去線下活動舉橫幅,當面喊話楊冪:“不是說好要當一名好演員嗎?”可見,女演員的粉絲“逼宮”時更加不留情面,習慣貼臉開大。
工作過程中,大美遇到了這些“發瘋”的粉絲傾向于冷處理。“如果粉絲抵制沒有造成大范圍的負面傳播,我不會對粉絲作出特別的安撫動作。”漢娜同樣補充,“如果合同都簽了,馬上要開拍了,這時候演員團隊突然反悔是有極大法律風險的。”粉絲越鬧,越耽誤經紀團隊與制作方談判。
但如果粉絲情緒太過激動,并且對演員本身輿論造成持續性的影響,大美和漢娜也都會選擇讓工作室出面回應粉絲的訴求。她們在回應時一般遵循“先共情粉絲情緒、再對具體情況加以說明、最后感謝粉絲的支持”的發文邏輯。
真走到演員必須拒絕制作方的那一步,經紀人也有自己的一套婉拒說辭。“重中之重是給制作方一個值得信服的拒絕理由,盡可能避免正面沖突。必要時,經紀人還可以向制作方做出一些劇宣相關的承諾,比如屆時這部劇開播,演員可以在社交平臺為劇打call。”
眼下,粉絲替演員拒餅的頻次日益增加,演員在知悉粉絲合理訴求的大前提下,更要避免被飯圈的一家之言裹挾。就像漢娜所說,“粉絲提的意見不一定就是錯的,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確實有很多粉絲看不到的困難,團隊能呈現給粉絲的,也許已經是權衡之下最好的了。”
粉絲對“餅”的拒與舔,是發自內心的愛與憐,又何嘗不是演員看不見的煩與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