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詩涵
界面新聞編輯 | 陳小同
3月12日下午,小米集團港股升至15港元每股關口上方,創兩個月來新高,日內漲逾12%。截至發稿,小米集團總市值3776億港幣,市值拉升近400億港元。
此前,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發文確認,小米汽車首款車型SU7將于3月28日正式上市,上市即開啟交付。
屆時,最受外界關注的小米汽車價格也將最終揭曉。小米集團股價拉升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資本市場對小米汽車業務的期待,但其當下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卻充滿了挑戰。
比亞迪春節后打響的價格戰引發眾多品牌追隨,五菱星光、長安啟源、現代伊蘭特等車型調價跟進。多位一線銷售人員告訴界面新聞,當前車市降價潮流助長了消費者的觀望情緒。
對于此前在手機行業依靠性價比站穩腳跟的小米而言,首款車型選擇向高端突圍,意味著在消費者購車更謹慎、汽車行業競爭更激烈的環境中謀生的同時試圖扭轉品牌形象,可能面臨重重挑戰。
央廣網報道稱,對當下行業現狀,雷軍表示“做好了充分的各方面的準備”。在他看來,小米汽車的從0到1與小米手機不完全相同,小米汽車需要做出點更不一樣的東西,最重要的是真正的智能科技,滿足大眾對小米、對新能源車的真正期待。
2月底上市的新款極氪001被看作小米SU7上市即將面臨的勁敵。以800V高壓充電為例,小米SU7僅有高配車型計劃采用,但起售價定為26.9萬元的極氪001全系標配,這給小米的最終定價帶來難題。
極氪高管在談及小米汽車時表示,小米的營銷值得極氪學習,但技術上應該反過來。
小米SU7引發的討論不僅限于汽車圈。當當創始人李國慶曾發視頻喊話雷軍,希望小米汽車堅持性價比路線,定價15萬至20萬元。不過在去年的技術發布會上,雷軍已經否認了低價。
對于小米汽車是否有海外發布計劃,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日前對此進行了否認。他表示更希望優先夯實小米汽車技術,“在國內市場做扎實可以減少在海外市場交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