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網商
“中國陳皮之鄉”新會或將再跑出一個IPO。
今年1月份,已在新三板掛牌7年的麗宮國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麗宮股份”)轉戰北交所,有望成為繼美達股份、芳源股份后的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第三家A股上市公司。
不同于主營化工產品的美達股份和芳源股份,麗宮股份的業務圍繞新會當地特產“陳皮”展開,主要經營新會陳皮、柑普茶和陳皮糕點等農副產品,是一家集研產銷為一體的陳皮產業運營公司,同時也是陳皮行業唯一一家正在推進IPO進程的企業。
如果IPO進展順利,不僅新會將再添一家上市公司,麗宮股份也將戴上“陳皮第一股”的桂冠。
最近幾年,受益于新中式養生的興起和熱播電視劇《狂飆》的助推,新會陳皮量價齊升,麗宮股份的業績也水漲船高,據其上市申報材料顯示,不僅公司營收從2020年的1.48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71億元,凈利潤也從2154.55萬元攀升至6822.27萬元,凈利潤率高達25%。與此同時,麗宮股份也面臨著各項挑戰。
毛利超57%的生意
2020年,廣東一場慈善拍賣會上,一份重量為100克、有著55年歷史的新會陳皮以40萬元的高價成交,刷新了新會陳皮的歷史售價,也讓“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這句廣東地區廣為流傳的俗語具象化。
盡管并未觸及這樣的價格,麗宮股份所銷售的陳皮產品也足以顛覆大眾對這一傳統食補藥材的固有認知。
《天下網商》了解到,天貓僑寶旗艦店內最貴的一款陳皮產品“120g、15年的古香廣東特產陳皮干”售價高達8048元,折算下來約合3.35萬元一斤,而“僑寶”正是麗宮股份旗下主營的陳皮品牌。
拋開少數高價產品,僅看平均單價,麗宮股份銷售的陳皮產品也不便宜。2020年,麗宮股份的陳皮制品平均售價便高達471.41元一斤。
2023年初,電視劇《狂飆》熱播,劇中人物對陳皮的青睞,讓陳皮的送禮、自用熱度上升。而在此之前,熱衷于新中式養生的年輕一代消費者也早已盯上了藥食同源的陳皮,將其融入中式茶飲、中式糕點中,以食進補。
得益于養生消費走熱,以及熱門影視劇人氣角色的帶貨效應,過去一段時間,無論是普通陳皮產品,還是新會陳皮,都出現了量價齊升的現象。招股書顯示,2023年上半年,麗宮股份陳皮制品的平均單價攀升至669.76元一斤。
高昂的平均單價,為麗宮股份帶來了不菲的利潤,2023年上半年,麗宮股份陳皮制品的毛利率高達57.41%。
年營收超2億的家族企業
麗宮股份是一個典型的家族企業。
2004年,時年58歲、做過供銷社售貨員也當過公司董事長的歐栢賢在新會創辦了麗宮股份,用近20年時間,將其發展成一家年營收超2億的企業。
翻開招股書可以發現,歐栢賢本人通過陳皮產業園、本草投資、麗宮農業等企業直接或間接持股麗宮股份72.39%,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歐栢賢的兄弟、兒子均在麗宮股份內部擔任要職。其中,歐栢賢之子歐國良兼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歐栢賢兄弟區柏余則在公司擔任董事。
麗宮股份的家族式經營特色顯著,這種經營模式也延伸到了其關聯的各企業中。
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在麗宮股份之外,歐氏家族的商業版圖還涉及到科技、酒店、旅游、健康等多個領域,歐栢賢、歐國良、區柏余三人兼職、投資的企業數量多達數十家(以下僅為一部分)。
而麗宮股份的大客戶中,有一部分為歐氏家族投資或管理的企業。
具體來看,2020年、2021年、2022年,由區柏余擔任公司董事長、經理,歐栢賢擔任董事的江門麗宮國際酒店及其關聯方分別為麗宮股份的第二大、第三大及第四大客戶,報告期內,麗宮股份共向江門麗宮國際酒店及其關聯方銷售產品超過2400萬元。
前五大客戶之外,麗宮股份還向乳源麗宮國際溫泉酒店有限公司、江門江裕映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關聯企業少量銷售商品。
市占率僅1.4%的行業龍頭
憑借銷售新會陳皮及其深加工產品,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麗宮股份分別實現營收1.49億元、2.95億元、2.71億元和1.5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達到2162.4萬元、6504.7萬元、6822.3萬元和4243.4萬元。
盡管營收規模并不算大,但招股書中多次提到,麗宮股份是新會陳皮產業的龍頭企業。
而根據第三屆國際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高峰論壇論公布的數據,2022年新會陳皮全產業鏈總產值為190億元。以上述數據計算,2022年麗宮股份的市場份額僅占當地陳皮產業總產值的1.43%。
較為分散的行業格局,讓市場份額不足2%的企業成為領頭羊。《天下網商》查詢招股書發現,目前新會本地陳皮企業多達1700余家,但大多數企業仍然停留在簡單的陳皮晾制環節,還在遵循做“土特產”的思路,缺乏對陳皮進行深度加工的技術和能力,缺乏成規模的大型企業。
此次IPO,麗宮股份擬募集資金1.5億元,其中1.2億元計劃用于新會陳皮制造中心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據麗宮股份估算,新會陳皮制造中心項目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 1.33億元、年凈利潤3126.91 萬元。
從募資用途來看,麗宮股份顯然希望未來能夠擴大規模,加速跑馬圈地。
挑戰重重
自宋元以來,新會陳皮就是市場上的緊俏貨,現如今互聯網的加持將新會陳皮的熱度推上一個新高度,但與此同時,以次充好、真假混賣、虛標年份等問題也接踵而至,讓一些消費者對新會陳皮制品望而卻步。
新會陳皮陳化時間越長,保健養生和收藏價值就越高,市場中有不乏一些商家年份造假、魚目混珠,常見的手法是“開水或普洱茶茶水上色”,將年份低的新會陳皮通過開水或普洱茶水中浸泡,充分上色,以此偽造接近年份高的陳皮顏色。
盡管市面上存在性狀鑒別、紅外光譜鑒別技術和電子鼻技術等多種鑒別方法,但由于限制,一些技術尚無法大規模推廣,因此傳統的性狀鑒別方法仍占據主導地位。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麗宮股份想要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做好產品品質保障工作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然而,這也是一個難題。
一方面,陳皮的制作過程中,釀化(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通過對溫度、濕度控制,進行定期晾曬、煙熏等陳化過程)環節至關重要。據招股書介紹,當年用鮮柑制作的柑皮需要釀化三年以上,外購入庫的陳皮需要在公司的釀化倉中進行生產釀化,待滿足公司的標準后方可出售。
招股書顯示,麗宮股份采購的原材料既包括新鮮柑果,也包括年份陳皮,其中年份陳皮的采購金額占比約在60%以上,新鮮柑果僅占10%左右。相比于采購新鮮柑果進行制作,麗宮股份更傾向于從新會當地合作社及農戶大量采購年份陳皮,再進行進一步的釀化。值得注意的是,麗宮股份陳皮的釀化過程并非全程由公司把控,而是先由供應商進行預加工,這無疑增加了品質控制的風險。
另一方面,不穩定的供應鏈,是麗宮股份面臨的一大挑戰。
《天下網商》注意到,報告期內,麗宮股份前五大供應商變動頻繁,且屢次出現自然人的名字。2021年至2022年,麗宮股份的前五大供應商僅有江門市新會區豐澤柑桔專業合作社及其關聯方、江門市新會區種田人柑桔專業合作社及其關聯方兩家重復出現,其余幾家供應商都在次年被替換為其他合作社或自然人。
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類似的情況又重復上演。除了廣東江門的合作社,還出現了來自廣西浦北縣平睦鎮良州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供應商。在陳皮市場上,以廣西的陳皮冒充新會陳皮可謂“大忌”,兩者的成本有著很大差距,產地供應商的非標準化,也引發了質疑聲。
更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中式養生興起,陳皮的消費群體也在變得年輕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線上購買陳皮產品,多個陳皮品牌新寶堂、柑故里等都在布局電商直銷渠道,而從線上聲量來看,麗宮股份的表現相對一般。
以天貓、淘寶為例,開年至今,麗宮股份旗下品牌僑寶旗艦店內銷量最高的一款產品顯示已售4000+。反觀其強勁對手新寶堂,店內最受歡迎的一款產品已經賣出2萬多件。
從其招股書來看,2023年1-6月,麗宮股份傳統經銷渠道占總銷售額的92.65%,直銷則占4.11%,其中線上僅占2.36%,可見其對傳統經銷售模式的依賴程度較高,經銷商在其銷售中依然占據十分主導的地位。
麗宮股份能否攻克重重挑戰成為“陳皮第一股”,依然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