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娛觀察 大娛樂家
在一個長視頻表現并不突出的春節檔之后,兩家上市且先后盈利的長視頻平臺相繼發布了財報和業績快報。
其中愛奇藝在2023年實現總營收318.7億元,同比增長10%;運營利潤36.4億元,同比增長68%;芒果超媒則在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46.3億元,同比增長4.68%,凈利潤35.6億元,同比增長90.9%。
在引人關注的訂閱會員規模上,愛奇藝在過去一年里依然保持了1億會員的穩定成績,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訂閱會員數1.011億;而作為芒果超媒核心的芒果TV,去年的會員規模也達到6653萬,同比增長10.23%,離下一個“億級”目標再邁進。
愛奇藝Q4財報
核心財務數據之外,兩家國內先后盈利的長視頻平臺也通過財報披露的相關運營數據,進一步為整個行業展現出了其不同的內容長板,以及接下來試圖著力向前的方向。
對于愛奇藝而言,原創自制劇集始終其最強力的拳頭產品,而2023年它們依然拿出了《狂飆》這樣的現象級作品,進一步鞏固其國內劇集創作領先地位。
財報中,愛奇藝直接引援了相關第三方數據,毫不掩飾的表明其劇集市占率連續3年位居行業第一的優勢。
持續發力原創自制內容,成為愛奇藝的核心戰略,去年上新重點劇集中原創作品占比已經超過65%,到達歷史新高。去年愛奇藝熱度破萬劇集也再創新高,到達了五部,其中《寧安如夢》也成為了愛奇藝首部內容熱度破萬的純自制劇。
另外一邊,“持續鞏固行業領先優勢”則是芒果TV對于其綜藝內容的直接定位。和愛奇藝一樣,芒果在業績快報也直接引援了第三方數據的統計結果,2023 年芒果 TV 全網綜藝正片有效播放量同比上漲 31%,全網劇集正片有效播放量同比上漲 46%,增速雙雙位居長視頻行業第一。
在持續加長內容層面的長板之外,愛奇藝和芒果TV也紛紛開始為其訂閱會員服務提升附加值。
像是愛奇藝直接讓會員通過積分兌換加更禮,打造更多IP聯動活動和高階會員專屬權益為訂閱會員增值,使得愛奇藝過去兩個季度的月度平均單會員收入都到達了15元以上。
芒果TV則是持續優化其細分會員的賽道,開啟了“追風季”“樂享季”“畢業季”“聯名季”等四大會員主題品牌季活動,并且在行業中首創的會員定制節目,如《快樂的大人》《森林進化論》《封神訓練營》等在這一年度的財報里表現異常突出。
事實上,在長視頻應該積極打造“精神股東”之后,不僅是愛奇藝和芒果TV,騰訊視頻同樣在去年推出屬于會員的“9號公開日”會員活動。顯然,如何持續提升會員的參與感和訂閱附加值已然成為了行業的共同課題。
這兩家長視頻平臺能夠脫穎而出實現盈利的確是因為各自都有極強的精品內容生產能力,但從過去兩三年來看,整個長視頻行業其實整體已經開始向精品內容轉向,更長遠來看,僅僅只依靠獨占內容來長期鎖定會員和維持業績增長,并不足以構建起商業護城河。
從兩家平臺的財報中,著墨不少的IP觸達、AIGC開發和內容與模式出海等關鍵詞之中,也不難讀出它們對于未來的展望以及如何保持精品內容供需之外,持續探索長視頻增長的“二階跳板”。
IP觸達范圍的不斷拓展
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內的文娛行業在談內容IP的衍生時往往眼里只有迪士尼,似乎不造出一個迪士尼樂園就不算是成功的IP觸達。
但過去兩三年的 “降本增效”終于讓這種追大放小的勢頭有所逆轉,各家長視頻都開始通過一些IP內容的單點開發,去探索和適應如何讓精品內容能夠通過不同的方式觸達到更多廣義的內容消費者,而非只是平臺會員。
過去一年里,愛奇藝基于劇集IP開始陸續打造實景VR劇場、騰訊視頻則通過會員日活動進一步夯實“斗羅大陸嘉年華”,芒果TV的線下實景娛樂綜合體M-CITY更是在2021年就已經開始嘗試運營,到今年已經在全國開出了三家。
芒果TV實景娛樂綜合體M-CITY
今年年初在王牌IP《大偵探》回歸的同時,芒果TV基于M-CITY打造的首個沉浸式互動劇場《芒城風云之失竊的黎明》也在長沙迎來了首演,將“明偵”和“密逃”兩大熱門綜藝的融合玩法帶到了線下,進一步擴大了IP在線下的影響力。
更重要的是,小芒APP在憑借著平臺對于0713和南波萬兩大芒果“自制”男團相關內容的持續運營之下,相關衍生帶動電商熱度轉化,其2023年GMV突破100億元,自營品牌“南波萬”GMV超2.7億元。
在愛奇藝的財報電話會上,CEO 龔宇也明確表示,跟IP增值服務有關的線上或者線下業務會是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新業務之一。
一方面,IP延展落地線下,這類基于單一IP的線下內容觸達,其實也和現在線下實體娛樂越來越多受到年輕人的追捧不無關系。從現實層面來看,國內長視頻平臺的IP儲備尚不足以支撐起像迪士尼樂園或是環球影城那樣的超大體量實體IP轉化,因此,通過單一熱門內容來嘗試IP實景化不失為一種務實選擇。
騰訊視頻“斗羅大陸嘉年華”
另一方面,當IP形成了粉絲效應,如何伸向用戶日常消費,也成為另一門學科,像芒果TV的小芒電商,就從另一個維度實現了IP實體衍生的閉環轉化。
無論線上,還是線上,進一步將IP“實體化”、“消費化”,同時,由小及大進行嘗試,無疑是當下更具有商業操作性和財務靈活度的最佳方式。
押注AIGC,升級內容產能
去年開始AI基本就是長視頻平臺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今年Sora的橫空出世更是讓外界對AI生產影視級內容充滿了想象力。
以Sora為代表的AI技術對視頻行業將產生巨大影響,對于創意、邏輯、編劇、交互等要求較高的垂類或深度內容的創作,AIGC無疑將成為重要的降本增效工具,掌握優質IP的公司,自然希望通過AIGC加快IP改編速度,突破過往IP改編中明顯的產能瓶頸。
從去年到最近的業績快報,芒果TV一直在強調對各類AI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像是組建AIGC創新應用團隊,研發上線“AIGC HUB”等內部應用平臺。
同時芒果也在探索AI技術的應用方面也頗為超前,像是AI二創短視頻,運用于《披荊斬棘》《全員加速中》等綜藝節目,生產短視頻超100萬條;AI角色對話產品將AI擬人大模型與《大宋少年志2》《以愛為營》等熱門IP聯動,建立AI角色聊天場景等等。
甚至還在最新錄制的《我們仨》這類旅行綜藝中,直接應用了“AI制作人”來控制節目走向,嘗新的果敢程度無疑是國內長視頻中首屈一指的。
而相對來說愛奇藝對于AIGC的嘗試目前更多還傾向于在后端的內容生產和制作層面,除了一直在堅持的虛擬制作之外,利用AIGC制作的內容海報,點擊率和播放時長已優于人工制圖,同時AI對視頻內容分鐘級的理解能力,可提煉出專輯維度的詳細劇情介紹,已覆蓋3000多部劇集。這類應用更多顯然還是更多出于降本增效的考量,
愛奇藝角色搜索功能
在財報電話會中愛奇藝CTO劉文峰也提出長視頻與AI的結合方向,比如將愛奇藝的龐大影視資料數據與大模型結合,進行訓練和微調。而對于影視產業場景下開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垂直應用,愛奇藝將加大研發和應用的投入,利用這些開發和全面升級服務愛奇藝的智能制作系統,賦能專業影視內容的創作。
目前的AI工具不論是出于效果還是成本,大面積應用到影視內容創作并不經濟,但一塊卻又是無法割舍的長期投資,畢竟一旦AGI實現質的突破,影視行業將是最快受到沖擊的前線,論攻論守都勢必要及時跟進。
內容和模式出海雙軌并行
對于出海,長視頻平臺們也是耕耘許久。
不過距離愛奇藝公布海外會員突破100萬已經過去兩年多時間了,沒有進一步公布海外會員數據,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存在增長問題。
但這并不意味著平臺會放棄出海之路,起碼就目前來看,不論是愛奇藝、芒果TV還是騰訊視頻,除了不斷將國內內容加上字幕放到國際版平臺,也在持續加碼本地化內容。像是愛奇藝在去年年底就宣布今明兩年要在海外市場推出超280部全新華語內容,核心品類依然還是其拿手的原創劇集。
《創造營亞洲》
而芒果TV和騰訊視頻則開始加速探索將既有的內容模式進行本地化生產,像是前者推出的越南版《乘風破浪的姐姐》上個月剛剛完結,后者推出的《創造營亞洲》目前也還在持續更新。
當然,不同于之前這些內容被視為長視頻吸引的獨門絕技,不論是越南版《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是《創造營亞洲》,都采用了各自平臺國際版和當地電視臺聯播的模式,這背后其實也反映了各家的國際版平臺在會員規模上依然上尚顯薄弱的現狀。
內容之外,平臺如何獲得足夠的海外認知度依然還是國內長視頻出海的關鍵,緩慢增長的會員與廣告營收,能否平衡長期的內容投入,也依舊考驗著平臺的定力。
結語
在進入存量維持的階段之后,長期盈利的芒果TV和手握自由現金流的愛奇藝在面對競爭時自然會更加從容,但這并不意味競爭較過去緩和了,相反但觀眾的審美閾值被快速提高之后,如何持續滿足消費預期始終是懸在個平臺頭上的一把利劍。
這也是為什么即便會員收入穩定,廣告收入回暖,平臺還是要竭力尋找出新的增長點,畢竟這個爭奪注意力已經高度細分的時代,容不下一絲一毫的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