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2CC新傳媒
“之前用的防曬霜不僅油膩厚重,還假白辣眼睛。”
“單一防曬不給力啊,最好還能淡斑抗老兼養膚。”
“除了高倍防曬舒緩肌膚,能不能做到讓我的底妝更服帖呢?”
隨著戶外出行逐漸恢復,“防曬恐怖分子”又開始活躍了,對“防曬”需求及話題的討論也日益熱烈。截至目前,微博上#防曬#討論量多達174.8萬,閱讀量多達24.8億;小紅書上,“防曬”筆記多達694萬+,38節相關防曬產品120萬+件。
陽春三月,作為目前美妝大盤中景氣度較高的細分賽道,防曬品類在市場規模和搜索熱度上均呈現較為客觀的增長。
據用戶說數據追蹤,2023年全年防曬產品在阿里、京東、抖音三大電商平臺賣了144億元。防曬在抖音平臺的產品搜索量上漲1091.46%,總GMV超40億,同比增長56.64%。
今年,防曬賽道新一輪激戰業已拉開序幕。
根據C2CC傳媒X新妝不完全統計,自今年1月起,僅天貓平臺有超30款重磅防曬新品上市。如美膚寶蔚藍大傘防曬、珀萊雅盾護防曬霜、丸美濾光防曬、綻妍小藍傘;同時,Mistine、嬌韻詩、奧倫納素、肌膚之鑰等國際品牌也持續加強自家防曬產品線。新品價格帶涵蓋50元入門款到千元以上輕奢款,不乏技術創新、功效疊加、品類延伸等新賣點。
當然,這些已經上市預熱的新品只是冰山一角,不少美妝代工廠研發負責人表示,今年會有更多防曬特證產品獲批上市。
而作為防曬類化妝品的核心原料,防曬劑類型也依托技術創新不斷迭代升級。諸如紫根、綠茶、沙棗、五味子、蘆薈、葡萄籽等植物提取物一類的植物防曬劑熱度上升。在防曬劑應用上,“物化結合”形式日益盛行。
在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及激烈的防曬競爭中,2024年國內外防曬新品都在哪些維度打造差異化競爭力?硬核防曬的關鍵是什么?未來防曬產品如何卷出新高度?都值得復盤與思考。
01 防曬劑創新“突圍”
提到防曬產品,一定繞不開防曬劑。
二氧化鈦和氧化鋅是常見的物理防曬劑,一般通過物理遮蔽、折射和反射光線而達到防曬的目的,溫和安全但質感油膩厚重。
奧克立林、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水楊酸乙基己酯等化學防曬劑主要通過吸收紫外線并將其轉化為熱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來達到防曬效果。化學防曬劑通常較為輕薄,易被皮膚吸收。
這意味著,防曬劑的突圍對于品牌搶占防曬市場也意義重大。
1、科學復配防曬劑,突破成分壁壘
縱觀防曬市場,高倍防曬、全波段防護和清爽膚感是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從今年上新的一系列防曬新品來看,通過技術創新,科學“復配防曬劑”,突破成分壁壘來實現安全有效的防曬力正成為主流。
以美膚寶蔚藍大傘防曬為例,6重防曬劑科學配比,配方設計時在乳化體油水兩相都添加了防曬劑,并進行科學組合配比,不留紫外線防護的“死角”。
如采用更高光穩定性的UVA防曬劑-Uvinul A Plus(DHHB)去替代BMDBM,并搭配廣譜防曬劑MBBT(nano)、BEMT,做到更穩定高效的UVA防護和自由基防護,以更少的防曬劑種類和用量達到理想的、更高的防曬指數,通過提升防曬劑組合的防曬效率來充分保護肌膚免受紫外線損害的同時帶來更少的肌膚負擔。
當然,不只是美膚寶,比如,珀萊雅、相宜本草、蜜絲婷、蘭芝、植物醫生等品牌的熱賣防曬以及新款防曬產品,大多也選擇了有特色的防曬劑搭配的方式應用。
珀萊雅新上市的盾護防曬霜,采用10重物化廣譜防護體系,包括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水楊酸乙基己酯、乙基己基三嗪酮、雙-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等熱門防曬劑。
2、植物防曬劑“方興未艾”
市場對防曬產品安全與溫和的需求,還催生出植物類防曬劑——植物提取的、具有防曬作用的活性成分。相較于傳統的化學防曬劑,植物防曬劑更安全、溫和,不會引起皮膚過敏等問題,能夠提供更全面的防護。
據了解,黃酮、多酚、苯丙素、胡蘿卜素、中藥材類等次級代謝產物便具有明顯的紫外線吸收特性。如紫根、綠茶、沙棗、銀杏葉、黃芩根、蘆薈、葡萄籽等植物提取物均是較為常見的植物防曬劑。
目前在市面上,已不乏添加植物防曬劑的防曬產品,比如植物醫生的防曬蛋,就復配了植物防曬成分黃香楝。Mistine蜜絲婷防曬產品中,也有添加黃芩苷、綠茶提取物,蘆薈、薰衣草等天然植物精華。
就在去年的IFSCC國際化妝品科學大會上,Mistine蜜絲婷還帶來了更適合中國人膚質、抗光老、防曬效果加乘的獨家生物防護成分TaremiTM,以及側重藍光防護、填補中國人膚質研究空白的抗藍光活性組合物。其中,TaremiTM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和防曬增效效果,在配方中添加可以更好的抵御UVB造成的紅斑效應。
隨著消費者對安全、天然、環保防曬產品的需求增加,植物防曬活性物因其源自自然、綠色環保的特點,逐漸受到市場的青睞。同時,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為從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的防曬活性成分提供了技術支持。
然而,植物防曬活性物的開發難度也不容忽視。環亞集團防曬研發負責人在接受C2CC傳媒X新妝采訪時提到:
首先,從植物中提取有效的防曬成分需要深入的研究和精準的提取技術。
其次,防曬效果的穩定性、持久性以及與其他成分的相容性等問題也需要解決。
再者,植物防曬活性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經過嚴格的臨床測試和驗證,以滿足相關法規和標準的要求。
整體而言,植物防曬劑開發前景廣闊但難度較高,對于提升國貨防曬產品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價值。
3、開發防曬指數協同增效的非防曬劑成分
防曬劑屬于法規嚴格管理的高風險注冊制原料,新的防曬劑在技術研發、資金投入、安全毒理、法規批準等方面門檻極高。在防曬劑創新極具挑戰的情況下,還有什么突圍方式?
有專業人士提出,可以嘗試開發具有防曬指數協同增效的一些非防曬劑成分,做到在目前的防曬劑基礎上提升防曬指數。
如德之馨近期開發的SymEffect UV(甘蔗提取物),在人體測試時最高協同增效配方的SPF值可以達到71%,且在UVA和UVB波段防護皆有均衡的協同增效。
02 防曬黑科技“肉搏”
防曬產品最重要、最核心的功能——對光的防護能力。也就是說,一款硬核防曬的關鍵是在光防護這件事上是否做到極致、是否形成了壁壘。
首先,光防護的范圍要廣,廣譜防曬技術很關鍵,不僅要足夠的SPF值、PA值,更要能夠防護長波段UVA。這一點在近兩年才被一些頭部品牌關注到。
其次,光防護要穩定,遇光后防曬值不能過度衰減。最后,在防護的同時不會傷害肌膚,甚至能夠修復肌膚。
當中,不斷升級的防曬技術是做好硬核防曬的重中之重。筆者注意到,不少品牌紛紛在防曬新品中祭出其最前端的防曬黑科技,頂峰較量。
1、美膚寶蔚藍大傘防曬:中國首款巴斯夫ECOSUN PASS認證海洋友好配方
美膚寶聯合知名防曬原料巨頭巴斯夫帶來防曬革新突破,共創推出國內首款Ecosun Pass標準下的海洋友好防曬。在此標準之上,疊加環亞集團自研Solbooster防曬增效科技、光防護科技、先端超溶科技三重防護科技的加持,協同發揮穩定防曬性能,以中國制造X德國標準帶來高能、環保的新一代先鋒科技。
具體而言,Solbooster防曬增效科技,基于紫外線照射下的皮膚抗氧化和舒緩作用機理,按特殊比例復配而成的組合物,可有效提升防曬產品的SPF及PFA指數,降低有潛在刺激性的化學防曬劑的用量,使產品溫和性更高;
光防護科技除了對紫外線進行防護外,還將VIS(可見光,主要是藍光)+IR(紅外線)也納入防護范圍里,有效保護肌膚免受過量有害光的損傷,實現高效穩定光防護體系和更廣的光防護范圍;
先端超溶科技則有助于結晶型防曬劑穩定分布和溶解,不易析出,防曬力“不打折”。
實際測試下,蔚藍大傘防曬臨界波長達到382nm,具備優異的廣譜防曬能力。科技也實現更少的防曬劑種類和用量達到更高的防曬指數。
值得一提的是,美膚寶研發的”廣譜防曬化妝品關鍵技術”獲得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蔚藍大傘作為一款優秀的護膚級的防曬產品,除優秀的防曬、修護能力外,還具備祛斑美白效果,是一款防曬+美白祛斑雙特證產品。全波段廣譜防曬,預防曬黑&防護潛在新斑;雙認證美白成分(2%煙酰胺+1%凝血酸),淡化舊斑&防止新斑生成。外防新斑,內淡舊斑,開啟防曬淡斑“雙通路”。
除此之外,蔚藍大傘防曬在保證防曬效率的同時,規避對人體、環境不友好的風險性防曬劑的應用,通過急性水生毒性、慢性水生毒性、分配系數對數值、生物降解性、生物累積性、內分泌干擾性、陸生毒性、沉積物毒性8大環境影響指標對防曬產品進行多方位的綜合評分考量,真正做到“既溫柔且強大”。
2、珀萊雅盾護防曬霜:air超膜防護科技,實現真實防曬力
也有專業人士提到,防曬要達到宣稱的防護效果,很大程度取決于防曬膜的穩定與均勻。防曬膜是否均勻,與厚度分布、防曬力有高度相關性。
珀萊雅近期上市的盾護防曬霜就在“防曬膜”上單點突破,應用了珀萊雅全新防曬專研 “air超膜防護科技”,達到真實防曬力。
“air超膜防護科技”的內核在于找到最佳黃金配比“硅氧鍵合軟硬膜”,實現最大化兼具韌性和剛度。究其原理,高延展軟膜(聚硅氧烷-15)+完美球形粉體(二氧化硅)微粒滾動鋪設,更強漫反射,能夠極大攔截并減少光照抵達肌膚,貼膚更均勻;硬膜(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是加固防曬膜的核心力量,做到耐水耐汗耐摩擦。
可以說,成膜技術創新不僅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在防護性能和使用體驗上建立了新的標準。
3、水磁膜/3D防曬衣/防曬增效,黑科技頂峰較量
為了快速均勻形成紫外線防護膜,緊密貼合肌膚,多方位抵御紫外線傷害,碧柔水膜輕透防曬液采用花王專利御光磁吸水微囊防曬技術,達到微米級覆蓋,輕松延展。
丸美新上市的輕透倍護隔離防曬乳搭載3D防曬衣技術,能識別肌膚起伏褶皺,形成裸感3D防護膜,防水防汗,防曬持久在線。米蓓爾逆光棒防曬液宣稱采用專研盾護科技預防防曬劑滲透,為敏感肌護航;達爾膚輕透雙效美白防曬乳宣稱的中空呼吸膜科技,則是為了打造服帖妝感。
此外,養生堂清爽倍護防曬噴霧和達爾膚輕透雙效美白防曬乳均搭載了專利防曬增效科技,力求以更少的防曬劑實現更強的防曬力。
03 “防曬+”熱辣滾燙
所有新品的誕生一定是源于消費者未被滿足的需求,防曬也不例外。
在社媒討論中,消費者會格外關注防曬產品的“功效”、“人群膚質”、“彩妝搭配”及“質地膚感”。這表明消費者對防曬產品的多功能性、個性化和舒適性高度重視,渴望產品能提供特定的附加值。
1、養膚型防曬,多元化防曬新功效需求旺盛
根據用戶說數據追蹤,2023年防曬品類消費需求聲量TOP1是功效,其次是使用體驗,場景、人群等。2023年阿里平臺宣稱“防曬”、“保濕”和“滋養”功能的防曬產品銷額占比為73.75%、13.66%和6.40%,同比下降14.99%、15.33%和4.29%。
而功效云圖中則出現了“美白抗衰”“改善暗沉”、“舒緩修護”等防曬功效新詞,可見,防曬常規功效的主導地位正在削弱,市場正在接納更多元的防曬新功效。
為滿足消費者對防曬提出的養膚需求,兼具美白、抗老、抗氧化、舒緩修護等功效的防曬產品層出不窮。
璦爾博士精研凝光多維防曬乳,9重精華養膚配方。硅烷化玻尿酸+肌肽+后生元,強韌屏障;苦參根提取物、麥冬提取物、木薯淀粉、海藻糖、仙桃仙人掌莖提取物、紅沒藥醇等6重植萃蹭蹭潤護,實現曬后養護。
美膚寶蔚藍大傘防曬,具備美白淡斑舒緩修護功效。該新品具有防曬+美白祛斑雙特證,雙認證美白成分煙酰胺+傳明酸,外防新斑,內淡舊斑,開啟防曬淡斑“雙通路”。此外,還添加依克多因、泛醇、尿囊素、紅沒藥醇等成分,協同修護皮膚屏障,并舒緩肌膚。
蘭芝致美緊顏煥采五重防曬乳,5大抗老成分加持。添加獨家抗老專利成分“復諾因”、修護肽以及3大肽等5大抗老成分。據了解,“復諾因”可以調節PDK1,從而調節皮膚角蛋白健康循環,在增加年輕細胞數量的同時,促成膠原纖維的增加。
肌膚之鑰御齡防曬乳霜,靈魂復配防曬更抗老。鉑金金蠶絲、日本珍珠、茶氨酸、紫蘇、東當歸等亮肌賦活精粹,復配歐洲常青嫩芽精粹以及高麗人參精粹、山竹精粹、柴胡精粹,滿足用戶防曬中的頂級奢養。除御齡防曬乳霜,肌膚之鑰還精準分區為肌膚定制防曬,同步推出御齡防曬身體乳及御齡防曬護唇膏。
此外,達爾膚、相宜本草、歐詩漫、頤蓮都推出了防曬美白雙特證的產品;優時顏、嬌韻詩、奧倫納素、Dr·G蒂邇肌等品牌推出的防曬新品也通過添加抗氧化成分和抗老成分,以達到抗光老、緊致抗皺等功效。
2、搭配彩妝,防曬向潤色貼妝型隔離妝前延伸
防曬搭配底妝的關鍵是跟妝貼膚,提亮底妝。隨著近年來底妝賽道的爆發,也有不少防曬新品在功能上往隔離、妝前乳拓展,強調其潤色修飾、貼妝作用。以期在妝前、妝后全場景滲透美妝人群。
典型如相宜本草全新煥白隔離防曬精華乳,重點宣傳集防曬、美白、隔離、打底4合一這一賣點;嬌韻詩至臻凝時煥活防曬乳新添加“珍貴云母”,強調妝前、隔離和潤色功能。
隨著防曬+需求的盛行,不少彩妝產品也具備了防曬功效。或者說,防曬產品在形態和劑型上實現了創新。比如日本品牌ETVOS推出礦物UA防曬蜜粉、ALLIE推出局部色彩防曬霜腮紅防曬、美國品牌COOLA搭載BLUESCREEN 數字減壓技術推出防曬棒等等。
3、引入香氛,防曬被要求提供情緒價值
天貓美妝×TMIC近日發布的《2024防曬行業趨勢白皮書》中提到,令人愉悅的感官體驗體驗,能激勵消費者持續地使用防曬產品,比如愉悅的氣味。
近年來熱門的香氛概念也被引入到防曬中。高定香氛品牌獨特艾琳今年首次涉足防曬領域,新品獨特艾琳光護云感盈透面部身體隔離防曬霜除了主打全波段防曬和輕盈膚感外,創新樂活香氛技術,并創新性地引入香氛概念,主打木質花香調。奧倫納素多重修護防曬乳添加了玫瑰天竺葵,做到花香沁潤。
4、跨界合作,防曬功能美容儀帶來新體驗
為了拓展市場份額和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許多品牌開始嘗試跨界合作與創新。例如,與時尚品牌合作推出聯名款防曬產品、與美容儀器品牌合作推出具有防曬功能的美容儀器等。這些跨界合作與創新不僅提高了防曬產品的附加值,也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使用體驗。
總結
其實,行業內一直有個說法,防曬是最難做的護膚品之一。
往大了說,需要品牌持續投入資源,工廠資質、工程師經驗、配方師的理解、以及與國內外頭部原料公司共創的資本,最終比拼的是在防曬這件事上投入的時間、精力和資本,還有錨定賽道不愿意放手的決心。
聚焦到產品層面,一款好的防曬,又必須要在功效、膚感、安全性這三點之中找到最大化的平衡。
當下,防曬消費人群正在迅速擴大,市場對創新的渴望持續高漲。品牌若想在這一波潮流中占據有利地位,仍需要聚焦在研發投入、成分創新、防曬功效與功能、場景化應用的深度開發上。這不僅能夠推動防曬原料和技術的持續進步,也將為整個防曬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增長動力。
歐睿數據顯示,2012至2021年,中國市場以10.5%的增速遠超全球,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隨著國貨品牌在防曬賽道的深耕與創新,原先由日系和泰國品牌占據主導地位的防曬市場,或將迎來“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