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3月7日14:27,恒生醫療保健指數(HSHCI)下跌4.45%。藥明生物跌超21%,恒生醫療ETF(513060)下跌3.65%,最新報價0.37元,盤中成交額已達10.83億元,換手率9.96%。
規模方面,恒生醫療ETF最新規模達111.31億元。
資金流入方面,恒生醫療ETF最新資金凈流入95.68萬元。拉長時間看,近15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1947.31萬元。
數據顯示,杠桿資金持續布局中。恒生醫療ETF最新融資買入額達1.26億元,最新融資余額達6.20億元。
從估值層面來看,恒生醫療ETF跟蹤的恒生醫療保健指數最新市盈率(PE-TTM)僅14.29倍,處于近1年10.93%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89.07%以上的時間,處于歷史低位。
恒生醫療ETF緊密跟蹤恒生醫療保健指數,恒生醫療保健指數提供一項市場參考指標,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經營醫療保健業務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3月6日,恒生醫療保健指數(HSHCI)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藥明生物(02269)、百濟神州(06160)、信達生物(01801)、石藥集團(01093)、中國生物制藥(01177)、京東健康(06618)、國藥控股(01099)、康方生物(09926)、阿里健康(00241)、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54.11%。
國金證券認為,2024醫藥板塊的整體基調應該仍是:關注穩健的業績持續增長+對過度政策憂慮修復+行業景氣度恢復,上半年醫藥配置圍繞高性價比賽道(比如擁有合理的估值/高確定性/不錯的增長表現/景氣度改善等屬性的子行業)展開,建議布局三大方向:
中藥(確定性強且估值低、高基數在Q1將要出清、可能受益于基藥目錄調整、現金流和分紅好)
創新藥和器械出海(如腫瘤ADC/自免/GLP-1等熱門賽道的對外銷售和商業授權,增量突出,成長性強,政策收縮風險小)
院內高性價比藥品和器械復蘇(如化學發光檢驗、精麻藥品、長效干擾素、生長激素、大輸液等)
恒生醫療ETF(513060),場外聯接(A類:014424;C類:01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