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線出行 周雄飛
上個月的銷量表現,大多數車企應該都不太滿意。
受到春節長假的影響,讓整個車市處于短暫的銷售淡季中,從銷量成績看,今年2月只有比亞迪、AITO問界、理想汽車和廣汽埃安等少數車企實現月銷破萬,蔚來、小鵬、零跑和哪吒等大多數車企均只完成了幾千輛的銷量。
在此背景下,快速提升銷量成為了眾多車企的主要任務,價格戰也因此繼續打了下去,價格戰的打法也有了升級。
上周末,零跑汽車舉辦了主題為“選車看零跑·價值有參考”的產品上市發布會,除了C10新車型之外,其官方也發布且上市了C11、C01和T03三款車型的全新版本。
按照零跑官方介紹,相比于老版本,這些新版本的產品有了從內到外的全面升級,比如基于“四葉草”新架構進行打造、搭載了8295芯片和激光雷達等,但在增加配置的同時,新版本產品的售價卻比老版本便宜,例如新版C01的起售價就比老款便宜了9000元。
新款零跑C01售價,連線出行攝
與零跑一樣,極氪有著相似的“小心思”。在最近的新品發布會上,極氪發布了旗下的全新極氪001,相比老款,新款極氪001不僅增加激光雷達和8295芯片,同時還全系標配800V高壓快充和800V動力電池。
但從售價來看,新款極氪001相比于老版本實現了全系的下調,入門版的WE版從老版的30萬元降至新版的26.9萬元,新版ME版和YOU版也都比老版的起售價降低了5萬元左右。
像這樣“加量不加價”的產品升級,除了零跑和極氪之外,也已成為了蔚來、理想等更多車企的基本操作。
以蔚來為例,其在上月下旬對旗下包括ES8、ES6和ET5等七款產品進行了換代升級,但售價沒有變化;理想也在本月初發布了 L7/L8/L9 中期換代款,除了 L7 Pro、L8 Pro版本漲了一萬元之外,其他版本加量不加價。
配置升級、用戶體驗更好的同時,售價不變甚至還降低了,在業內看來這些車企就在變相大打價格戰。在這一局面下,雷軍和小米汽車的壓力或許也變得越來越大。
畢竟,自從去年舉辦完首場技術發布會后,雷軍就不止一次對外表態“小米SU7不會19.99萬元以下”“小米SU7會比較貴”,以便讓其產品帶領小米汽車品牌實現沖高的目標。
但在整個行業大打價格戰、以“加量不加價”為新戰法的新能源汽車戰場上,想要逆勢沖高的雷軍和小米汽車還有機會破局嗎?
1、加量不加價,價格戰進入2.0時代
“開卷”。
在零跑汽車此次的發布會上,其官方在發布C10新車型、以及新款C01、C11和T03等產品最終上市售價前,放出了只包含這兩個字的一張PPT,被業內視為零跑借此展現自己對于價格戰的態度。
零跑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產品力作為支撐。零跑C10,作為LEAP 3.0技術架構下的首款產品,在配置上可謂是做到了量大管飽,激光雷達、8295芯片、CTC電池一體化技術和NAC導航輔助巡航功能(全時ACC)都有搭載。
只不過,這次發布會的主角不只有零跑C10,還有諸多改款車型的亮相。相比于老款版本,新款C01和C11最大的升級,就是在架構上升級為“四葉草”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可實現秒級OTA和千人千面的應用場景,真正做到零跑官方口中的“軟件定義汽車”。
從外觀來看,新款C01和C11沒有太大的改變,除了后者搭載了一顆激光雷達,有了類似蔚來ET7等車型上的“鳥瞰”式凸起。內飾方面,全新C01和C11全系升級14.6英寸懸浮式2.5K高分辨率中控屏,來替換原來的12.8英寸中控屏,并且增加了8295芯片的算力支持。
除了C01和C11之外,零跑也對T03也進行了升級。在外觀設計上,沒有多大改變,但在外觀和內飾配色上,新款T03增加了新的選擇。另外,零跑也為這款小車的舒適性上做了升級,比如增加了開放式中央通道扶手,以及標配皮質座椅。
或許為了讓“開卷”兩字顯得更有分量,零跑在為以上產品升級配置的同時,還下調了售價。
按照零跑官方公布的最終售價來看,全新C01和C11的起售價均比老款下調了0.9-1萬元和0.1-0.4萬元;全新T03起售價也比老款降低了1萬元。就連零跑C10的最終售價,也比今年1月公布的預售價便宜了1-2萬元左右。
像這樣“加量不加價”的產品升級,在極氪、蔚來和理想這幾家車企身上也能看到。
上月底,極氪宣布全新極氪001上市,相比老款車型,全新極氪001升級了超過55%的整車裝配級部件總成,同時還全系標配了激光雷達、8295座艙芯片、一體化后車身壓鑄技術和800V高壓快充等六大配置。
與此同時,為了同時保證極氪001老車主和新車主的權益,在本月底完成對全新極氪001下定的新車主可免費享有極氪智能駕駛輔助系統ZAD的同時,這套智駕系統也會免費向現有極氪001老車主推送。
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當全新極氪001在配置上完全超越老款的同時,前者的售價卻比后者便宜了許多,入門價降低了3.1萬元,頂配版售價甚至下調了近6萬元。極氪的這一舉動,也成為了彼時行業內外廣泛討論的焦點話題。
幾乎在前后腳,蔚來也宣布旗下2024款全系產品正式上市,相較于老款,全新ES8、ES6和ET5等七款車型主要聚焦在智能化方面的升級,比如全系產品搭載了全新的中央計算平臺ADAM,并且全系換裝8295芯片,以便提升整車的算力和智能化體驗流暢度。
基于算力的提升,蔚來2024款產品部署純端側的多模態感知大模型——NOMI GPT,可以讓車內助手NOMI感知識別數千種環境物品,實現對需求的快速響應。在這些升級的同時,蔚來2024款產品的售價與老款沒有變化,換言之進行了“變相降價”。
有同樣想法的,還有理想汽車。在本月初理想宣布旗下首款純電車型MEGA正式上市的同時,也發布了旗下L系產品的新款車型。相比老款,新款L系產品全系升級了8295芯片,并且全系配備了容量更大的52.3kWh電池組,可進一步增加純電續航里程。
從2024款L系產品最終售價來看,除了 L7 Pro、L8 Pro兩個版本車型相比于老款漲了一萬元之外,其他版本車型售價均無變化,同樣實現了“加量不加價”的目標。
價格戰,已成為這兩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主要關鍵詞。自2022年特斯拉掀起價格戰后,整個行業就進入到價格戰的戰局中,但彼時的價格戰依舊還是眾車企對產品降價促銷的1.0時代,誰家降價更狠,誰就能拿到市場中更多的優勢。
但從今年開始,隨著極氪、蔚來和零跑等更多車企主打“加量不加價”之后,在業內看來整個行業的價格戰也已進入2.0時代,在升級產品力的同時,還讓價格不變甚至降低,以便來提升產品的整體競爭力。
在這樣的行業變革下,壓力最大的玩家,或許是還沒有產品上場的小米汽車。
2、小米汽車,壓力重重
“讓雷軍學學。”
自從極氪和零跑上市了“加量不加價”的全新產品后,這句話就成為眾多網友評論小米汽車和雷軍的統一語言。也許在他們看來,與其說這句話說是調侃,還不如說表達了他們對小米汽車的著急。
畢竟,眼看著越來越多的車企玩家用更強的產品和更低的價格,圍堵在小米汽車四周,對于后者來說,壓力是肉眼可見地在快速增長。
壓力首先來自于產品方面。隨著全新極氪001上市后,就被業內視為是小米SU7的最大對手,從定位上看,這兩個產品都把年輕人作為主要客群,同時也把性能操控性和智能化體驗作為主要的賣點。
回望去年底的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雷軍曾把小米SU7的動力性能作為主要賣點,以現有的公開信息可知,小米SU7的雙電機全輪驅動版最大電機功率為495kW,零百公里加速最快為2.84秒。
按照極氪官方介紹,全新極氪001搭載了極氪001 FR同源的電驅系統,最大功率可達到580kW,零百公里加速最快可達到3.3秒。需要注意的是,這一配置性能在極氪001上是全系標配,而在小米SU7上則是高配版本才有的表現。
同樣的現象,還出現在800V高壓平臺配置上。在去年的發布會上,雷軍曾質疑很多車企宣傳的800V高壓快充是虛標,而小米汽車則是真正的800V高壓平臺,并且會把該技術搭載在小米SU7高配車型上。對于極氪來說,則是讓全新極氪001全系標配了800V高壓平臺技術。
還有車輛安全方面,雷軍曾表示對后車身一體化壓鑄進行了創新,并引入了后車身三段式碰撞潰縮結構。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結構很早就被極氪和沃爾沃所應用,而在全新極氪001上也全系標配了這一技術結構。
經過以上的對比,可以發現全新極氪001與小米SU7在產品力上可謂是不相上下,但對于小米汽車來說,它的對手不只有全新極氪001。
作為同是定位為中大型車的吉利銀河E8,自今年1月正式上市后,一直都被業內拿來與小米SU7做對比,除了車型定位相似之外,前者也搭載了8295芯片和基于flyme link系統的手車互聯功能,基本涵蓋了小米SU7的主要優勢。
被視為是小米SU7對手的產品,還有比亞迪漢和海豹兩款產品。前者,作為比亞迪新能源沖高的主力,自上市后很快就成為了一大爆款產品。本月初,2024款比亞迪漢正式上市,具備插電混動+純電兩個動力模式,并且可實現L2+智能輔助駕駛能力,其能力并不輸于小米SU7。
海豹,作為比亞迪海洋網產品體系中的主力產品之一,同樣定位為中大型轎車,該車型也具備純電+插電混動兩種動力模式,并且也搭載了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可讓純電版本車型續航里程最大實現700公里,與小米SU7差距不大。
基于以上分析來看,在產品力方面小米SU7已經面對著全新極氪001、吉利銀河E8和比亞迪漢等產品的圍攻。在這樣的局面下,售價就成為了爭奪優勢的關鍵,但對于小米汽車來說,或許也很難能獲得優勢。
自雷軍在2021年宣布小米入局造車后,就一直在做一件事——讓小米汽車的品牌“去性價比”和沖擊高端,這點在去年底的發布會上表現的最為明顯。當有網友起哄“9.99萬元交個朋友”時,雷軍彼時斬釘截鐵地表態“9.99萬元和14.99萬元沒有可能”“定價會貴一些,19.99萬元也別想了”。
考慮到小米SU7的產品力,以及小米汽車品牌想要沖高的夢想,業內猜測小米SU7的最終售價應該會落到25-35萬元之間,并且分為低中高三檔版本。假如小米汽車真按這個價格來賣車,那么其將會受到較大的威脅和沖擊。
因為全新極氪001在配置全系升級的同時,已經把入門款的售價下探到了26萬元左右。換句話說,花26萬元買極氪001就能享受到小米SU7高配版本的配置體驗,消費者大概率都會選擇前者。
相較之下,與小米SU7同級別的吉利銀河E8、比亞迪漢和海豹三款車型,也把自身的售價區間下探到了15-25萬元的價格帶上,小米SU7在價格因素上與這些產品競爭,同樣很難占到多大的優勢。
從產品力上很難拉開差距、到售價上也很難占據優勢,可見小米SU7在極氪、吉利和比亞迪等車企的圍攻中,已經壓力重重。而這樣的壓力,還會隨著整個行業價格戰的持續愈加強烈起來。
3、雷軍和小米汽車,如何在價格戰中破局?
不可否認,外界對小米汽車期待還很高。
去年底小米汽車舉辦技術發布會,由于并沒有公布小米SU7的最終售價,以至于在此發布會結束之后,行業內外對小米SU7售價的猜測相比于此前,熱度和關注度變得更加火熱。
今年初,就有一些媒體爆料稱根據網傳保險單,推斷出小米SU7高配版的售價會在36萬元左右,對此小米官方很快進行辟謠,表示該網傳價格并非小米SU7真實價格。
再到今年2月下旬,小米舉辦了新品發布會,在發布會前夕行業內外再次猜測小米官方會透露小米SU7的售價,最終小米雖然依舊口風緊閉,沒有透露任何信息,但網絡上卻傳出了一張圖片,顯示小米SU7彼時已開啟預定,共有4個版本,起售價為22.99萬元。
對此,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親自在微博上進行辟謠,轉發了此前的辟謠微博并表示“都說互聯網是有記憶的,我看未必。”言外之意認為相似的謠言實在太多了。
而到了本月初,王化再次發表微博,辟謠了近日網傳小米SU7的配置及價格,按照網傳信息顯示,小米SU7基礎款售價為21.9萬元。“社群里面流傳的一張圖,配置搭配價格,看上去挺唬人的。這種造假成本極低,就一個表格截圖……好在看到不少人都說一眼假,大家還是能分辨真假的。”王化如此寫道。
對于小米SU7的售價,小米官方也在上月底做了一次預告。在當月的2024 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小米將“很快”揭曉其定價,國內交付最快將于第二季度開始。
在小米官方和很多媒體的來回拉扯下,讓小米SU7的售價更加難以判斷,以至于讓其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無論是針對網上信息辟謠,還是官方釋放出一些信息,這些行為大概率都是小米汽車主動為之,一方面可以持續炒作熱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試探市場的反應,以便及時調整價格及戰略。只要不公布最終價格,小米汽車都有定價的主動權。”汽車營銷行業專家孫涵這樣對連線出行表示。
孫涵還認為,面對日益激烈的行業價格戰,小米汽車也有可能會根據市場反饋,最終發布具備產品競爭力的售價,比如降低入門款的售價,再加上小米品牌的自帶流量,或許可以獲得較好的銷量。
除了最終的產品售價之外,小米所打造的“人車家”全生態,也應該能成為小米汽車破局的另外一大機會。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車手互聯也成為了被眾多車企談及的一大關鍵領域,簡言之,智能手機已成為人們接受信息和感知世界的主要入口,而智能汽車也被視為是下一代的智能入口,兩大入口的互聯互通,則成為一大趨勢。
在此背景下,已有蔚來、吉利和飛凡等車企品牌對于車手互聯這個領域進行布局,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車企品牌布局智能手機業務時間并不久,對于車手互聯的功能實現也較為基礎。
相比之下,小米布局智能手機和IOT設備布局許久,并且其官方也表示會基于澎湃OS系統讓智能手機與小米汽車、以及家里的其他電子產品實現無縫的銜接和連通,以便落地具備更多功能的車手互聯以及實現“人車家”全生態。
今年1月,中金公司發布報告指出,澎湃OS的加持有望成為小米汽車的重要差異點,看好今年上半年小米汽車正式量產后貢獻可觀收入。基于“人車家”全生態布局,小米也有望再造一個小米。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面對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戰爭,小米汽車手中還握有產品售價和軟硬件生態化兩大“錦囊”。這也考驗著雷軍和小米汽車,能否在未來制定出一個合適的售價,以及搭建好“人車家”全生態,這將會決定這兩個錦囊是變成機會,還是會變成更大的挑戰。
這也意味著,對于現階段的雷軍和小米汽車來說,除了要應對蔚來、極氪和比亞迪等玩家“加量不加價”的挑戰之外,更重要的是,還需要“挑戰”自己。
(本文頭圖來源于小米汽車官微,文中孫涵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