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市值觀察 泰羅
編輯|小市妹
3月5日晚,貴人鳥公告,自2024年2月1日至3月5日已連續18個交易日低于人民幣1元,即便后續2個交易日均漲停,也將因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而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后續觸及交易類退市,上交所將在15個交易日內對公司股票做出終止上市決定,公司股票不進入退市整理期。
3月6日,不意外的被按死在跌停板。不得不說,鞋服業近年來的經營確實困難,但是貴人鳥當下的窘境,更讓人唏噓。最近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潤虧損4.85億,相比2022年的虧損幅度,增長了50倍之多。
比業績虧損更糟糕的,是公司極其匱乏的現金流。
根據三季報的數據,貴人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是-8910萬元,截至2023年9月底,所有能支取的現金及能隨時變現的短期資產不到5000萬,或許還不夠3個月的工資開銷。而在最富裕的2015年,公司僅貨幣資金就高達16.78億,彼時其在行業中的地位正如日中天。
貴人鳥由盛向衰的轉折點,正是2014年上市之后。
資本市場帶來的財富幻象,讓貴人鳥快速做大的野心急速膨脹。上市后不久,公司即開啟了瘋狂的投資布局:
先是豪擲2.4億入股虎撲體育,成為第二大股東,并與對方合作成立了高達20億“慧動域”基金,投資健身、跑步等體育行業;隨后又先后投資了康湃思體育、西班牙足球經紀公司BOY、名鞋庫、杰之行,幾乎涵蓋泛體育行業的各大板塊,轉型體育產業集團的圖謀昭然若揭。
不過三年時間,公司燒掉了大約50億。而在此期間,公司的營收總計不過60億左右,凈利潤不到10億。
但是,多元化擴張并沒有給公司帶來實際的業績增長。2018年至2020年,貴人鳥歸母凈利潤連續3年虧損,合計達21.64億元,公司也被交易所給予風險警示,墜入ST股之列。
四處撒錢卻經營乏力,貴人鳥陷入了嚴重的流動性困境和債務危機。最困難的時候,貴人鳥負債超過35億,資產負債率接近100%,公司甚至一度發生債務違約,公司創始人林天福甚至被下發限制消費令。
手頭缺錢的貴人鳥,只能變賣資產,收縮戰線。
過去幾年,杰之行、虎撲、康澎思的股份相繼被擺上拍賣桌,同時貴人鳥關閉門店3000多家,門店數不及高峰時的一半。
目前,貴人鳥重資產的直營店幾乎已全部關閉,僅存輕資產的經銷商門店,資金壓力可見一斑。公司的市值也已經不足15億,距離最高點縮水超過95%。
貴人鳥并不是第一次遭遇退市危機。
早在2020年,公司就因為債務違約和經營丑聞收到了退市警報,為了化解債務危機、保住上市資質,貴人鳥不得不進行債務重整。
2021年4月,貴人鳥引入泰富金谷作為債務重整的投資人,以4.2億的價格出讓了3.2億股股票,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0.36%。
經此一變,林天福逐漸失去了貴人鳥的控股地位,泰富金谷老板李志華,成為貴人鳥實際控制人。
與貴人鳥曾經的輝煌相比,泰富金谷知名度并不高,而且主營業務是糧食貿易,跟貴人鳥原有業務完全不搭邊,但是在生死存亡之際,貴人鳥沒有任何挑剔的資本。
泰富金谷入主以后,公司的主營業務由運動鞋服轉變為糧食貿易,貴人鳥業績確實出現好轉,2021年即實現扭虧為盈,一度摘掉ST的帽子,但是2022年財報被出具保留意見,簡稱又變更為ST貴人。
最近兩年,貴人鳥糧食業務其實發展還不錯,推出的“金鶴”品牌已經有較高市場影響力,與此同時公司一直在剝離鞋服業務,近日還公告表示將以4.8億價格出售過去的產房,徹底轉型的決心非常堅決。
但是舊業務帶來的沉重歷史負擔,讓貴人鳥遲遲沒有走出經營困境,2023年度,公司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損失及信用減值損失約-3.56億元,占到了總虧損的73.40%。
上一個在面值退市邊緣起伏徘徊的上市公司,是曾經的千億房企泛海控股。公司股價跌至1元以下后一度爆拉到3塊以上,但是最終仍難逃退市的命運,即使背后有超級大佬盧志強坐鎮,泛海也未能挽救狂瀾于既倒。而博弈泛海起死回生的投資者,很多都成了公司的殉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