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早盤,算力板塊延續調整態勢,午前明顯回暖,國網信通漲幅擴大至5.93%,科華數據、國投智能漲逾2%,中科曙光、網宿科技等股強勢翻紅,漲幅均超1%。
板塊整體來看,表征板塊走勢的云計算ETF(159890)早盤一度跌超2%,午前在成份股支撐下跌幅持續收窄,半日跌幅收至0.52%,成交額近2300萬元。
從板塊投資價值角度看,多數機構觀點認為算力仍為AI確定方向,中長線布局價值仍較大。
中泰證券最新研報觀點認為,算力是AI的底層土壤,或仍是AI最確定方向。我國算力需求大、國產化率極低,替代空間廣闊。我國目前超過30個城市正在建設或提出建設智算中心,根據工信部發言,2024-2025年我國算力規模規劃增長將超100EFLOPS,對應AI算力芯片市場規模超2600億元,其中智能算力將成為主要增量部分。
該機構還指出,賽道空間巨大但國產化率極低,目前GPU國產化率不足10%,互聯網等商用AI芯片幾乎完全依賴進口,國產芯片替代的緊迫性提升,國產算力廠商迎歷史性機遇,有望加速進入發展新篇章。
華福證券則表示,AI大模型發展引發了算力需求的急劇增長,我國自上而下陸續發布多條產業政策支持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此外,地方政府紛紛響應國家頂層制度號召,上海、成都、北京、貴州等省市通過發放“算力券”,補貼算力建設的方式助力產業發展。該機構認為,算力政策紅利陸續釋放,將加速緩解算力缺口問題,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資料顯示,云計算ETF(159890)復制云計算指數走勢,該指數主要覆蓋50只業務涉及提供云計算服務、大數據服務以及上述服務相關硬件設備的上市公司。包含算力與應用,算力約占比50%(光模塊、IDC、數據庫、集成商),應用約占比50%(軟件龍頭+游戲+廣告營銷),集合AI產業鏈算力與應用龍頭。從歷史業績表現來看,截至3月1日,云計算指數基日以來收益率達269%,區間年化收益12.20%,跑贏了滬深300、中證500等市場寬基指數,展現出較為明顯的高彈性、高波動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