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零售商業財經 嘉欣
餐飲的盡頭是加盟,主打直營的海底撈也不例外!
3月4日,海底撈發布公告稱,將推行海底撈餐廳的加盟特許經營模式,以多元經營模式進一步推動餐廳網絡的擴張步伐。海底撈已成立加盟事業部,制定加盟特許經營相關模式細節及商務合作流程。
圖源:海底撈官網截圖
針對開放加盟的原因,海底撈在公告中指出,其認為,引入加盟特許經營模式將在繼續保證管理水準和顧客體驗的基礎上,增強營運能力,引入更多優質資源,提升營運效率,助力海底撈品牌擴展至更多城市,為更廣泛顧客提供服務。
作為餐飲界的金字招牌之一,海底撈的加盟門檻可挺高。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海底撈對加盟商將采用多項標準甄選,包括對海底撈的品牌及價值觀的高度認同、愿景規劃、行業經驗、財務基礎等,并在所有自營餐廳和加盟餐廳實行統一的營運及品質標準。
公開信息顯示,海底撈每開一家新店,需要投入800-1000萬的前期成本。每家店還有固定的食材成本、人力成本、租金成本等。
對于投資者而言,巨額的開店成本已經成為勸退的第一要素了。
至于海底撈,早在幾年前,還曾表示決不接受加盟方式,全部直營。如今卻突然開放加盟?難道是業績出現問題了嗎?
實則不然,根據財報顯示,海底撈的數據還相當穩健。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海底撈在國內共擁有門店1382家。在國內火鍋賽道中,海底撈的門店數排名第一。
此外,根據海底撈的最新業績預告,2023年,海底撈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即剔除特海國際業務后剩余的業務)預計將不低于人民幣414.0億元,同比增長不低于33.3%;凈利潤創新高,預計不低于44.0億元,而其2022年凈利潤為16.40億元。
財報中,這業績穩中向好的節奏啊,那海底撈在急什么呢?
回顧過往幾年,海底撈的動作來看,不難發現海底撈正在逐步向品牌多元化角度發展,通過不同類型的門店或品牌打開不同市場,擴張或許是加盟這步棋中的核心。
除了傳統定位中高端大店和配送外,去年十一黃金周前夕,海底撈子品牌“嗨撈火鍋”正式在北京開出首店。嗨撈火鍋主打平價,試圖補齊自己除中高端定位之外的火鍋市場。大眾點評人均消費為78元,這個價格比北京地區海底撈人均消費便宜近三成。
在服務上,嗨撈火鍋以“半自助式服務”為主,海底撈的保姆級服務、美甲、小禮物贈送、飯后小零食贈送等服務消失。
除了嗨撈火鍋外,海底撈還悄悄開了一家校園店。海底撈校園門店針對大學生的食堂用餐需求,推出了校園特色菜單和專享價,小龍蝦炒飯的售價僅9.9元。
早在去年,海底撈就意識到了標準化直營的缺點。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坦言:“規模化擴展帶來了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p>
對于海底撈而言,思變求新的好處要大于一成不變,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更多元化的門店布局,有利于海底撈加強抗風險能力。但開放加盟也并非是一路坦途,除了核心餐飲屬性外,美甲、服務、整活等軟實力,才是海底撈的主要光環。而這些往往是直營店更好把控,一旦放開加盟,如果加盟商經營不善或存在違規行為,可能會對品牌形象造成負面影響,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誠度,這也將對海底撈的加盟商管理制度提出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