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獵云網 孫媛
2024,一筆筆融資堪稱現象級。
開年,人形機器人賽道持續高漲。1月星動紀元以超億元天使輪融資開了個好頭,2月宇樹科技緊隨其后,以近10億元B2輪融資刷新賽道記錄。
商業航天繼續起飛,帶著首款火箭“引力一號”海上首飛成功,創下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的紀錄的東方空間隨即完成近6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以60億估值成國內民營航天準獨角獸公司。
再到熱議的大模型,那邊OpenAI發布的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成為業內焦點,這邊還未一周歲的月之暗面以超10億美元融資躋身國內大模型創業公司第一梯隊。
最后是舌尖上的炸串,夸父炸串近日完成新一輪融資,以總融資5億元一舉成為近年小吃連鎖總融資額最高的品牌。
從人形機器人到商業航天再到大模型甚至是炸串,這些開年的風投寵兒背后站著一個個“明星”90后。
星動紀元創始人陳建宇為清華大學“90后博導”,宇樹科技創始人為理工科奇才王興興,月之暗面創始人楊植麟有“中國大模型90后第一人”稱號,東方空間聯席CEO姚頌更是創業投資兩手抓,還管理著專注科技投資的無限基金SEE Fund。
對著風口賽道出擊,這些90后打造的項目背后,集合了一長串投資人名單:美團、紅杉中國、阿里、源碼資本、深創投、容億投資、聯想創投、金鼎資本、清華控股、愉悅資本、華映資本等知名VC們都在排隊進場。
可見,步入中年的90后們,雖不年輕,但依然風光無限。
人到中年,學霸90后攻占創投圈
要說90后成為VC的心頭好,最早一波是2015年的TMT,最近一波是2021年的吃喝玩樂和衣食住行。
譬如永璞咖啡聯合創始人郁曄、拉面說創始人姚啟迪、霸蠻米粉創始人張天一,粒子狂熱創始人九斤、蘭若庭漢服創始人張靜雯、寵物用品品牌pidan創始人馬文飛,奶糖派聯合創始人張成璞、掃地機器人云鯨智能創始人張峻彬……
那一年6月,90后江西小伙聶云宸帶著喜茶完成5億美元融資D輪融資,這家新式茶飲估值升至600億元;8月,90后潮汕女生陳安妮創辦的快看APP完成2.4億美元融資;90后西安交大學子袁澤陸創辦的夸父炸串更是在2021年完成3輪融資,總額過億。
隨后消費投資收緊,硬科技大潮走熱,主打技術流的90后天才學霸們在事業上三十而立,從嶄露頭角開始站到舞臺C位。
東方空間聯席CEO姚頌算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這個長沙90后畢業于清華,24歲就與導師汪玉、師兄韓松一起創立深鑒科技,專注AI芯片深度學習加速方案,是第一波就被VC關注到的技術派90后。后來深鑒科技以3億美元出售給賽靈思,成功讓姚頌在中國AI領域功成名就。
隨后他又兼職做了經緯中國的風險合伙人,并于2020年作為創始合伙人發起SEE Fund無限基金,并同時聯合創辦了商業火箭公司東方空間。
成功的創業背景+投資人+名校畢業的聯創身份,讓東方空間成立即不凡,經緯紅杉聯合領投其4億元天使輪,2022年更是融資提速,1年融2輪獲7億投資,近20家機構上演“團購”。
和姚頌一樣連續創業的90后技術派,還有同樣畢業于清華,循環智能前聯創、現任月之暗面創始人的“天才學霸”楊植麟。
僅花了4年時間,他不僅讀完了卡內基梅隆大學語言技術研究所的博士課程,還作為第一作者發表了兩項深度學習領域的關鍵研究成果——Transformer-XL和XLNet。
他的學術引用量自2019年起到現在,已超2萬次,為中國35歲以下NLP領域引用最高的研究者。
學而優則創,資本自然聞聲而動。
楊植麟第一次創業創辦的循環智能,2018年至2021年融資5輪,其中華山資本、金沙江創投、紅杉中國、靖亞資本、真格基金、萬物資本都加持2輪及2輪以上。
再到楊植麟攜清華系學霸團隊打造的月之暗面,更是直擊投學霸的VC心巴。
成立僅2個月,公司就獲得了老伯樂紅杉中國、真格基金的天使輪投資,估值達3億美元,到2月19日的A輪,美團、小紅書、阿里、礪思資本等均出現在投資人列。
再到持續火熱的人形機器人賽道,開年就獲億元級融資的星動紀元和宇樹科技,其背后掌門也是90后翹楚。
星動紀元的靈魂人物陳建宇是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導,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博期間,師從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機電控制學科先驅Masayoshi Tomizuka教授,在機器人領域已經有10余年研發經驗。
2023年8月星動紀元由清華控股出資設立,孵化于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不到半年聯想創投、金鼎資本、清控天誠趕來押注,老股東世紀金源直接超額追投。
不同于清華學霸,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則是直接展示技術實力、走入VC視野。
讀研期間他開發出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純電驅動的四足機器人XDog,而正是XDog,讓投資人順著社交媒體上的賬號找到他,自此帶隊宇樹科技以“年融一輪”開始一級市場的狂飆。
在集結了90后“天才”的人形機器人賽道,除陳建宇、王興興外,還不得不提去年最火90后創業者,頭頂華為“天才少年”光環,人稱“稚暉君”、“野生鋼鐵俠”的彭志輝。
他帶隊的智元機器人去年一年融5輪,BV百度風投、經緯創投、鼎暉投資、高瓴創投、比亞迪等競相押注,最新一輪直接11家VC齊上陣,形成了投資人搶著“隨份子”的一幕。
這些耳熟能詳的明星創業者背后,90后創業大軍已經浸潤各個細分方向。
在視覺解決方案方向,動微視覺于2023年相隔4個月相繼完成2輪融資,背后掌舵者為90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博士后劉敏;投身于工業3D視覺領域,90后浙大系創業者樊鈺創辦的遷移科技也于今年1月完成善達投資的B輪融資。
至于醫療領域,更是成為90后創業者大舉登上的歷史舞臺。
過去一年多以來,有90后參與帶隊的邦邦機器人、磅策醫療、博志生物、迪視醫療、恩澤康泰、富伯科技、芙邁蕾、輝大基因等一眾創企拿下了數千萬甚至數億元的新一輪融資,深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數字健康、生命科學多個方向。
來源:獵云網
對于90后創業者的涌現,啟航投資管理合伙人馬建平總結為兩個趨勢,一是國際名校背景,理工科交叉專業,天才海歸;二是國內頂尖學府,巨人導師,精英學生。
銀杏谷資本00后投資人楊煜柯更是坦言,AI和機器人賽道擠滿了很“肝”、會通宵做研發和發論文的90后。
隨著90后創業大軍人至中年,從教育、視野、資源和學習力上得以全方面入局門檻更高的硬科技,這股VC搶投的熱鬧勢必還要延續。
掌舵明星項目,已有90后走向IPO
這邊,有90后還在VC圈掀起巨浪,那邊,有90后們已行至IPO。
譬如畢業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90后王寧所創辦的Keep,已于2023年7月成功赴港上市。
作為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明星企業,這個由90后創業的項目,一路走來備受矚目,是為數不多在互聯網創業大潮的風高浪急中,突出重圍,并成功上市的。
截至上市前,Keep累計融資6.48億美元,背靠GGV紀源資本、五源資本、騰訊、Ventech China、軟銀愿景基金、高瓴、時代資本、BAI資本等知名機構。其中,GGV紀源資本、五源資本、騰訊、時代資本等參與了Keep的多輪融資。
據招股書,IPO后王寧持股16.62%,按上市當日總市值近160億港元計算,王寧身家26.59億港元。
不過,與Keep相比,同樣為明星項目的南大90后劉靖康掌舵的影石創新卻仍徘徊于科創板門口。
畢業于南大,劉靖康也是個從學校到VC圈的風云人物,他曾憑借網上視頻中幾秒撥號的聲音破解了周鴻祎的手機號碼。
2015年,他帶隊殺入全景相機領域,成立影石創新。成立之初,就獲得了IDG資本、啟明創投的青睞,2014年-2020公司共獲得8輪融資,背后投資方不乏華金資本、招商局資本、基石資本、中證投資、迅雷、朗瑪峰創投等機構的身影。
不過,雖然影石創新2021年9月就順利過會,但“過會”至今已兩年多,影石創新上市申請仍未有結果來看,這家風投寵兒離IPO還差臨門一腳。
除了爭做創一代的90后學霸們,“二代接班”也構筑了上市公司90后掌門陸續涌現的一幕。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24日,A股上市公司中90后董事長已增至51位,執掌的上市公司總市值達2967.84億元。
他們絕大多數是上市公司實控人的子女(個別為甥侄),其中32人是2022年以后上任。其中,市值最大的是藏格礦業,達403億元,董事長肖寧1990年出生;鄭駒執掌的杉杉股份市值居第二位,達393億元。
而除了傳承外,90后創二代們也在帶隊沖向IPO,可謂虎父無犬子。
譬如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之女——江蘇90后女生高海純。去年4月,天合光能曾發布公告,擬籌劃控股子公司天合智慧分拆上市,從常青藤院校之一美國布朗大學經濟社會學系畢業后回國的高海純,就是天合智慧董事長。
如若分拆上市成功,高海純亦將成為中國光伏上市公司最年輕的掌舵者之一。
從一級市場狂接橄欖枝,再到馳騁二級市場,隨著90后從學而優則創、創而優則上,更多“90后掌門”將在商業社會的史冊上陸續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