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炒股養家”,蘭州黃河、海南椰島再虧透視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炒股養家”,蘭州黃河、海南椰島再虧透視

高質量發展大勢下,吃專業飯、回歸主業已漸成共識。蘭州黃河、海南椰島何去何從、“不務正業”質疑何解呢?

文|首條財經 時完

編輯|夢琪

所謂一心難二用。前有云南白藥醉心炒股錯失“中藥一哥”,后有蘭州黃河連年虧損、主業不振。

1月29日,蘭州黃河披露業績預告,2023年營收2.35億元-2.45億元,同比上年的2.66億元有所減少,歸母凈利虧損3600萬-4200萬,同比上年2924.42萬元的虧額再有擴大。

對此,公司坦言,屬地市場啤酒消費需求下降,啤酒產品在市場規模、品牌效益等方面與競爭對手相比仍存一定差距,導致主營業績較大虧損。

此外,預計非經常性損益累計虧損約800萬元,主要為控股子公司天水黃河嘉釀啤酒有限公司處置所持甘肅慶河嘉源置業有限公司40%股權,為公司帶來收益約1800萬元。以及2023下半年以來,受a股市場持續震蕩下行,公司證券投資處置及持有收益較2022年大降,形成虧損約2900萬元。

簡而言之,炒股虧了2900萬元。以至被質疑“不務正業”。

同樣有此責難的還有海南椰島,作為“保健酒第一股”,其上市后不斷布局多元化,反忽略了主業深耕,導致常年虧損,2023年再次預虧1.3億元-1.1億元。

高質量發展大勢下,吃專業飯、回歸主業已漸成共識。蘭州黃河、海南椰島何去何從、“不務正業”質疑何解呢?

1、“炒股養家”是與非

蘭州黃河的“炒股”史要追溯到2010年。當年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上,通過了全資子公司使用1.5億元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的決議。

這一年,公司先后重倉深發展a、中國聯通、華泰證券以及中信證券等多支績優股,成功獲得投資收益1.09億元,當年歸母凈利暴增234.41%至1.017億元,實現了自創企以來的最好成績。

受此鼓舞,2011年企業仍持有深發展A、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煙臺萬華和中國聯通,同時買入招商銀行、華泰股份等。然而受市場行情影響,蘭州黃河手中的10只股票年底時全部浮虧,損益金額為-2305.96萬元,企業凈利虧損1459.28萬元,同比下滑114.35%。

不過這番失利,并沒影響蘭州黃河“炒股”決心。2012年企業仍持有上述10只股票,除中國聯通和華泰股份外,其余全部浮盈,當年證券投資收益1368.93萬元,凈利再次暴漲248.96%至2174萬元。

隨后在這條快速“致富路”上,企業一發不可收拾。2013年,證券投資收益1855萬元,公司凈利2535.64萬元,同比增長16.65%。2014年證券投資收益7063.20萬元。凈利潤7790.23萬,增長207.23%。2015年證券投資收益6129.87萬元,凈利6882.16萬元,下滑11.66%。2016年受股災影響,蘭州黃河證券投資虧損2146萬元,公司凈利虧損2509.36萬元。

能夠看出,企業業績起起伏伏和“炒股”收益高度關聯。2010-2017年,蘭州黃河的凈利潤合計為3.86億元,其中證券投資總收益約2.24億元,占比接近60%。

據國際金融報,2015年公司購買股票資金共計2.62億元,2018年再次激增至7.79億元;2022年進一步增至9.44億元。而同期公司營收為7.019億元、5.086億元、2.665億元,可見“炒股”投入力度之大。以至一度被外界調侃“炒股養家”、“被啤酒耽誤了的股神”。

只是,股市沒有常勝將軍。2018年蘭州黃河證券投資虧損額高達9059.4萬元,致使當年歸母凈利暴跌516.05%至-6755萬元。彼時,公司表示主要受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和a股大幅震蕩下行所致。

2020年,證券投資再次形成賬面虧損1167萬元,疊加主業低迷,當年歸母凈利同比下滑291.18%至-2989萬元。

據中新經緯,針對“炒股養家”質疑,蘭州黃河證券部工作人員曾回應“只是公司正常投資手段,是將公司閑置資金進行股票方面投資,不影響主營業務開展。”

話雖如此,2018年至2022年,蘭州黃河營收從5.09億元降至2.66億元,扣非凈利則連續五年虧損,加上2023年預報,已連續六年虧損、五年營收下滑。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蘭州黃河受眾范圍有限,且存在主業不振、內部管理混亂等問題,“很多企業在主業不強時,會選擇依靠副業去提升他們的利潤,炒股是他們選擇的一個方向,但企業還是要把重心放到主營業務上來,這樣對其發展才有保障。”

2、三大產品承壓,“啤酒西北王”敗落

正如朱丹蓬所言,蘭州黃河是在主業不振時開始“炒股”的。

公開資料顯示,蘭州黃河成立于1993年,主營啤酒、麥芽、飲料的生產、加工于銷售,旗下擁有“黃河”“青海湖”兩大啤酒品牌。

據choice數據,1996年-1998年公司分別營收2.874億元、3.602億元、3.78億元;歸母凈利2054萬元、2710萬元以及3285萬元。1999年頭頂啤酒“西北王”光環、登陸資本市場,躋身國內第二家啤酒上市公司。

遺憾的是,上市后企業沒能做大做強、反出現“上市即巔峰”的業績變臉,1999年-2000年營收2.051億元、1.859億元,對應增速-45.75%、-9.34%;歸母凈利1758萬元、210.9萬元,對應增速-46.49%、-88%。(choice數據)

2001年甚至陷入虧損,營收1.545億元,同比減少16.88%;歸母凈利-1.531億元,同比暴跌7359.83%(choice數據)。2002年通過資產騰挪扭虧,2003年再度虧損。隨后6年,年度盈利徘徊在800萬-3100萬元之間。

2009年,A股市場迎來一波牛市,也讓公司看到了業績改善希望。可整體看,“炒股”這些年,公司主業未見多少起色,反而漸露頹態。

2011年,啤酒飲料銷量為28.48萬千升,2018年跌至14.2萬千升,2022年只有7.65萬千升;啤酒營收從2011年的5.3億元降至2018年的3.41億元,進一步降至2022年的1.94億元。

再看飲料業務,2011、2018、2022年分別收入3061.95萬元、2657.1萬元、2724.75萬元;麥芽為1.38億元、8177.72萬元、2793.41萬元。三大產品整體均有下滑,業績自然好不到哪去,營收從2011年的7.694億元降至2022年的2.665億元,11年間累縮超6成。

2023年頹態仍有延續,上半年啤酒銷量3.95萬升,同比下滑14.55%;收入1.11億元,同比減少9.74%,企業整體營收減少8.12%至1.324億元。

對此,蘭州黃河直言“雖然采取了一系列‘調結構,重品質,提費效、優價值、降成本、增效益’經營舉措,以期拉動啤酒產銷量回升,提升主業業績,但由于公司在市場規模、品牌效益、渠道終端、技術研發和營銷投入等方面較競爭對手存在一定差距,再疊加屬地市場消費疲弱,導致公司啤酒產品自點率、開瓶率較低,動銷緩慢,產能利用率不足,公司啤酒主業經營業績未達預期。”

能夠主動示弱短板、反思不足,難能可貴。然只有這些還遠遠不夠,怎樣快速彌補往期“不務正業”負面影響、能否知恥后勇專心致志深耕主業,仍是一個靈魂考題。

3、頻頻多元落子,深陷虧損泥潭

與蘭州黃河“炒股養家”不同,海南椰島熱衷多元化。

據官網顯示,公司前身為國營海口市酒廠,建廠于1953年,1993年股改,2000年登陸上交所,是一家以保健酒、白酒產業為核心,涉及食品、飲料、貿易、投資等多領域的大型國資實控上市企業集團、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業務線條蔚為壯觀。不過上市之初,企業主營業務范圍為藥酒、飲料、醫療保健品、營養食品的生產與銷售,屬酒類行業,主導產品椰島鹿龜酒在保健酒類產值、稅利均排在第一位,市占率20%以上。

然而公司并不滿足于此,上市后開始多元化奔跑。如2003年切入貿易領域,當年營收同比增長79.9%至10.13億元,嘗到甜頭后又持續布局了淀粉、食用油,但這次就沒那么幸運了。

2008年,因食糖貿易業務大額計提減值準備、食用油、木薯淀粉業務虧損以及三項費用上升,企業凈利同比暴跌506.85%至-2.31億元,錄得上市以來首虧,營收同比減少3.57%至10.9億元。

但海南椰島并未停止多元化腳步。2009年開始涉足房地產,據華夏時報,2012年公司以極低價格獲得約11.9萬平方米,折合地面價格僅為91元/平方米。而同一地段的土地成交單價,2009年就已超300/平米。

2015年12月,海南鵬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又通過競買方式以872萬元購得海南體育彩票銷售運營有限公司60%股權,2019年4月,*ST椰島公告稱與持有體彩公司40%股權的海南省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協議,進軍體彩業、多元化再落一子。

2021年4月,海南椰島全資子公司椰島酒業與貴州仁懷市糊涂酒公司共同出資投資了椰島糊涂酒業,意欲打造醬香型白酒品牌。

頻頻跨界落子、好不熱鬧。只是,實際業績表現一言難盡。

以2022年為例,公司營收4.164億元,而2009年為14.66億元,歸母凈利也從2009年的1.148億元縮至-1.184億元。2009年-2022年,歸母凈利有6年處于虧損狀態,9年處于下滑狀態。糟糕表現,一度讓海南椰島披星戴帽。

2024年1月31日,海南椰島發布2023年業績預虧公告:歸母凈利潤預虧1.3億元-1.1億元,扣非歸母凈利預虧1.3億元-1.1億元。延續了2022年虧態。

4、好牌沒打好,“一樹三花”戰略反思

深入一度,傳統主業不振是頹態主因。

2003年,貿易收入6.91億元,占總主營業務比68.26%,酒類比重則從72.39%減至28.27%,。

由于貿易毛利率(7.83%)遠低于鹿龜酒(67.85%),當年整體毛利率同比減少24.32個百分點至25.54%,凈利減少39.61%至2674萬元。

此后,房地產、淀粉、食用油相繼布局,以鹿龜酒系列、海王酒系列為主的酒類業務收入卻露出成長瓶頸。2018-2020年,鹿龜酒系列營收7281.69萬元、3040.93萬元、9423.88萬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3.47%、-58.24%、209.9%;海王酒系列營收為2.36億元、1.11億元、1.2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4.32%、-52.78%、8.48%。

據北京商報,2020年中國保健酒市場上,勁酒份額高達88.72%,位列行業第一。大浪淘沙不進則退。深感壓力的海南椰島不得不變了。在2022年放出“聚焦 ‘一樹三花’戰略布局,打造全球化大健康、大消費品運營集團”豪言。“一樹三花”即“椰島鹿龜酒”“椰島海王酒”以及“椰島白酒”。

實際上,2021年,企業就加大了費用投入,銷售費用同比增長54.03%至1.462億元,管理費增長32.82%至7812萬元,研發費增長34.28%至587.3萬元。

然一番努力收入仍難有起色,2021年-2022年鹿龜酒系列營收6928.31萬元、3238.4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6.48%、-53.26%;海王酒系列為1.01億元、8870.66萬元,同比增長-16.14%、-12.4%。

2023上半年,鹿龜酒系列銷售收入同比減少23.11%至942.02萬元;海王酒系列增長2.258%至4183萬元,白酒系列減少93.84%至1018.54萬元。顯然,“一樹三花”戰略仍難消成長頹勢。

行業分析師王婷妍表示,保健酒曾是海南椰島核心業務,本可以利用先發優勢選擇更好的發展方向,卻因頻頻多元出擊、蹭熱點,錯失了時機拖累了主業。伴隨產業日益成熟、消費日益理性,保健酒市場越發凸顯差異化、健康化趨勢,背后離不開高質量研發、市場深度洞察。海南椰島在長期專注的產品上未形成持續優勢,可謂一手好牌沒打好,令人遺憾。

不算多夸言。2021年-2023年前三季度,海南椰島研發費為587.3萬元、572.9萬元以及339.6萬元,合計約1500萬元,尚不及2023年前三季3381萬元銷售費用的一半。

說千道萬,不如白銀一片。如此投入在競爭激烈的當下又怎能形成差異化優勢?企業到底靠啥驅動核心成長、“一樹三花”戰略有無查漏補缺處?

5、大浪淘沙,沉者為金

人生是道選擇題,企業發展又何嘗不是。走些彎路、遇些挫折,是常態。關鍵在于,能不遷怒無貳過,擁有及時糾偏正航的能力。

欣喜的是,經歷業績陣痛的蘭州黃河、海南椰島,也開始在重新聚焦主業、回歸主業。走出革新第一步。

以2023上半年為例,蘭州黃河啤酒主業繼續秉承“優化產品結構、提高中高檔產品占比,理順產品價格體系,提升產品質量和盈利能力”發展戰略,采用“黃河”加“青海湖”的雙品牌運營模式,全面發力品牌年輕化、時尚化內涵。

截至2023上半年末,啤酒中高端類收入2386.85萬元,收入占比21.59%;中檔類為3377.92萬元,占比30.55%;普通類3749.21萬元,占比33.91%;飲料類1543.61萬元,占比13.96%。

另一廂控制費用,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成本同比減少7.98%,銷售費減少2.44%。繼而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凈利率增長18.43個百分點至10.03%。

再看海南椰島,推進“一樹三花”戰略的同時,進一步梳理產品體系、調整營銷策略。例如滋補型椰島鹿龜酒,2023上半年為回饋老消費群體,在原有產品體系上陸續推出特惠系列產品,主推禮品、藥店及特渠市場。

椰島海王酒核心品系則迎來復興,渠道庫存持續優化,完成由“費用推力”向“品牌拉力”的根本性轉變。同時,針對廣西、江西、福建等重點市場推出海王無糖125ml海王酒。健康型白酒也有喜訊,重點打造“貴臺酒”系列產品,新品“真系列”開發工作已進入了尾聲。

透視上述新變,能體會到蘭州黃河、海南椰島也在日拱一卒、也有市場敬畏。但要知道,消除積弊、回歸聚焦從沒有一蹴而就。畢竟無論啤酒、保健酒還是白酒都早已不是當初的江湖。從上述虧損看,兩企仍在為往期的錯付誤判買單。至于何時真正回暖,看市場環境,更看自身的決絕聚焦程度、用心回歸程度,能不能徹底摘掉“不務正業”標簽。

還是那句話,一心難二用。大浪淘沙、沉者為金。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蘭州黃河

  • 蘭州黃河:擬設立全資子公司湖南黃河啤酒有限公司
  • 多家酒業上市公司在國九條新規下或將被“戴帽子”

海南椰島

  • 多股漲停!食品飲料板塊逆勢上漲
  • A股午評:創業板指半日跌2.07%,機器人概念震蕩調整,油氣、白酒板塊逆勢活躍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炒股養家”,蘭州黃河、海南椰島再虧透視

高質量發展大勢下,吃專業飯、回歸主業已漸成共識。蘭州黃河、海南椰島何去何從、“不務正業”質疑何解呢?

文|首條財經 時完

編輯|夢琪

所謂一心難二用。前有云南白藥醉心炒股錯失“中藥一哥”,后有蘭州黃河連年虧損、主業不振。

1月29日,蘭州黃河披露業績預告,2023年營收2.35億元-2.45億元,同比上年的2.66億元有所減少,歸母凈利虧損3600萬-4200萬,同比上年2924.42萬元的虧額再有擴大。

對此,公司坦言,屬地市場啤酒消費需求下降,啤酒產品在市場規模、品牌效益等方面與競爭對手相比仍存一定差距,導致主營業績較大虧損。

此外,預計非經常性損益累計虧損約800萬元,主要為控股子公司天水黃河嘉釀啤酒有限公司處置所持甘肅慶河嘉源置業有限公司40%股權,為公司帶來收益約1800萬元。以及2023下半年以來,受a股市場持續震蕩下行,公司證券投資處置及持有收益較2022年大降,形成虧損約2900萬元。

簡而言之,炒股虧了2900萬元。以至被質疑“不務正業”。

同樣有此責難的還有海南椰島,作為“保健酒第一股”,其上市后不斷布局多元化,反忽略了主業深耕,導致常年虧損,2023年再次預虧1.3億元-1.1億元。

高質量發展大勢下,吃專業飯、回歸主業已漸成共識。蘭州黃河、海南椰島何去何從、“不務正業”質疑何解呢?

1、“炒股養家”是與非

蘭州黃河的“炒股”史要追溯到2010年。當年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上,通過了全資子公司使用1.5億元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的決議。

這一年,公司先后重倉深發展a、中國聯通、華泰證券以及中信證券等多支績優股,成功獲得投資收益1.09億元,當年歸母凈利暴增234.41%至1.017億元,實現了自創企以來的最好成績。

受此鼓舞,2011年企業仍持有深發展A、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煙臺萬華和中國聯通,同時買入招商銀行、華泰股份等。然而受市場行情影響,蘭州黃河手中的10只股票年底時全部浮虧,損益金額為-2305.96萬元,企業凈利虧損1459.28萬元,同比下滑114.35%。

不過這番失利,并沒影響蘭州黃河“炒股”決心。2012年企業仍持有上述10只股票,除中國聯通和華泰股份外,其余全部浮盈,當年證券投資收益1368.93萬元,凈利再次暴漲248.96%至2174萬元。

隨后在這條快速“致富路”上,企業一發不可收拾。2013年,證券投資收益1855萬元,公司凈利2535.64萬元,同比增長16.65%。2014年證券投資收益7063.20萬元。凈利潤7790.23萬,增長207.23%。2015年證券投資收益6129.87萬元,凈利6882.16萬元,下滑11.66%。2016年受股災影響,蘭州黃河證券投資虧損2146萬元,公司凈利虧損2509.36萬元。

能夠看出,企業業績起起伏伏和“炒股”收益高度關聯。2010-2017年,蘭州黃河的凈利潤合計為3.86億元,其中證券投資總收益約2.24億元,占比接近60%。

據國際金融報,2015年公司購買股票資金共計2.62億元,2018年再次激增至7.79億元;2022年進一步增至9.44億元。而同期公司營收為7.019億元、5.086億元、2.665億元,可見“炒股”投入力度之大。以至一度被外界調侃“炒股養家”、“被啤酒耽誤了的股神”。

只是,股市沒有常勝將軍。2018年蘭州黃河證券投資虧損額高達9059.4萬元,致使當年歸母凈利暴跌516.05%至-6755萬元。彼時,公司表示主要受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和a股大幅震蕩下行所致。

2020年,證券投資再次形成賬面虧損1167萬元,疊加主業低迷,當年歸母凈利同比下滑291.18%至-2989萬元。

據中新經緯,針對“炒股養家”質疑,蘭州黃河證券部工作人員曾回應“只是公司正常投資手段,是將公司閑置資金進行股票方面投資,不影響主營業務開展。”

話雖如此,2018年至2022年,蘭州黃河營收從5.09億元降至2.66億元,扣非凈利則連續五年虧損,加上2023年預報,已連續六年虧損、五年營收下滑。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蘭州黃河受眾范圍有限,且存在主業不振、內部管理混亂等問題,“很多企業在主業不強時,會選擇依靠副業去提升他們的利潤,炒股是他們選擇的一個方向,但企業還是要把重心放到主營業務上來,這樣對其發展才有保障。”

2、三大產品承壓,“啤酒西北王”敗落

正如朱丹蓬所言,蘭州黃河是在主業不振時開始“炒股”的。

公開資料顯示,蘭州黃河成立于1993年,主營啤酒、麥芽、飲料的生產、加工于銷售,旗下擁有“黃河”“青海湖”兩大啤酒品牌。

據choice數據,1996年-1998年公司分別營收2.874億元、3.602億元、3.78億元;歸母凈利2054萬元、2710萬元以及3285萬元。1999年頭頂啤酒“西北王”光環、登陸資本市場,躋身國內第二家啤酒上市公司。

遺憾的是,上市后企業沒能做大做強、反出現“上市即巔峰”的業績變臉,1999年-2000年營收2.051億元、1.859億元,對應增速-45.75%、-9.34%;歸母凈利1758萬元、210.9萬元,對應增速-46.49%、-88%。(choice數據)

2001年甚至陷入虧損,營收1.545億元,同比減少16.88%;歸母凈利-1.531億元,同比暴跌7359.83%(choice數據)。2002年通過資產騰挪扭虧,2003年再度虧損。隨后6年,年度盈利徘徊在800萬-3100萬元之間。

2009年,A股市場迎來一波牛市,也讓公司看到了業績改善希望。可整體看,“炒股”這些年,公司主業未見多少起色,反而漸露頹態。

2011年,啤酒飲料銷量為28.48萬千升,2018年跌至14.2萬千升,2022年只有7.65萬千升;啤酒營收從2011年的5.3億元降至2018年的3.41億元,進一步降至2022年的1.94億元。

再看飲料業務,2011、2018、2022年分別收入3061.95萬元、2657.1萬元、2724.75萬元;麥芽為1.38億元、8177.72萬元、2793.41萬元。三大產品整體均有下滑,業績自然好不到哪去,營收從2011年的7.694億元降至2022年的2.665億元,11年間累縮超6成。

2023年頹態仍有延續,上半年啤酒銷量3.95萬升,同比下滑14.55%;收入1.11億元,同比減少9.74%,企業整體營收減少8.12%至1.324億元。

對此,蘭州黃河直言“雖然采取了一系列‘調結構,重品質,提費效、優價值、降成本、增效益’經營舉措,以期拉動啤酒產銷量回升,提升主業業績,但由于公司在市場規模、品牌效益、渠道終端、技術研發和營銷投入等方面較競爭對手存在一定差距,再疊加屬地市場消費疲弱,導致公司啤酒產品自點率、開瓶率較低,動銷緩慢,產能利用率不足,公司啤酒主業經營業績未達預期。”

能夠主動示弱短板、反思不足,難能可貴。然只有這些還遠遠不夠,怎樣快速彌補往期“不務正業”負面影響、能否知恥后勇專心致志深耕主業,仍是一個靈魂考題。

3、頻頻多元落子,深陷虧損泥潭

與蘭州黃河“炒股養家”不同,海南椰島熱衷多元化。

據官網顯示,公司前身為國營海口市酒廠,建廠于1953年,1993年股改,2000年登陸上交所,是一家以保健酒、白酒產業為核心,涉及食品、飲料、貿易、投資等多領域的大型國資實控上市企業集團、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業務線條蔚為壯觀。不過上市之初,企業主營業務范圍為藥酒、飲料、醫療保健品、營養食品的生產與銷售,屬酒類行業,主導產品椰島鹿龜酒在保健酒類產值、稅利均排在第一位,市占率20%以上。

然而公司并不滿足于此,上市后開始多元化奔跑。如2003年切入貿易領域,當年營收同比增長79.9%至10.13億元,嘗到甜頭后又持續布局了淀粉、食用油,但這次就沒那么幸運了。

2008年,因食糖貿易業務大額計提減值準備、食用油、木薯淀粉業務虧損以及三項費用上升,企業凈利同比暴跌506.85%至-2.31億元,錄得上市以來首虧,營收同比減少3.57%至10.9億元。

但海南椰島并未停止多元化腳步。2009年開始涉足房地產,據華夏時報,2012年公司以極低價格獲得約11.9萬平方米,折合地面價格僅為91元/平方米。而同一地段的土地成交單價,2009年就已超300/平米。

2015年12月,海南鵬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又通過競買方式以872萬元購得海南體育彩票銷售運營有限公司60%股權,2019年4月,*ST椰島公告稱與持有體彩公司40%股權的海南省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協議,進軍體彩業、多元化再落一子。

2021年4月,海南椰島全資子公司椰島酒業與貴州仁懷市糊涂酒公司共同出資投資了椰島糊涂酒業,意欲打造醬香型白酒品牌。

頻頻跨界落子、好不熱鬧。只是,實際業績表現一言難盡。

以2022年為例,公司營收4.164億元,而2009年為14.66億元,歸母凈利也從2009年的1.148億元縮至-1.184億元。2009年-2022年,歸母凈利有6年處于虧損狀態,9年處于下滑狀態。糟糕表現,一度讓海南椰島披星戴帽。

2024年1月31日,海南椰島發布2023年業績預虧公告:歸母凈利潤預虧1.3億元-1.1億元,扣非歸母凈利預虧1.3億元-1.1億元。延續了2022年虧態。

4、好牌沒打好,“一樹三花”戰略反思

深入一度,傳統主業不振是頹態主因。

2003年,貿易收入6.91億元,占總主營業務比68.26%,酒類比重則從72.39%減至28.27%,。

由于貿易毛利率(7.83%)遠低于鹿龜酒(67.85%),當年整體毛利率同比減少24.32個百分點至25.54%,凈利減少39.61%至2674萬元。

此后,房地產、淀粉、食用油相繼布局,以鹿龜酒系列、海王酒系列為主的酒類業務收入卻露出成長瓶頸。2018-2020年,鹿龜酒系列營收7281.69萬元、3040.93萬元、9423.88萬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3.47%、-58.24%、209.9%;海王酒系列營收為2.36億元、1.11億元、1.2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4.32%、-52.78%、8.48%。

據北京商報,2020年中國保健酒市場上,勁酒份額高達88.72%,位列行業第一。大浪淘沙不進則退。深感壓力的海南椰島不得不變了。在2022年放出“聚焦 ‘一樹三花’戰略布局,打造全球化大健康、大消費品運營集團”豪言。“一樹三花”即“椰島鹿龜酒”“椰島海王酒”以及“椰島白酒”。

實際上,2021年,企業就加大了費用投入,銷售費用同比增長54.03%至1.462億元,管理費增長32.82%至7812萬元,研發費增長34.28%至587.3萬元。

然一番努力收入仍難有起色,2021年-2022年鹿龜酒系列營收6928.31萬元、3238.4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6.48%、-53.26%;海王酒系列為1.01億元、8870.66萬元,同比增長-16.14%、-12.4%。

2023上半年,鹿龜酒系列銷售收入同比減少23.11%至942.02萬元;海王酒系列增長2.258%至4183萬元,白酒系列減少93.84%至1018.54萬元。顯然,“一樹三花”戰略仍難消成長頹勢。

行業分析師王婷妍表示,保健酒曾是海南椰島核心業務,本可以利用先發優勢選擇更好的發展方向,卻因頻頻多元出擊、蹭熱點,錯失了時機拖累了主業。伴隨產業日益成熟、消費日益理性,保健酒市場越發凸顯差異化、健康化趨勢,背后離不開高質量研發、市場深度洞察。海南椰島在長期專注的產品上未形成持續優勢,可謂一手好牌沒打好,令人遺憾。

不算多夸言。2021年-2023年前三季度,海南椰島研發費為587.3萬元、572.9萬元以及339.6萬元,合計約1500萬元,尚不及2023年前三季3381萬元銷售費用的一半。

說千道萬,不如白銀一片。如此投入在競爭激烈的當下又怎能形成差異化優勢?企業到底靠啥驅動核心成長、“一樹三花”戰略有無查漏補缺處?

5、大浪淘沙,沉者為金

人生是道選擇題,企業發展又何嘗不是。走些彎路、遇些挫折,是常態。關鍵在于,能不遷怒無貳過,擁有及時糾偏正航的能力。

欣喜的是,經歷業績陣痛的蘭州黃河、海南椰島,也開始在重新聚焦主業、回歸主業。走出革新第一步。

以2023上半年為例,蘭州黃河啤酒主業繼續秉承“優化產品結構、提高中高檔產品占比,理順產品價格體系,提升產品質量和盈利能力”發展戰略,采用“黃河”加“青海湖”的雙品牌運營模式,全面發力品牌年輕化、時尚化內涵。

截至2023上半年末,啤酒中高端類收入2386.85萬元,收入占比21.59%;中檔類為3377.92萬元,占比30.55%;普通類3749.21萬元,占比33.91%;飲料類1543.61萬元,占比13.96%。

另一廂控制費用,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成本同比減少7.98%,銷售費減少2.44%。繼而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凈利率增長18.43個百分點至10.03%。

再看海南椰島,推進“一樹三花”戰略的同時,進一步梳理產品體系、調整營銷策略。例如滋補型椰島鹿龜酒,2023上半年為回饋老消費群體,在原有產品體系上陸續推出特惠系列產品,主推禮品、藥店及特渠市場。

椰島海王酒核心品系則迎來復興,渠道庫存持續優化,完成由“費用推力”向“品牌拉力”的根本性轉變。同時,針對廣西、江西、福建等重點市場推出海王無糖125ml海王酒。健康型白酒也有喜訊,重點打造“貴臺酒”系列產品,新品“真系列”開發工作已進入了尾聲。

透視上述新變,能體會到蘭州黃河、海南椰島也在日拱一卒、也有市場敬畏。但要知道,消除積弊、回歸聚焦從沒有一蹴而就。畢竟無論啤酒、保健酒還是白酒都早已不是當初的江湖。從上述虧損看,兩企仍在為往期的錯付誤判買單。至于何時真正回暖,看市場環境,更看自身的決絕聚焦程度、用心回歸程度,能不能徹底摘掉“不務正業”標簽。

還是那句話,一心難二用。大浪淘沙、沉者為金。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乐县| 温宿县| 黄大仙区| 镇远县| 康乐县| 都兰县| 融水| 浑源县| 齐河县| 金阳县| 那坡县| 万山特区| 洛川县| 孟连| 陆良县| 景洪市| 珠海市| 红安县| 洛宁县| 水富县| 云阳县| 临桂县| 尤溪县| 安阳县| 舒城县| 衢州市| 苏尼特右旗| 连山| 独山县| 蒙阴县| 杨浦区| 阳曲县| 娱乐| 乐至县| 星子县| 望都县| 子洲县| 临朐县| 香河县| 陆良县| 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