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子星球 吳先之
編輯|王 潘
開年后的李想,春風馬蹄疾。
幾天前,理想汽車發布的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收1200億元,成為國內首家營收破千億的新勢力車企。3月1日,理想春季發布會上,發布了首款純電MPV車型MEGA。此外,李想還提到,未來將投入60億元,建設超過5000個直營5C超充站。
圖片來源:理想汽車財報
理想汽車在不到9年時間內,從草創到領先,從虧損到盈利,從增程切換到“雙能戰略”,完成這一系列變化并非偶然。
李想曾在社交媒體上羅列了衡量一家企業好壞的三個維度,分別是戰略、組織、人才,其中戰略聚焦帶來高增長,理性組織提供高效率,人才成長帶來高回報。
對于離散制造的車企而言,建立理性組織極其困難,為此,理想汽車找到的新方法OKR,以及一套與之匹配的協同工具。
理想成功在哪里?
2024年一開始,比亞迪便再度打響了價格戰的第一槍。
過去一年價格戰下,傳統車企借助產業鏈優勢不斷壓縮新勢力的毛利空間,盡管新勢力在產業鏈上存在短板,但高效率使之能有一戰之力。理想汽車財報顯示2023年全年毛利為22.2%,高于特斯拉。毛利直接反映效率,而理想汽車的高效離不開其對生產力結構的重建。
在模塊化組織結構下,產品研發、供應制造、銷售服務等環節之間的高效協同,幾乎是阻礙所有企業跑起來的核心因素。具體表現在語言、目標、信息三者無法在企業內部自由流動。
信息流通不暢是最主要的病灶。例如推進一個新的芯片項目,至少涉及到主機廠、Tier1、代理商以及原廠四方。走向專精與垂直化的部門與跨域、跨界團隊協作,每一家產業鏈上的企業都會存在廣泛而具體的協同需求。
小到改一個前車燈尺寸,還得聯絡外飾、尺寸、質量以及供應商等十多個團隊商量,花上幾個月時間才能有個結果。
除了信息流動不暢,語言與目標不一致同樣在車企內部屢有發生。一位剛進入車企的年輕人,往往聽不懂各種行業專用術語或者“黑話”,很難迅速融入組織。當目標、信息無法在各部門間自由流動時,則意味著企業要想協同,不得不花費資金或者時間成本。
事實上,新勢力掌門人大多意識到了協同的重要性。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曾說,一部電梯如果大家都要等一分鐘才能上的話,那公司就會浪費很多的成本。
李想同樣意識到,企業每個環節必須環環相扣,才能實現極致效率。
他此前在社交媒體上提到,營銷做得差,是對研發團隊最大的傷害;供應做得差,是對研發團隊和營銷團隊最大的傷害;三個都差,是管理團隊對員工最大的傷害。研發、營銷、供應,代表了價值的創造、價值的溝通、價值的交付,三者是命運共同體,贏得用戶的命運共同體。
截圖來自李想微博
無論是產研協同,還是產供協同,實際運作過程中仍然存在大量“堵點”,任何一個環節阻塞將直接拖累整體效率。
例如產供協同中,為了避免缺料,確保正常交付,首先就需要進行數據統計。然而,所有數據散落在不同部門與各自系統中,統計難度極為復雜,即便完成統計也無法動態反饋。于是需要統一數據口徑,并能提供即時反饋的協同工具。
一部分車企,如理想汽車開始借助飛書這類協同工具,自動實現缺料預警,讓物料信息即時反饋。
另一個場景是審批,傳統情況下遇到問題需要層層問、層層審批,效率低下。飛書針對理想車間工單巡檢的具體方案,通過輕量化低代碼平臺,把線上巡檢可視化。如今理想汽車各個系統之間都通過API接口打通,并將業務系統之間連接起來。
這只是協同工具解決目標對齊的局部,更重要的是一套建立在協同工具上的“理想工作法”。
“理想工作法”
李想在公開情況下從不吝嗇分享理想汽車的管理實踐。
事實上,理想汽車的高效生產力背后,是運用協同工具打造了一套“理想工作法”。所謂“理想工作法”指的是其借助協同工具,實現語言、目標共識、信息透明的統一,從而確保團隊成員效率最大化,繼而提升企業效率。
先說語言,新勢力車企員工往往來源復雜,汽車制造、互聯網、科技、軟硬件等都有自己的話語體系,彼此間的溝通問題尤為突出。
對于剛入行的新人來說,看到大量縮寫的字詞時經常不知所云。某車企員工提到,由于自己不是汽車制造出身,在溝通時往往存在語言上的阻隔。蔚小理上飛書后,企業百科沉淀了大量專業術語,員工遇到不懂的詞匯,不必專門搜索,只需點擊詞組,就會呈現相應解釋。
統一語言只是理想工作法的第一步,而統一目標共識更為重要。大眾汽車創造了制造模塊化之后,車企協同變成了一件極難的事情。為了解決這一病灶,李想引入了OKR工作法。
李想曾說過,“如果沒有深入運營OKR系統,不知道今天理想汽車是否還在?!?/p>
圖片來自李想微博
OKR是一個有效提升企業組織能力的方法,可惜大部分企業引入這套管理方法時往往忽略了與之配套的工具,并未用好OKR。
理想汽車曾自研OKR系統,可是在UI展現上遇到大問題,“內部既有月度OKR,又有年度OKR,都呈現在一個界面中,不利于消化信息?!焙罄m跟進也缺乏相應的功能,比如添加富文本。后來看到飛書解決了這一問題,便果斷放棄了自研OKR系統。一位理想人士提到“從制定、對齊到跟進,從員工到落地場景,自研工具沒有將OKR的效能提升到最大值,沒有在團隊層面跟進OKR?!?/p>
傳統觀點認為,飛書這類第三方產品,充其量只能為企業提供通用性解決方案。不過因為高頻的共創,第三方辦公協同平臺與企業產生了良性互動——理想在場景中不斷改進工具,而飛書則從中打磨產品。
一位業內人士提到,OKR先天與PDCA原則(即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行動Action)貼合,而飛書主要提供在線協同能力,幫助企業能夠從戰略層面自上而下與業務反饋的自下而上,耦合到一起。
掃清了語言與目標統一的障礙之后,信息流轉問題便隨之迎刃而解,可又出現了新問題。
在一次調研中,飛書發現理想有一個強烈反饋,即:能不能降低“信噪比”。其中有個案例頗為極端,一位全國技術專家竟然有22萬條未讀消息——這22萬條未讀消息有哪些不重要,哪些重要?
獲知需求后,飛書團隊將工單分為質量反饋、技術支持、銷售服務三類,并根據九個角色,提供了五個可能得解決方案。經過專項治理后,理想內部的消息整體閱讀率與機器人閱讀率都顯著提升。
協同培育下一個“理想”
截至2024年2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理想汽車美股市值逼近500億美元。
二級市場的強勁表現,表明了理想汽車階段性的成功,也證明了新勢力車企雖然沒有傳統車企的產業鏈優勢,但依靠效率仍然可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按照李想評估企業好壞的公式,提升組織效率需要滿足如下公式:組織=理性+職業+高效率。如何提升組織效率開始成為越來越多車企管理層的核心課題。
眼下,車智化加速、人工智能時代來臨、汽車像手機一樣快速迭代,凡此種種,時時刻刻無不在挑戰車企的組織極限,傳統生產組織關系已很難適應新的挑戰。
我們看到,蔚小理上飛書三年以來,整個汽車產業鏈也開始擁抱協同工具,而車企與協同工具加速融合,則將帶動整個產業鏈快跑,關于這一點,光子星球在《上飛書一年,蔚小理的需求變少了》已提到。
當理想汽車邁過千億營收大關之后,有理由相信,借助協同工具,中國汽車產業鏈還將孕育下一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