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T時報記者 郝俊慧
編輯|錢立富 孫妍
春節剛過,AI便掀起一陣資本潮。
2月19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AI賦能產業煥新”中央企業人工智能專題推進會,會議強調,中央企業要把發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統籌謀劃,加快建設一批智能算力中心,開展AI+專項行動。
此后一周,國資云和算力概念股全線走高。熟悉的一幕曾出現在三年前,2021年8月傳出國資央企上云需選擇國資背景云服務商的消息后,股市便曾被“攪動”。此后,中國云市場格局調整,天翼云、移動云等運營商云市場份額加速上升。
此次國資委重磅部署推進央企建設智算中心,業內普遍認為將加速各地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度,是構建主權AI基礎設施的必經之路,而算力國產化是立足之本。
《IT時報》記者對國內最近半年的智算中心建設進行不完全梳理后發現,具有央企、國資或者地方政府背景的智算中心已進入投建高發期,動輒數億至數十億的招投標項目此起彼伏,總招投標金額已超百億元。
但也有專家向記者表示了擔憂,過熱的智算中心建設潮恐面臨前瞻性布局缺失、算力資源分散、盈利模式不清晰等挑戰。
電信運營商先行一步
截至2023年11月,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企業共97家,其中不少已先行布局云計算。如今,這些“先行者”也成為首批建設智算中心的央企。
其中,電信運營商走在最前面。
2月28日,《IT時報》記者從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的招標網站查詢發現,僅最近半年,兩家央企在AI服務器方面的集采金額便超過百億。
2023年10月15日,中國電信AI算力服務器(2023-2024年)集中采購項目公布候選人,總集采金額超84億元,超聚變、浪潮、中興等多家入圍。從招標文件來看,預估采購規模為4175臺。
此后,陸續有中國電信大規模智算中心投建和運營的消息傳出:上海臨港智算園區將在2024年上半年建設15000卡智能算力中心,其中有國內最大的國產單池萬卡液冷集群;在武漢建設的中國電信中部智算中心開始運營,預計年底前將提供5000PFLOPS的智算算力;位于天津市武清區的中國電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全力推進國產萬卡液冷算力池建設,預計2024年6月底園區具備近5000P智算能力。按照1EFLOPS=1000PFLOPS計算,僅這三個智算中心完全投入使用后,便有15EFLOPS的算力。
2月25日,2024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4)全球CEO圓桌論壇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透露,中國電信智算規模已經超11EFLOPS,未來將進一步提升智算規模和占比。
中國移動則分別在2023年12月14日和2024年2月8日發布了《2023年至2024年新型智算中心(試驗網)招標候選人公示》。《IT時報》記者對兩次招標結果統計后發現,中國移動將共集采1500臺液冷AI訓練服務器、158臺風冷AI訓練服務器、80臺AI推理服務器,以及數據中心交換機、分布式文件存儲等配套設備,總投資額將近32億元。
這還不是全部,今年1月中國移動發布了一份供應商信息核查公告,其中透露,2024年~2025年,中國移動將采購特定場景AI訓練服務器6000臺。如果按照中國移動《2023年至2024年新型智算中心(試驗網)招標》中第12個標包——1250臺(包括風冷和液冷)中標價24.7億元粗略估算,這筆投資將超過120億元。
中國移動財報此前顯示,2023年上半年,智算算力達5.8EFLOPS,自有算力總規模達9.4EFLOPS,預計2023年底達11EFLOPS。
除了電信運營商,其他央企也有不小動作。2023年11月23日,大有數據資源(青島)有限責任公司發布《元宇宙智慧算力中心項目機電及算力工程總承包》招標公告,預計投入資金為17.78億元。股權穿透后顯示,大有數據資源背后的股東中有央企——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地方智算中心風起云涌
事實上,除了央企智算中心,各地有國資背景的智算中心也在大舉建設。此前曾有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國內有超過30個城市正在建設或提出建設智能計算中心。
如今一年過去,熱度只升不減?!禝T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歲末年初,北京、哈爾濱、成都、廣州、杭州、長春等地發布智算中心或者人工智能算力平臺的招標公告,招標者基本都有地方國資背景,且金額均在億元以上。
比如《濟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項目軟、硬件及相應配套服務采購項目》招標公告顯示,項目規劃建設1000PFlops@FP16的智算中心,建設內容包括智算集群硬件基礎設施和管理軟件及服務系統等,合同總價為6.91億元,其中GPU通用服務器價格為4億元。
位于廣州的廣電運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設項目設備及配套服務采購項目》公開比選公告,最高限價 3.8670億元,建設不少于200PFlops@FP16 算力能力。
2024年2月18日,哈爾濱平房區發展和改革局批復《哈投智算中心項目》,總投資4.6億元,預計購買130臺AI服務器,建成后開展算力外租服務。而此前哈爾濱數字龍江智算中心項目已經開標,中標金額約2.226億元。
毫無疑問,資金雄厚的央企和地方國資入局,將進一步加快中國算力基礎設施的規模增長。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的算力基礎設施規模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中國的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算力總規模達到197EFLOPS,其中,智能算力規模占比達到22.8%。到2025年,預計算力規模超過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達35%。據此計算,2023年全國智能算力共有45EFLOPS,而到2025年預計達105EPLOPS。
從目前建設速度來看,這個目標可能會提前實現。新增算力設施中,智能算力占比過半。仍以中國電信為例,根據2023年半年度業績報告,截至6月底,中國電信智算規模達到4.7EFLOPS,增幅62%,通用算力達到3.7EFLOPS,增幅19%,如今,僅僅8個月過去,智算規模翻了一番還多。
國產算力將多點開花
在這波由央企建設智算中心引發的新基建浪潮中,華為將是最大贏家,尤其是具有國資背景的智算中心,中標候選人多以華為生態鏈企業為主,而英偉達在美國新一輪禁售后推出的“低配版”H20,則很可能失去這塊市場。
從性價比來看,H20和華為昇騰各有優勢。
兩者價格幾乎相當,一位國內頭部服務器廠商人士透露,一臺八卡H20國產服務器預計價格在100萬元到140萬元之間,而按照中國移動此次招標(11標包)中的356臺特定場景AI訓練服務器(扣卡液冷)共4.9億元折算,一臺價格為137.9萬元,中標方為河南昆侖技術有限公司和四川華鯤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記者從官方網站上查詢到,這兩家公司均為華為鯤鵬+昇騰的生態企業。
從算力指標來看,昇騰910B單卡算力為376TFLOPs,高于英偉達H20的296TFLOPs,但H20的卡間運行速度為4.0 TB/s,遠高于910B的392GB/s,這被認為有利于更大規模的大模型迭代計算,比如萬卡以上的集群訓練。
據《IT時報》記者了解,搭載英偉達H20的國產服務器已經在與國內頭部客戶做匹配測試,但從產業鏈不同環節傳來的聲音卻不盡相同。
上述服務器廠商人士告訴記者,從測試結果來看,英偉達的生態優勢依然明顯,預計H20正式供貨之后,需求可能會比較密集。
但另一位智算中心負責人表示,H20性價比不高,他們暫時還不準備訂貨,準備等其他客戶第一批H20服務器到貨后,再觀望一段時間,接下來投資重點肯定要放在國產算力上面,“現在我們已經與國內10家GPU廠商做對接和測試,今年準備按需采購,并且已經預留了相應的機房空間。”
除了昇騰,目前國內主流的AI算力芯片廠商包括曙光、寒武紀、燧原、沐曦等,北京、上海等地均已出臺推動國產人工智能芯片突破的政策。上述人士認為,出于安全考慮,今年這些“非華為系”國產算力芯片產業將有望取得實質性產能和市場進展,作為Plan B(備選方案)在各地智算中心建設中多點開花。
商業模式尚待成熟
然而,上述服務器廠商高層也向《IT時報》表達了對智算中心建設潮的擔憂,“實際上,智算中心現在要回答一個問題,如何盈利?”這個問題在此前并沒有得到答案。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目前產業對智算中心的概念、運營模式、盈利模式的認識還不到位,導致部分項目收費模式不科學、對應用的支撐作用不大。
此前各地建設的智算中心,大多算力規模不大,主要用于城市治理,以傳統視覺識別為主要AI應用,政府部門是主要客戶群。但當人工智能發展到大模型,甚至多模態大模型時代,對于算力的需求呈量級增長,這些智算中心的能力必須更新升級,但所需建設資金巨大,來源則非常多元。
以前文所提哈爾濱的兩個智算中心為例,哈爾濱數字龍江智算中心的招標人為哈爾濱市道外區金融服務和節能監測中心,建設資金來源為專項債券資金及政府資金,而哈投智算中心招標人為當地城投集團——哈爾濱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上述專業人士表示,目前地方智算中心距離商業化還有一段路要走。此前也有不少地方智算中心表示,機架實際利用率并不理想。
此外,智算中心以出租或售賣算力為主。但各地同等規模項目的算力價格相差巨大,產業也未對算力進行價格上的標準協定。
一家智算中心產品經理告訴《IT時報》記者,目前智算產品定價并沒有可參考的體系,尤其是國產算力產品,由于處于建設初期,生態還不完善,定價暫時與A800對標,但市場還需要一定時間和實踐才能接受。
然而,2月15日Sora的發布,進一步加劇了“算力焦慮”。一位大模型專家測算,Sora的訓練算力需求是大語言模型的上百倍,同時,推理階段的算力需求也將大幅提升,Sora一次推理任務的數據量可達到大語言模型的數十萬倍,由此產生的推理算力需求是大語言模型的成百甚至上千倍。
當AI進入通用人工智能的快速通道,大規模算力集群成為必需品,但在美國的掣肘之下,算力建設更需要合理布局。
2月29日,據澎湃新聞報道,致公黨中央擬向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提交《關于科學布局算力基礎設施,精準賦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提案》,其中提到,在加強智算中心建設同時,推進智能算力的標準化和不同廠商設備的互聯互通。同時,加速淘汰落后算力產能,淘汰一批老舊的數據中心、改造一批高能耗低效率的數據中心、轉變一批傳統租賃服務模式的數據中心、關停一批企業自建數據中心。
排版|季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