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路非
108年前的今天,美國紐約市數以千計的女工走上街頭,喊出了經典的“面包和玫瑰”的口號,爭取與男性平等的選舉權、工作權和教育權。這場影響深遠的示威,拉開了現代國際勞動婦女權利運動的序幕。
在中國,三八婦女節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逐漸被廣泛關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婦女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
1951年制定《婚姻法》,賦予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社會地位;1963年2月28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決議,規定每年3月8日為"三八"婦女節。這一節日在中國逐漸扎根,成為展現婦女力量、追求性別平等的重要日子。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婦女的社會地位和權利得到很大提高。但是,我們離真正實現性別平等還有一定距離。
一些老觀念帶來的標簽還是像便利貼一樣隨處可見,又難以甩掉。
“情緒化的女強人”是吳悠(Yoyo Wu)從外界感受到的一個明顯標簽。H&M集團大中華區零售拓展部門的負責人Yoyo已經在H&M工作七年了。提起這個標簽,Yoyo笑著調侃了一句,“滿滿滅絕師太的即視感。”
"情緒化的女強人"這一標簽,反映了對于女性的雙重標準:情緒化被視為女性柔弱的表現,但強勢則又與"女性氣質"不符。誰說女子就必須是柔弱,而不能剛強呢?

Yoyo對此并不在意,她說:“我其實不在乎被貼標簽這件事情,我不會讓我不認可或者厭惡的事情及人來決定我應該是什么樣的人,過什么樣的生活。我更喜歡讓自己圍繞在我感受得到力量和熱情的環境和人當中。”
雖然工作已經成為大多數女性的日常狀態,但當女性以職業身份在外時面對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卻是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
H&M大中華區全渠道運營負責人薛蓮(Mavis Xue)在H&M集團工作了11年。Mavis認為在女兒、妻子、母親的身份之前,自己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身份。
“知道自己的追求、目標, 并為此而努力,通過身體力行去影響身邊的人,看到被自己影響的人和自己的變化就又會有一種新的力量來反哺自己,能感受到有源源不斷的力量。” Mavis說道。

無論社會外界給予女性多少的標簽,最了解女性的只有女性自己。因而,解構標簽,重塑自身是女性面對外界質疑最有力的反擊。
Alexandra Duca現任H&M大中華區市場營銷負責人,在H&M工作的十年間,Alexandra因為工作需要輾轉倫敦、臺灣、香港、上海等多地。她感受到,當女性信心滿滿地去做一件事時,往往很容易被冠上“野心勃勃”或者“工作狂”的標簽。
今年,H&M主導了一場三八婦女節的宣傳活動,主題恰恰是鼓勵女性撕下標簽,勇敢做自己。
她進一步介紹道,社會和生活給女性添加了各種各樣的“標簽”,這些標簽或多或少帶有“固有成見"。但是,反復無常是女性天生的特質之一。于是乎,這些“固有成見”也正在被女性一個個地顛覆。大家能夠接受“標簽”,但也會給予它們全新的定義。女性正前所未有地享受多變的自己,而女性的幸福永遠是H&M的使命。

作為國際時尚品牌,H&M自身就是女性力量的一個不錯的范例。
2023年11月,《福布斯》評選出了全球最適合女性工作的公司榜單。H&M躋身全球前十大公司之列,位列第七。同時,H&M在鞋服及運動用品類別中脫穎而出位居首位。
榜單由《福布斯》與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合作,對37個國家和地區約70000名跨國公司的女性員工進行了調查,然后對在職場以及生活中為女性提供支持的公司進行了排名。
在H&M集團,女性員工的比例是76%,而女性管理層比例更是高達74%。而在H&M大中華區,女性員工比例更是超過80%,女性管理層比例超過70%。
其中,女性管理層大多在H&M有著長期的工作經歷,這也側面說明了H&M為女性職員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積極的成長空間,才能培養出如此高比例的女性高管,
H&M大中華區物流負責人王怡婷(Wendy Wang)在H&M工作了十七年。她用一句話總結了自己在H&M的工作長跑,“擇一事,終一生,始于初心,源于熱愛,忠于堅守”,她說道。在H&M女性友好的工作氛圍中,她看到了女性力量(Women Power)帶來的能量。

Wendy最大的樂趣在于帶領團隊,和品牌一起成長。在她的帶領下,H&M物流團隊不斷優化流程效率,強化物流網絡,深化智慧物流,降本增效,革新創造,推進行業發展。這些努力也直接帶給了顧客更多元、高效、便捷的購物體驗。
H&M中國客戶服務部門負責人成立(Sarah Cheng)也是事業與生活相互成就。作為女性領導者,成立覺得內在的堅韌與決心是自己核心力量的來源。而這也恰恰是她的工作中所必須的品質。
作為鏈接品牌和市場的溝通橋梁之一,H&M客戶服務團隊的日常是時刻洞悉顧客在整體購物旅程中的潛在需求和市場痛點,不間斷向組織內部反饋和建議,通過有效解決方案實現對線上購物鏈路的優化、線下購物的服務覆蓋,以打造全渠道顧客承接無縫互動的服務生態。

在事業與生活不斷精進的道路上,Sarah努力提升專業素養和領導力的同時,也十分注重與他人的合作與溝通,以人為鏡,見賢思齊。
時尚品牌要想成功,離不開高效的物流系統和出色的客戶服務,這是保障品牌順利運轉的基礎設施。
但是,要讓客戶真正喜愛這個品牌,優質時尚的產品仍然是最核心的因素。即便物流和服務做得再完善,如果產品本身的設計、質量不符合客戶需求和品味,品牌就很難長期成功。
H&M大中華區全渠道商品部負責人Torun Grapengiesser正是深刻理解這一點。在H&M工作的15年來,她致力于確保H&M采購消費者需要的時尚產品,以合適的價格,保證品質,并通過恰當的渠道送達消費者手中。
Torun提到她成長過程中,曾經單一的主流時尚趨勢是常態,沒有追隨主流審美的人往往會面臨社會壓力。但現在,她看到時尚趨勢變得更加包容多元化,各種風格可以并存,消費者喜好和選擇范圍的多樣性在不斷提高。

時尚不再是專屬于少數人的權力游戲,它正在開放給更多人。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時尚來表達自己的個性。這也正是H&M一直在追求的目標——提供主流同時兼具個性的設計,讓所有人都能自信地通過時尚呈現自我。
在討論時尚趨勢多元化時,Torun還提到她很欣賞H&M產品的包容性。在H&M的店鋪里,你可以為祖母找到合乎其心意的產品,也可以為超級時尚的外甥女找到不俗的選擇,甚至連你的寵物和家裝也能在H&M找到適配的產品。
面對中國消費者對產品創新和本土化的期待,H&M也采取了積極行動。2022年末,H&M在中國設立了其全球首家設計中心。該中心聚集了來自設計、打樣和生產領域的中國專家,致力于開發更貼合中國消費者喜好的服飾系列。
在區域市場對上游供應鏈的著重投入必然是因其規模和體量已經發展至公司的核心生態位。
自2007年在上海和香港開設了第一家門店開始,H&M品牌在中國市場蓬勃發展,目前已有近300家門店分布在140多個城市。版圖規模的擴張充分體現了H&M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與投入。
H&M集團對中國市場有持之以恒的信心,零售拓展部門負責人Yoyo還透露了H&M在華未來的發展規劃。她表示,中國仍然是H&M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接下來,H&M計劃在今年年中,在上海南京東路讓消費者重新體驗升級后的全新旗艦店,傳遞最前沿的時尚魅力。
此外,H&M還會繼續擴大線下零售版圖,優化店鋪分布,覆蓋更多潛力消費群體。與此同時,各種線上渠道也在加速拓展,H&M不僅要確保自有銷售觸點的優化,也會加入更多第三方電商平臺,努力通過各個可渠道讓產品盡可能觸達每一位中國消費者。
正如Torun提到的,H&M致力于為中國消費者找到適合各個群體喜好的時尚產品。Sarah和她領導的客戶服務團隊,也在努力優化中國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而Mavis帶領的運營團隊,則是在確保每家門店達到卓越的服務水平。
在電商平臺上,H&M也在積極布局,除了hm.com網上商店和H&M官方app外,目前還開設了天貓和京東旗艦店以及微信小程序等,滿足消費者的全渠道購物需求。Wendy負責的物流團隊為此建立了高效的物流體系,確保產品可以準時完好地送達消費者手中。
可以說,H&M在中國市場的成功有賴于每一位女性員工的努力與貢獻。從采購設計到客戶服務,從門店運營到供應鏈支持,H&M各團隊通力合作,實現了在華穩定發展。
今后,H&M仍將持續致力于中國市場,為消費者帶來時尚體驗的同時,也為員工創造公平友好的工作環境,助力女性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