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牛星鈞
三月春風暖人心,雷鋒精神永傳承。
60多年來,雷鋒同志寫下的話仍然記憶猶新,學雷鋒活動也在全國持續深入開展。實踐證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雷鋒精神永放的光芒,在各行各業中薪火相傳,金融更是如此。
近年來,建行山東分行以新金融踐初心為使命,以各個網點服務為載體,立足本職做好工作,用情用心解決好客戶急難愁盼問題、熱情服務群眾,用實際行動做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傳承者,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當好服務“螺絲釘”,提升金融便民服務水平
“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學習雷鋒同志的敬業精神,就是要在自己的崗位上釘得住,擰得牢,擰在哪里,就在哪里閃閃發光。
新時代新征程,建行山東分行的員工們正以愛崗敬業,奮發進取的面貌,甘愿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讓雷鋒精神在平凡崗位上閃耀光芒。
以建行德州德城支行為例,以“雷鋒驛站”的建設為抓手,通過完善硬件設施、普及金融知識、發揮科技優勢、傳承紅色基因等一系列措施,向內完善服務功能,打造“四個陣地”,將雷鋒精神融入網點服務,擦亮建行“更有溫度、更為貼心、更有擔當、更具責任感”的優質金融服務名片。
為更好滿足客戶服務需求,該行不斷豐富網點服務資源,提升網點硬件設施和綜合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加溫馨舒適的金融服務環境。除配備了微波爐、飲水機、休息桌椅、圖書、Wi-Fi、手機充電器、雨衣等基礎惠民服務設施外,還配備了電子讀書機等現代化設施以及輪椅、無障礙坡道等無障礙服務設施,向社會各階層廣泛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金融科技優勢,建設銀行開發了“勞動者港灣”APP線上服務平臺。通過“勞動者港灣”APP,可實現“一鍵查詢附近港灣”“一鍵查詢附近資源”“周邊港灣導航”等功能。
此外,建設銀行采取“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的模式,既主動向社會公眾日常使用的生活服務類APP開放“勞動者港灣”惠民資源的查詢服務,又主動對接引入第三方平臺便民服務功能,為“勞動者港灣”APP用戶提供本地化特色的政務信息查詢、在線培訓課程點播、公益互助項目參與等多種類型的生活服務便捷入口。
將時光撥回到2023年前的一天,正值客流高峰,營業廳走進了一位很是焦急的女性客戶。該客戶是為其愛人的社保卡而來,由于愛人長期在醫院治療,她在使用愛人的社保卡時將密碼輸入錯誤,密碼鎖定了錢取不出來,著急萬分。在客戶經理耐心地安撫客戶后,決定上門服務。通過上門核實,幫助客戶辦理了社保卡密碼重置。
這是德城支行“雷鋒驛站”不斷擴大驛站服務半徑,延伸驛站服務觸角,發揮驛站“愛心傳遞”效應,將“雷鋒精神”“志愿者服務”有機融合的生動體現。
這樣的故事在建行山東分行還有很多。例如在2023年初,建行起步區支行承接起步區下轄四個街道1.8萬人拆遷安置過渡費發放工作,因家中老人身體不便無法出行等各類原因,無法至網點辦理相關業務。于是,該行立即成立上門服務團隊,在客戶到店或電話咨詢當天即確定上門時間,由上門服務團隊攜帶相關材料上門進行核實,核實無誤后由客戶指定代辦人至建行網點代辦,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與此同時,建行起步區支行服務群眾輻射天橋區桑梓店街道,起步區大橋、崔寨、孫耿、太平街道,該區域內高齡老人較多,出門不便,時常出現忘記取款密碼等情況后無法辦理業務,需建行工作人員上門核實后由指定代辦人代為辦理。截至2023年8月底,該行已累計為265位老人進行上門核實,累計上門距離超過1萬公里。
以更廣闊的責任擔當和服務價值,建行山東分行讓雷鋒精神變成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的優質服務。
秉持“奉獻擔當”精神,筑牢與民眾之間的連心橋
“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
人生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自我實現和追求個人利益,更應該將自己的生命和力量貢獻給社會、為人民服務。
敬立“倫鎮保衛戰紀念碑”、發起并完成齊禹抗戰紀念館建設、捐建新園村紅色文化主題書屋……提起張慶軍這個名字,在德州乃至山東也小有名氣。多年的紅色文化公益活動,使他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
“雷鋒是我的心中偶像,我從小學起就積極學雷鋒做好事,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我就立志要做一個雷鋒式的優秀黨員,像雷鋒那樣愛崗敬業,像雷鋒那樣為社會多做貢獻。”
張慶軍的話既解釋了這些年堅持紅色公益活動的力量源泉,也是在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原因。
據悉,他帶領建行德州分行信息技術中心全體員工,安全運行,熱情服務,不斷創新,為全行業務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建行德州分行在山東分行的金融科技工作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近年來,建行山東分行積極參與社會各類志愿者服務活動,筑牢分行與人民之間的連心橋,提升分行與民眾的信任感,弘揚雷鋒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
志愿服務是雷鋒精神的鮮明體現,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形式。其中,“鵲華衛士”學雷鋒服務隊的成立,是建設銀行濟南起步區支行真正把“我為群眾辦實事”服務活動落在實處、落在經常的有力舉措。該支行領導、各部門、各網點輪流負責組織活動開展,深入村居開展服務,走訪群眾,及時了解群眾的所需所急所盼,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并對困難群眾開展結對幫扶。
自2021年開展活動以來,“鵲華衛士”學雷鋒服務隊先后走進孫耿街道于家村、太平街道孔坊村、大橋街道劉光照村、黃河體育中心工地等60個村居、社區、項目工地開展活動,進行法律咨詢、金融知識普及等服務,為孤寡老人、殘障兒童、留守兒童義務理發等活動,累計發放征求意見信2510余份,防電信詐騙、反假幣等宣傳資料80000余張,理發5440余人,診療群眾7770余人。
在淄博周村站北支行,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一直以來把學習雷鋒精神當做自身發展的基石,在深刻把握雷鋒精神時代內涵的同時,積極推進各具特色的學雷鋒活動深入開展,在支行以及網點層面產生了深刻影響。
該服務隊在抗擊疫情、服務社會、傳導正能量等日常生活工作中發揮出了主動擔當、沖鋒在前的模范帶頭作用;在傳導社會正能量、服務社會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累計參與服務人次150余人次,服務總人數超過300人。
無論是走進社區孤寡老人的家里,慰問交流,陪伴長談;走進周邊社區,向社區群眾講解反假反詐騙新金融服務知識;還是走進周村區周邊鄉鎮、村積極開展金融知識進鄉村宣講活動,引導用戶牢固樹立風險意識,為構建和諧金融環境持續發力。
此外,面對日益復雜的金融消費環境,建行山東分行常態化開展金融知識宣教活動,以金融知識進校園、鄉村、企業、社區等方式著力將金融知識送到消費者身邊,在加強與群眾交流的同時,也提高了建行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真正做到了“擔當大行責任,傳遞無限溫情”。
可見,以實際行動發揚雷鋒精神本色,發揮志愿者模范帶頭作用,建行山東分行一直在行動。
踐行“金融為民”,多維度履行社會責任
“一滴水只有融進大海才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才能充分體現自身價值。”
“金融為民”,是金融工作的本色。建行山東分行時刻牢記國有大行的責任和擔當,服務實體經濟,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為國家重大戰略、重大項目建設、重點領域發展、中小企業發展、社會民生改善等方面提供優質、高效、多元的金融支持,在踐行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落實“雙碳”戰略等方面勇擔當、展作為,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為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以濟南珍珠泉支行為代表,通過持續推進個人普惠貸款及消費信貸營銷,助力扶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發展的精神,結合客戶群體實際情況,重點開展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法人“房抵貸”業務和煙草客群“惠商云貸”業務拓展,重點推進小微企業抵押快貸、建易貸、惠商云貸等業務,促進普惠貸款有效落地,業務取得長足發展。
金融“活水”精準澆灌,不僅讓重點行業發展動力更足,也讓小微企業煥發新顏。
此外,為更好地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2021年12月31日,建設銀行濟南起步區支行設立。
2023年8月起,為落實金融支持服務鄉村振興發展新征程,濟南市委組織部聯合建行濟南分行開展“鄉村振興金融專員”試點工作。
建行濟南起步區支行以分批走訪的形式走進“金融專員”所負責的村莊,了解村民日常金融服務中遇到的痛點及難點,并通過建行裕農通金融服務點的模式解決了村民們大部分的問題及困難。
與此同時,建行起步區支行聯合“金融專員”所在村莊村委陸續開展“普及金融知識 防范金融風險 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的金融宣教活動,現場為村民進行金融知識宣教、金融業務辦理及建行惠農貸款產品宣傳等,為完善金融服務體系、豐富金融資源供給、創新金融支持載體,真正用金融“活水”澆灌起步區廣袤的農村大地貢獻建行力量。
站在新時代、新征程的起點,建行山東分行將健全完善志愿服務體系,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長效化,將雷鋒精神轉化為企業文化融入每項日常工作,讓雷鋒精神在金融為民的每個服務現場發揚光大、持續閃爍,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奉獻擔當、傳遞溫暖,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綻放出新的光彩。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