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億邦動力網
據晚點LatePost披露的消息,抖音電商明確將“低價” 提升為 2024年的核心戰略。億邦動力就此向多個類目的商家詢問求證,得到的答案是“抖音電商確實更強調價格力,也一直在比價”,但“將低價提升到平臺戰略高度”暫未得到確認。
抖音電商包括兩大板塊業務,一是普通快遞送達的商品零售業務,二是小時達、抖音超市和外賣等即時零售業務。前者在架構上可以拆分為,以品牌商家為主的A組,目標是做大GMV,和以白牌商家為主的B組,目標是提高訂單量。
億邦動力獨家獲悉,抖音電商已明確“價格力策略”,確定了49個低價格帶重點(三級)類目,即將大力加強類目閾值(區間臨界值)下的商品供給,以及87個絕對低價(二級)類目,即“訂單20元以下,供給控比小于50%”的類目,重點做絕對低價類目的新商招募,以此教育消費者對抖音電商建立低價心智。
與此同時,抖音電商已經著手調整流量分配規則,向全網低價和同款低價商品傾斜,并升級商家、達人和用戶端頁面,新增價格標簽,同時在內容場和貨架場更突出價格要素。
對于上述變化,一眾商家告訴億邦動力,抖音電商強調價格力,既包括產品價格數字上的低價,也包括以低價新品、爆品為鉤子,撬動品牌店鋪整體生意增長的低價策略。當然,也有部分品牌商家并不贊同該導向,也并不會因此調整渠道策略。
01、抖音電商只有3類商品,價格力影響流量及會員運營
2024年1月起,抖音電商只有3種價格的商品,分別是“全網低價”“同款低價”和“同款高價”。
隨著商品的價格力依次減弱,平臺給予的流量曝光也就依次減少,包含搜索、猜你喜歡、直播、短視頻等全域場景。“抖音電商比價邏輯是,同一品牌站內和站外比,站內無品牌和全網商品比。”一位品牌商家的抖音運營人員告訴億邦動力。
目前,抖音電商對商品價格力的要求,已經體現在商家和達人的后臺功能變化上。
在商家后臺,平臺將根據全網商品價格及銷量表現計算得出,可提升商品價格競爭力和成交轉化的“建議價”,商家可按照此價格改價銷售。日常經營中,商家如果不及時改價,商品曝光流量將會受到影響。尤其是38節等大促中,活動商品不及時改價,則會被清退。
若對平臺提供的“建議價”、“商品力等級判斷”存有異議,商家也可以發起申訴。對商家來說,“近30天內的價格達標商品數量占比”已成為平臺衡量“商城經營分-商品力”的重要指標。
為了確保平臺內商品價格體系保持在最優狀態,抖音電商上新了不少比價工具,比如“優價推手”和“爆款競價”。二者都在今年1月開始內測,2月底逐漸全量放開。
“優價推手”可以幫助商家識別商品的價格力等級,并根據同款低價給到建議價,按規定改價后獲得額外流量曝光;“爆款競價”是在商家認為自家商品價格更低時,參與競爭對手的同款商品競價,競價成功后獲得更多流量扶持權益。
而在達人后臺,即精選聯盟等達人選品界面,低價產品被打上了“全網低價”“低價好賣”“低價扶持”標簽。打上低價標簽的產品,容易獲得更多流量曝光,但價格較高的產品,可能會觸發影響流量的提醒。
抖音低價,不僅體現在商家和達人后臺,抖音App也在灰度測試用戶端可以看到的價格標簽,比如全網低價、直播間同價、同款低價和近90/60/30天低價等。在用戶選購商品過程中,平臺也展露出該商品的價格優勢,便于比價下單。
億邦動力了解到,如果一個商品同時滿足多個價格標簽,平臺優先展示的順序也表明了平臺倡導的方向,即全網低價>同款低價>近x天低價。
低價是拉新促單的殺手锏,但抖音電商也考慮到了品牌商家長效經營的訴求。比如,會員券在吸引新人入會、提升復購率、提高客單價和助力爆款銷售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平臺系統在比價時,僅比較同款商品的普惠到手價,不包含新人禮金、會員券等針對部分用戶生效的優惠。
不把私域價格計入比價范圍,不意味著平臺對其沒有價格要求。日前,抖音電商新增一條對商家會員券的面額質量控制規定,要求商家創建的會員券(開卡禮和會員專享券)是全店優惠力度最大的優惠券,不符合條件的優惠券將在3月15日被作廢。此后,平臺將每日校驗一次。
02、平臺和商家,各自如何理解低價策略?
每年4-5月,抖音電商都會面向全行業召開峰會,宣布和解讀新一年平臺的戰略方向和經營方法論。
2021年,抖音電商提出“興趣電商”模型,發布FACT經營方法論;隨后兩年升級為“全域興趣電商”、“飛輪增長全域一體”,并迭代FACT+、FACT+S經營方法論。今年,“價格力”是否會成為平臺新一年的關鍵戰略?
今年1月,抖音電商已發布價格力方法論,即優價好物三步走,先在抖店商機中心找到市場潛力商品,備好貨后利用比價工具給出最優價格,最后享受平臺給予的流量權益和福利活動。
抖音電商最近的招商活動、內部交流會、產品功能升級等動態,暗含著平臺對價格策略的概念詮釋。與此同時,來自不同行業的商家們,也對“抖音低價”有了自己的理解。
一方面,“低價”意味著絕對的價格數字低。
抖音電商按照訂單控比和低價訂單占比為篩選條件,確定了23個戰略類目(對應49個三級類目),要求生態合作伙伴大力加強低價格帶臨界值上限以下的商品供給。舉個例子,果醬在抖音電商的低價格帶區間上限金額是17元,未來17元以下的果醬新商家、新商品就是招商重點。
按照“訂單20元以下,供給控比小于50%”的篩選條件,平臺確定了87個二級類目。在平臺看來,商品如果做到絕對低價,前期轉化成本低,對教育客戶對平臺建立低價心智的作用力更強。對此,平臺的策略是重點做絕對低價類目的新商招募,且目標激進。
以即將到來的抖音38好物節為例,“價格力”成為招商的重點之一。對于即時零售業務,抖音也設置了“低價爆品”核心玩法,定向全行業只招0.01元或19.9元內價格帶商品,且活動價格需為原價格的6-7折、活動期間保證絕對低價的心智。
這種低價,還體現在平臺的補貼和扶持中。拿即時零售的配送環節來說,目前抖音已接入第三方運力平臺,比如順豐、UU跑腿、達達快送等,經平臺補貼后,5km內的起步價僅為3.8元,且現階段加價費是0元。“這一價格有時比美團更加便宜,美團3公里外是有距離加價費用的。”一位抖音小時達商家說。
再來看快遞電商業務,無論在商城貨架,還是直播間,抖音電商平臺推出“無需湊單一件立減”的專項活動,價格直降15%。在過去的活動中,抖音電商還試行過“跨店滿減”、“官方直降”并行的大促方式,現在則更強調突出更直接的降價方式。
另一方面,“低價”僅是一種引流手段或推爆品方式,用部分頻道、部分單品做引流和打爆。
在抖音商城,主打低價的頻道很多,比如對標“百億補貼”的“超值購”,每晚8點還有限時搶購,還有低價保量的“萬人團”頻道,還有針對白牌商品的低價秒殺專區——目前分為“爆款秒殺”價格低至1元區,“3元3件”區、“9.9元3件”區,封頂價格為9.9元。
2024年抖音商城好物年貨節,超值購和低價秒殺頻道日均支付GMV較去年同期增長604%和735%,遠超抖音商城日均支付GMV的增長速度(98%)。
“每個平臺都在比價,每個品牌商都在控價。”一位女裝商家告訴億邦動力,“站在品牌商角度來說,核心是在高溢價客戶和銷售額之間做好平衡,做出最優選擇。”該商家認為,限時限量的低價是為了獲取更多的高價值用戶,而不是一味用低價吸引低價值用戶。
直到 2023 年初,抖音電商還會把自己和阿里巴巴放在一起對比,但現在, “內部更多在對標拼多多”。此前,據公開報道消息,抖音還測試過同地址再減、拼團等拼多多式玩法。
03、低價潮下,商家增長的破局之道在哪里?
不光抖音,事實上當下中國電商的主流趨勢,緊緊圍繞著“價格”展開。
- 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憑著“砍一刀”迅速在低價電商領域打響名號;
- 2023年,淘寶推出“五星價格力”模型,在雙11大促中將低價作為核心KPI,今年更是將淘寶特價版合并至淘寶內,進一步聚攏低價供給;
- 劉強東回歸后,京東也在2023年初將低價策略作為核心戰略,上線百億補貼頻道、下調自營商品包郵門檻,雙11大促直接喊出“真便宜”口號。
日前,億邦動力與多位商家溝通,試圖了解他們對平臺低價戰略的態度以及相關應對辦法。
一種態度是無奈接受平臺低價導向。“現在全平臺都在內卷,也在推動商家內卷,短時間沒辦法改變。”一位商家告訴億邦動力,在他看來,現在已經是薄利,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還有露營裝備品牌商表示:“現在同類型產品太多,不掌握工廠供應鏈的話,根本沒有價格優勢。平臺鼓勵低價,再加上購買力下降,去年銷售成績就不好,今年我們今年客單價、銷售規模同比去年同期下滑更厲害。”
大多數商家想到的應對辦法是,要么申請原創品牌、原創設計,避免站內外產品和品牌的比較,要么做好商品差異化,比如包裝、規格、設計、賣點、贈品、渠道定制等等,或者挖掘細分垂直市場,找到藍海市場。
“也沒有什么其他太好的辦法”,這幾乎是大部分商家的呼聲。
另一類商家的態度是較為抗拒低價,甚至有人將“低價”等同于“價格戰”,將價格戰定義為“價值毀滅戰”。“低價驅動的發展模式,不但拖累著有技術、有品質的企業,還讓很多原本該被淘汰出清的落后產能,甚至假冒偽劣產業死灰復燃。”業內人士說。
一位慈溪小家電商家表示,企業沒有利潤怎么去投入研發?現在是存量市場,規模增長很難,但是營銷推廣費用一點也不低,反而費率增加,必須提高毛利率,不然增長就是走到頭了。
上述商家從去年底開始轉型,從強調消費升級,做大牌平替,到主打極致性價比,往“高質中價”的模式去轉型,“我們在產業帶,也卷不動人家(競爭對手)”。
另一家戶外品牌稱:“雖然經濟比較低迷,平臺趨勢也是低價,但我們倒是沒有順著市場來,反而是集中精力做更高階的產品開發,包括抬高渠道門檻等等。雖然做產品硬實力很難,但我們盡量相對長遠地去看待行業和市場。”
當然,也有少數商家持樂觀看法。一位女裝商家已習以為常,“平臺一直在比價,每一次大促小二都要求拉齊多個渠道價格。京東、淘寶、抖音等有時還會平臺補貼,做平臺低價心智建設。”
對于今年的渠道安排,這位女裝商家認為,抖音電商仍是主力渠道,營銷預算也主要分配在這一渠道,接著是淘系、唯品會、京東、拼多多和私域。“在抖音,女裝廣告投入產出比基本在1:20以上,應季性價比羽絨服可以做到1:60以上,內衣品類在1:2以上,是付費重災區。”
之所以大多數商家愿意配合平臺的“商品價格力”要求,一方面是因為流通環節的損耗成本還可以進一步壓縮,具備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商家希望通過低價達成保量、保規模和打爆品的效果。
正如一位商家告訴億邦動力的那樣,“抖音電商強調價格,大家愿意配合,是大家還愿意相信它今年還能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