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星船知造 張丹
編輯 | 王動
《星船知造》寫過中國汽車如何挺進全球前十的汽車市場(俄羅斯),文章發布時還是初秋,而隨著俄羅斯冬季的到來,我們收到很多讀者的詢問、交流。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1,俄羅斯車主對中國車的抱怨正隨著俄羅斯冬天的到來而增多。
2,詢問中國汽配生意是否有新機會。為下一個俄羅斯之冬提前做好準備。
3、問我們是否有興趣一起去俄羅斯賣車或者配件。
目前來看,中國汽車出海俄羅斯的銷量增長和中俄雙贏是大趨勢。在大量日系、德系車撤出俄羅斯車市的緊要關頭,中國車企在俄羅斯強勢補位的趨勢不會變:填補市場空缺,又為當地提供大量工作崗位
●Autostat數據顯示,2023年10月俄羅斯銷售的汽車中,54%屬于中國汽車品牌。
●2023年初以來,中國汽車銷量增幅最大的地區是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區(增長7.6倍)、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增長5倍)和南部聯邦區(增長4.6倍)。
●從最新俄羅斯國家汽車采購名單看,莫斯科警察也將很快開上中國汽車。

我們做了大量業內訪談和調研后發現: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尚未建立起足夠完備的低溫配套產業鏈。低溫零部件供應鏈相對空白。(注:從現階段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實際情況看,新能源汽車還未有能力大舉馳騁于俄羅斯寒冬,我國進入俄羅斯的是油車和少數混動)
針對相關車型低溫配套產業,本篇主要展開以下幾個問題:
1,俄羅斯車主最在意中國車的哪些問題?
2,針對俄羅斯寒冬,出口最大的幾種車型都做了什么針對性的改造?
3,當地經銷商有針對性措施么?此前日系車、德系車如何應對類似情況?
4,2024開年至今,阿里的速賣通、拼多多Temu、俄羅斯數家跨境電商都有新動作——中國低溫配套怎么更好賣到俄羅斯?
01,問題
跨境電商的俄羅斯市場是悄悄火起來的。
阿里巴巴最新財報顯示,2024財年第三季度,速賣通訂單增長60%,阿里國際電商收入增長44%。有業內賣家告訴我們,速賣通在俄羅斯周邊推進保稅海外倉。
拼多多的Temu今年宣布將俄羅斯等國家作為首批站點進行商家招募,類目涵蓋工業設備。
俄羅斯本土電商如Yandex Market、Ozon等也處在高速發展中。
隨著西方車企撤出俄羅斯市場,國產車在俄羅斯的銷量持續增長。
●2022年對俄羅斯的汽車出口為16萬臺,而2023年1-10月份已經達到了73.6萬臺,同比增長489%。(乘聯會)
目前俄羅斯車主對中國汽車的抱怨主要集中在:
一、發動機預熱時間
俄羅斯汽車新聞媒體消息,哈弗和長安汽車的俄羅斯買家稱冬季發動機預熱時間過長,在寒冷天氣下,發動機無法快速自動啟動:

二、一些只在冬天出現的問題
●新款奇瑞瑞虎model8在低于-10度的溫度下,音響系統揚聲器會發出喘息聲;
●具有獨特緊固機制的汽車雨刷片使俄羅斯車主很難安裝冬季裝置;
●吉利車主稱受俄羅斯冰雪天氣影響,門把手易被濕雪粘住;
●吉利Atlas Pro的車主表示,在-37°的溫度下,右側全能攝像頭開始呈現出一層濃濃的淡綠色的畫面,汽車其余部分運作速度都變慢了;
●長安汽車車主稱在低溫下發動機運轉不穩定。

圖源:俄羅斯汽車論壇CARS
三、缺加熱座椅
據俄羅斯商業財經網站報道,俄羅斯從我國進口的大多數平價汽車都沒有配備加熱座椅。正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少車主都在網上交流如何自己安裝加熱配件或設備。如北汽 U5 Plus車主、長安悅翔車主、江淮車主等。

圖源:РБК—РосБизнесКонсалтинг
四、同款中國汽車在俄羅斯的售價高于中國
從VK平臺俄羅斯汽車博主發布的視頻來看,同款國產汽車在俄羅斯的售價與中國不同。價格翻倍。以奇瑞Tiggo7為例,在中國售價為90萬盧布,而在俄羅斯標價為265萬盧布。
PPC JSC ( Passport industrialconsulting)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俄羅斯新車銷量為761148輛,同比增長42.8%。其中,奇瑞、哈弗、吉利、歐萌達、星途和長安這六種車型均位列俄羅斯銷量前十的車型中。
我們對這六種車型中的奇瑞、哈弗、長安在俄羅斯和中國的售價作以對比,下圖

綜合上述信息,俄羅斯車主主要吐槽的是中國車在低溫環境下的零部件問題和價格。
02,原因
從氣溫看,如果我國東北地區零下30℃的冬天是冰冷的鐵拳,那俄羅斯的冬季就是一把鋒利的冰刀,個別地區最低氣溫可達零下70℃。
對于習慣了我國溫暖氣候的汽車發動機和門把手來說,絕對是一大考驗。部分受訪者表示,我國東北地區燃油車的低溫配套系統并不完全適用于出口到俄羅斯的燃油車。
另一方面,從道路看,俄羅斯大雪天多,路面積雪嚴重,俄交通部門通常使用融雪鹽來消除道路積雪,這對汽車耐腐蝕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受凍土影響,地面不平整,駕駛穩定性會變差,輪胎及其他汽車配件易受到影響,這又是對我國出口到俄羅斯汽車的一大考驗。
至于價格,我國汽車品牌進入俄車市后的標價已包含了運輸成本、關稅和經銷商利潤等,價格自然更高。
而作為消費者,我們會有一種品質認知——“一分錢一分貨”:
價格高的商品或服務,品質可能會更好。所以俄羅斯買家對中國汽車存在一定心理預期,當與預期不符時,就會有抱怨。
此前俄羅斯車主其實更傾向于選擇歐美品牌汽車,這就導致了對中國汽車品牌的認知度較低,他們就像是對新事物充滿疑慮的孩子,需要時間去適應和了解。這也是俄羅斯車主對中國汽車提出抱怨的一個原因。
制裁之下的俄羅斯,猶如一葉孤舟,在風浪中搖擺不定,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暴風雨席卷著整個國家。這種困境下,部分進口汽車的售價對于俄羅斯民眾來說,更像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高墻。
03,經銷商:看奇瑞
奇瑞汽車的主要出口國家中,俄羅斯排名第一。奇瑞也是2023年前三季度俄羅斯銷量前十車型之一。
產品:根據俄羅斯的氣候和地形等條件,奇瑞對車型進行本土化改造,具體舉措是:對車輛進行車身鍍鋅,提升耐腐蝕性;增加“冬季”套件,為用戶在極寒氣候下出行帶來舒適點的駕駛體驗。
銷售:從2021年開始,奇瑞在俄羅斯市場展開了上千次面對面或電話訪談式調研,以用戶體驗為基礎對產品進行調整。俄羅斯客戶的復購率提高。
我們也關注了2023年前三季度俄羅斯銷量前十的另一款車型哈弗:2019年6月,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正式投產,同時,哈弗F7在俄羅斯投產并上市。
哈弗F7在俄羅斯實現本土化生產,不失為一條降本增效的好路徑——能更好了解俄羅斯當地低溫環境下的用車需求并投入生產,也促進了當地就業、降低了整車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反饋結果是終端售價的降低和售后服務能力的提升。
可以說,哈弗在俄羅斯的本土化生產,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俄羅斯汽車買家對低溫環境下汽車質量的需求。
從俄羅斯“隨筆者”等網站信息看,俄羅斯車主選擇汽車時,會比較其耐用性和耐腐蝕能力。吉利、哈弗、奇瑞為中國汽車里配備不易腐蝕鍍鋅車身的前三名汽車,為應對俄羅斯氣候對汽車耐腐蝕性的挑戰,三種車型的汽車制造商均采取了措施;
吉利:推出了廉價版Atlas SUV;
哈弗:用鍍鋅鋼制成汽車車身,組裝后為車身添加額外保護層,并對汽車進行底漆和噴漆,使得汽車油漆不易掉落,且接縫處不會發生腐蝕;
奇瑞:奇瑞系列汽車中,受到稱贊的是瑞虎系列跨界車——采取了可靠的防腐蝕保護,以瑞虎 4和瑞虎 7為例,車身在制造過程中進行了電鍍處理。
俄羅斯當地經銷商: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擁有眾多經銷商,如奇瑞的經銷商數量達到200多家,吉利有171家,歐萌達有154家,長安有153家,一汽有144家,哈弗有135家,江淮汽車有117家。
俄羅斯人在當地購買中國汽車的地方主要是一些專門的汽車銷售店。我們在名為"汽車屋"的俄羅斯汽車經銷商官網看到清晰列出了他們銷售的中國汽車品牌,包括奇瑞、吉利、歐萌達、長安、一汽、哈弗以及江淮汽車等。
但在俄媒的聚光燈下,《星船知造》暫未看到低溫環境下中國汽車存在的問題有經銷商給出具體解決方案。事實上,為了應對寒冷的氣候,俄媒倒是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來改善中國汽車加熱座椅的配備問題:
一是消費者另行購買坐墊,但必須能穩穩地固定在座椅上,如同給座椅披上了一件保暖的外套。
二是為座椅定制專屬的“暖氣套裝”——汽車服務公司可以為座椅安裝內置暖氣,雖然成本稍高,但優勢在于可以根據座椅的型號進行個性化調整。

圖源:РБК—РосБизнесКонсалтинг
俄當地汽車專家阿列克謝·格拉瑪齊科夫(Alexey Grammatchikov)則建議,購買中國汽車的車主不妨自己做準備:
準備冬季輪胎——提前準備一套備用冬季輪胎,重點關注冬季輪胎狀況是否良好,如果使用壽命很長(大約5年),檢查是否有螺柱損壞或裂紋。因為冬季道路安全關鍵靠輪胎,尤其是在莫斯科。如果輪胎不適應嚴重的霜凍,橡膠就會變硬,汽車在冬季道路上會失去可控性。
車輛技術液及配件——始終關注發動機機油的更換時間以及制動液和冷卻液的可用性。重點是不要忘記“洗”——清洗玻璃。在莫斯科周圍行駛時,雪泥容易飛到擋風玻璃上,導致能見度喪失。
清洗刷——冬季白天時間短,夜間能見度良好很重要。雨刷器要能在雪、雨和泥漿中很好地清潔擋風玻璃。

此前的日系、德系車如何應對俄羅斯低溫環境?
過去15年來,俄羅斯一直偏愛從日本進口混合動力汽車。這些混合動力汽車有較強的抗寒能力,發電機和電子設備等配套設施能抵御低溫的侵襲。與傳統汽車相比,它們更能適應極寒環境。
俄羅斯從德國進口的梅德賽斯E級和S級均配有加熱扶手,但價格較高;俄羅斯市場上幾乎所有廉價車型都配有溫暖的前排座椅以應對低溫環境。這意味著,此前出口到俄羅斯的德系車具備應對低溫環境的汽車部件。
再結合公開數據,可以肯定的是:曾經深耕俄羅斯多年的日系、德系車面對俄羅斯低溫環境都有完整的配套部件。
而目前國產車出口俄羅斯尚未建立起成熟的低溫零部件供應鏈。
04,破冰
我國汽車要想在俄羅斯的銷量和口碑更上一層樓,提升用戶滿意度是關鍵。
中汽研就對此提過建議:自主品牌要對俄羅斯的氣候環境和用車習慣做好調研,從而對車輛進行針對性的改進。此外,針對俄羅斯用戶所不滿的售價問題,自主品牌最好建立起成熟的低溫零部件供應鏈,并考慮俄羅斯本土生產的可能性,從而降低中國汽車在俄羅斯的售價。
從油電車型來看,現階段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實際情況讓全球高寒地區都不適合大范圍推廣使用純電新能源汽車。與之相比,增程式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在高寒天氣下更具優勢。
這一點從俄羅斯曾大舉進口日本混合動力汽車也可見一斑。
據俄羅斯汽車市場分析機構Autostat援引俄羅斯“Chery Automobile RUS”公司新聞部門負責人尼基京娜-卡薩爾斯卡婭的話報道,中國奇瑞將向俄羅斯推出2款新型混合動力汽車:2024年,計劃向俄羅斯推出奇瑞艾瑞澤(Arrizo) 8 e+混合動力轎車。
中國奇瑞瑞虎7 PRO e+、奇瑞艾瑞澤 8 e+混合動力轎車均配備基于1.5升汽油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混合動力裝置。上述兩型汽車的純電續航里程均約為100公里,(滿油滿電)總續航里程可達1300公里。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國產混合動力汽車踏上俄羅斯這片寒冷的土地,發揮科技的力量,展現中國制造的強大實力。
另一方面,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囿于電池的局限性,推廣到俄羅斯極寒地區步履維艱,但它并非注定與俄羅斯無緣。
低溫會導致新能源汽車電池放電速率加快,儲電能力降低,但我國業界正努力突破新能源汽車寒地應用瓶頸。將國產車打造成俄羅斯低溫環境下的勇士,需要昂貴的裝備費。高成本的生產加上關稅的束縛,會讓國產車身價飆升。所以可以考慮從俄羅斯本土化生產和出口低溫零部件入手。
本土化生產:選擇攜手俄羅斯車企,如俄羅斯拉達汽車公司,該公司是俄羅斯國產車企,深知當地用戶的真實需求,對汽車低溫配套設施更熟悉,由俄方車企進行用戶調研,提出低溫零部件要求,我國在俄羅斯設立的車企負責生產,生產的低溫零部件提供給俄羅斯車企或賣給線下零售商、汽車服務公司,讓汽車在極寒中也能馳騁自如。
出口低溫零部件:中國汽配經銷商可與俄羅斯的汽車零部件經銷商或進口商合作,深入了解俄羅斯汽車低溫零配件的市場需求、當地政策。最好通過線上渠道銷售產品——入駐跨境電商平臺不失為出口低溫零部件的極佳路徑。
歐洲各公司撤離俄羅斯市場為中國商人打開了機會之窗。俄羅斯企業也打算將供應鏈定位在中國。
我國的汽車零配件可通過多個跨境電商平臺賣到俄羅斯,目前包括但不限于:速賣通,Ozon,Joom等。
速賣通:在俄羅斯創立了海外倉和優先倉,為賣家提供倉儲和物流解決方案。此外,速賣通還設有專門的汽車零部件目錄,某些品牌可以在俄羅斯一些城市獲得保修。
我國已有不少汽配賣家借助速賣通在俄羅斯大展拳腳,因為速賣通早已將俄羅斯納入戰略版圖,當前局勢下,這個土生土長的中國平臺展現出強大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為我國賣家提供了堅實后盾。
速賣通緊盯俄羅斯蛋糕,俄羅斯本土電商平臺也竭力“肥水不流外人田”。包括Yandex、Ozon以及LaModa等。
Ozon:被稱為“俄羅斯亞馬遜”,也被認為是中國企業速賣通在俄羅斯的最大對手。作為本土老平臺,用戶熟悉度、使用率都很高。Ozon官方數據顯示,Ozon Global上列出的產品90%以上來自中國賬戶,60%的俄羅斯人更青睞中國產品。
Joom:俄羅斯電商平臺,接受來自中國的跨境賣家。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助力低溫零配件進軍俄羅斯市場。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中俄貿易額創歷史新高,達到2401.1億美元,同比增長26.3%。其中,中國對俄羅斯出口增長46.9%,總額約1109.7億美元。
早在2018年,中俄就已簽署《關于電子商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支持兩國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合作,特別是通過電子商務促進優質特色產品跨境貿易,為兩國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空間。
在之前的稿件《歐美撤資后,俄羅斯市場補位實錄》中,我們就提到過,當西方車企關閉對俄羅斯的經銷系統后,中國汽配經銷商打開了跨境電商交易平臺。盡管跨境物流長達30天,但面對線下排隊幾個月去買一瓶12000盧布原裝機油的煎熬,線上種類豐富且物美價廉的產品不僅滿足需求,也讓俄羅斯車主在購置國產汽車時免去配件難求的后顧之憂。
中國車要想更好應對俄羅斯之冬,迎來質量、銷量的雙提升,本土化生產和提供更適應當地低溫需求的汽車和配件必不可少。
參考資料
[1] AUTONEWS,CARS,РБК—РосБизнесКонсалтинг,рамблер,msk1.ru,Зарулем 95
[2]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3] 需求激增2300%,俄羅斯車主需要中國汽配,大數跨境
[4] 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正式投產 ,長城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