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汽車零部件的寒氣吹向歐洲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汽車零部件的寒氣吹向歐洲

整體上看,汽車配件作為一個規模十分龐大的產業,確實已經出現了價值向中國流動的趨勢。

文|巨潮 小盧魚

編輯|楊旭然

在德系車企被迫卷入汽車行業開年的價格戰之后,德國工業巨頭博世集團(BOSCH)似乎也感受到了那股寒氣。

常年穩居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頭把交椅的博世集團近日宣布,根據目前的業務量,其家電部門(BSH)計劃到2027年底在全球范圍內裁減約3500個間接領域部門的崗位,其中1000個崗位將在今年被裁減掉。

而在今年1月,博世集團剛剛宣布要在2026年之前裁員1200人,其中950人的裁員份額被預定在德國本土;去年12月,博世集團則宣布將于2025年底之前,在驅動業務板塊削減包括研發、銷售和管理在內的1500個工作崗位。

另一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采埃孚,今年也被消息人士指出正計劃在未來六年內裁減德國員工12000人,相當于德國所有員工數量的四分之一,同時關停蓋爾森基興和Eitorf在內的兩座工廠。

法國的汽車零部件巨頭法雷奧也向外媒確認,該公司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150人,其中970個被裁崗位位于歐洲。此外,法雷奧還計劃將混動部門和電動汽車部門進行合并。

為何這些原本高居鐵王座上的汽車零部件們,紛紛開始了少見的裁員計劃?因為他們不僅在中國市場上面臨激烈競爭,在海外市場上,也要迎接野心勃勃的挑戰。

客戶為王

零部件供應商的客戶結構決定其短期業績和長期發展。

大部分的零部件供應商,身家性命是綁定在下游優勢車企客戶身上的。在整車市場格局的變化過程中,如果這些供應商能享受到大客戶的發展紅利,就有可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

車燈制造龍頭企業星宇股份的崛起之路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星宇股份股價表現(自上市至今)

這家2011年上市的車燈制造商,在2018-2020年這個SUV周期進入尾聲、LED滲透放緩的時段里,仍然受益于前期開拓的優質合資車企客戶,期間股價、業績表現均好于汽車零部件行業整體水平。

2018年時星宇股份的主要包括一汽大眾、一汽豐田、上汽大眾和廣汽豐田,其中貢獻最大的客戶一汽大眾對應的收入從2017年的12.86億元持續增長至2020年的27.15億元,對應的收入占比也從30.21%提高到37.07%。

這輪增長的背后原因是,一汽大眾迎來了強車型周期。

一汽大眾旗下的邁騰在2018年的銷量接近24萬輛,繼續保持在中型轎車市場的領先地位,速騰在2018年車型上市后,繼續保持在A+級三廂車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探歌作為一汽大眾首款SUV,在2018年上市后也迅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2018年,一汽大眾整體市場份額提升至8.8%,是規模前十的車企中,份額增長最高的合資企業;2019年,一汽大眾成為當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產銷雙雙突破200萬輛的乘用車企業。

即使是疫情肆虐的2020年,一汽大眾的累計終端銷量仍舊同比增長了1.5%。然而2021之后,在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下,傳統合資品牌開始面臨明顯的下行壓力,有的合資品牌正在告別中國市場,有的留下了卻也風光不再。

2020年雷諾集團將其持有東風雷諾50%股權轉讓給東風汽車集團,東風雷諾終止運營;2022年廣汽菲克提出破產申請;2023年廣汽謳歌停產,東風日產累計銷量同比下滑21.17%,成為日系合資車企中同比下滑最嚴重的。

同樣是2023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增長至52%,12月份的銷量占比更是高達58.2%,對比從前自主品牌喊出的“40%保衛戰”口號,市場格局變化可見一斑。

受此影響,2021、2022年星宇股份的營收增速分別為8.01%和4.28%,明顯低于過去20%左右的增速,2023年公司業績亦是承壓。也因此,星宇股份需要向一汽紅旗和蔚小理等自主品牌車企發力,重新綁定上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優勢車企。

博世集團等外資汽車零部件巨頭的裁員也是同一個道理,因為隨著國產新能源車企的崛起,汽車的核心技術由發動機、變速箱轉向了三電系統、軟件、智能駕駛等,這些成長賽道也成為了國產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展拳腳的地方。

博世集團雖然也清楚的知道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要性,但是過去幾年在電動化領域投入巨大卻一直沒有收到相應的利潤回報,在降本增效的大原則下也只能先裁掉負責研發自動駕駛軟件的跨域計算解決方案等業務人員了。

歷史轉折

中國二十載汽車出海史終于迎來爆發。

時代的風并不是突然吹響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因為在那之前,中國人已經為國產汽車出海奮斗了二十年,為造出國產車更是已經奮斗了七十年。

在自主汽車工業興起的20世紀末,外資汽車零部件廠商手握絕大部分汽車的技術專利,自主車企受制于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核心零部件,國家只能用市場空間和真金白銀來換汽車技術。

自2005年起,一部分車企試圖通過海外并購和正向研發的方式,在發動機等核心領域進行追趕,比如吉利收購沃爾沃、路特斯、戴姆勒、上汽并購羅孚汽車/名爵、東風入股法國標致雪鐵龍等。

以吉利為例,基于沃爾沃技術基礎研發出了型號為JLH-3G15TD 1.5T的3缸發動機和型號JLH-4G20TD的2.0T發動機,發動機水平達到行業領先;同時雙方合作研發了7速雙離合變速箱,在自主變速箱研發中表現領先。

2016年10月,吉利與沃爾沃合作研發出全新CMA底盤架構,并正式推出高端品牌領克。以領克為基石,吉利汽車的產品售價沖上15-25萬元區間,并正式開啟對歐洲的出口,公司在海外的擴張加速。

在爆款車型領克等的帶動下,吉利汽車2016年實現銷量76.6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0%),登頂自主品牌銷冠,直至2021年才被比亞迪超越。

跟隨著整車品牌的步伐,國產汽車零部件企業也開始“走出去”,在2005- 2022 年間大量國產汽車零部件企業進行了海外并購,中鼎股份、均勝電子、岱美股份、福耀玻璃、德賽西威等均有所行動。

這些汽零企業的目標,一是快速獲取被并購公司的技術,并通過正向研發實現技術迭代;二是直接承接被并購公司原有客戶群體,借此進入美歐頭部車企供應鏈;三是實現產業延展,向博世集團這樣有多個產品線的龍頭企業學習。

回顧這些被并購企業的區域分布,不難發現自主品牌為了貼近客戶偏好選擇日本、德國、北美(美國/墨西哥)等地的公司。而在這些想要搶占的海外市場上,國產車企最大的競爭對手無疑是日系車。

只是直到2020年之前,自主品牌在海外的技術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都很有限,要到2021年國產汽車出海才取得突破性進展,當年出口量超過200萬輛,同比漲幅達 101%,在2022-2023年間出口依舊維持強勢。

這種轉變背后最大的功臣正是國產新能源車企,利用三電系統、智能化配置中的創新實力和技術優勢,瞄準了海外品牌電動車供給車型少、性價比低的問題,一舉填補上了海外市場空缺,并與走氫能源路線的日系車企拉開距離。

長期看,在技術和產品力優勢下,電動車出海將為國產車企和汽零供應商提供品牌重塑機會。在汽車工業里,Made in China將不再只代表物美價廉和低端路線,而是可以和歐美日品牌同臺競技。

居安思危

國產替代的極限在哪里?

無論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零部件領域的國產替代浪潮已經勢不可擋。

像大家熟悉的福耀玻璃,就占據了汽車玻璃國內市場60%的份額和全球市場17%的份額,以延鋒、新泉、常熟汽飾為代表的汽車內飾企業,也開始利用成本和效率優勢獲得了超過17%的全球市場份額。

而新能源熱管理、高階智能駕駛域控、智能座艙等與電動車高度相關的成長型賽道,也給了國產汽車零部件廠商更多競爭的機會。

以智能座艙為例,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預計到2026年全球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可達44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規模達183億美元,國內年復合增長率(CAGR)達14.2%,為國產汽零廠商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德賽西威這樣的汽車電子廠商,近年來智能座艙業務發展表現強勁,推出全自動泊車、大屏化座艙產品等產品,并新獲得長安福特、吉利汽車、比亞迪汽車、廣汽乘用車、合眾汽車等多家主流客戶的項目定點。

雖然德賽西威的智能座艙業務營收增速一度高達40%-50%,但是汽車行業整體下行和新能源車企價格戰的壓力傳導之下,德賽西威作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盈利能力也開始承壓,必須持續完善產品、獲取訂單才能獲得長久的業績增長。

因為汽車和汽零的市場空間并不是無限增長的,新品滲透率和國產替代率總有一個天花板,未來的市場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春節后新能源車企們愈演愈烈的價格戰就是清楚的預示,與車企綁定的汽零供應商們更要有危機意識。

即便是寧德時代這種全球鋰電池供應商龍頭,如今也不敢再借助市場壟斷地位和車企簽霸王條款,曾毓群這位從前“排隊都難見上一面”的人,近期在尋求合作的路上也是馬不停蹄,分別與賽力斯、東風猛士、江汽集團、滴滴出行等多家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

寧德時代股價表現(自2019年4月至今)

更重磅的消息是繼1月份牽手臨工重機后,2月27日,寧德時代與中國龍工宣布進行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開拓新能源工程機械市場。

寧德時代對新市場的渴望,或許因動力電池降價潮的來臨而更顯緊迫。據悉,為確保市場地位,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旗下的弗迪電池將繼續推行降本策略,動力電池很可能會進入0.3元/Wh的時代。

而在更早之前,電動汽車的重要原材料碳酸鋰價格已經暴跌,天齊鋰業等“鋰王”的業績和股價都遠不如之前風光。

整體上看,汽車配件作為一個規模十分龐大的產業,確實已經出現了價值向中國流動的趨勢。但這并不意味著會出現雞犬升天的局面。在這個產能很容易大于需求的時代里,似乎沒有誰可以高枕無憂,整車企業也好,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好,都要在這場汽車工業史上的大淘汰賽中努力活下去。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汽車零部件的寒氣吹向歐洲

整體上看,汽車配件作為一個規模十分龐大的產業,確實已經出現了價值向中國流動的趨勢。

文|巨潮 小盧魚

編輯|楊旭然

在德系車企被迫卷入汽車行業開年的價格戰之后,德國工業巨頭博世集團(BOSCH)似乎也感受到了那股寒氣。

常年穩居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頭把交椅的博世集團近日宣布,根據目前的業務量,其家電部門(BSH)計劃到2027年底在全球范圍內裁減約3500個間接領域部門的崗位,其中1000個崗位將在今年被裁減掉。

而在今年1月,博世集團剛剛宣布要在2026年之前裁員1200人,其中950人的裁員份額被預定在德國本土;去年12月,博世集團則宣布將于2025年底之前,在驅動業務板塊削減包括研發、銷售和管理在內的1500個工作崗位。

另一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采埃孚,今年也被消息人士指出正計劃在未來六年內裁減德國員工12000人,相當于德國所有員工數量的四分之一,同時關停蓋爾森基興和Eitorf在內的兩座工廠。

法國的汽車零部件巨頭法雷奧也向外媒確認,該公司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150人,其中970個被裁崗位位于歐洲。此外,法雷奧還計劃將混動部門和電動汽車部門進行合并。

為何這些原本高居鐵王座上的汽車零部件們,紛紛開始了少見的裁員計劃?因為他們不僅在中國市場上面臨激烈競爭,在海外市場上,也要迎接野心勃勃的挑戰。

客戶為王

零部件供應商的客戶結構決定其短期業績和長期發展。

大部分的零部件供應商,身家性命是綁定在下游優勢車企客戶身上的。在整車市場格局的變化過程中,如果這些供應商能享受到大客戶的發展紅利,就有可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

車燈制造龍頭企業星宇股份的崛起之路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星宇股份股價表現(自上市至今)

這家2011年上市的車燈制造商,在2018-2020年這個SUV周期進入尾聲、LED滲透放緩的時段里,仍然受益于前期開拓的優質合資車企客戶,期間股價、業績表現均好于汽車零部件行業整體水平。

2018年時星宇股份的主要包括一汽大眾、一汽豐田、上汽大眾和廣汽豐田,其中貢獻最大的客戶一汽大眾對應的收入從2017年的12.86億元持續增長至2020年的27.15億元,對應的收入占比也從30.21%提高到37.07%。

這輪增長的背后原因是,一汽大眾迎來了強車型周期。

一汽大眾旗下的邁騰在2018年的銷量接近24萬輛,繼續保持在中型轎車市場的領先地位,速騰在2018年車型上市后,繼續保持在A+級三廂車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探歌作為一汽大眾首款SUV,在2018年上市后也迅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2018年,一汽大眾整體市場份額提升至8.8%,是規模前十的車企中,份額增長最高的合資企業;2019年,一汽大眾成為當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產銷雙雙突破200萬輛的乘用車企業。

即使是疫情肆虐的2020年,一汽大眾的累計終端銷量仍舊同比增長了1.5%。然而2021之后,在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下,傳統合資品牌開始面臨明顯的下行壓力,有的合資品牌正在告別中國市場,有的留下了卻也風光不再。

2020年雷諾集團將其持有東風雷諾50%股權轉讓給東風汽車集團,東風雷諾終止運營;2022年廣汽菲克提出破產申請;2023年廣汽謳歌停產,東風日產累計銷量同比下滑21.17%,成為日系合資車企中同比下滑最嚴重的。

同樣是2023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增長至52%,12月份的銷量占比更是高達58.2%,對比從前自主品牌喊出的“40%保衛戰”口號,市場格局變化可見一斑。

受此影響,2021、2022年星宇股份的營收增速分別為8.01%和4.28%,明顯低于過去20%左右的增速,2023年公司業績亦是承壓。也因此,星宇股份需要向一汽紅旗和蔚小理等自主品牌車企發力,重新綁定上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優勢車企。

博世集團等外資汽車零部件巨頭的裁員也是同一個道理,因為隨著國產新能源車企的崛起,汽車的核心技術由發動機、變速箱轉向了三電系統、軟件、智能駕駛等,這些成長賽道也成為了國產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展拳腳的地方。

博世集團雖然也清楚的知道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要性,但是過去幾年在電動化領域投入巨大卻一直沒有收到相應的利潤回報,在降本增效的大原則下也只能先裁掉負責研發自動駕駛軟件的跨域計算解決方案等業務人員了。

歷史轉折

中國二十載汽車出海史終于迎來爆發。

時代的風并不是突然吹響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因為在那之前,中國人已經為國產汽車出海奮斗了二十年,為造出國產車更是已經奮斗了七十年。

在自主汽車工業興起的20世紀末,外資汽車零部件廠商手握絕大部分汽車的技術專利,自主車企受制于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核心零部件,國家只能用市場空間和真金白銀來換汽車技術。

自2005年起,一部分車企試圖通過海外并購和正向研發的方式,在發動機等核心領域進行追趕,比如吉利收購沃爾沃、路特斯、戴姆勒、上汽并購羅孚汽車/名爵、東風入股法國標致雪鐵龍等。

以吉利為例,基于沃爾沃技術基礎研發出了型號為JLH-3G15TD 1.5T的3缸發動機和型號JLH-4G20TD的2.0T發動機,發動機水平達到行業領先;同時雙方合作研發了7速雙離合變速箱,在自主變速箱研發中表現領先。

2016年10月,吉利與沃爾沃合作研發出全新CMA底盤架構,并正式推出高端品牌領克。以領克為基石,吉利汽車的產品售價沖上15-25萬元區間,并正式開啟對歐洲的出口,公司在海外的擴張加速。

在爆款車型領克等的帶動下,吉利汽車2016年實現銷量76.6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0%),登頂自主品牌銷冠,直至2021年才被比亞迪超越。

跟隨著整車品牌的步伐,國產汽車零部件企業也開始“走出去”,在2005- 2022 年間大量國產汽車零部件企業進行了海外并購,中鼎股份、均勝電子、岱美股份、福耀玻璃、德賽西威等均有所行動。

這些汽零企業的目標,一是快速獲取被并購公司的技術,并通過正向研發實現技術迭代;二是直接承接被并購公司原有客戶群體,借此進入美歐頭部車企供應鏈;三是實現產業延展,向博世集團這樣有多個產品線的龍頭企業學習。

回顧這些被并購企業的區域分布,不難發現自主品牌為了貼近客戶偏好選擇日本、德國、北美(美國/墨西哥)等地的公司。而在這些想要搶占的海外市場上,國產車企最大的競爭對手無疑是日系車。

只是直到2020年之前,自主品牌在海外的技術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都很有限,要到2021年國產汽車出海才取得突破性進展,當年出口量超過200萬輛,同比漲幅達 101%,在2022-2023年間出口依舊維持強勢。

這種轉變背后最大的功臣正是國產新能源車企,利用三電系統、智能化配置中的創新實力和技術優勢,瞄準了海外品牌電動車供給車型少、性價比低的問題,一舉填補上了海外市場空缺,并與走氫能源路線的日系車企拉開距離。

長期看,在技術和產品力優勢下,電動車出海將為國產車企和汽零供應商提供品牌重塑機會。在汽車工業里,Made in China將不再只代表物美價廉和低端路線,而是可以和歐美日品牌同臺競技。

居安思危

國產替代的極限在哪里?

無論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零部件領域的國產替代浪潮已經勢不可擋。

像大家熟悉的福耀玻璃,就占據了汽車玻璃國內市場60%的份額和全球市場17%的份額,以延鋒、新泉、常熟汽飾為代表的汽車內飾企業,也開始利用成本和效率優勢獲得了超過17%的全球市場份額。

而新能源熱管理、高階智能駕駛域控、智能座艙等與電動車高度相關的成長型賽道,也給了國產汽車零部件廠商更多競爭的機會。

以智能座艙為例,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預計到2026年全球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可達44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規模達183億美元,國內年復合增長率(CAGR)達14.2%,為國產汽零廠商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德賽西威這樣的汽車電子廠商,近年來智能座艙業務發展表現強勁,推出全自動泊車、大屏化座艙產品等產品,并新獲得長安福特、吉利汽車、比亞迪汽車、廣汽乘用車、合眾汽車等多家主流客戶的項目定點。

雖然德賽西威的智能座艙業務營收增速一度高達40%-50%,但是汽車行業整體下行和新能源車企價格戰的壓力傳導之下,德賽西威作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盈利能力也開始承壓,必須持續完善產品、獲取訂單才能獲得長久的業績增長。

因為汽車和汽零的市場空間并不是無限增長的,新品滲透率和國產替代率總有一個天花板,未來的市場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春節后新能源車企們愈演愈烈的價格戰就是清楚的預示,與車企綁定的汽零供應商們更要有危機意識。

即便是寧德時代這種全球鋰電池供應商龍頭,如今也不敢再借助市場壟斷地位和車企簽霸王條款,曾毓群這位從前“排隊都難見上一面”的人,近期在尋求合作的路上也是馬不停蹄,分別與賽力斯、東風猛士、江汽集團、滴滴出行等多家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

寧德時代股價表現(自2019年4月至今)

更重磅的消息是繼1月份牽手臨工重機后,2月27日,寧德時代與中國龍工宣布進行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開拓新能源工程機械市場。

寧德時代對新市場的渴望,或許因動力電池降價潮的來臨而更顯緊迫。據悉,為確保市場地位,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旗下的弗迪電池將繼續推行降本策略,動力電池很可能會進入0.3元/Wh的時代。

而在更早之前,電動汽車的重要原材料碳酸鋰價格已經暴跌,天齊鋰業等“鋰王”的業績和股價都遠不如之前風光。

整體上看,汽車配件作為一個規模十分龐大的產業,確實已經出現了價值向中國流動的趨勢。但這并不意味著會出現雞犬升天的局面。在這個產能很容易大于需求的時代里,似乎沒有誰可以高枕無憂,整車企業也好,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好,都要在這場汽車工業史上的大淘汰賽中努力活下去。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邻水| 临汾市| 万年县| 沙洋县| 江达县| 比如县| 巨鹿县| 横山县| 苏州市| 安多县| 裕民县| 唐山市| 宁德市| 兴业县| 南川市| 郧西县| 宁远县| 惠来县| 清新县| 理塘县| 琼海市| 凤阳县| 汪清县| 新巴尔虎右旗| 冷水江市| 北碚区| 商丘市| 乐亭县| 达州市| 洮南市| 金坛市| 稻城县| 佳木斯市| 渭源县| 黄龙县| 丹寨县| 鄂州市| 上高县| 富川| 桐梓县|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