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青山系鋰電池公司瑞浦蘭鈞(00666.HK)上市第一年即大幅虧損。
2月29日晚間,瑞浦蘭鈞公告稱,預計2023年凈虧損18億-20億元,其2022年虧損額為4.5億元。
瑞浦蘭鈞由此超越孚能科技(688567.SH),成為去年國內虧損規(guī)模最大的鋰電池上市公司。根據孚能科技上周發(fā)布的業(yè)績預告,其2023年凈虧損17.7億元。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鋰電池行業(yè)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去年盈利規(guī)模繼續(xù)擴大,凈利潤首次超過400億元。
瑞浦蘭鈞2022年12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去年12月掛牌上市,募資20.13億港元(約合18.5億元人民幣)。
2020-2022年,盡管營收大幅提升,但瑞浦蘭鈞連續(xù)三年虧損,虧損總額達到11億元。
瑞浦蘭鈞在招股書中已預估,2023年將繼續(xù)虧損,其同時預測,將于2025年實現盈利并產生經營現金流入。
就去年巨額虧損,瑞浦蘭鈞解釋稱,原材料價格下降導致其鋰電池產品價格下行,但受生產周期影響,原材料價格下行未能及時傳導至公司的銷售成本。
去年以來,以碳酸鋰為代表的鋰電池原材料價格普遍下滑。其中,碳酸鋰價格一度下跌至每噸10萬元以下,年內降幅達到八成。
瑞浦蘭鈞同時稱,部分下游客戶回款周期延長,導致其應收賬款減值準備金增加。應收賬款減值準備是指企業(yè)根據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對應收賬款進行的預估減值。
此外,管理及研發(fā)費用增加,也造成了瑞浦蘭鈞去年虧損加劇。
瑞浦蘭鈞由世界500強青山集團于2017年10月創(chuàng)立,青山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不銹鋼制造商和金屬鎳生產商。青山集團創(chuàng)始人項光達持有瑞浦蘭鈞59.4%的股權,為實際控制人。
瑞浦蘭鈞的主營業(yè)務包括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兩部分。
在動力電池方面,其擁有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零跑汽車、威睿電動等動力電池客戶,還涵蓋一家總部位于荷蘭的著名汽車公司、一家總部位于德國的豪華汽車公司及一家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
儲能電池領域,瑞浦蘭鈞的客戶包括陽光儲能、古瑞瓦特、固德威等,其儲能電池產品應用于中國和美國、歐洲、日本等海外市場的家庭及工商業(yè)應用場景。
在全球鋰電池制造商中,瑞浦蘭鈞2022年儲能電池裝機量的市場份額為8.8%,位居全球第三,僅次于寧德時代和比亞迪(002594.SZ)。
瑞浦蘭鈞計劃在2025年底實現150 GWh以上的電池產能。若以每輛車搭載50 KWh電量(50度電)計算,上述動力電池可配套超300萬輛新能源汽車。
截至去年上半年,瑞浦蘭鈞設計電池年產能為35.2 GWh,并計劃于2023年底將產能增至69 GWh。
瑞浦蘭鈞是目前港股市值最高的鋰電池公司。截至2月29日收盤,其市值為346.5億港元(約合318億元人民幣)。2022年10月掛牌港交所的中創(chuàng)新航(03931.HK) ,目前市值為258.8億港元(約合237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