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胡振明
熱景生物(688068.SH)去年營業收入只有5.41億元,同比降84.78%,歸母凈利潤只有0.30億元,同比降96.81%。
2月28日晚間,熱景生物發布《2023年度業績快報公告》表示,2023年度國內外抗擊新冠疫情取得巨大勝利,新冠抗原檢測試劑已非抗疫急需物資,相關業務范圍恢復至疫情前;熱景生物自身的營業收入較上年出現了較大下降,導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和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出現大幅下降。
公告顯示,2023年,熱景生物執行從診斷到治療業務的全研發戰略布局,加大在生物創新藥及創新診斷領域的人員、設備和技術投入,推出新產品和儲備發展潛力,累計研發投入13334.83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24.64%。不過,熱景生物表示,由于創新業務研發周期長、投入大,短期內還無法為其貢獻業績,也影響了其利潤水平。
2023年度,熱景生物實現營業收入5.41億元,和上年營收35.57億元相比,大幅下降84.7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016.12萬元,上年歸母凈利潤高達9.45億元,與上年相比下降96.8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643.66萬元,與上年的9.42億元相比下降了105.99%。

2023年,熱景生物的營業總收入、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等各項業績指標較上年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結束之后,熱景生物的主要產品已非抗疫急需物資。
和經營業績相似,熱景生物股價自2022年年底出現一輪暴跌之后,2023年全年股價不斷走低。2023年首個交易日,熱景生物股價當天最高為61.83元/股,接著股價不斷下跌,到8月25日最低跌至35.70元/股;隨后,股價在9月、10月出現一輪上漲,但到11月9日漲勢戛然而止。
2023年11月中旬開始,熱景生物股價再次出現連續下跌的行情,“跨年”下跌之后,在2024年2月6日跌至新低23.67元/股。此時,距離2023年初的高點已經比較“遙遠”。

就在股價跌出新低之后,2月7日盤后,熱景生物發布《關于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方案的公告》,擬使用自有資金7500萬元(含)至15000萬元(含)回購其股票;回購股份的價格不超過53.00元/股,回購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本次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3個月內”。
若按照本次回購金額下限7500萬元(含)及回購價格上限53元/股進行測算,本次回購數量為141.51萬股,約占熱景生物當前總股本的1.53%;若按照本次回購金額上限15000萬元(含)及回購價格上限53元/股進行測算,預計回購股份283.0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07%。
很快,回購股份的公告發布后第二天(2月8日),熱景生物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股份97.1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5%,購買的最高價為31.64元/股,最低價為27.28元/股,已支付的總金額為2970.08萬元(不含印花稅、交易傭金等交易費用)。
截至2024年2月19日收盤,熱景生物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已累計回購股份2,47.6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68%,回購成交的最高價為33.79元/股,最低價為27.28元/股,已支付的資金總額為7911.00萬元(不含印花稅、交易傭金等交易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也在2024年2月初,熱景生物發布《關于轉讓控股子公司部分股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擬向林長青轉讓控股子公司北京堯景基因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堯景基因”)10%的股權,轉讓價款為1000萬元,全部以現金方式支付。
林長青為熱景生物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直接持有熱景生物23.5%的股份。
標的公司堯景基因成立于2021年10月,注冊資本為1億元,實收注冊資本5800萬元。截至2023年年末,堯景基因的凈資產為1946.27萬元。以2023年12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堯景基因股東全部權益的評估價值為2034.37萬元,增值88.10萬元,增值率為4.53%。

然而,2023年度,堯景基因的營業收入只有886.45萬元,凈利潤則是虧損1277.86萬元。參考上述審計及評估結論,熱景生物同意按照堯景基因的認繳注冊資本原價1億元為基準,以1000萬元的價格將其所持堯景基因10%的股權全部轉讓給林長青。林長青同意按照此價格受讓標的股權。
熱景生物在公告中表示:“以上交易定價公允合理,不存在損害公司股東利益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