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鋅刻度 陳鄧新
編輯|李覲麟
AI時代,百度備受關注。
2024年2月28日,百度發布最新財報,2023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為349.51億元,同比增長6%,而凈利潤為77.55億元,同比增長44%;2023年全年營業收入為1345.98億元,同比增長9%,而凈利潤為287億元,同比增長39%。
論增速,凈利潤遠遠高于營業收入。
財報背后,百度的AI商業化走到哪一步了?百度搜索“換帥”,到底意味著什么?AI電商,能否成為百度重塑競爭力的關鍵抓手?
新舊動能轉換,AI成決定因素
AI,一直是百度的底色。
早在2016年,“夯實移動生態,決勝AI時代”就成為百度的核心戰略,彼時外界對AI的態度并不樂觀。
事實也的確如此,AI如何落地,一直是互聯網經久不衰的話題。
隨著ChatGPT橫空出世,全球有名有姓的互聯網玩家紛紛下場,AI一躍成為互聯網賽道“角斗”的關鍵變量。
苦守多年,百度看到了AI的曙光。
為了抓住歷史機遇,百度下定決心借助AI原生思維重構旗下的產品與服務,以求搶占了AI時代的制高點。
“2023年在迭代文心大模型與文心一言、重構產品和服務以及商業化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李彥宏如是說。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文心一言用戶數超過1億,累計完成了37億字的文本創作,輸出3億行代碼;文心大模型的日調用量超過5000萬次,季度環比增長190%;百度飛槳平臺已凝聚 1070 萬開發者,開發者已在飛槳上創建了86萬個模型,并已服務23.5萬家企事業單位。
不過,新舊動能轉換也是需要時間的。
百度智能云2023年第四季度的營業收入為84億元,其中大模型為云業務帶來約6.6億元增量收入,想象空間還很大。
那么,2024年對百度而言是關鍵的一年:大模型開了個好頭,之后的出彩將驗證百度AI的成色,以及資本市場給予多高的溢價。
“海豚投研”表示:“從業績本身來看,當下百度的估值仍然更多的是取決于宏觀環境、平臺間的流量時長競爭,AI是百度估值能否重煥生機的決定性因素。”
2023Q4業績
對此,百度的解題思路為“卷應用”。
“我們一定要去卷AI的原生應用,要把這個東西做出來了,模型才有價值。”李彥宏認為大模型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機會,“AI原生時代,我們需要100萬量級的AI原生應用,但是不需要100個大模型。”
一言以蔽之,百度認為大模型的盡頭是AI原生應用。
眼下,AI還沒有跑出殺手級應用,誰能率先拿到下半場“入場券”,不但可以掌握更大的行業話語權,更能決定今后的AI生態位。
換而言之,百度的AI商業化,有了更多的可能。
搜索“換帥”,百度求變
為了推進AI變革,百度近期也進行了組織架構與高管的調整。
一方面,百度文庫升級。
“卷應用”的底層邏輯是“效率為王”,即讓工作變得更簡單,讓學習變得更輕松,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百度文庫迭代為“一站式智能文檔平臺”之后,不僅僅是內容平臺,也是創作平臺,涉足辦公、學習等領域,沖在“效率為王”的第一線。
此背景下,百度文庫業務部升級為BU(事業部),百度副總裁王穎繼續擔任文庫BU負責人,將獲得更多的資源與支持。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百度文庫升級為BU,標志著2024年他們將承擔一定的利潤和用戶增長指標。”
另外一方面,百度搜索“換帥”。
搜索,可謂百度的基本盤,被譽為“現金奶牛”,而“搜索+信息流”也是百度移動生態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毫不夸張地說,沒有玩家可以撼動百度在搜索領域的霸主地位。
不過,進入AI時代之后有了微妙的變化,生成式搜索聲量看漲,而傳統的關鍵字搜索受到沖擊,以至于潛在對手紛紛摩拳擦掌。
譬如,Bing整合ChatGPT之后,微軟將其名稱改為Microsoft Bing,主打AI牌,試圖走出邊緣化的窘境,重塑地位與形象。
而百度的應對之策為嵌入“文心一言”,搜索結果也可以呈現生成式內容,走的是“關鍵詞搜索+生成式搜索”并行的路線。
從實際效果來看,百度在國內搜索市場一家獨大的格局并沒有改變。
盡管如此,百度依然不能大意,潛在的對手們實力不容小覷,這其中小紅書尤為引人矚目,值得高度警惕。
小紅書主打的是智能決策搜索,其“搜索直達”功能可以觸達潛在消費人群,從而協助品牌能夠第一時間進行內容種草。
《2024小紅書搜索推廣白皮書》顯示,小紅書社區月活用戶為2.6億人,小紅書70%月活用戶存在搜索行為,88%的搜索行為為用戶主動發起,9成用戶表示消費決策會被小紅書搜索內容影響,更有高達42%的新用戶在第一天使用小紅書時會使用搜索功能。
不難看出,百度不能按部就班了,不換思想就換人。
為此,李彥宏的“親傳弟子”趙世奇回歸,擔任搜索平臺負責人,搜索各方向負責人轉向趙世奇匯報。
作為技術大拿,趙世奇被百度寄予厚望,肩挑AI時代百度搜索繼續斷層領先的重任。
AI電商,百度的新機遇?
其實,百度早早就預見了“搜索+消費”的威力,視其為AI落地的關鍵抓手。
2023年5月,百度正式發布電商品牌“百度優選”,嘗試借助AI之力,打造“搜推逛”一站式購物決策平臺。
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總經理何俊杰表示:“基于百度APP和百度搜索的流量入口,百度電商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百度平臺每天約有數十億次搜索請求,用戶在搜索信息的同時也在進行著內容消費和線上交易,電商行業已然成為百度移動生態中的重要一環。”
事實上,AI電商已成為行業的共識。
譬如,通過大模型的應用,拼多多可以提供智能化的推薦和虛擬客服,提高購物體驗和銷售轉化率,同時還可以進行供應鏈管理、庫存預測和銷售預測,提高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再譬如,京東的AI智能導購助手“京言”,可以為用戶提供專業的品類咨詢、個性化的送禮助手、產品對比助手等功能,幫助用戶在購物過程中做出更好的決策。
這意味著,AI正在重塑電商的生產力。
2024年1月的“AI重構電商”生態大會披露了一組數據,“百度優選”2023年的GMV同比增長594%,交易用戶數和動銷商家數分別增長4倍和3倍,AI大模型參與促成的交易占總交易的20%。
從這個角度來看,百度涉足電商,雖然前路挑戰重重,但也充滿了機會。
總而言之,AI成為互聯網最頂層的入口,乃兵家必爭之地,所有互聯網巨頭都在all in AI,也必須擁抱AI,擁有AI基因的百度無疑是占優的,當下正處于業績爆炸式增長的前夜。
那么,對百度不妨多一些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