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蜂巢能源已在1月實施減人控費、業務瘦身等多項舉措,以應對鋰電池行業產能過剩、價格內卷、競爭激烈等形勢變化。
界面新聞2月29日從蜂巢能源了解到上述信息,此舉是該公司“高質量發展變革年”調整的一部分。蜂巢能源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系統的研發與生產。
2月27日,蜂巢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紅新已通過微博公開了部分舉措。其中包括對產業布局進行收縮,未來聚焦發展主業。同時,加大實施末位和績差人員淘汰,優化績效考核機制和調整薪酬體系,以此激發組織和人員活力。

此前網上有傳聞稱,某知名電池能源廠開啟大規模裁員,前身是某北方車企動力電池事業部。外界猜測為蜂巢能源。
蜂巢能源前身為長城汽車(601633.SH)在2016年成立的動力電池事業部,長城汽車的總部位于河北保定。2018年,蜂巢能源脫離長城汽車,開始獨立運營,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為蜂巢能源的實際控制人。
除前述末位淘汰舉措外,由于一季度屬于季節性淡季,導致排產下降,蜂巢能源還決定生產線同步減少人員,后續通過精益生產做到減人增效。
根據蜂巢能源招股書披露的信息,截至2022年6月,蜂巢能源雇員規模為1.2萬人。該公司并未公布最新的員工人數。
楊紅新在公司內部傳達上述調整舉措時稱,其目的是讓蜂巢能源在行業競爭中活下去、打勝仗。蜂巢能源執行副總裁王志坤曾在去年11月公開表示,2023年的鋰電行業處在結構性過剩階段,該階段將持續至明年一季度,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的利空因素年底逐漸出清,預計到2024年二季度,行業能夠明顯向好回升。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蜂巢能源截至2022年尚未實現盈利,該年度其營收為99.7億元,凈虧損22.5億元。
蜂巢能源是去年國內排名第六位的動力電池生產商,其市占率為2.24%。今年1月,其市占率升至4.56%,排名也提高至國內第五位。
蜂巢能源曾在2022年11月提交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申請,計劃募資150億元,但于去年12月撤回了此項申請。蜂巢能源當時稱,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以公司以及公司股東的最大利益為重,決定撤回上市申請,并考慮啟動其他融資方案。
根據楊紅新在公司內部披露的信息,蜂巢能源今年訂單增長較快,且資金充足,預計2024年主營業務將實現較大增長。該公司現有未使用的銀行授信額度超過300億元,同時正在開展多種渠道的融資活動,并考慮啟動新的IPO方案。
2月29日中午,楊紅新再次通過微博公開發聲稱,“坦克700上市前后,我們收到了3月起電池訂單要大幅增加的通知。所以本周在緊急招聘一線工人,有3條電芯產線緊急復產,比春節后原復產計劃提前了半個月。”
坦克700為長城汽車旗下車型,定位新能源越野車,已于2月26日正式上市。長城汽車是蜂巢能源最為重要的客戶。蜂巢能源同時向合眾新能源、Stellantis集團、寶馬集團等汽車廠商供應動力電池。
楊紅新還披露,蜂巢能源也收到了歐洲客戶交付計劃提前的通知,因此鹽城工廠的短刀產線也提前在節后復產。短刀電池為蜂巢能源在2019年推出的電池品類,其采用長薄化設計,實現在空間利用率、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的提升。
與此同時,楊紅新也在微博中提及,“公司經營變革和降本增效工作同步持續推動,畢竟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