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證券(002939.SZ)2024年2月28日發布消息稱,2024年2月28日長城證券接受機構調研,公司戰略執行總監、規劃發展部總經理:周鐘山;公司董事會辦公室投資者關系管理崗:許楊參與接待,并回答了調研機構提出的問題。
調研主要內容:
1.公司DMA、雪球業務風控情況如何?此前小盤股暴跌對公司自營業務、衍生品業務是否有影響?
答:公司DMA和雪球業務對客戶資質篩選較嚴,并持續進行程序化檢測和動態管理,通過提早溝通及時掌握客戶的風險偏好、投資觀點、投資計劃、資金儲備等在極端行情中的變化情況,適時采取風控措施,目前未出現客戶違約情形。公司自營和衍生品業務根據相關要求及市場變化及時進行了調整,年前行情變化對公司相關業務影響較為有限。
2.公司董事長于去年10月履新,請問對公司發展戰略作何考慮?
答:“十四五”期間,公司一以貫之堅持“十四五”發展戰略,在打造產業金融的廣闊道路上堅定前行、持續發力。公司深刻領會和思考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提出證券行業要更加聚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核心功能,更好地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定走好新型產業金融之路。
政治性方面,公司一方面要在電力、能源領域打造核心競爭力及品牌優勢,高質量踐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另一方面要重點打造以“綠色金融、科創金融、產業金融”為內涵的“科創金融港”,構建“一鏈一圈”新型產業金融服務模式。
人民性方面,公司要以財富管理條線為“一體”推動零售客戶與優質產品的無縫鏈接,同時將資管子公司、私募子公司、兩家參股公募基金公司打造成為大財富管理有機分工、協調發展的“三翼”,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更加多樣、更高質量的金融服務。
3.和股東的協同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圍繞華能集團主業及電力能源產業鏈企業轉型發展需求,公司在和股東的協同方面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大產業金融研究院對華能集團科技創新項目的創新研究,高質量完成華能新能源公司新景項目財務顧問,為華能浙江公司虛擬電廠項目成果轉化等項目落地提供方案支持;二是積極參與華能集團資本運作相關工作,開拓產融協同新模式,作為財務顧問參與華能集團類REITs業務、擔任華能國際公募REITs項目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管理人等;三是與多家華能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大力拓展融資、投資、項目并購等金融業務;四是加快科創金融港在華能集團及其上下游供應鏈企業的推廣,已儲備華能集團供應商及產業鏈企業342家,落地5單入港企業項目,為企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提供金融助力。
4.公司公募業務利潤占比較高,如何降低降費帶來的沖擊?
答:公司將著力推進公募券結業務以增厚綜合服務收益,去年12月在市場信心嚴重匱乏、全市場股混基金平均單只發行份額僅2億的背景下,公司超額完成券結產品“長城均衡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首發募集,為兩千余位客戶配置資產4.52億元,有效提升公司券結業務的品牌影響力,有助于公司在滿足監管要求的前提下抵御降費影響。
5.公司自營業務整體的決策機制是怎樣的,如何動態調整?答:公司設立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對公司資產負債進行統一研究、協調和管理,審議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總體方案和年度資產配置計劃;設立自營業務執行委員會,對公司自營部門的日常管理及投資工作進行決策,將公司下達的經營業績指標在自營業務線統籌分解并確保順利完成。自營業務執行委員會不定期召開,在市場變化較大的情況下及時召開討論風險和機會應對,對投資決策進行動態調整。
6.證監會優化券商風控指標計算標準,征求意見期已經結束了,公司是否評估過對資本金業務開展的影響?
答:根據公司分類評價結果,新規對風險覆蓋率、資本杠桿率、流動性覆蓋率、凈穩定資金率有所改善,降低了公司表內、表外業務對風控指標的占用,能夠助力公司提升資本使用效率,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7.監管提倡券商走資本節約型的道路,但行業仍然有補充資本的內在需求,公司距離上次增發已經一年半了,后續資本補充計劃?
答:根據公司“十四五”戰略規劃,公司于2022年圓滿完成了增資計劃,目前正按計劃合理使用募集資金,促進資本中介業務、證券投資業務發展,賦能戰略發展目標實現。在目前證監會倡導證券公司自身必須聚焦主責主業,堅持穩健經營,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新路的背景下,公司正在探索新型產業金融之路,致力于提高資產回報,為股東創造價值。未來,公司將綜合自身經營狀況、市場發展戰略等情況確定是否進行資本補充,如有相關事項達到披露標準公司將及時披露。
接待過程中,公司接待人員與投資者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溝通,嚴格按照有關規定,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沒有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