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張慧
界面新聞實習記者|李晗
作為全球首家登陸月球的私企,直覺機器(Intuitive Machines)股價并未實現一飛沖天。
2月26日,直覺機器股價暴跌35%,創下近一年來最大跌幅。2月27日,該股又一度暴跌約20%,最終收盤于6.71美元,漲幅6.94%,但已幾乎回吐自登月以來的漲幅,較20日的收盤價高點下跌約四成。
這主要因為該公司登月任務將被迫提前結束。
2月22日,在經歷11個小時的導航故障和緊張下降后,全球第一艘由私企制造的月球著陸器“奧特修斯”抵達月球表面。
建造商直覺機器表示,在其抵達月球后第二天,由于數據出現錯誤,公司誤以為著陸器以直立方式抵達。
據最新的情況表明,“奧特修斯”在著陸時一條腿被被絆住并摔斷,造成飛行器以側向位置著陸,這導致其太陽能電池板無法正常充電,對其通信能力和運行時間造成極大影響。
聲明稱,該飛行器目前仍在運行,但電池壽命還剩下約10-20小時,隨著儀器電量耗盡,此次探測任務將提前結束。按照原本,飛行器的運行時間為7-10天。
Cantor Fitzgerald高級分析師Andres Sheppard表示,市場對直覺機器的反應有些太過夸張了。該公司從這次任務中至少獲得了1億美元的收入,這已經完成了其1.3億美元目標收入的95%。
關于造成著陸問題的原因,直覺機器表示,這可能是人為錯誤導致的。
“在探測器發射前,飛行準備團隊沒有手動解鎖安全開關,導致飛行器的激光制導測距儀無法啟動,并最終迫使工程師匆忙搭建替代方案。”直覺機器聲明稱。
路透社援引直覺機器高管的話表示,為了節約對“奧特修斯”檢查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公司放棄了對激光系統的試射,這也是導致安全開關失效的原因。
“不過,測距儀故障及臨時解決方案是否是‘奧特修斯’非正常著陸的最終原因,目前還有待確認。”這個高管表示。
“奧德修斯”是全球第一艘登陸月球的私企制造飛船,也是繼1972年阿波羅17號以來,美國首次實現重返月球。
此次任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CLPS)計劃的一部分。據《紐約時報》報道,對于此次任務,NASA以CLPS計劃為名向直覺機器支付了1.18億美元(約合8.49億人民幣)。
“奧德修斯”原計劃運行7-10天,并載有11個有效載荷,其中6個來自NASA,5個來自商業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