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聚美麗 洋 流
2月26日,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波生物,股票代碼:832982)發布了2023年年度業績快報公告。
快報顯示,錦波生物2023年全年營業收入為7.8億元,較2022年的3.9億元,同比增長99.9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9億元,較2022年的1.09億元,同比大漲174.61%。
圖源:錦波生物2023年年度業績快報公告
錦波生物在本次報告中特別提到,本公告所載 2023 年年度主要財務數據為初步核算數據,未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具體數據以其 2023 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數據為準。
持續增長,錦波生物公布上市后首份年報
公開資料顯示,錦波生物成立于2008年,是國內已實現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產業化的企業。其兩大主營業務分別為抗HPV生物蛋白產品和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具體產品形態包括醫療器械、功能性護膚品、原料和衛生用品。
2021年6月29日,錦波生物自主研發的三類醫療器械“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該產品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首個采用新型生物材料——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制備的醫療器械,為相關材料臨床應用及產業轉化奠定基礎。
2023年7月20日,歷經多番輾轉的錦波生物終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北交所“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詳情可見《近90億!北交所“膠原蛋白第一股”》)由此,本次公告也是錦波生物上市以來第一份年度業績快報。
結合近幾年的業績來看,錦波生物營收持續走高,尤其從2021年開始,呈每年兩位數的高增長狀態。
錦波生物的上漲趨勢或是得益于企業的策略。本次快報中,錦波生物指出,收入的可持續增長,主要系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新產品及產品升級、并加大品牌宣傳和市場開拓。
據錦波生物2023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其2023年前三季度的研發費用為6132.77萬元,同比增長90.88%。
圖源:錦波生物2023年三季度財報
從外部因素來看,錦波生物的增勢或許也和醫美以及膠原蛋白市場擴張有一定的關聯。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預測,到2026年,基于膠原蛋白的皮膚專業護理產品的市場份額將超過透明質酸,年復合增長率為52.6%;到2027年,中國膠原蛋白的整體市場規模將達1738億元。
在膠原蛋白“熱”下,搶灘者紛紛涌現,如2022年4月,華熙生物收購益而康生物51%股權,又于8月發布多個膠原蛋白原料產品;鴻星爾克跨界布局重組膠原蛋白賽道等。同時,早期入局的老玩家大多也有不錯的表現。
上圖可見,巨子生物的營收也不斷上漲,每年都呈現兩位數的高增長。2023年上半年,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復美更是實現收入12.28億元,逾100%的同比增長。
盡管創爾生物營收增幅較小,且2021年業績呈現兩位數下滑,但在2023年,其一改頹勢,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12億元,凈利同比增長58.50%。
此外,近兩年來,多家膠原蛋白相關企業敲鐘上市或是踏上IPO的征程。譬如,上述的巨子生物于2022年11月4日在港交所主板正式上市;敷爾佳于2023年8月在深交所創業板正式敲鐘上市,成為“醫用敷料第一股”;曾獲資生堂、L Catterton(LVMH旗下基金)投資的創健醫療也在今年開年就走上了IPO之路。由此,重組膠原蛋白這一風口的熱度可見一斑。
重組膠原蛋白“吃香”,多個相關企業獲投
資本市場也早已關注到重組膠原蛋白的熱度,2023年趨于冷靜的投融資環境中,仍有不少相關企業被看中。
去年9月,重組膠原蛋白企業聚源生物完成由千驥資本領投、贏創跟投的B輪融資。本次融資將用于增強技術創新研發能力、完善國內外市場布局、智能化工廠建設等。
同月,創健醫療宣布完成B輪融資,由L Catterton基金和中信證券旗下里昂資本領投,創東方投資、銘豐資本跟投,融資金額超兩億元。據悉,本輪融資主要用于產業化推進、創新技術研發及海外市場擴展。
國際大集團紛紛推新,欲搶占國內重組膠原蛋白市場,在去年年底,巴黎歐萊雅小蜜罐2.0面霜就添加了錦波生物的重組膠原蛋白,也是其首次在產品中添加重組膠原蛋白成分。
今年2月,珀萊雅也首次在產品中添加重組膠原蛋白,正式推出了源力面霜2.0。
當重組膠原蛋白之風吹向產品端,品牌們是否能借此打開新增長點,這還需要市場的檢驗,但目前來說,提升產品力,借助這股東風講好故事和內容,也不失為摘取“高垂之果”的一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