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喬遇
2月27日,德明利(001309.SZ)發布2023年年報,這是德明利登陸深市主板后交出的第二份“答卷”。
公司曾于2020年10月首次向深交所創業板申報IPO獲受理,不到四個月就撤回終止,并“改道”深市主板,最終在2022年7月1日成功登陸,上市之路也算一波三折。
財報信息顯示,德明利2023年營業收入17.76億元,較2022年同比增長49.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499.85萬元,同比下滑62.97%。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93.67萬元,同比提高26.66%。
上市后凈利潤“變臉”
梳理德明利的過去五年的業績變化可以發現,2019年至2023年,德明利營收整體復合年增長率達28.77%。然而,與收入增速相背離的是,上市后德明利的凈利潤持續下滑。
公司IPO時披露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德明利的凈利潤分別為3670.82萬元、7712.18萬元和9816.89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為7278.84萬元、8082.92萬元和9233.94萬元。可以看到,德明利上市前的凈利潤及扣非凈利潤一直處于正增長趨勢。
然而,2022年上市當年,德明利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即“變臉”下滑31.56%至6719.16萬元,扣非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更是大幅下滑87.56%至1148.41萬元。
從財報披露情況來看,2023年德明利也未能改變這一現狀,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499.85萬元,同比下滑62.97%。

不過,2023年德明利扣非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有所提高,為1493.67萬元,同比提高26.66%。
可以看到,公司2022年扣非前后凈利潤差距較大。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當期,公司政府補助大幅增加。2021年至2023年,德明利扣非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816.89萬元、1148.41萬元和1493.67萬元,下滑明顯。
行業需求萎縮
德明利的主營業務主要集中于閃存主控芯片設計、研發、存儲模組產品應用方案的開發、優化,以及存儲模組產品的銷售。公司產品具體包括移動存儲、固態硬盤和嵌入式存儲三大產品線。
半導體是周期與成長并存的行業,全球半導體行業已經歷多輪周期,半導體以及存儲呈現出趨同的周期性,整體在波動中上升。根據WSTS預測數據,2023年,存儲器市場規模將下降31.0%至896.01億美元,2024年將同比增長44.8%至1297.68億美元。長期來看,存儲芯片市場規模有望在物聯網、智能汽車、工業機器人、AI算力等因素驅動下持續增長。
根據CFM閃存市場數據,NAND Flash(數據型閃存芯片)價格指數在2022、2023年上半年下跌調整后,走勢逐步趨于平緩,并于2023年三季度逐步開始反彈。截至2024年1月2日,NAND Flash價格指數較2023年最低點上漲57.82%,較年初上漲13.83%。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德明利近年毛利率持續下滑。2019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德明利的毛利率分別為22.66%、20.29%、17.02%、16.69%。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公司移動存儲類產品毛利率為18.28%,較上年減少7.45%,該產品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超過58%。
還需指出的是,公司存貨規模較大,2023年末德明利存貨賬面價值為19.32億元,較年初存貨占總資產的比例增加20.93%,主要系公司戰略儲備庫存所致,公司存貨跌價準備余額為2628.00元。
2021年德明利資產減值損失為1401.13萬元,2022年及2023年分別擴大至3171.50萬元和4709.79萬元,其中2023年占利潤總額的比例為-311.59%。這部分主要系存貨跌價損失及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