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品牌議題
千元美甲、十元穿戴甲各有所愛
“美發、美甲、美睫”是過年必不可少的三件套,每逢佳節必須熱辣滾燙一番。
恰逢甲辰龍年與國潮相遇,早在年前,美甲師們就帶著自家龍年主題的款式瘋狂刷屏。辦公室的女生們快坐不住了,躍躍欲試換上專屬的“新年戰甲”。
返鄉前,都是女生們抓緊變美的時間。從今年一月中旬開始,美甲話題熱度越來越旺。抖音指數上,上升至250w熱度,在年前一周的周末推至高峰?!爸讣子?美甲工具”GMV增速62%,搶占抖音美妝高增長品類第二位。
過年前染發燙發價格高,已成消費者的共識。2024年,美甲也開始效仿,成了顯眼包。節前,部分美甲店開始加收手工費、過節費。#美甲店開始收春節費了的話題沖入了微博熱榜。
雖然加收現象令部分消費者不解。事實上,春節前全國各地美甲店都爆單?!赌戏街苣钒l起的“你能接受美甲店收春節費嗎?”投票中,大多數網友認為,春節加收可以接受,但不要太過分就行。相比約不上,網友們還是樂意多付點錢換套新甲。
做美甲,真的越來越貴了
平常普通百元的美甲款,在春節期間溢價10倍以上,高達1880元。網友打趣道:問價后都不敢回復了。不僅僅假日,隨著顏值經濟的發展,中國女性消費者在指尖上花得越來越多。
坊間曾用美甲與房價衡量。十個指甲蓋的面積約萬分之一平方米,如單次美甲花費127元,換算過來就是12萬/㎡,媲美一線城市核心地段房價。[i]
美甲店的低成本、高利潤,吸引不少人入局。
在選址上,不少美甲工作室都避開臨街旺鋪,找樓上鋪,因此房租支出上豐儉由人。全套開店專用的工具不到2000元,一瓶15ml的美甲膠可攤分到30個客人身上。據自助美甲品牌芊嶼芊潯公開加盟條件可知,只需14萬啟動資金,即可在一線省會城市開店。
從利潤角度來看,新浪新聞圖數室已經計算過,如每天8小時來接待高客單客人,只需120天就可以收回成本。實現每月過萬的利潤并不罕見。因此,開一家美甲店比打工更有吸引力,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過去3年間涌現了近10萬家美甲店。
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不為顏值溢價買單
面對節節高升的美甲定價,動手能力強的消費者不想慣著商家,開始嘗試采購各種工具在家DIY,投奔穿戴甲的懷抱。
通過抖音關鍵詞分析,穿戴甲與“平價”、“平替”關聯非常緊密。去年,穿戴甲就是市集的新寵兒,是地攤經濟帶火的品類。只需“幾十元+5分鐘”,穿戴甲吸引了不少女孩的目光。
指尖上的美容是精致女孩們的小倔強。究竟是誰在做千元美甲,又是誰在寵愛幾十元的穿戴甲?我們接下來一起來看看。
美甲消費多元化
新一線及二線城市的22-40歲女性,是美甲消費的主力。指甲大約需要3-4個月重新生長,因此每季度換一次美甲是較正常的頻率。
數據顯示,35.8%消費者每年做4~6次美甲,22.7%消費者做7~9次。換句話說,過半消費者的做甲頻率是指甲更新速度的兩倍以上。[ii]看來,做美甲也容易上癮。
為什么女生會癡迷這種“指尖上的美容”?
早期,修甲是健康護理的需要。據統計,每100人有18人出現內生指甲情況,為了指甲皮膚健康,就出現了修甲生意。
如今,修甲進化成顏值生意,61.4%消費者因悅己選擇美甲。為了跟上潮流,消費者在指甲上也上演了“四季”:春季火紅、夏季多巴胺、秋季美拉德、冬季莫蘭迪。
指甲不僅是日常搭配的單品之一,也是“拍照好看”的重要道具。寫真、婚拍等特殊場景消費也帶動了美甲的消費。在婚禮跟拍時,攝影師會抓拍大量特寫,為了完美,化妝師都會建議新娘提前做美甲。身邊不少朋友因為結婚而第一次嘗試做美甲。
美甲不只是個人變美的事,也是社交方式。
周末與好友相約做美甲,變美的同時,又能喝奶茶、聊八卦,做完后一起曬照發圈,是絕佳的約會選項。閨蜜的力量不容忽視。由于美甲是非標服務業,更依賴口碑傳播,"閨蜜推薦"是影響女性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在閨蜜的帶動下,女性會更頻繁做美甲。
線下做美甲依然是主流
美甲是個技術活,大眾麗人都要依賴美甲師。美甲在款式上分為純色、彩繪、噴繪、浮雕、水晶、光療七類,做本甲、甲片還是延長甲所要求的技術、材料不同。美甲師根據獨特的甲型進行消毒、清潔、建構、塑型等步驟,每次做甲最少都要花一小時。
市面上,美甲主流價格在30-400元之間。貴價美甲涉及手繪、立體、浮雕、暈染等技術,對美甲師要求更高。坐上5個小時后,如果能獲得超出預期的美甲時,消費者認為“一擲千金”也是值得。[iii]
但美甲款式沒有版權保護,大家都是拿著小紅書看到的心儀款式找美甲師做款,因此非常看重美甲師的手藝水平。同時,審美是沒有量化標準,若美甲師認為的“美”得不到顧客認可,便容易得到差評。
美甲難以實現標準化,也是品牌化的難關之一。面對美甲師的未知發揮,不少消費者開始選擇成本更低、更有確定性的選擇——穿戴甲。
省錢省時間,宅家DIY做美甲
穿戴甲,分為“機器穿戴甲”和“手工穿戴甲”兩類?!皺C器穿戴甲”是工廠流水線產品,成本可以低到單副10元以內?!笆止ご┐骷住笔莵韴D定制,價格較高,可媲美做美甲的定價。
與做美甲相比,穿戴甲有兩大優勢:“穿卸靈活”、“節省時間”。
首先,傳統美甲不易卸,為指甲健康考慮,最好一個半月內不換款?;◣装賶K效果若不如意,消費者會堵得慌。穿戴甲佩戴和摘取較為方便,消費者根據穿搭頻繁更換款式也不傷甲。對于醫生、烘焙師、按摩師,這些對指甲有要求的職業,在出席晚宴等場合時也可短暫享受美甲。經濟實惠的穿戴甲,收獲更廣受眾。
其次,穿戴甲是美甲快餐,只需5分鐘,即可更換。與動輒一個小時的美甲相比,更方便打工族的快節奏生活。對于店家來說,穿戴甲也是個成本較低的選擇。早在1年前,海底撈已陸續提供穿戴甲,提高服務效率。
除此之外,傳統美甲店的服務范圍通常僅限于3公里內的用戶。而穿戴甲可以通過線上零售方式打破美甲店的輻射范圍限制,讓更多人實現"美甲自由"。
市面上20元左右的穿戴甲銷量最好。雖然是美甲平替,但消費者對于貼膚產品的品質有相當高的要求。由于穿戴甲是已制好的美甲貼片,但指甲甲型各異,因此標品無法保證100%貼合,這也導致戴甲時有不適感,行業玩家們正在破解該難題。
穿戴甲會沖擊傳統美甲市場么?
傳統美甲是大市場,小品牌的狀態。新興的穿戴甲讓美甲從“服務業”走向“零售業”,貌似令難以標準化的行業出現了標準化的可能。那么穿戴甲會沖擊傳統美甲店么?
在我看來,穿戴甲可以替代低端市場,但無法威脅中高端美甲。
在美甲店,幾十元的低價位只提供純色選擇,且款式受限。與此相比,在同樣的價格范圍內,穿戴甲可選過百種圖案,兩位數即可拿下各種帶鉆、爆閃的款式,性價比超高。
植根于服務業的美甲,客戶買的是體驗。在中高端美甲店,客戶花200+元不只是做個款式,還會享受到清潔、護理等護甲服務。如果在家中DIY穿戴甲,想有更優體驗,不僅要配備儀器和工具,還需要有一雙“巧手”。對于小白和手殘黨而言,到靠譜的美甲店獲得的附加價值更高。
穿戴甲和數年前流行的O2O上門美甲一樣,創造新的使用場景。做美甲和穿戴甲各有優劣,并非對立。
不少傳統美甲店將穿戴甲看作第二增長曲線。美甲師每天最多服務4~5位顧客,而穿戴甲可提高工作效率,縮短服務時間,提高人效,獲得更多利潤。另外,引入穿戴甲能優化美甲店低端產品線。用便宜實惠的穿戴甲吸引新用戶,當她們有進階需求會,便能轉化更高端的服務。
美甲市場:從進口到出海
中國美甲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光療膠、甲油膠的問世,美甲店開始向專業化、品質化發展。[iv]
2015年左右,國內高端市場仍被歐美、日韓進口產品占據,而本土美甲產品占據中低端。隨著品牌化意識加強,國內美甲品牌崛起,并且進軍海外市場。
高端美甲連鎖店——InNail
連鎖化美甲店具備品牌力,有了更高的溢價空間。美甲美睫連鎖品牌InNail專注高端市場,只選擇選擇在A類或頂級購物中心如北京銀泰、上海K11、成都IFS開設門店。InNail提供光療甲、穿戴甲、指甲護理、手部按摩護理等服務,客單價在500~600元之間。
為宣傳新店即將落地,InNail聯合不同IP辦藝術展,與頂級商圈聯動,提前混個臉熟。去年9月,InNail在上海K11落地“觸碰·重生”指甲油油畫展,宣傳品牌的環保企業責任。10月,與畫家李巖合作,在成都IFS舉辦“AI國寶”畫展,并獲得藝術家授權,設計出4款系列美甲產品。
零售穿戴甲品牌新晉——Nailook
為應對美甲師人效低、服務非標的問題,深耕美甲領域的奈社星球成立Nailook,首次提出穿戴甲概念,讓美甲成為快時尚消費品,提升坪效。
Nailook開設線下“五分鐘美甲店”,配套導購人員指導客戶學會用穿戴甲。去年4月,奈社星球完成千萬元A輪融資,其中用于Nailook零售門店的拓展,迄今已在全國各地購物中心布局,連開34店。
Nailook積極開放加盟,加快城市拓展。據介紹,品牌要求加盟商在商圈開設15平-20平的店鋪。加盟費用上,需支付19800元(運營服務費9800元、設計費5000元、裝修費5000元),另外需配備三個人力提供貼甲服務。[v]
美甲O2O平臺——河貍家
經歷10年發展,O2O平臺河貍家從上門美甲平臺進化成美業獨角獸。美業服務嚴重依賴人工,服務手法與標準難以復制,導致全國性美業品牌發展受限。據河貍家CMO楊高曉介紹,面對分散經營的狀態,河貍家做的是“人”的生意,用互聯網鏈接需求端和供給端,提升行業整體運營效率與服務水平。[vi]
在需求端,河貍家讓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省時、省力宅家變美,迎合了懶人經濟趨勢。過去,客戶通常在一家店被預付制綁死,難以做同行比較。在河貍家平臺上,手藝人的服務和定價信息是透明的,讓用戶在選擇上擁有主動權。
在供給端,河貍家鼓勵美業手藝人建立個人品牌,同時解決行業“服務標準化”難題。通過“匠星體系”對入駐的手藝人進行持續考核評級,加強平臺專業服務的優勢和口碑,吸引更多愛美人士選擇河貍家。
出海品牌代表
在國際美甲市場中,早期中國一直做供應鏈角色。盡管中國的美甲品牌化稍晚,但已經有一些成功進軍歐美和日韓市場的品牌。
Modelones
中國出海的Modelones已成功切入歐美美甲市場。面對老牌勢力,Modelones打性價比市場,推出指甲油、指甲凝膠、美甲閃粉和美甲工具等產品。同時,為了幫助想在家DIY美甲的新手降低門檻,Modelones推出了穿戴甲、透明甲片、甲油膠等套裝產品。在社交媒體上,Modelones重點布局 Facebook、Instagram 和 TikTok,已收獲了30多國的100萬粉絲。
SUNUV
占據全球40%美甲燈市場的SUNUV是深圳出品,年出貨量高達400萬臺。品牌發現,美國消費者擔心使用紫外線燈會導致甲油膠定型時的灼痛感、色素沉淀和潛在的致癌風險。因此,SUNUV進行了美甲機迭代,不僅具有更快的固化速度,還推出“無痛模式”,有效降低使用過程對皮膚的傷害。
攸梨美塾
作為“日式美甲”的引入者,攸梨美塾在國內將進口美甲產品銷售給個體美甲店,做C端生意。然而,隨著電商的崛起,美甲市場成為競爭激烈的紅海。攸梨美塾利用多年積累的日本客戶資源,進軍日本的B端市場。
創始人宋昭介紹,日本美甲市場專業化程度高,攸梨美塾專注服務頭部公司的批發業務,通過出海成功轉型,該品牌目前已經開始進軍歐美市場。
美甲“品牌化”展望
美甲店的創始人通常是技術出身,因此連鎖化、規?;倪\營能力上稍顯欠缺。Nailook投資方富匯山資本創始人周峻表示,美甲品類符合當下顏值經濟、地攤經濟的熱潮,它在龐大的美業領域下繼續深耕,仍有巨大發展潛力。
·行業規范化指日可待。全國純美甲店、美甲美膚店超過30萬家,98%是個體店。由于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設店投入成本“三低”,美甲行業進入門檻也低,行業水平參差不齊。2015年、2020年相關的行業標準出臺(《美甲機構服務規范》、《DB32/T 3891-2020?美甲及手足護理服務規范》),是行業發展逐漸成熟的標志之一。連鎖品牌靠加盟輸出標準化工具,也是規范市場的主要力量。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國內玩家品牌化意識增強。目前,國內專業美甲市場,發展成個體店、連鎖品牌、上門到家服務、自助服務等多模式并存。非標、松散的市場逐漸被品牌化、規劃化、專業化的美甲企業取代。
在跨境市場,中國長期以來為歐美、日韓品牌提供物美價廉的供應鏈,并不利于提高產品附加值。因此,建設品牌能讓中國美甲企業在海外市場創造第二增長曲線。
·線上同城板塊布局,引流線下完成閉環。超過一半消費者是通過抖音、小紅書、大眾點評渠道來搜索周邊美甲店。美甲行業仍然以線下服務為主,有必要布局線上同城板塊,借助本地生活流量來吸引顧客到店或提供上門服務。
·社交媒體內容營銷,形成“增長飛輪”。宅家DIY美甲的消費者會在社交媒體上搜索攻略和靈感。這為更多穿戴甲商家提供內容輸出的機會,從而與消費者建立鏈接。以Modelones為例,設立INSPIRE GALLERY板塊,提供美甲設計參考圖,用UGC內容鼓勵客戶互動,贏得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
美甲行業尚未形成大品牌爭破頭的局面,不少品牌都在產業鏈條各個部位找破發點。穿戴甲的跑出,給內卷的美甲店市場開辟了新思路。或許,跳脫服務業來看這個行業,能找到新的答案。
部分內容參考自:
[i] 圖數室:《堪比房地產!12萬一平的美甲生意有多賺錢?》
[ii] 澎湃新聞:《精致到指尖:算算美甲的經濟賬與健康賬》
[iii] 新京報:《忙得沒時間做美甲的年輕人,都在看這篇文章》
[iv] 艾媒咨詢:《2022-2023年中國美甲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
[v] 天下網商:《“五分鐘美甲店”全國爆火,有90后月入10萬》
[vi] Fresh New:《「河貍家」CMO7問:一鍵上門何須奔波,讓高水準手藝人上門幫你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