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劍南春內部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證實,3月1日起劍南春核心產品水晶劍出廠價將正式上漲15元/瓶。
這是兩個月內水晶劍第二次傳出漲價消息。2023年12月27日,有消息稱水晶劍出廠價或將提價20元/瓶。
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996年成立于四川省綿竹市,劍南春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等五糧為原料,釀造濃香型白酒。劍南春及其系列品牌包括:皇家劍南春、東方紅、珍藏級劍南春、劍南春·老酒、水晶劍南春、劍南系列、綿竹系列等30多個品牌,上百個品種。
從近年來業績表現來看,雖然各方數據存在一定的出入,但整體上劍南春已經穩居中國白酒百億陣營,具備較為穩固的消費基礎。
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劍南春在2022年邁過了200億元銷售大關。但是根據德陽市工商聯公布的2023非公企業50強榜單顯示,2022年劍南春的營收為157.5億元。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微“四川發布”的消息也顯示,劍南春集團2022年營收為157.5億元。
然而,2023年白酒庫存高企,價格倒掛現象明顯,即使擁有次高端大單品“水晶劍”,劍南春仍難逃困局。中國經營報資料顯示,2023年12月27日傳出漲價消息時,水晶劍出廠價為395元/瓶,提價前廠商給經銷商的要求是高度款水晶劍批發價在470元/瓶左右。
界面新聞2024年2月26日通過電商平臺搜索發現,52度500ml單瓶裝水晶劍折扣價低至372元/瓶,電商平臺已經出現明顯的價格倒掛。

庫存方面,一名長三角白酒經銷商此前向界面新聞表示,2023年,除了頭部的茅臺、五糧液情況較好,其他白酒大多出現不同程度的庫存積壓。
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影響商品價格,市場供不應求則產品價格上漲,已然陷入價格倒掛的劍南春為何在此時選擇漲價?
白酒分析師蔡學飛向界面新聞表示,根據以往的經驗,劍南春年初漲價是一種戰略慣性,已經持續多年。劍南春等全國性名酒在宴席、商務以及禮贈市場擁有一定的剛需屬性,這在今年春節期間的消費能夠體現出來,當前的消費市場給劍南春漲價提供了一定的市場基礎與內外部有利條件。
此外,蔡學飛認為,提高出廠價可以直接沖抵不斷增高的社會生產成本,提高企業規模與盈利能力。中國酒是典型的階梯性布局,品牌占位決定消費者心智,跟著頭部名酒漲價節奏漲價,也是酒企保持行業品牌位置的重要舉措。
酒類分析師肖竹青進一步分析指出,茅臺之外的酒廠漲價,本質是逼迫經銷商站隊。經銷商在廠家規定時間前客戶打款享受老價格,規定時間后打款則需要支付漲價后的新價格。肖竹青解釋,經銷商手中的資金是有限的,只要率先通過漲價逼迫進校時打款進貨,實際上就綁架了他們手中的喝酒客戶資源、分銷商資源、各種人情生意資源,從而增加了在各種銷售場景出現的機會。
當前中國酒類市場,除了飛天茅臺之外,各大同檔次名酒都有較強的替代性。例如國窖1573與五糧液互為替代,舍得酒與劍南春互為替代,洋河與今世緣互為替代。“只要把貨壓到渠道代理商和分銷商那里,就把壓力轉嫁給客戶了,客戶在盤活資金的需求下,會發動所有人情生意資源和分銷資源,積極推薦劍南春。”肖竹青告訴界面新聞。
劍南春曾提出,到“十四五”末(2025年)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力爭達到300億元,實現“再造一個劍南春”的發展目標。在高目標的基礎上,企業選擇鋌而走險給大單品漲價沖業績,肖竹青認為,“沒有通過漲價搶錢的品牌,就會被經銷商無可奈何地放棄。”
2023年四季度以來,茅臺時隔六年后的漲價引發白酒漲價潮。包括牛欄山、舍得酒業等在內的多家知名酒企陸續宣布漲價。有券商分析師向證券時報表示,各酒企漲價目的不同,茅臺漲價是進一步去調整渠道利潤水平,其他酒企提價,有的酒企是出于成本考慮,有的則是從市場競爭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