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浪蜂鳥 谷力
編輯 | 李固
2月25日,娃哈哈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宗慶后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9歲。
作為和柳傳志、任正非、張瑞敏同一批誕生的中國第一代企業家,他的離去,代表著一個時代正在走向暮色。
從蹬三輪賣冰棍到42歲創辦娃哈哈,再到3次成為中國首富, 在與娃哈哈共同成長的37年里,“達娃之爭”、上市、接班人等詞,是宗慶后身上繞不過去的標簽。
《新浪蜂鳥》梳理了宗慶后生前的4次重要發聲,從中窺見這位中國飲料大王的傳奇一生與關鍵時刻。
“水仙在糞水里長得更好,難道糞水就更好?”
背景:2000年,在鐘睒睒一手引導的純凈水VS天然水大戰中,宗慶后在公開采訪中怒斥農夫山泉:“水仙在糞水里長得更好,難道糞水就更好?”
1996年,靠兒童口服液火遍大江南北的娃哈哈推出純凈水。同年9月,曾是娃哈哈海南和廣西兩省總代理的鐘睒睒,創立了浙江千島湖養生堂飲用水有限公司(農夫山泉前身)并提出“純凈水對人體無益論”。
為了證明天然水才健康,1998年,農夫山泉推出最新廣告詞:“受過污染的水,雖然可以提純凈化,但水質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就像一件白襯衣弄臟以后,再怎么洗也很難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2000年,鐘睒睒還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停止生產純凈水,并稱:“科學研究證明,長期飲用純凈水對健康無益。”同時,他在央視播出3項“科學對比實驗”,將水仙花放在純凈水和農夫山泉天然水中觀察其生長狀況。結果發現,用農夫山泉天然水澆灌的長得快,用純凈水澆灌的長得慢。
該廣告一經推出,立即引起軒然大波,并引得多家純凈水企業不滿。隨后宗慶后便聯合“上海正廣”“樂百氏”等69家純凈水企業,聲討農夫山泉“不正當競爭”。農夫山泉也毫不示弱,將娃哈哈以“散播虛假事實”為名告上了法庭。一時間兩家企業劍拔弩張,宗慶后更是在公開場合中對農夫山泉水仙實驗嗤之以鼻:“水仙放在糞水里長勢更好,難道糞水就更好?”
在當年那場純凈水VS天然水的聲討會中,宗慶后聲稱:“農夫山泉采用的是不正當競爭手段,損害了整個純凈水行業的利益。”
不過在2009年,農夫山泉被海口工商查出部分產品總砷和二氧化硫超標,達不到食用標準,農夫山泉的“砒霜門”愈演愈烈。在一片嘩然之下,宗慶后公開聲援農夫山泉,表示檢測不實,恐有問題。后來事件出現戲劇性反轉,海口工商局承認檢測有誤,撤銷了之前的檢查報告,宗慶后和鐘睒睒也“一笑泯恩仇”。
“最壞的打算,我們也可以另打個牌子”
背景:2007年,因為達能欲收購娃哈哈其他非合資公司股權的問題,宗慶后于當年4月8日做客新浪嘉賓聊天室,表示最壞的打算就是另立一個牌子。
1996年,產值已經突破億元大關的娃哈哈,為了加快集團業務發展,引進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生產工藝,選擇牽手世界食品飲料巨頭達能公司。雙方計劃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生產以“娃哈哈”為商標的包括純凈水、八寶粥等在內的產品。
原本合作方案是:達能與百富勤合計持股51%,娃哈哈集團持股39%,娃哈哈美食城公司持股10%,合資公司董事長由宗慶后擔任。
1998年達能控股的香港百富勤將其在金加投資有限公司中的股權出售給達能,達能成為金加公司唯一的股東,從而獲得娃哈哈合資公司51%的控股地位。
在達能和娃哈哈合作的十年間,達能以1.7億美元的投資,先后在合資公司那里分得了3.8億美元的利潤。不過在2006年,達能派駐合資公司的新任董事長范易謀發現,宗慶后在合資公司之外建立一系列由國有企業和職工持股的非合資公司,這些非合資公司每年也為娃哈哈帶來豐厚的利潤。
范易謀認為,這些非合資公司的存在拿走了本應由合資公司享有的市場和利潤,因此要求用40億元收購非合資公司51%的股權。但是宗慶后拒絕了達能的收購請求。隨后,達能便發起了一場針對宗慶后和非合資公司的全面訴訟。
長達兩年的時間里,達娃雙方在中國杭州、美國、英屬維爾京群島不停地打官司。有消息稱,這個案件被稱為改革開放30年來影響最大的國際商戰,從雙方企業的掌門人,到中法兩國領導人都參與到這場商戰中。
最終在2009年9月30日,達娃雙方對外宣布達成和解——達能以3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讓出合資公司51%的股權,從此退出娃哈哈。和解協議執行完畢后,雙方也終止了與雙方之間糾紛有關的所有法律程序。
至此,長達13年的“達娃之爭”以戲劇性的和解結束。
從“堅決不上市”到“適當時候會考慮上市”
背景:2017年2月宗慶后接受《中國企業家》雜志專訪時談及“達娃之爭”,他反思娃哈哈“吃了不懂資本運作的虧”,所以面對媒體對娃哈哈上市的提問,始終是抗拒的姿態。直到娃哈哈三十周年慶典,他才有了“松口”的跡象。
2017年3月,市場曾傳出宗馥莉將入主中國糖果(08182.HK)的消息。當年5月12日,中國糖果公告稱,宗馥莉通過控制的恒楓資本,以現價30%的折價,即每股0.3565港元,預計花費5.73億港元買下中國糖果。
但到了7月13日,中國糖果公告稱,在要約收購股本并沒有達到要約收購可以達成的50%的股份比例,因此此次要約未能成行。此舉一度被外界解讀為娃哈哈借殼上市的嘗試,不過娃哈哈后來矢口否認。
轉折點在2017年11月,娃哈哈三十周年慶典上,宗慶后首次“松口”談上市:“上市以后能加快企業發展,在適當的時候也會考慮。”
只是,這個適當時候一直沒到來。
2019年4月10日,《浙商》全國理事會走進娃哈哈,宗慶后再次發表對娃哈哈上市的看法,表示自己并沒有說堅決不上市。上市不上市關鍵是有沒有需求。
2021年2月,《中國企業家》再向宗慶后求證娃哈哈上市計劃,他表示后面可能會考慮,但現在也不缺錢。
2021年7月30日,在娃哈哈快銷網新聞發布會上,宗慶后再次表示,當有更大額投資需求時,娃哈哈當然也會考慮上市,但目前暫時沒有這個考慮。同時,他透露娃哈哈當時有超過150億的現金流儲備。
從股權的角度看,盡管娃哈哈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為宗慶后,但其第一大股東為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杭州上城區國資獨資),持股占46%。宗慶后本人則持有娃哈哈集團29.4%股權,為第二大股東,娃哈哈職工持股會持有剩余24.6%股權。
早在2006年5月,娃哈哈就與杭州市國資局商談其持有的46%娃哈哈集團股份的退出事宜,而后因為“達娃之爭”,此事一直被暫停擱置。直到2023年7月,上城國有投資控股在招投標平臺中公開轉讓持有的娃哈哈集團46%股權。
而在2023年12月28日,娃哈哈實業也曾將10萬股股份擺上拍賣臺,起拍價格為184萬元,折合每股18.4元。彼時有消息稱,這為娃哈哈集團的股份交易打開了一條路徑。
“等70歲,把女兒扶上馬送一程”
背景:2004年宗馥莉從國外學成歸來,并去了娃哈哈位于蕭山的一處生產車間歷練。一時間,關于宗馥莉是否接班娃哈哈的消息不絕于耳。于是當時60歲的宗慶后回應稱:“等70歲吧,把女兒扶上馬送一程,我也可以輕松一下。”
2018年,已經74歲的宗慶后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再次談到退休,直言自己不能退休。如果退休的話,人活著就沒意思了。因為“干活干慣了”。
問及接班人的話題,他表示:“看女兒愿不愿意。也不一定是女兒接班,也可以是管理層接班,所以我現在已經在做管理層接班的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之前,宗慶后曾在一檔訪談節目表示:“民營企業家的第二代至少有50%不愿意接班,因為我們第一代創業家(文化)層次比較低,他們大部分都是美國留學回來的,我們做的行業,他們不一定喜歡。宗馥莉她還是愿意的,但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我可能會不一樣。”
2019年2月,根據《中國企業家》雜志報道,彼時的宗慶后,已經開始退居二線,把主動權留給員工。據他稱,自己現在最主要的精力,就是放在娃哈哈的管理制度改革和流程改造上。
他開始要求每個員工自己管自己,要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國家有依法治國,工廠是按照制度治廠,這樣任何人領導(企業)都沒有問題。”
2019年10月,宗慶后在新加坡接受《福布斯》亞洲版采訪時,也透露出同樣的想法。如果宗馥莉愿意接班,自己會把指揮棒交給她。如果宗馥莉不愿接受,那么宗慶后將會培養職業經理人來接班。
信號出現在2021年12月9日。當時娃哈哈集團在官網發布了一則人事“上新”新聞。文章顯示,宗馥莉出任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任命即日起生效。不過宗慶后仍為集團董事長。
2023年3月,在央視財經《對話》欄目,宗慶后最后一次談到接班人的問題。他稱守業比創業更難。“我已經有覺悟在做交班的準備,搞流程改造、崗位責任制、修改完善規章制度,讓每個員工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東西不能干,要負什么責任,得到什么報酬,都是為接班人做好準備。”
“目前情況穩定,謝謝關心”
背景:2024年2月22日,市場上傳來宗慶后因肺癌進ICU急救的消息,宗馥莉回應稱:“我父親確實因為身體原因在醫院治療,目前情況穩定,謝謝關心。”
2024年2月25日,娃哈哈集團發布宗慶后離世的訃告。
據知情人士表示,今年宗慶后沒有參加娃哈哈春節團拜會,過年前因身體原因就已經入院治療。另有員工透露,宗慶后因年齡關系,“已經很久沒來公司了。”
另據《浙商》雜志,1月6日,宗慶后躺在病床上一邊吸著氧,一邊和同事商量著公司里的事情。探望他的人問他,為什么不安排其他人代勞,宗慶后說,公司如同自己的小孩一樣,放心不下。
2月26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發去挽聯:“人生搏擊四十不晚,開拓者精神;創業千難夙夜求新,企業家本色。”
同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宗馥莉已接任杭州娃哈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等職務。
在宗慶后的自傳中,他曾談及自己和娃哈哈:“一千個人的眼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的眼中也會有一千個娃哈哈。但對我來說娃哈哈只有一個。他是我的整個人生,所有的夢,一切的意義、價值、標簽、符號。它是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