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陳曉
開年小吃連鎖第一筆融資誕生了。
投資界獲悉,今日(2月26日),夸父炸串宣布完成B輪融資,由愉悅資本、絕了基金聯合領投,不二資本和老股東華映資本跟投,蔚瀾資本擔任獨家融資顧問。至此,夸父炸串已完成近5億元人民幣融資,成為近年小吃連鎖總融資額最高的品牌。
公司身后,是一位90后創始人:袁澤陸,早年畢業于西安交大,從互聯網跨界做餐飲,從肉夾饃到炸串,立志打造中國版“麥當勞”。官網顯示,夸父炸串五年時間開出了2000多家門店,覆蓋全球300多個城市。期間,夸父炸串經歷過一年融資三輪的輝煌,也遭遇過大多數餐飲品牌都面臨的困境。
“今年我入行整整10年了。”可以說,袁澤陸親歷了中國餐飲創業最為跌宕的歲月。伴隨新一輪融資到位,他帶著蟄伏數年的夸父炸串回到創投圈的視野,踏上新一段征程。
一位90后創業史:西安交大畢業,賣起炸串
袁澤陸回憶,父親是中國最早下海經商的一批人,在他童年記憶里,常常是一張談判桌上,父親與人談生意,自己則在旁邊寫作業。耳濡目染下,袁澤陸在心里埋下了一顆創業的種子。
2010年,袁澤陸順利考入西安交大管理學院。大學期間,他開啟了第一次創業嘗試,和校友聯合創辦飛飯網。最輝煌的時候,飛飯網幾乎覆蓋了所有西安的高校。為了創業,袁澤陸還特意選擇休學一年。“那時候,每一個在互聯網創業的人都幻想自己是下一個馬云。”
但現實總是骨感的,隨著“補貼大戰”開打,美團、餓了么來勢洶洶,飛飯網很快敗下陣來。這也是袁澤陸第一次感受到資本燒錢拓展市場的威力。
打不過就加入。畢業之后,袁澤陸求職時優先選擇互聯網大廠,2012年他加入百度,擔任產品經理。期間兩年里,袁澤陸漸漸萌生新的想法:“與其在互聯網里卷,不如換個賽道。”這時,他盯上了大學時期西安的美食——肉夾饃。
2014年,袁澤陸與幾位來自騰訊、百度的程序員一起在北京五道口開了第一家“西少爺肉夾饃”。名校畢業、大廠程序員、90后等標簽湊到一起,西少爺一炮而紅,10平米的小店曾創下100天賣20萬個肉夾饃的紀錄。短短一個月,就有投資人給出將近一億的估值,西少爺肉夾饃不到兩年便拿到1150萬美金融資,成為當時“互聯網+消費”最炙手可熱的明星項目之一。
但是,由于經營理念的不同,2018年袁澤陸選擇離開了西少爺肉夾饃,開始尋覓第三次創業。這一次,他有了更明確的創業方向——打造一個中國的萬店餐飲連鎖品牌。
彼時,國內還沒有一家萬店連鎖餐飲品牌,而麥當勞、賽百味等海外快餐巨頭正在國內瘋狂攻城略地。為了研究麥當勞模式,袁澤陸通讀了不低于20遍麥當勞發家史《大創業家》,還花了兩個多月“潛伏”在美國,自駕9000多公里,蹲點麥當勞,最后自己總結出了萬店經營的“九字箴言”——小門店、大連鎖、全供應。
至于為何選擇炸串,袁澤陸形容這是“切蛋糕”的結果。在他看來,炸串受眾群眾廣、SKU數量可控、適用場景廣泛、營業時段不受限、原材料可配送等特點,具備“萬店基因”。
考察過天南地北的炸串店之后,袁澤陸瞄準了四川樂山鹵油炸串。袁澤陸帶著團隊歷經4個月研發,累積用掉1000多斤的油料,還原了樂山本地鹵油香型,確定“炸蛋白質”品類,鎖定了30道SKU。
2018年12月,夸父炸串成立,彼時團隊并沒有急于做加盟,反而刻意將開店速度放緩,著力打磨單店模型。袁澤陸認為,這是一個極致的可復制化模型:一家不超過20平的小店,不超過5個人的員工,但一天能賣1萬的營業額,所有原材料實現工廠化配送。
后面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夸父炸串在近兩年開啟了狂飆模式:平均每年開上千家店,每月以100+的速度拓店。當時還不到30歲的袁澤陸又一次賭對了。
半年獲3輪融資,何以開出2000家門店
袁澤陸依然記得,2021年前后夸父炸串迎來了第一個高光時刻。
那一年,新消費融資火爆,“任何消費品類都值得重塑一遍”諸如此類的聲音不絕于耳,投資人密集在找新茶飲、拉面、中式點心等任何具備快速連鎖的消費品牌。乘著東風,夸父炸串等小吃品類的估值也水漲船高,投資人紛至沓來。
2021年開年,夸父炸串宣布完成由愉悅資本領投,元禾原點跟投的A輪融資;同年5月,再次宣布拿到華映資本領投,老股東愉悅資本和元禾原點跟投的A+輪融資;很快,夸父炸串又宣布完成A2輪融資,由金鼎資本獨家投資。
僅半年,夸父炸串連續完成三輪融資,累計金額近1.5億人民幣,成為當時創投圈現象級項目。
但是,大環境很快急轉直下。2021下半年,新消費投資開始進入寒冬,熱潮退去,消費投資人出手銳減。熬了幾個月后,不少消費投資人開始轉行,曾經爆紅的消費項目由于新資金沒能到位,現金流斷裂,唏噓退場。
那是國內消費創業者的至暗歲月。洗牌潮之下,“苦練內功”成為了幸存玩家一致的選擇。深思熟慮后,袁澤陸決定咬著牙投入幾千萬,進行數字化轉型。2022年初,夸父陸續上線了自研的夸父商家、開店、選址、訂貨、招商、供應鏈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應用系統。用袁澤陸的話來說,夸父炸串其實是“一家披著連鎖外衣的數字科技公司”。
“很多人覺得數字化很虛,都是創始人面子工程,但夸父的每一個數字化產品都在切實地幫加盟商解決問題。”袁澤陸坦言,夸父的數字化是為了幫助加盟商獲得更流暢的體驗。具體來講,夸父把簽約、開店、訂貨、物流、門店運營整體搬上一套完整的系統,把過往復雜的業務流程簡化成一個個清晰具體的節點,讓加盟商省心創業。
長久以來,加盟商和品牌方信息不對稱,是困擾中國連鎖餐飲行業的難題。袁澤陸認為,夸父自研的系統打破了加盟商和品牌方的信息孤島,讓流程更簡單化了。他舉例,曾有一位加盟商試探性在系統中給了個1星差評,過了沒幾分鐘,就收到了總部回訪的電話。
與加盟商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也讓夸父炸串在逆境中實現增長。袁澤陸透露,目前夸父已經開店超過2000家,其中超4成的加盟商開店2家以上,5店加盟商比例逐漸走高,“最多的一位加盟商,一個人開了12家店。”。
當潮水褪去,很多故事都有了結局。
2024年是夸父炸串的第6個年頭,袁澤陸預測,今年將是中國小吃連鎖餐飲爆發的一年。長期觀察下來,他總結出“六字箴言”——爆品、爆店、爆城。
所謂爆品,就像瑞幸咖啡推出生耶拿鐵,夸父炸串也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王牌產品。袁澤陸表示,沒有天生的爆品,爆品的誕生本質上是商品池與流量池的撮合,夸父將在2024年上線不少于80款單品,而夸父也已然擁有了產品快速迭代上新的能力。團隊透露一個細節:自從去年12月份推出爆品生炸雞腿,2個月就賣出671萬份,直接拉動單店營收27%。不斷尋找、預測、營銷爆品是保持增長的秘訣之一。
所謂爆店,夸父炸串從去年開始,持續在許多城市地標性區域和位置開直營店,作為一個城市的營銷陣地,也作為品牌形象展示店,同時通過抖音、小紅書等短視頻平臺將其打造成網紅打卡店。
而爆城,就是聚焦在某些城市重點發展。目前夸父炸串重點聚焦在20多個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單城已經突破200家門店,武漢門店也已經突破100家。“我們發現一個城市的門店數量越多,城市的品牌勢能越強,門店的成功率和營收也會越高。”袁澤陸介紹,接下來夸父炸串將在天津、廣州、杭州、西安等城市突破100家門店。
“小步快跑、隨時迭代、快速復盤進化,這個在互聯網公司看來好像很正常,但在極其傳統的線下連鎖加盟行業,是非常稀缺的價值。”不二資本副總裁蔣曉菲如是說。
眼下,夸父炸串正在邁向“萬店”目標。團隊在今年提出了激進的擴張計劃:2024年新增3000家,兩年實現萬店目標。
中國萬店時代,呼嘯而來
萬店,這個詞在餐飲行業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它代表著單店模型的跑通,也意味著口味普適性和制作工序流程化等基本前提,是衡量一家連鎖品牌規模的最直接標準。
“萬店連鎖,我感覺像個形容詞,是代表一個行業的基建和成熟度。”袁澤陸感慨,在他創辦夸父炸串的時候,國內還沒有一家萬店連鎖餐飲品牌,但當時麥當勞、肯德基已經在全球拓展了數萬家門店,市值過千億美金。
正如一位知名創業者曾說過,中國消費和芯片一樣落后。袁澤陸也認為,不止在科技上,在餐飲領域國內仍有很大的趕超空間。
2023年12月,肯德基在中國開出了第1萬家門店;半年之前,瑞幸成為國內首家突破萬店規模的連鎖咖啡品牌。一年內迎來2家萬店品牌,這在中國消費史上還是第一次出現。
再往前追溯,2017年,正新雞排成為國內第一個突破萬店規模的餐飲連鎖品牌。后來,華萊士、絕味鴨脖和蜜雪冰城相繼加入萬店行列。2022年,鍋圈宣布簽約門店超過一萬家,擁有超過9000家門店的茶飲品牌古茗也快了,還有茶百道、滬上阿姨、塔斯汀等連鎖品牌都以“萬家門店”為目標,加速狂奔。
梳理下來,長成萬店的秘訣在于:一、性價比是基礎;二、標準化是推動力;三、強大穩定的供應鏈是保障;四、數字化是加速器。沿著這樣的邏輯,以夸父炸串為代表的小吃連鎖業態,投資風險相對比較低,銷售更靈活,采用小店+外賣的模式,讓餐飲品牌迅速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無疑具備“萬店基因”。
對于夸父來說,達成萬店還需解決兩個問題:其一,是更多時段需求的覆蓋。從第一代四川樂山鹵油串串香到第二代從燒烤中獲取靈感,到如今第三代夸父炸串盯上了炸雞,夸父逐步實現了既能飽腹解決剛需,又能以多樣化的選擇為消費者解饞,做到豐儉由人,滿足全時段需求,更像是“快餐型小吃”。
其二,是更多場景的覆蓋。夸父今年推出7種不同的店型,分別是:商場、街邊、學校、景區、食堂、辦公、社區店,能覆蓋更多不同的銷售場景。袁澤陸表示,加盟這件事,狹義的產品打磨是食品,廣義的是兜售店型,本質上是投資回報模型。夸父的7大店型能夠讓加盟商擁有更多選擇和更高投資回報。
“中國餐飲的連鎖化發展大有空間。”愉悅資本團隊認為,中國餐飲連鎖率對比美國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年輕人外出就餐頻次/客單價提高,對比發達國家仍然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小吃快餐,大有可為——小吃快餐標準化易復制,小投入易于連鎖擴張。傳統小吃快餐市場集中度較低,品牌品質感較低,有較大升級機會。
正如華映資本管理合伙人王維瑋表示,小吃連鎖賽道所需的門店面積較小,對于加盟商來說,屬于小成本投資,適合當下的經濟形勢。同時,供應鏈的標準化以及冷鏈物流的完善,讓行業整體的集中度不斷地提升。這種背景下,創業公司較為靈活,可以從頭就建立較高要求的數字化標準,高效發展,造就萬店新品牌,瑞幸咖啡的成功也證明了這一點。
不二資本副總裁蔣曉菲補充說,小吃連鎖曾是傳統夫妻店的天下,市場規模大、但品牌極其分散。但他們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場需求。新品牌的機會在于,如何在產品、供應鏈、消費者觸達和溝通等層面,通過整合新的生產力和工具,升級傳統的小吃行業。從行業長遠發展看,當前仍是投資的好時機。
某種程度上,小吃連鎖的背后其實是中國經濟的韌性,餐飲能有效推動經濟增長,存在巨大的新發展潛能。今年春節,很多回鄉青年都發現,連鎖餐飲已經開到了發達區域的鄉鎮一級。
幾年光景,中國新消費創業經歷幾度浮沉。親歷這一切,袁澤陸的感受更為深刻:“回想10年前我進入餐飲行業,從一開始就對標麥當勞,因為在餐飲行業里面麥當勞是 Number one。對標第一,做可以改變世界或改變行業的事,至今我依然有著這種使命驅動感。”
任何偉大都不可能一蹴而就。2024年伊始,消費圈迎來久違的熱鬧,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相繼遞交招股書赴港上市。袁澤陸覺得,“2024年會是一個轉折點,正如奶茶三兄弟的IPO,還有消費旅游行業的復蘇說明了這一點——穿越周期,真正熱愛且深耕這個行業的人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