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花兒,曾經散落在天涯,也把花一樣的夢,吹落到了這片土地上。
濱江喝茶,倚樓賞花,是成都生活的一種姿態。
這里有四季繁花,有頂流花花,也有花花世界。
這里喝茶,有三花茶;這里看花,也講技術含量。
這里有百花潭,有散花樓,有浣花溪,都是看花的排場……
所以杜甫暮年,依然會吟唱“花重錦官城”;所以千年之間,這里都是尋花的人。
所以60天后,長達半年的世園會將在這里拉開“不落”的帷幕。
這座充盈著幸福美好的城市,踏著成都大運會、世界科幻大會、世界園藝博覽會,從歷史走來,與青春同行,向未來走去,從來不缺鮮花與掌聲。
4月26日,2024世界園藝博覽會將在四川成都東部新區開啟,世界的“繁花”將咸集于成都之東,絳溪河畔。
但那些“養花”的人,他們又在哪里,做著怎樣的夢?
我們把鏡頭轉向了他們,那些蒔花弄草的園藝人也從幕后走到臺前。他們,或代表了如此青綠的中國工匠,或代表了對外開放的世界審美,或代表了面向未來的科創“萌芽”。
他們,在成都的各個角落,講述著花與夢想的故事……
園林“追夢”人 余楚萌
四川農業大學

和余楚萌同學的見面是在教學樓,她遠遠地向我們揮手示意。
就讀于風景園林專業的余同學,即將結束在四川農業大學的學習,年紀輕輕的她,已斬獲多項專業競賽獎項。在交談中,得知了她與風景園林最初的“緣分”。自小熱愛旅游的她,喜歡與壯闊各異的自然親近,小學時一次在蘇州的旅游經歷,發現蘇州園林所帶來的感覺和現代公園完全不同,曲徑通幽的結構在余同學的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記,種子由此埋下,又因喜好繪畫,在高中便已決定要走上園林設計這條道路。面對鏡頭,余同學稍顯懵懂,但當看到在畫室繼續著創作的她,渾身都散發自信的活力。
談到今年將舉辦的世園會,余同學說她們的緣分在2022年就已結下,那時余同學設計的作品參加了一場世園會相關的比賽,并拿下獎項,作品能在世園會這樣的國際舞臺亮相是她的夢想。不僅如此,2024上半年也恰逢她本科畢業,對她而言,世園會成了本科5年學習的一次完美總結,也為坦言她下一階段的學習創造了一個精彩的開端。
“鄉土紅人” 海媽
海蒂和嚕嚕的花園

成都“最紅”園藝達人的海媽,本人愛笑且健談,拍攝當天,和她的愛犬一起坐在花園與我們分享回憶。
最初從電腦城工作一步步成為今天的“瘋狂的植物愛好者”,已過去16年之久。她透露,“海蒂和嚕嚕的花園”在去年一共寄出480萬份包裹,將高品質的花卉傳遞給每個愛花之人。對有兩個孩子的她而言,花的意義就是能為孩子普及大自然的奧秘,園藝不僅是藝術,也是自然哲學,通過種花感受四季變化,是名副其實的情緒產業。
因為創作種植書籍而被評選為“四川鄉土專家”的海媽,也早早了解到成都世園會。她認為,“花重錦官城”的成都自古以來便有種花傳統,而西南人民骨子里的浪漫更是讓世園會選擇成都顯得順理成章。借世園會這個國際化平臺,海媽則希望不止呈現美麗的視覺效果,也能讓人關注對兒童的花卉自然教育,更多呼吁對居家環境的關注,讓每個人都能和自然連接在一起。
“桃李滿天下” 羅雋
芙拉花趣

來到藍頂藝術區,眼前即刻被各式的藝術工作室包圍,其中就包括花藝設計師羅雋的工作室,一棟4層的小樓,前身是一家中古家具店。
她從05年從貴州黔東南來到四川成都,因為沒有買到心儀的花束,便決定自己來做。11年時間,從300個粉絲的“微博花店”到如今全網10萬+的粉絲,不僅擁有良好的口碑,也收獲一批忠實的擁躉。在藝術區開啟的新階段,讓羅雋得以同周邊的藝術家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擁有了創作靈感的全新突破口。提起如今的成都鮮花市場,她笑著表示不少花藝師都曾是她的“徒弟”。
幾年前,羅雋曾以花藝選手的身份參與過揚州世園會,現在她已能在花藝活動上擔當嘉賓。世園會來到成都,她希望能有市民更多參與,而不只是一場行業盛會,希望讓園藝就此融入更多人的生活。
“胸有成竹”的人 楊怡馨
2024成都世園會招商中心解說員

身為世園會招商中心解說員的楊怡馨,對世園會的情況“滾瓜爛熟”,我們跟隨她的腳步參觀了世園會招商中心。在介紹下,成都世園會的神秘面紗逐漸清晰。
但身為東部新區的“原住民”的她,我們更好奇的是她本人的感受。望著招商中心里巨大的沙盤,她表示世園會將帶動東部新區周邊的城市發展,區域僅用幾年時間便天翻地覆,成為一座新城,交通飛速發展,更關鍵的是讓周邊居民有了更多工作機遇,她便是受惠者之一。60天后隨著世園會的正式開幕,這里會變得相當熱鬧。
“如此青綠” 胡世勛
川派盆景大師

坐在辦公室熟練煮茶的老者便是胡世勛,生于1943年的他已經邁入“8字頭”的人生,是這次“代顏”活動中年紀最大的參與者,有著超過60年的盆景生涯,無愧“川派盆景大師”名號。
來自成都溫江的他,如今也在溫江“落地生根”,來到他所在的園區,映入眼簾的便是巨大的假山和盆景,道路兩旁也遍布形態各異的川派盆景。
在交流過程中,滔滔不絕的胡大師讓我們見識到了他豐富的知識儲備,并且每天收看時事新聞已經成為他的“固定工作”,只為了跟上時代潮流。不僅如此,身體硬朗的胡大師主動邀請我們參觀園區,走出辦公室,他自豪地向我們介紹他打造的川派盆景文化走廊,白墻之上,一幅融景于詩詞之中、虛實交疊的畫卷徐徐展開,身為非遺傳承人的他,如今用一雙手努力留存西南土地上悠久的美學。
胡大師告訴我們,早在國內舉辦的首次世園會——昆明世園會,他便已受邀參加。如今成都成功申辦,他更是承擔起重要的分會場打造工作。在他看來,作為園藝行業“奧林匹克“的世園會主場館落地成都東部新區,將對區域經濟發展和文化形象帶來巨大提升,更關鍵的則是讓大家認識到川派盆景未來的路要怎么走,技藝要怎樣傳承。
“創業堅守者” 圓圓
一枝花店

花店主理人圓圓是個靦腆的女孩,曾在花店上班的她,最終在19年開出了屬于自己的花店,在街角顯眼的位置。
談及花店的經營狀況,她坦言,如今的經營壓力很大,需要辛苦的地方很多,但憑借一份熱愛,仍然堅持了下來。她認為,一枝花的使命可以有很多種,但最重要的是花本身所能承載的可能性。
對于世園會,有過了解的她除了好奇,更多抱著學習的心態,希望在60天后能去了解到更前沿的園藝知識,也能學習到更多的鮮切花培育技術。
“坐看花開” PP
知物癖

想要來到PP主理的花店,首先要走進一個老小區。這里原本作為麻將室的兩層空間,其中二樓便是花店,在她的經營下,不算大的空間變得可愛溫馨又花香四溢,緊湊的陽臺還擺了一架小鋼琴。
根據特定時節更迭的場景是店里的最大特色,工作日當天,仍然有不少前來打卡拍照的顧客。
談到世園會,她表示,今年的世園會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平臺,成都以前只有批發和零售市場,如今也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國際化的園藝內容,不僅會帶來很大的流量,還可以讓越來越多的人對花藝感興趣。身為花藝人的她覺得“有被重視到”,對她們的獨立經營當然也是巨大的助推。
“園藝科創派” 尹顯財
四川農業大學 風景園林學專業研究生

來自湖南邵陽的尹顯財同學,自帶一股學術氣質。
他和風景園林正式“打交道”已經7年了,但對植物花卉的熱愛,幾乎是與生俱來,對他而言,觀察并研究植物的生長,就如同一場場濃縮的人生,這個過程有趣而美妙。
在結束本科的學習后,尹同學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來到四川農業大學,進行對小報春的專項研究,誠然學術研究有時是枯燥的,但望著棚里一盆盆茁壯成長的小報春,成為了堅持的理由。而這樣的堅持也收獲了滿意的結果,其參與的團隊所培育出的花卉,在2021年于天府廣場投入了20萬株作為試點,并陸續投用于二環高架、天府綠道等地,也參與了大運會的氛圍營造工作。在實驗室里,身穿實驗服的他來回穿梭,向我們展示了一瓶瓶小報春花的實驗株。
對于世園會,尹同學說,高度關注是一方面,會期待更多出現具有本土特色的植物;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的研究有機會出現在世園會現場,被更多人看見。
“尋找下一條花路” 呼佳佳
Allow

來到九眼橋,呼佳佳正在工作室里忙前忙后,精致的工作空間里,巨大的粉色裝置相當顯眼。在陽光投射進來的窗前,她分享起了她的花藝故事。
最早在北京從事時尚編輯的她,誤打誤撞進入花藝圈,成為了一名“先鋒花藝師”。在經營了7年個人花藝品牌之后,因為生活,也因成為了媽媽,對事業的發展產生了新的思考。2年的重整以后,在23年10月同合伙人聯合創立了全新品牌。在她看來,由于目前的花藝市場已經飽和,單純的花材零售已經難以突圍,未來的市場將比拼的是花藝師的“大腦”,因此花藝設計、空間美學將是她未來的工作重心,讓并非生活必需品的花,如何傳遞美好是她在思考的事情。
她認為,世園會是一場絕對重量級的活動,涵蓋范圍包括整個行業上下游,希望借此機會能進一步規范成都的花藝行業,也讓花卉的受眾對此擁有更多認知。
“以花為筆” May
無貳花藝

May的花藝工作室開在一間酒吧里,到訪時正值中午,酒吧尚未營業,我們在角落的位置見到了她。
大學時期和花藝師的相識帶May走上了花藝的道路,最初只是創作花束贈予朋友的她,在機緣巧合之下,2022年在一家酒吧的空間里開始了她的“定制”生意。與市面上批量生產的花束不同,May會根據客人的關鍵詞與要求進行設計,想與客人進行更多情感上的聯系。不僅如此,她的創作也會有更多的處理,比如后期的染色。交流過程中,May也向我們展示了一束她創作的暗黑風格的花束,一個更加天馬行空的世界似乎就在她周圍。
對她來說,世園會讓她想起了之前在英國看過的花展,世園會不僅是一場大型的植物展覽,但同時植物可以不局限在場館,分會場的設置恰好讓園藝和城市做了更多的結合,也讓園藝、植物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大廠大花” 林瑛
春天花樂園

位于成都郫都區的春天花樂園,憑借超600家入駐商戶、超3萬品類商品、20億元的年成交額,成為全國新一代花卉市場標桿項目。園區積極響應了本屆世園會的舉辦,成為郫都區分會場的重要參與者,目前,在世園會專班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春天花樂園正搶抓進度,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我們在園區的辦公區見到了創始人林瑛,繁忙的她抽空談起了她的過往,據了解,她最初卻并非一位“專業人士”,只是出于對花卉和美好事業的熱愛毅然“闖入”這個行業,從98年開設第一家花店起,一路走到如今的規模,見證了成百上千種花木的盛開,也看到了花卉所蘊含的創造性價值,傳遞美好情感、讓精神愉悅。
談到世園會在成都舉辦,林瑛特別歡迎,懷揣使命感的她希望借此契機,能推動四川全省將豐富的自然資源豐富轉化為一批知識產權,推動更多的園藝花卉研發合作落地,乃至出現園藝博物館等更多文化設施。
“中西融合派” Yumi
YC Beauty

崇尚“自然野趣”的Yumi正經營著一家法式風格的花店,在水井坊老街巷里顯得恰如其分,我們一早就看到她在店里打理花束的身影。
她告訴我們,如今店內別致的裝修,是一位設計師消費者在3年前為其重新設計的。談及花藝的意義,留著一頭利落短發的她,手捧著一盆風信子說,依靠花藝才挖掘出自己的天性,即從不止步的性格。
之后,她還透露,經過一年的中式花藝學習,今年要在麓湖開設一家中式風格花店,以后,“中西兼并”的花藝事業將為她帶來更多可能和驚喜,以接近她建立更大花園的夢想。
面對即將到來的世園會,她期許通過這場盛會,可以讓更多人建立起自己的小花園的夢想,自己也能去發現新的品種,帶來新的靈感。
中式美學“傳承人” 蔣霖芝
松間照

喜歡傳統中式美學的蔣霖芝,日常也穿著中新中式風格的衣服,見面時,她舉了一把團扇。這也是她在成都開了一家中式花藝店的原因。
出于對古詩句的喜好,店的名字也來源于“明月松間照“,墻上懸掛了一幅中國山水畫,除了鮮花,店內還有好幾個柜子陳列著她從世界各地搜羅來的漂亮瓷器,也對外售賣。
幾年前流行韓式花藝,這兩年又流行起法式插花,但流行易逝,風格永存,為什么中式美學不能“火一次”呢?她這樣感嘆道。中式花藝既是她的堅持,也是她的理想。
提起即將舉辦的成都世園會,她很驚喜于發現其中涵蓋了很多中式元素,不僅是三星堆、蜀繡等四川文化元素,各個城市各異的傳統文化都有涉及,很期待開園之后去參觀欣賞。
“種花人” 羅伯伯、花花
羅伯兒農場

剛來到農場門口,花花便已經在熱情地迎接。走進農場,無垠的農田上排列了五顏六色的作物,花花笑著說是因為她什么都想種一點。
我們好奇地詢問,為什么從央美國畫系進修過的她要到鄉下當“農民”?花花說,她打小就在鄉下長大,天生便熱愛自然,因此也決定以此為業。問及一旁的羅爺爺,做了半輩子苗圃、農業的他相當支持,并向我們回憶起了農場的建設過程,經過挑選以后看上了新都的土質,在這里一磚一瓦的搭建起了如今的“羅伯兒農場”。共30畝的地盤如今已有18畝投入使用,涵蓋上百種花卉和蔬果,品種豐富的種球花是他們的“招牌”,順其自然則是他們的宗旨。因此許多顧客在下單鮮切花時,也會備注說想嘗嘗農場里無公害的蔬果,已成為“最天然的伴手禮”。
陽光明艷,透過田間的灑水裝置,一道彩虹出現了。爺孫二人棲息在這片農場里,不以盈利為首要目的,而是讓時間流淌在最值得的事情上。
對于只剩60天的世園會,爺孫二人表示一定會買票去看,羅爺爺希望有更多人都能愛上種植、愛上園藝,花花認為隨著世園會的舉辦,整座城市都將因此受惠,主場館所在地的東部新區,也將從此受到矚目。
園藝工程建設者 盧超
成都園藝博覽運營發展有限公司工程建設部

業務繁忙的盧超正帶隊進行項目的最后沖刺,行色匆匆地趕來與我們會面。
從2023年1月來到東部新區的他,是世園會主會場工程項目的總負責人,對于這個占地約3600畝的“大項目”,他無比驕傲,即便在最忙的時候,一天要接200多個電話,也毫無怨言。他介紹道,前后超3000人的建設團隊日復一日地辛勤投入,在一年時間內讓整個園區已經呈現其基本輪廓。
我們走訪了園區內幾個主要項目的建設現場,醒目的散花樓已基本建設完成。盧超表示,目前整個工程進度已經超過90%,本月,各城市展區也已呈現基本輪廓,在未來,其團隊還將負責園區的后續運營工作。
對于盧超來說,本屆世園會就像是他自己的孩子,不僅見證其誕生,還將陪伴其成長。站在規劃圖面前,他說這片園區未來將是東部新區的“中央公園”,也會是區域的一張名片,未來可以和三岔湖進行聯動,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結語——
成都之東,節氣之春,從天府機場落地東部新區,騎行天府綠道,看著四季不衰的花草,將通往園藝文化交流的芳香大道;登臨散花樓,再沿著絳溪河走到府南河,循著不怕巷子深的煙火,將是世界認識成都的一條“小園香徑”。
你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你亦如是。成都,作為世界文化名城,騷人墨客流連于此;作為中國公園城市,頂尖園藝匯集于此。
人文煙火的成都,連風都是香的,茶水香、火鍋香,胭脂香、花木香……這里,從來不缺“拈花惹草”的人;公園城市的成都,早已熟諳綠色發展的理念,以花為媒,禮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從4月的春末,到10月的初秋,186天的時間里,成都東部新區將迎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里,不僅提供了國際園藝交流平臺,助力世界花卉園藝技術進步;也將傳承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示一個川蜀園林的獨特范本;同時也以花為媒,傳遞相互依存、團結合作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成都東部新區作為成都“城市會客廳”的選址,也代表了這里是中國公園城市建設的前沿和示范—— 一個“年輕”區域正建設踐行中國式新發展理念,并實現了“高質量”的能級躍升。
它如花一樣綻放著勃勃生機,也讓幸福與夢想“永不落幕”。
4月26日-10月28日,2024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將在成都東部新區盛大舉行,昭示著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源遠流長魅力,一座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的永續發展動能。
來源:推廣
最新更新時間:03/21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