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楊繼云
“最被低估的VC是誰?”
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這個答案不止一次被提起。這家成立于2002年的投資機構,總部位于中國香港,與商業巨擘李嘉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資金主要來源于李嘉誠,收益則歸于李嘉誠基金會。
維港投資的掌舵者,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女性——周凱旋(Solina)。早年間,周凱旋在香港以貿易起家,在商界嶄露頭角。機緣巧合下,她結識了李嘉誠,自此開始長達數十年的合作。不同于香港Old Money偏愛傳統生意,周凱旋更鐘情高科技,至今帶隊投出了Meta、Zoom等知名案例,最近幾年還重點布局AI賽道。
“投出了很多全球性的科技公司。”一位經常往返香港與北京的知名投資人分享起印象。可以說,周凱旋執掌下的維港投資,是大中華地區一支最為低調的投資力量——即便是內地資深同行,也難以經常看到他們的成員。
一戰賺百億美金:她,被忽略的風投女王
維港投資的故事,始于20多年前。
成立于2002年,維港投資重點關注能夠引導行業變革的技術創新性的公司,主理人周凱旋,與李嘉誠相識30余年,可謂后者的“左膀右臂”。甚至可以說,正是周凱旋在為李嘉誠布局近年來最賺錢的科技投資。
20余年間,維港投資投出了100多家公司,其中包括Meta、Skype、Siri、Waze、DeepMind、Slack、Spotify、Zoom、AirWallex等明星企業,并且大部分項目都是在早期進入。
官網信息顯示,目前維港投資投資團隊成員20多人,七成是中國成員,投資足跡遍布全球。更重要的特點是,維港投資并不對外募資,資金主要來源于李嘉誠。
我們不妨先從維港投資的一筆經典案例——Zoom說起。2013年,維港投資領投了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企業服務軟件Zoom的B輪融資,成為Zoom首個外部機構投資者。2015年,維港投資再度追投了C輪,共出資850萬美元,持股8.5%。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能夠提供線上辦公視頻和教學的Zoom意外大爆發,不僅營收利潤增長,股價也在幾個月內接連上漲,市值一度超過1600億美元。而維港投資所持Zoom的股份一度超130億美金,一戰封神。不過,李嘉誠并沒有在Zoom市值高峰時退出,如今的Zoom市值早已回落至200億美元以下。
但這并不妨礙這筆投資為圈內人所驚嘆。在早期進行投資,并長期持有,這似乎是維港投資的一貫風格,同樣的案例還有Meta。
2007年,Meta的前身Facebook正處于非盈利狀態,周凱旋建議李嘉誠出手,于是在2007、2008年,維港投資兩次共向Facebook投資1.2億美金,持股3%,到2012年Facebook上市時,這筆投資已經為其帶來了5倍的回報。時至今日,Meta市值超過萬億美金。
給維港投資帶來超級回報的,還包括2009年投資的正版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Spotify。此前據李嘉誠透露,大概在100-150倍左右。
而維港投資押注的語音溝通軟件Skype、語音識別系統Siri、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等分別被微軟、蘋果、Google收購,均為其帶來可觀回報。
梳理下來,維港投資不僅成功注資了許多頗具代表性的互聯網巨頭,還幫李嘉誠躲過“香港老錢錯失互聯網”的宿命——盡管在內地互聯網圈,尤其是BAT時代,確實很難找到太多香港印記。
如今,維港投資對于前沿科技的探索仍在繼續。去年4月,維港出手了新加坡AI公司Coptical Labs;很快,團隊又投資了AI芯片制造商耐能(Kneron),且已連續四輪押注。細數維港投資的項目,與AI相關的公司愈發多了起來,涵蓋生物醫學AI技術、深度人機交互、語音語義識別等各種細分領域。
維港投資曾公開闡述投資投資策略:只有兩個類別,一是與李嘉誠的傳統業務有協同價值的項目,二是能解決巨大問題的、探索未來愿景、推動前進的顛覆科技。周凱旋也曾說過,“未來的投資焦點將圍繞,與傳統板塊的IA(智能增強)和能夠推動未來的AI(人工智能)。”
實際上,盡管投資組合中有不少回報出色的項目,但維港投資在大中華區乃至全球范圍一直很低調。或許,這與掌門人風格息息相關。
周凱旋是誰?
透過維港投資,一位風投女王躍然眼前。
周凱旋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香港。中學時,她考上了香港久負盛名的拔萃女書院,在校期間曲棍球、游泳、話劇等樣樣精通,英語更是拔尖。
后來,周凱旋去往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就讀,這是一所享譽世界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在這里,她結識了日后著名導演徐克的太太施南生,兩人成為好友。
1986年,畢業后的周凱旋順理成章在海外工作,一次工作需要,她回國去西安洽談兵馬俑展覽,發現售賣紀念品的商機,利潤幾十倍,于是一番操作下賺到了“第一筆錢”。經此一事,周凱旋敏銳察覺到國內貿易的機會,很快與朋友成立一家企業——維港公司,專門做從國內和海外的貿易生意。
周凱旋的商業頭腦開始得以施展。坊間流傳,當時香港旺盛的房地產市場需要大量水泥,而內地水泥價格相對更便宜,廣西的一些散裝水泥廠商希望進軍香港市場,一個找貨源、一個求渠道,維港公司將水泥從廣西運到了香港,一炮打響。
更具宿命感的事發生在1992年。 這是一個被外界爭相報道過的故事:東方海外決定在北京投資地產,周凱旋意識到機會來了,便立刻北上,她十分有商業魄力,一出手就是長安街上10萬平米的項目,命名“東方廣場”。
因為這個龐大的項目,周凱旋和東方海外邀請多家知名地產商談合作,其中就包括李嘉誠。1993年兩人初識,為了游說李嘉誠,周凱旋準備了厚厚的一摞材料,但相傳兩人洽談不過5分鐘,李嘉誠就當場確定投資,促成了當時北京最大的房地產開發項目。
在商場叱咤風云幾十年的李嘉誠,看中了周凱旋運籌帷幄的自信淡定、籌謀時的契而不舍。后來周凱旋深有體會地總結:“財富機會只會降臨在有膽識又很謹慎的人身上。”
周凱旋與李嘉誠合作愈漸加深。1999年,周凱旋看到中華網在納斯達克上市創造的財富奇跡后,向李嘉誠提議成立TOM.COM,又想方設法說服他——讓這位扎根于實業的商業大佬接受互聯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李嘉誠最終還是被打動。
2000年3月,TOM網登上香港創業板,股價飛漲。2007年,李嘉誠將TOM私有化,周凱旋也成功套現,實現了身價跨越。
2002年,周凱旋創辦了維港投資,兩年后李嘉誠通過李嘉誠基金會注資,成為了合作伙伴。2022年5月,維港投資在新加坡開設中國香港以外首個辦公室,加大對東南亞地區科創企業投資。
拋不開與李嘉誠千絲萬縷的聯系,維港投資常常被誤認為是李嘉誠的家族辦公室,對此長江實業集團還專門進行了澄清:維港投資并非李嘉誠先生之家族辦公室,該公司由周凱旋小姐全資擁有,李嘉誠先生僅聯同維港公司參與科技與創新科技項目。
三年前就預見到了風險,避開當下寒冬
這些年,周凱旋公開亮相的場合并不多見。
直到去年底的一場活動上,周凱旋現身透露,早在2021年1月李嘉誠便不斷向她示警,稱市況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后全球經濟會一落千丈,警告投資組合內的被投公司盡快在2021年底前進行融資,以保證現金流。
她進一步回顧,彼時很多同事都未有所察覺,但在李嘉誠的不斷強調下,維港投資還是給所有被投企業進行建議,抓緊進行新一輪融資,以延長備用資金。最后的結果是,有近8成的被投企業聽從忠告,也因此將“生命周期資本”延長到了24至36個月,“救了他們一命”。
而“其他未聽從建議的公司”,現在就不得不削減估值。
周凱旋感嘆,這就是李嘉誠的“反向思維”,她和維港投資都深受影響——“否則我就沒有時間在這里分享,而是要在峰會場上為投資項目尋找沙特資金而奔波了。”
維港投資與很多VC有著不一樣的特質,運作模式也值得細看:李嘉誠個人承擔所有的投資風險,投資的收益全部歸屬于李嘉誠基金會,用來支持慈善事業。沒有太多回報壓力,維港投資往往可以做到真正的長期陪伴,而對于投資,周凱旋可以自己全權把握。
正如周凱旋曾介紹,維港投資不是一個純粹的投資基金,而是希望通過亞洲的捐獻文化成為社會正能量。
在一些創始人的描述中,周凱旋善于速戰速決。健身手環開發商Misfit CEO桑尼·吳曾介紹,周凱旋只通過視頻通話與他結識別24個小時就決定投資。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她常常只需要企業創業者喝一次咖啡就會決定出手,提供的不僅僅是資金,還包括深厚的人脈和接觸專家顧問的機會。
她也是一位極富說服能力的人。Waze的CEO諾姆·巴丁起初并不想融資,但在周凱旋的極力說服下,Waze對維港投資敞開了大門。
多年后,在Waze被谷歌收購的幾個月前,諾姆·巴丁曾找到周凱旋,希望可以幫忙面見一位互聯網高管,她又雷厲風行地帶著那位互聯網高管和自己,乘坐私人飛機飛往數百公里外的拉斯維加斯共進晚餐。
周凱旋低調內斂,不喜張揚,正如維港投資一貫的風格。在她的的掌舵下,維港投資創下一個個經典案例。如今,這位風投女王的故事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