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一個西部區縣正成為東盟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一個西部區縣正成為東盟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

重慶江津想要抓住西部陸海新通道帶來的機遇。

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唐俊

2024年農歷春節剛過,一列滿載香蕉的班列從東南亞出發抵達重慶市江津區,這是龍年首趟經由西部陸海新通道運抵重慶的中老泰冷鏈班列。這也標志著重慶與東盟之間的跨境鐵路冷鏈通道,邁向雙向對開、常態運行。

界面新聞從陸海新通道運營公司獲悉,本次班列共裝有200噸東盟進口精品香蕉,貨值100多萬元。班列貨物于2月16日從蕉園采摘裝箱,17日凌晨完成裝車發出,17日晚上在云南磨憨口岸完成清關入境,20日晚上直達重慶江津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

此趟香蕉班列緣起于去年6月,當時首次開行了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泰冷鏈班列(老撾萬象-重慶江津),此后還開行了火鍋食材、老撾木薯等冷鏈食品和農產品進口專列。現在,中老泰冷鏈班列開始常態化運行。

除了進口,重慶江津還通過冷鏈班列向東南亞出口農產品。今年2月5日,首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泰冷鏈出口班列,滿載檸檬等重慶本地農產品從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發出。這些農產品經磨憨口岸出境運往泰國進行分銷,實現了中老泰冷鏈班列雙向對開。

當然,江津并不只是為了運輸農產品,它的真正目標是想成為東盟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

物流通道帶來的機遇

在2023年12月19日重慶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江津區委副書記、區長唐大軍提到,江津的目標定位是“兩地一中心”,即建設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南向班列主要到發地、重慶面向南亞和東南亞開放前沿陣地、重慶面向東盟市場要素資源集散中心。

大力推動中老泰冷鏈班列運輸農產品,就是要幫助江津建成東盟農產品交易集散中心。“我們在江津建設了重慶東盟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今年分撥的東盟進口水果達到了13萬噸。同時,重慶西部東盟農產品冷鏈分撥中心項目也正式在江津啟動。” 唐大軍說。

江津要打造東盟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離不開國家戰略下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快速發展,其地理位置正好處于通道的起點處。江津想要把握住這條物流通道帶來的發展機遇。

西部地區遠離海運通道,在交通運輸上“先天不足”。以重慶為例,當地企業如果要將產品出口到東南亞的越南,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航空直運,速度快,但運費昂貴;二是江海聯運,貨物先用船沿長江運到上海,再走海運到越南,這種方式運價較低,但耗時長達20天左右。

西部陸海新通道采取鐵海聯運模式,貨物經鐵路運抵廣西,再從北部灣出海,可大幅縮短運輸時間。同樣是重慶到越南的貨物,鐵海聯運成本與江海聯運大致相當,但運輸時間僅需7天左右。

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雛形誕生于2017年,當時中國-新加坡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提出“南向通道”概念,以重慶為運營中心建設海鐵聯運通道,后更名為“國際陸海新通道”。此后,該通道迅速發展并成為西部地區出海的重要渠道,更是成為重慶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

根據國家發改委2019年發布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主通道包括三條通路,出海口均在廣西北部灣。東線自重慶經懷化、柳州至北部灣;中線自重慶經貴陽、南寧至北部灣(北部灣港、洋浦港);西線自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

圖片來源:《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

2021年12月中老鐵路全線通車,也被納入到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貨物全程經鐵路也可直達東南亞。重慶至老撾全程通過鐵路運輸,時間縮短至3-4天,與公路運輸相比少了一半。

在鐵海聯運和鐵路直達模式中,重慶均是重要樞紐,而江津又是重慶班列的主要到發地之一。大量東南亞貨物從江津進出,讓當地政府部門看到機遇——利用陸海新通道連接東盟的優勢,提升江津這個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水平,打造外向型經濟產業。

江津區位于重慶西南,與主城區接壤,長江穿流而過,其境內有珞璜港、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及眾多產業園。在重慶38個區縣中,江津區的經濟規模排在第六,去年其GDP為1401.6億元。

2017年對江津來說是重要的一年。當年1月,江津綜合保稅區經國務院批準設立,這也是重慶主城區之外的第一個綜合保稅區。2018年7月,江津綜保區正式封關運行。2018年12月,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正式開通,中國西部(重慶)東盟商品、農副產品分撥中心也正式運營。

經過幾年的發展,江津目前已成為西北地區、四川、貴州等省區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貨物出海出境的一個重要物資集結中心。據官方數據,2023年1-11月,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累計開行1075列、同比增長143.76%,貨值28.8億元,貨值占全重慶市的33.4%。

政府規劃背后

物流通道并不直接產生經濟價值,真正的價值在于其帶動的產業發展。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研究員余川江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省際聯系大多尚停留在物流交通層面,通道沿線省份應抓住機遇,布局開放型產業,同時發揮規模優勢和比較優勢,重點發展與東盟有互補性的優勢產業。

江津區看到了這一點。“我們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合作紐帶,政府搭臺、商貿唱戲,來推動江津與東盟各國持續火熱地實現‘雙向互動’。” 江津區委副書記唐大軍在去年底的發布會上說。

比如江津與老撾的農林部和北方四省簽署了紀要,也建立了木薯貿易聯盟;同時,與泰國國家石油公司、老撾科寮集團、新加坡物流協會也在深度合作。東盟國家貨運代理聯合會重慶聯絡處設在江津,主要打造以塑料顆粒、木薯、有色金屬等東盟大宗商品的要素集散中心。

東盟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是其中一項規劃,現在正處于起步階段。

江津區珞璜臨港產業城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中老泰冷鏈班列主要以進口東南亞水果為主,包括香蕉、榴蓮等,出口的量還很小。班列從去年才開始運行,今年會擴大運量。

目前來看,全程鐵路運輸的成本略高于公路運輸,但是鐵路的優勢在于一箱直達、全程冷鏈、時效較高。“水果從果園采摘以后馬上就進入冷鏈箱,中途鐵路運輸不涉及轉運,沒有大的顛簸,且溫控較好,對水果品質保障更好。”該負責人說。另外,近年來也在倡導公路運輸向鐵路和水路轉移,以降低碳排放。

珞璜臨港產業城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首先做的水果品類是香蕉,因為香蕉量大,且在東南亞的市場上一年四季都有。榴蓮的價值雖然更高,但有季節性,所以目前用香蕉作為基礎產品,再搭配其他水果。后續線路成熟后,將會再開發其他水果品類。

“我們先期肯定是把物流做起來,讓路徑暢通,所以今年的主要動作還是將班列實現常態化開行,后面再慢慢把交易的屬性疊加進來。除了交易以外,我們還有一些農產品加工的項目也在陸陸續續做。”該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說。

2023年,珞璜港改擴建工程完成,改造后珞璜港年通過能力達到2000萬噸。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貨區升級改造工程即將啟動建設,改造后集裝箱吞吐能力增加20萬標箱。未來,還將在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設立肉類、糧食、整車等海關特殊商品指定查驗場地,并爭取納入陸路起運港退稅試點。

江津綜合保稅區冷鏈產業園去年已經建設完成。界面新聞從江津綜合保稅區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冷鏈產業園正在招商,后續綜合保稅區內的冷庫等設施會依托該冷鏈產業園運行。目前網內冷庫設備調試工作已經接近尾聲,預計3月份開始投用。

另一個農產品集散交易的配套工程——重慶西部東盟農產品冷鏈分撥中心項目,也已正式在江津啟動。界面新聞從重慶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網查詢到,今年2月2日,該項目一期工程施工總承包(第二次)招標公告已發布。根據公告,該冷鏈分撥中心位于江津區雙福市場西區毗鄰地塊,規劃總建筑面積11.44萬平方米,一期工程預計總投資6億元。

此外,據江津區委副書記唐大軍介紹,江津區內總投資20億元的益海嘉里中央廚房食品深加工項目二期和投資5億元的晨科蛋雞養殖項目已開工建設。

從自身條件來看,江津似乎也有這樣的潛力。江津此前就有幾大工業園,包括珞璜臨港產業園、德感工業園、雙福工業園等,這些工業園有成熟的加工制造產業鏈。德邦快遞西南總部基地選址在重慶江津珞璜產業城,已于2022年投用,并配套建設了冷鏈服務基地項目。

更重要的是,江津擁有重慶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雙福國際農貿城。在這里,通過陸海新通道運輸而來的東南亞農產品,可以快速進入已經成熟的大型批發銷售市場。

陸海新通道公司表示,接下來,公司將以香蕉、榴蓮等東盟水果為基礎貨源,常態化開行中老泰冷鏈班列,推動東盟水果、海鮮、糧食等農產品實現大規模進口,并快速銷往川渝及周邊地市。

更進一步,未來將推動成渝乃至西部其他地區的優質農產品出口至東南亞國家,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邁向“全球生產、全球采購、全球銷售”。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一個西部區縣正成為東盟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

重慶江津想要抓住西部陸海新通道帶來的機遇。

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唐俊

2024年農歷春節剛過,一列滿載香蕉的班列從東南亞出發抵達重慶市江津區,這是龍年首趟經由西部陸海新通道運抵重慶的中老泰冷鏈班列。這也標志著重慶與東盟之間的跨境鐵路冷鏈通道,邁向雙向對開、常態運行。

界面新聞從陸海新通道運營公司獲悉,本次班列共裝有200噸東盟進口精品香蕉,貨值100多萬元。班列貨物于2月16日從蕉園采摘裝箱,17日凌晨完成裝車發出,17日晚上在云南磨憨口岸完成清關入境,20日晚上直達重慶江津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

此趟香蕉班列緣起于去年6月,當時首次開行了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泰冷鏈班列(老撾萬象-重慶江津),此后還開行了火鍋食材、老撾木薯等冷鏈食品和農產品進口專列。現在,中老泰冷鏈班列開始常態化運行。

除了進口,重慶江津還通過冷鏈班列向東南亞出口農產品。今年2月5日,首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泰冷鏈出口班列,滿載檸檬等重慶本地農產品從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發出。這些農產品經磨憨口岸出境運往泰國進行分銷,實現了中老泰冷鏈班列雙向對開。

當然,江津并不只是為了運輸農產品,它的真正目標是想成為東盟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

物流通道帶來的機遇

在2023年12月19日重慶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江津區委副書記、區長唐大軍提到,江津的目標定位是“兩地一中心”,即建設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南向班列主要到發地、重慶面向南亞和東南亞開放前沿陣地、重慶面向東盟市場要素資源集散中心。

大力推動中老泰冷鏈班列運輸農產品,就是要幫助江津建成東盟農產品交易集散中心。“我們在江津建設了重慶東盟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今年分撥的東盟進口水果達到了13萬噸。同時,重慶西部東盟農產品冷鏈分撥中心項目也正式在江津啟動。” 唐大軍說。

江津要打造東盟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離不開國家戰略下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快速發展,其地理位置正好處于通道的起點處。江津想要把握住這條物流通道帶來的發展機遇。

西部地區遠離海運通道,在交通運輸上“先天不足”。以重慶為例,當地企業如果要將產品出口到東南亞的越南,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航空直運,速度快,但運費昂貴;二是江海聯運,貨物先用船沿長江運到上海,再走海運到越南,這種方式運價較低,但耗時長達20天左右。

西部陸海新通道采取鐵海聯運模式,貨物經鐵路運抵廣西,再從北部灣出海,可大幅縮短運輸時間。同樣是重慶到越南的貨物,鐵海聯運成本與江海聯運大致相當,但運輸時間僅需7天左右。

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雛形誕生于2017年,當時中國-新加坡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提出“南向通道”概念,以重慶為運營中心建設海鐵聯運通道,后更名為“國際陸海新通道”。此后,該通道迅速發展并成為西部地區出海的重要渠道,更是成為重慶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

根據國家發改委2019年發布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主通道包括三條通路,出海口均在廣西北部灣。東線自重慶經懷化、柳州至北部灣;中線自重慶經貴陽、南寧至北部灣(北部灣港、洋浦港);西線自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

圖片來源:《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

2021年12月中老鐵路全線通車,也被納入到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貨物全程經鐵路也可直達東南亞。重慶至老撾全程通過鐵路運輸,時間縮短至3-4天,與公路運輸相比少了一半。

在鐵海聯運和鐵路直達模式中,重慶均是重要樞紐,而江津又是重慶班列的主要到發地之一。大量東南亞貨物從江津進出,讓當地政府部門看到機遇——利用陸海新通道連接東盟的優勢,提升江津這個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水平,打造外向型經濟產業。

江津區位于重慶西南,與主城區接壤,長江穿流而過,其境內有珞璜港、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及眾多產業園。在重慶38個區縣中,江津區的經濟規模排在第六,去年其GDP為1401.6億元。

2017年對江津來說是重要的一年。當年1月,江津綜合保稅區經國務院批準設立,這也是重慶主城區之外的第一個綜合保稅區。2018年7月,江津綜保區正式封關運行。2018年12月,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正式開通,中國西部(重慶)東盟商品、農副產品分撥中心也正式運營。

經過幾年的發展,江津目前已成為西北地區、四川、貴州等省區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貨物出海出境的一個重要物資集結中心。據官方數據,2023年1-11月,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累計開行1075列、同比增長143.76%,貨值28.8億元,貨值占全重慶市的33.4%。

政府規劃背后

物流通道并不直接產生經濟價值,真正的價值在于其帶動的產業發展。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研究員余川江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省際聯系大多尚停留在物流交通層面,通道沿線省份應抓住機遇,布局開放型產業,同時發揮規模優勢和比較優勢,重點發展與東盟有互補性的優勢產業。

江津區看到了這一點。“我們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合作紐帶,政府搭臺、商貿唱戲,來推動江津與東盟各國持續火熱地實現‘雙向互動’。” 江津區委副書記唐大軍在去年底的發布會上說。

比如江津與老撾的農林部和北方四省簽署了紀要,也建立了木薯貿易聯盟;同時,與泰國國家石油公司、老撾科寮集團、新加坡物流協會也在深度合作。東盟國家貨運代理聯合會重慶聯絡處設在江津,主要打造以塑料顆粒、木薯、有色金屬等東盟大宗商品的要素集散中心。

東盟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是其中一項規劃,現在正處于起步階段。

江津區珞璜臨港產業城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中老泰冷鏈班列主要以進口東南亞水果為主,包括香蕉、榴蓮等,出口的量還很小。班列從去年才開始運行,今年會擴大運量。

目前來看,全程鐵路運輸的成本略高于公路運輸,但是鐵路的優勢在于一箱直達、全程冷鏈、時效較高。“水果從果園采摘以后馬上就進入冷鏈箱,中途鐵路運輸不涉及轉運,沒有大的顛簸,且溫控較好,對水果品質保障更好。”該負責人說。另外,近年來也在倡導公路運輸向鐵路和水路轉移,以降低碳排放。

珞璜臨港產業城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首先做的水果品類是香蕉,因為香蕉量大,且在東南亞的市場上一年四季都有。榴蓮的價值雖然更高,但有季節性,所以目前用香蕉作為基礎產品,再搭配其他水果。后續線路成熟后,將會再開發其他水果品類。

“我們先期肯定是把物流做起來,讓路徑暢通,所以今年的主要動作還是將班列實現常態化開行,后面再慢慢把交易的屬性疊加進來。除了交易以外,我們還有一些農產品加工的項目也在陸陸續續做。”該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說。

2023年,珞璜港改擴建工程完成,改造后珞璜港年通過能力達到2000萬噸。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貨區升級改造工程即將啟動建設,改造后集裝箱吞吐能力增加20萬標箱。未來,還將在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設立肉類、糧食、整車等海關特殊商品指定查驗場地,并爭取納入陸路起運港退稅試點。

江津綜合保稅區冷鏈產業園去年已經建設完成。界面新聞從江津綜合保稅區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冷鏈產業園正在招商,后續綜合保稅區內的冷庫等設施會依托該冷鏈產業園運行。目前網內冷庫設備調試工作已經接近尾聲,預計3月份開始投用。

另一個農產品集散交易的配套工程——重慶西部東盟農產品冷鏈分撥中心項目,也已正式在江津啟動。界面新聞從重慶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網查詢到,今年2月2日,該項目一期工程施工總承包(第二次)招標公告已發布。根據公告,該冷鏈分撥中心位于江津區雙福市場西區毗鄰地塊,規劃總建筑面積11.44萬平方米,一期工程預計總投資6億元。

此外,據江津區委副書記唐大軍介紹,江津區內總投資20億元的益海嘉里中央廚房食品深加工項目二期和投資5億元的晨科蛋雞養殖項目已開工建設。

從自身條件來看,江津似乎也有這樣的潛力。江津此前就有幾大工業園,包括珞璜臨港產業園、德感工業園、雙福工業園等,這些工業園有成熟的加工制造產業鏈。德邦快遞西南總部基地選址在重慶江津珞璜產業城,已于2022年投用,并配套建設了冷鏈服務基地項目。

更重要的是,江津擁有重慶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雙福國際農貿城。在這里,通過陸海新通道運輸而來的東南亞農產品,可以快速進入已經成熟的大型批發銷售市場。

陸海新通道公司表示,接下來,公司將以香蕉、榴蓮等東盟水果為基礎貨源,常態化開行中老泰冷鏈班列,推動東盟水果、海鮮、糧食等農產品實現大規模進口,并快速銷往川渝及周邊地市。

更進一步,未來將推動成渝乃至西部其他地區的優質農產品出口至東南亞國家,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邁向“全球生產、全球采購、全球銷售”。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云梦县| 宁南县| 县级市| 太保市| 鸡泽县| 剑阁县| 临高县| 鄄城县| 南雄市| 阿拉善左旗| 江油市| 政和县| 卢湾区| 梓潼县| 察隅县| 兰溪市| 腾冲县| 中阳县| 汉源县| 万全县| 内黄县| 策勒县| 大城县| 寿宁县| 桦川县| 乌兰县| 定远县| 龙南县| 兴宁市| 麻江县| 北川| 牡丹江市| 公主岭市| 斗六市| 榆中县| 南涧| 越西县| 淮滨县| 兴城市|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