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收購《古劍奇譚》,騰訊要做老IP重啟的元夢之星?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收購《古劍奇譚》,騰訊要做老IP重啟的元夢之星?

騰訊此次收購的背景,是其游戲業務在新生代競爭和本土市場挑戰中尋求新的增長點。

文|娛樂資本論 碧海銀鯊

又一個游戲老廠子被騰訊收入囊中,這一次則是擁有知名國產RPG《古劍奇譚》系列IP及二次元游戲《白荊回廊》的網元圣唐。

騰訊公司近期完成了對北京網元圣唐娛樂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收購,持股比例達到87.36%,成為其最大股東。這一戰略舉措,標志著騰訊在游戲IP領域的進一步擴張,尤其是在國產單機游戲和二次元市場的布局。

盡管網元圣唐原董事長孟憲明仍然持有約9.5%股份,但網元圣唐的實控人已經由“孟憲明”變更為“馬化騰”。這意味著騰訊將成為網元圣唐的新的主人,并參與后續公司的經營決策。

據接近網元圣唐的人士透露,這次收購后,騰訊承諾仍將保持核心研發團隊的獨立性,延續網元、燭龍的獨立廠牌,并將幫助古劍系列經典IP繼續做大。

早在幾年前,騰訊曾經開啟過一波在游戲領域買買買的大手筆動作。據不完全統計,在2021年上半年的時候,騰訊平均7天投資一家游戲公司。但在近一兩年以及當下,騰訊的投資版圖正處于收縮階段,因此其接連增持一家游戲公司,也頗令外界疑惑。

騰訊此次收購的背景,是其游戲業務在新生代競爭和本土市場挑戰中尋求新的增長點。馬化騰在2023年度騰訊員工大會上對游戲業務提出了批評,并強調了游戲創新的重要性。騰訊在二次元游戲市場的布局,尤其是《白荊回廊》的成功(首周總流水可能接近1億,作為騰訊2024年的開年大作,與2023年的二游相比,也僅次于《崩壞:星穹鐵道》與《重返未來:1999》),顯示出騰訊對這一細分市場的重視。

此外,騰訊對單機游戲市場的重視也體現在其對海外單機游戲公司的投資上。通過收購網元圣唐,騰訊不僅擁有了《古劍奇譚》這一國產單機游戲的佼佼者,還可能推動《神舞幻想》等其他沉沒IP的發展。

在泛娛樂領域,網元圣唐的加入將為騰訊視頻的長視頻業務帶來新的價值。要知道,《古劍奇譚》當年是和《仙劍奇俠傳》齊名的國產單機游戲,但因為網元圣唐在影視行業資源和操盤水平的問題,曾經開啟網絡劇仙俠時代的《古劍奇譚》發展遠遠不如仙劍IP。

如今,馬化騰在騰訊2024年會上提到,長視頻業務需要大劇支撐,不需要貼小廣告的“電線桿”,而《古劍奇譚》系列的影視化和動畫化,有望成為騰訊視頻的新亮點。這不僅能夠提升IP的知名度,還能為游戲業務帶來新的用戶和收入來源。

從這個角度,《古劍奇譚》IP和網元圣唐的歸宿,似乎騰訊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而帶著重燃《古劍奇譚》IP的新期待,騰訊就像那些老IP粉絲的“元夢之星”。

網元圣唐是一家什么樣的游戲公司?

網元圣唐是國產老牌單機游戲廠商,旗下擁有眾多IP,打造了諸如《古劍奇譚》系列、《神舞幻想》《心淵夢境》等經典單機作品,以及《古劍奇譚OL》端游,還有《白荊回廊》等手游。

對國產單機歷史有所了解的玩家都會知道,《古劍奇譚》的開發商上海燭龍是隸屬于網元圣唐的全資子公司。當初上海軟星在完成《仙劍奇俠傳四》后不久,主創團隊便與大宇資訊分道揚鑣,從此《仙劍奇俠傳》這一品牌的研發工作收回北京軟星,而原上海軟星的員工無一人加入北京軟星,其中以工長君(張毅君)為首的相當一部分人在幾個月后自立門戶成立了上海燭龍,而燭龍的投資方就是網元圣唐。

網元圣唐在2007年單機游戲正處于低谷之時重金投資單機游戲團隊,使其在2010年擁有了《古劍奇譚》這一全新單機品牌,由于早年國產單機游戲里號稱“三劍”之一的《劍俠情緣》系列已經基本告別了單機,《古劍奇譚》也依靠其不俗的游戲品質與口碑獲得了“新三劍”(另兩劍是指《仙劍奇俠傳》與《軒轅劍》系列,《古劍奇譚》以“新三劍”的身份取代了“老三劍”中的《劍俠情緣》)。

《古劍奇譚:琴心劍魄今何在》游戲海報

作為國產“新三劍”中的后起之秀,《古劍奇譚》系列在游戲界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是因為網元圣唐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構建起一個產品數量眾多,文化底蘊豐富的《古劍奇譚》IP矩陣。

比如,游戲設定源自于《山海經》,以中國神話時代為背景。目前已推出單機系列的初代作品《古劍奇譚:琴心劍魄今何在》,二代作品《古劍奇譚二:永夜初晗凝碧天》與三代作品《古劍奇譚三:夢付千秋星垂野》,以及網絡游戲《古劍奇譚網絡版》。

此外,網元圣唐還曾以對外授權的方式推出過手游《古劍奇譚壹之莫忘初心》(藍蛙互動開發、龍圖游戲發行),頁游《古劍奇譚WEB》(墨麟科技開發,百度游戲發行),以及電視劇《古劍奇譚》(歡瑞世紀等出品發行)與《古劍奇譚二》(阿里影業與網元圣唐旗下子公司呈祥影視聯合出品發行),還有電影《古劍奇譚之流月昭明》(阿里影業等出品發行),此外《古劍奇譚》還曾推出過劇情小說與話劇。

《古劍奇譚》電視劇海報

從以上的諸多《古劍奇譚》系列的游戲以及衍生產品可以看出,網元圣唐力求打造一個以“古劍奇譚”單機為核心的大IP矩陣,而這一戰略由網元圣唐最早從2007年便開始布局,可以說孟憲明是國內游戲公司老板里目光比較超前而較早地進行IP布局的。早在2011年有媒體采訪孟憲明時,他表示中國的游戲商都太注重眼前利益,他目光長遠,從來不做虧本生意。

孟憲明曾對媒體表示:“我干這事肯定不虧錢,我做了30年的商人,我絕對不會做虧本生意,首先來看《古劍奇譚》,我做這個單機游戲花了3000萬人民幣,你告訴我,現在宣傳一款網游的成本起碼是1000多萬人民幣,我花了3000萬做了《古劍奇譚》,我樹立了這個品牌,《古劍奇譚OL》一旦上市,就有幾百萬的玩家會來嘗試,從網游宣傳成本上,我就節約了很多錢,更不要說這個品牌本身值多少錢,我不光沒有虧,我還賺了很多!”

孟憲明的觀點在2011年還是極為小眾的,因為當時很多人還沒有聽說過IP這個概念,但在2013年之后,智能手機催生了手游行業的火爆,進而帶動了IP概念的火熱,越來越多的游戲從業者認識到,游戲業務本身需要獲取用戶,但正常的廣告費用一直都在提高,這促使游戲公司換種方式,比如將影視IP改編成游戲產品,或者反過來將游戲IP改編成影視作品,就可以用來引流。當然,影視作品也可以替換成動漫作品,或者文學作品,道理是一樣的,都是通過打造IP生態進一步提升游戲IP的知名度與影響力,進而擴大IP用戶與價值。

孟憲明在2011年放出豪言壯語的時候,《古劍奇譚OL》想必已經立項,此后《古劍奇譚》系列的IP布局的確也基本遵循著孟憲明的部署亦步亦趨地前行著,但網元圣唐直到2018年才姍姍來遲地推出了《古劍奇譚OL》,可惜此時的端游市場已經不是中小廠商玩得起的了,《古劍奇譚OL》憑借著其IP知名度取得一定的成績,在騰訊《天涯明月刀》,網易《逆水寒》,西山居《劍網3》以及完美世界等RPG大廠的多款重磅MMORPG的夾縫中艱難生存著。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隨著時代和技術的變革,網元圣唐的“古劍世界”一直有條不紊地搭建和擴張,從單機到網游、手游,從世界觀小說到影視、動畫,能看到這個原創IP的生命力正日漸蓬勃。據孟憲明在2020年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其規劃布局中,單機游戲是“根”,網絡版則是“干”,移動端是結出的“果”,大樹已經開枝散葉,勢必要將引以為豪的文化傳承下去。

此外,網元圣唐還本著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理念,以臺灣宇峻奧汀的《幻想三國志》系列開發團隊核心成員為主要班底成立了北京九鳳科技,并于2014年宣布啟動另一個全新的單機游戲IP,即2017年推出的《神舞幻想》,但可惜的是游戲上線后口碑失利,未能復制《古劍奇譚》的成功之路,也因此《神舞幻想》并未能開枝散葉地擴展成另一個IP矩陣。

孟憲明的IP布局是一場成敗難料的豪賭

網元圣唐的這一著IP布局的秒棋,如果只限于紙上談兵的話,理想是很美好的,但在實際執行中,則需要冒一定的風險,因為文化內容創意類型的產品,誰也不能打包票一定取得市場的成功,而且品質越高,對資金的需求也越高,因此也就造成,一旦產品成功,收益頗豐,但如果產品失敗,一定損失慘重。

比如,盡管《古劍奇譚》初代的游戲與電視劇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古劍奇譚》電視劇網絡播放量甚至超越了《甄嬛傳》而成為一部現象級文化產品,極大地提升了《古劍奇譚》的IP價值,但《古劍奇譚二》的游戲因為拖沓的劇情演繹方式與不夠成熟的動作打斗系統而備受爭議,而且《古劍奇譚二》的電視劇與電影都慘遭滑鐵盧,直到2018年的《古劍奇譚三》游戲才迎來口碑的逆襲(Steam上取得86%的好評率),不過雖然其一度被玩家奉為國產游戲之光或者RPG的天花板,但依然是叫好但不夠叫座。至于《神舞幻想》,其在Steam上59%的好評率可以說并不合格。

《古劍奇譚三》在Steam上38663篇用戶評測中獲得86%的特別好評

《神舞幻想》在Steam上4188篇用戶評測中獲得59%的褒貶不一的評價

特別是網元圣唐一直以開發單機游戲為主,而且每個單機大作投資均達到數千萬級別,而單機游戲收益并不高。比如《古劍奇譚三》傳言制作及宣發成本高達5000萬,而其以國產單機游戲的最高售價99元進行銷售,但在游戲不打折時期即使取得70萬銷量也只能取得6930萬的銷售額,刨除掉渠道分成后也只能堪堪收回成本。此后《古劍奇譚三》多次進行打折促銷,才能讓游戲迎來更多的收益。而《神舞幻想》則傳言制作及宣發成本高達7000萬,但游戲的銷量與評價均不理想,顯然網元圣唐在這個項目上陷入了巨額虧損。

除了單機游戲銷售以及IP授權的收益以外,網元圣唐僅有在大廠端游夾縫中生存的《古劍奇譚OL》能夠持續貢獻利潤,而網元圣唐既要維持多個單機游戲項目的開發,又要保持《古劍奇譚OL》的更新,還要開發《古劍奇譚》IP的衍生手游(比如《古劍奇譚木語人》與《白荊回廊》,后者雖然名字上與“古劍奇譚”無關,但游戲融合《古劍奇譚》世界觀打造,會有古劍歷代角色在平行世界加入,因此也算是衍生品),因此公司經營不免捉襟見肘。在外界看來,《古劍奇譚三》雖然口碑頗佳,但其DLC以及周邊產品相比前兩作大幅縮水,甚至引發了單機游戲開發團隊核心人員(制作人兼主編劇,主美術與主程序等)集體離職,均與網元圣唐面臨的資金壓力缺口有著直接的關系。

與此同時,網元圣唐也推出過多款并不成功的產品,比如早在端游時代推出的《聚仙》就不成功,而迄今為止推出的兩款《古劍奇譚》手游,無論是授權的還是自研的,也均不成功,尤其是自研手游《古劍奇譚木語人》經B站代理發行后,不到一年半就迎來停運,期間還一度傳出“B站申請凍結網元圣唐3679萬”的消息。盡管網元圣唐官方及時辟謠,但B站作為股東與代理發行方與網元圣唐的合作不暢是肉眼可見的,而后在2023年11月迎來了B站退股并由騰訊接盤的結局。

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網元圣唐娛樂科技有限公司仲裁程序財產保全裁定書》

這正是騰訊收購網元圣唐的前奏,因為此前騰訊也是網元圣唐的股東之一,并預定要代理二次元手游《白荊回廊》,但顯然網元圣唐與騰訊之間存在一個對賭協議,也就是《白荊回廊》上線后的表現決定了騰訊對網元圣唐余下股份的收購金額。

其實網元圣唐成立至今,前后融資十輪,除了多家投資機構外,還包括四家游戲公司,它們都不約而同地看上了《古劍奇譚》的游戲IP并進行了相關合作,比如中清龍圖曾代理發行手游《古劍奇譚壹之莫忘初心》,360集團則是《古劍奇譚OL》聯合運營方,B站則是《古劍奇譚木語人》的代理發行方,當然如今這三家公司的產品均已停運,而它們也都先后退出了網元圣唐的股東行列。

網元圣唐成立至今,前后融資十輪,除了多家投資機構外,還包括四家游戲公司,它們都不約而同地看上了《古劍奇譚》的游戲IP

如今騰訊的及時出手,同樣是看中了《古劍奇譚》IP以及其衍生手游《白荊回廊》的價值,但也給予了網元圣唐渡過了公司經營危機的底氣。因為以單機游戲起家的網元圣唐,最近幾年對外公布過的單機項目除了已經上線的小成本產品《心淵夢境》外,還包括《古劍奇譚四》與《神舞幻想·妄之生》,兩者都是多平臺且面向全球市場的單機游戲大作。但這兩個項目至今開發進度如何,外界并不太清楚,甚至可以說是生死不明。

比如,《古劍奇譚四》除了網元圣唐于2021年7月24日宣布正式立項外,至今未透露出與游戲有關的任何的消息,而此前三作的核心開發人員大部分均已離職,因此《古劍奇譚四》幾乎算是全新團隊的全新作品;而《神舞幻想·妄之生》自2020年網元圣唐嘉年華首曝之后,在2021年曾公布過一個12分鐘的實機演示視頻,但此后官方微博在2023年春節之后便停止了更新,之后有小道消息說網元圣唐遭遇資金困境導致項目停止了開發。

因此,騰訊此番收購,不僅是對網元圣唐研發團隊的高度認可,更是對國產單機游戲市場前景的看好,但最為重要的是,騰訊可謂是正好為當下網元圣唐面臨的資金短缺難題解決了燃眉之急。

對于單機游戲玩家而言,騰訊此舉無異于挽救了《古劍奇譚》這個富有情懷的單機系列(至于《神舞幻想·妄之生》到底能否繼續推進尚未可知)的命運,因此多年前常見于單機游戲論壇用于調侃單機游戲公司為了求生存謀發展而需要找一位“富爸爸”的“被企鵝收購”一說竟然成為了現實。

對于騰訊收購了網元圣唐一事,早已于2015年離職的網元圣唐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方杖就頗為感慨,他認為這一結果是一開始就注定了的,基因決定了公司的發展。雖然方杖并沒有詳述他的看法,但顯然要搞IP全產業鏈的布局,就需要大筆的資金。

對比同類競品,所謂的IP布局起碼需要上市公司或者現金流強勁的公司才能正常持續地操作,因此在國產的新老“三劍”中,西山居的《劍俠情緣》系列轉型網游得以發展壯大,而大宇資訊旗下的《仙劍奇俠傳》系列則被迫賣身中手游,《軒轅劍》系列則在2020年推出《軒轅劍柒》之后被擱置至今,而《古劍奇譚》系列變為騰訊的IP資源則無疑是最好不過的結局,至少意味著可以活下去,這樣才有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希望。

網元圣唐前高管,早已于2015年離職的網元圣唐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方杖對騰訊收購網元圣唐的消息頗為感慨

馬化騰為何看上了網元圣唐?

就在騰訊收購網元圣唐的前幾天,即2024年1月29日舉辦的2023年度騰訊員工大會上,馬化騰才剛剛對公司的游戲業務進行了批評,著重表達了幾個觀點:

1、新生代游戲公司層出不窮,從玩法類到內容類的轉變,騰訊一時無所適從,友商不斷在推出新游戲,而騰訊毫無建樹。

2、游戲是騰訊的王牌業務,盡管騰訊號稱是全球最大游戲公司,但現在躺在功勞簿上睡覺。目前騰訊在大力推廣的輕娛樂社交游戲《元夢之星》仍然是未來重點投入方向,但在發展上仍然面臨挑戰。

3、2023年騰訊游戲承壓不少,尤其是本土游戲,甚至一度負增長。游戲出海是公司目前出海國際化的最大希望,“現在我們要像打了雞血一樣振奮起來,不進則退”。

正如馬化騰所說,據財報顯示,騰訊游戲2023年開局坎坷,尤其是本土游戲:Q1收入約351億元,同比增長6%;到了Q2下降為318億元,環比下滑約9.4%。

不過從網絡流傳的騰訊年會PPT來看,馬化騰所指的友商的新產品,重點是指網易的《逆水寒》手游與《蛋仔派對》以及米哈游的《崩壞:星穹鐵道》。而與這三款友商的新品的亮眼表現相比,騰訊在2023年推出的新產品都黯然失色。

網傳騰訊年會上的PPT,其中競爭對手的新產品如網易的《逆水寒》手游與《蛋仔派對》以及米哈游的《崩壞:星穹鐵道》表現亮眼

馬化騰雖然批評自家游戲業務之后,但也釋放出他極為重視游戲業務的信號,只是對2023年的游戲業務表現不滿,沒過幾天馬化騰就將網元圣唐收至麾下,也足以體現出馬化騰對于游戲業務的重視。那么馬化騰到底是看上了網元圣唐的什么?要知道最近兩年騰訊在游戲領域的投資以海外公司為主,網元圣唐作為國內游戲公司能夠加入騰訊體系,一定是對騰訊的業務有著重要的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此次出手收購網元圣唐的時間背景,是在騰訊與網元圣唐最新合作的一款二次元游戲《白荊回廊》正式上線(2024年1月12日)后不久。其中,《白荊回廊》是一款立足于全新多元宇宙世界觀的異世交匯的即時多維戰斗RPG游戲,由騰訊游戲負責發行。僅在該產品的測試階段,各平臺已有超 1500萬名玩家預約下載,而正式上線后,《白荊回廊》首周進入iOS暢銷榜前十,其后在更新卡池后再度殺至暢銷榜第8。

有網友根據點點數據預估的流水顯示,《白荊回廊》上線首周移動端收入預估5920萬,考慮產品在PC端的表現也很亮眼,據消息稱《白荊回廊》PC端收入占比超過3 成,實際產品首周總流水可能接近1億。《白荊回廊》這一個成績不僅超過了網元圣唐以往推出的任何一款單機游戲在不打折時期的銷售額,甚至已經能擠進二次元游戲的第一梯隊。

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2023年國內游戲市場曾上線了多達40款以上的二次元游戲,其中表現良好的屈指可數,大多數都難以收回成本,堪稱二次元游戲泡沫的破裂。而《白荊回廊》顯然不屬于泡沫之作,如果將其與2023年上線的二次元新品進行對比的話,《白荊回廊》的成績僅次于米哈游的《崩壞:星穹鐵道》與深藍互動的《重返未來:1999》。其中米哈游曾經是騰訊想投資卻求而不得的中小公司,現在已成為二次元領域的霸主,而深藍互動則接受了騰訊的投資,但并沒有與騰訊有進一步的合作。

數據來源于點點,安卓按I0S2.5倍換算,為預估值,單位為人民幣,時間區間為空14日-20日。部分產品根據暢銷榜排名做出調整

對于《白荊回廊》的這一首發成績,騰訊自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為自《原神》爆火之后,騰訊被外界認為錯過了二游賽道,進而一直都被玩家與從業者調侃為“騰訊不懂二次元”。但其實騰訊IEG內部也掀起了一股《原神》熱潮,因為騰訊也想在二次元游戲市場分一杯羹。“如何應對二次元?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出好的二次元游戲。”騰訊高級副總裁馬曉軼如是定調。

而騰訊也的確在努力地想辦法去扭轉玩家認為“不懂二次元”的這一固有印象,但此前騰訊拿出來的二次元游戲產品數量僅有寥寥幾部,而且都只能在海外先試水,比如在海外市場曇花一現的《白夜極光》,回歸國內市場后只能博個良心運營的好名聲,而《幻塔》與《勝利女神:妮姬》也只能在海外發行(騰訊只取得《幻塔》的海外發行權,《勝利女神:妮姬》由于題材限制不能進入國內市場),最重要的是這三款產品都不是出自騰訊四大工作室群的自研產品。當然《白夜極光》出自永航巡回犬工作室,而今已被拆分并作為二次元游戲工作室整合到IEGG的自研業務線,這也足以體現出騰訊對優質二次元游戲產品的渴求。

1月8日,騰訊游戲向所有員工發送了一封郵件,宣布啟動“春筍計劃”,增加對新機會、新玩法以及垂類游戲的研發投入,動員內部立項中等體量產品,并將在事業群和集團層級配套相應的激勵。據悉,“春筍計劃”的目的是激勵年輕人才和團隊積極探索新玩法、嘗試新機會。在計劃公布當天的線上員工大會上,騰訊高級副總裁馬曉軼還表示,要在守住基本盤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新賽道。

對于“春筍計劃”的探索方式,高管們表示,“春筍計劃”并不是要團隊搞新方向做顛覆創新,而是鼓勵在某個大方向上的某個領域探索創新,比如《元夢之星》之于休閑游戲。此外,會上騰訊游戲高管還提及更多市場趨勢向的內容,比如馬曉軼就談到二次元游戲2023年的“戰況”慘烈,市面上有40余款品質較好的作品,只有《崩壞:星穹鐵道》取得明顯成功,一些游戲流水還達不到《崩壞:星穹鐵道》的1/10。

“春筍計劃”宣布啟動時,《白荊回廊》還沒有正式上線,而且它也并非騰訊的自研產品,但如今隨著網元圣唐被騰訊收購,《白荊回廊》也歸屬于騰訊。很顯然《白荊回廊》就屬于“春筍計劃”的這一范疇,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白荊回廊》就是騰訊啟動“春筍計劃”的第一個產品,而且在二次元的垂類賽道上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也許未來騰訊還要借助其研發團隊燭龍科技打造出能夠洗刷“騰訊不懂二次元”的二次元產品。

騰訊除了看重的二次元市場之外,更看重3A大作的IP。此前,騰訊在海外先后投資了From Software、育碧、拉瑞安等單機游戲公司,甚至還收購了日本KEY社,在國內騰訊也投資了游戲科學與靈游坊這兩家堅持打造3A級單機游戲大作的團隊。

《古劍奇譚》作為國產“新三劍”之一,在國內有著極高的知名度與用戶受眾,《古劍奇譚三》雖然夠不上3A,但也是國產單機游戲里的佼佼者,因此騰訊控股網元圣唐,便相當于立馬擁有了《古劍奇譚》這一單機系列,尤其是《白荊回廊》也屬于《古劍奇譚》的IP衍產品。至于網元圣唐的另一個單機IP《神舞幻想》,也許在騰訊的支持下也將迎來新生。

國產單機游戲市場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國內游戲玩家的消費能力和品味不斷提升,對于高品質、有情懷的單機游戲需求越來越大。預定于今年8月20日上線的《黑神話:悟空》也許將引領國產單機游戲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為全球玩家帶來更多精彩的游戲體驗。

與此同時,政策層面對于國產游戲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為國產游戲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比如《黑神話:悟空》就獲得了杭州動漫游戲專項資金支持,獲評“優質項目”。在這樣的背景下,騰訊增持網元圣唐的股權無疑將為國產單機游戲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也體現了騰訊對于游戲市場的深度布局和長遠規劃,以及在應對市場變化時的果斷和戰略眼光。

《古劍奇譚》IP有利于騰訊視頻布局古偶以及動漫賽道

早在2014年,網元圣唐便成立了北京呈祥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依托網元圣唐的公司自有品牌,去打造自有IP的影視化作品。不過呈祥影視出師不利,其與阿里影業聯合出品的電視劇《古劍奇譚二》并沒有獲得市場太多的關注,就網絡播放量而言,僅有歡瑞世紀出品的電視劇《古劍奇譚》的1/10,何況電視劇《古劍奇譚二》僅進行了網播,再加上電影《古劍奇譚之流月昭明》僅取得1411.9萬的票房成績,網元圣唐接連遭遇滑鐵盧而導致其泛娛樂夢隨之停滯不前。

但網元圣唐的泛娛樂夢想,必然少不了布局影視這一環,因為相比于游戲,影視作品更容易被主流社會所接受,而且優秀的影視作品或許沒有游戲產品那般賺錢,但其知名度與用戶受眾數量往往是要超過游戲的,如果影視化成功的話,將會極大地反哺游戲的IP價值。

如今隨著網元圣唐加入了騰訊的大家庭,在游戲業務以外,網元圣唐旗下的眾多游戲IP也必將對騰訊PCG事業群的長視頻業務,帶來極大的價值,同時網元圣唐的泛娛樂夢也將有望借助騰訊的資源,得以締造成功。

馬化騰在2023年騰訊年會演講時,既稱贊了PCG的老牌業務如騰訊視頻在過去一年厚積薄發,也點名了《漫長的季節》、《三體》、《繁花》,同時也提到:“支撐長視頻的關鍵是幾個大劇,如果不是每個月都有,至少每個季度都要有一個。過去那些小桿子撐不起來,頂多當個電線桿貼廣告用,價值不大。”

盡管馬化騰將“甜寵”、“古偶”等稱為“電線桿子”,但這個電線桿子可是長視頻業務為數不多的現金奶牛,當然前提是需要能爆的“古偶”,能帶動長視頻的招商工作。(為什么影視圈羞于說自己在拍偶像劇?)

《三體》《繁花》走的是難以復刻的精品路線,雖然口碑好,給騰訊視頻帶來長遠的價值,但生產精品向來都是投入高、周期長、預期風險高的事情,比如《三體》第一部因為是摸著石頭過河地去拍攝硬科幻題材作品就歷經7年才得以從項目啟動到正式上線播出,第二部在有經驗的情況下估計也得籌備3年左右才能開拍,而《繁華》籌備耗時長達六年,開機三年,去年才殺青并于年底播出,因此騰訊現在的目標也只是能做到每季度出一部精品劇。

如果說2005年的《仙劍奇俠傳》電視劇奠定了仙俠劇市場的鼻祖之位,那么2014年的《古劍奇譚》電視劇則真正意義上開啟了仙俠劇霸屏之年。正因為對于《仙劍奇俠傳》IP在仙俠領域的特殊地位的看好,騰訊視頻才出品了根據《仙劍奇俠傳》與《仙劍奇俠傳六》改編的電視劇,前者暫定名《又見逍遙》但還沒正式上映,而后者則以《祈今朝》之名在最近的寒假檔期間播放完畢。此外,騰訊還將計劃翻拍《仙劍奇俠傳三》電視劇,不過還沒有開機。

此外,騰訊視頻還在動漫賽道選擇與中手游合作,宣布將《仙劍奇俠傳》與《仙劍奇俠傳三》進行動畫化。反觀《古劍奇譚》,雖然一直以來都有著動畫化的計劃,但網元圣唐只能選擇授權合作的方式,資料顯示2012年網元圣唐有意與玄機科技合作打造《古劍奇譚》動畫大電影,2021年騰訊視頻動漫年度會也發布了《古劍奇譚》動畫的海報,但迄今為止這兩個項目都沒有對外公布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當然2012年的動畫大電影現在肯定早已擱淺了。

作為與《仙劍奇俠傳》齊名的國產單機游戲的《古劍奇譚》,如今這一IP已經歸屬于騰訊所有,那么騰訊PCG就不可能錯過這一座自家的寶藏IP,而網元圣唐作為加入了IEG大家庭的一員,IEG出于打造泛娛樂產品矩陣的目的考慮,也會推動PCG對《古劍奇譚》進行影視化與動畫化(騰訊IEG與PCG的總裁都是騰訊COO任宇昕)。也許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會聽到騰訊視頻的影視或者動漫年度發布會上看到《古劍奇譚》系列進行影視化或者動畫化的消息。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騰訊

6.8k
  • 超越DeepSeek,騰訊元寶登頂蘋果中國區免費App下載排行榜
  • 騰訊元寶電腦版上線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收購《古劍奇譚》,騰訊要做老IP重啟的元夢之星?

騰訊此次收購的背景,是其游戲業務在新生代競爭和本土市場挑戰中尋求新的增長點。

文|娛樂資本論 碧海銀鯊

又一個游戲老廠子被騰訊收入囊中,這一次則是擁有知名國產RPG《古劍奇譚》系列IP及二次元游戲《白荊回廊》的網元圣唐。

騰訊公司近期完成了對北京網元圣唐娛樂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收購,持股比例達到87.36%,成為其最大股東。這一戰略舉措,標志著騰訊在游戲IP領域的進一步擴張,尤其是在國產單機游戲和二次元市場的布局。

盡管網元圣唐原董事長孟憲明仍然持有約9.5%股份,但網元圣唐的實控人已經由“孟憲明”變更為“馬化騰”。這意味著騰訊將成為網元圣唐的新的主人,并參與后續公司的經營決策。

據接近網元圣唐的人士透露,這次收購后,騰訊承諾仍將保持核心研發團隊的獨立性,延續網元、燭龍的獨立廠牌,并將幫助古劍系列經典IP繼續做大。

早在幾年前,騰訊曾經開啟過一波在游戲領域買買買的大手筆動作。據不完全統計,在2021年上半年的時候,騰訊平均7天投資一家游戲公司。但在近一兩年以及當下,騰訊的投資版圖正處于收縮階段,因此其接連增持一家游戲公司,也頗令外界疑惑。

騰訊此次收購的背景,是其游戲業務在新生代競爭和本土市場挑戰中尋求新的增長點。馬化騰在2023年度騰訊員工大會上對游戲業務提出了批評,并強調了游戲創新的重要性。騰訊在二次元游戲市場的布局,尤其是《白荊回廊》的成功(首周總流水可能接近1億,作為騰訊2024年的開年大作,與2023年的二游相比,也僅次于《崩壞:星穹鐵道》與《重返未來:1999》),顯示出騰訊對這一細分市場的重視。

此外,騰訊對單機游戲市場的重視也體現在其對海外單機游戲公司的投資上。通過收購網元圣唐,騰訊不僅擁有了《古劍奇譚》這一國產單機游戲的佼佼者,還可能推動《神舞幻想》等其他沉沒IP的發展。

在泛娛樂領域,網元圣唐的加入將為騰訊視頻的長視頻業務帶來新的價值。要知道,《古劍奇譚》當年是和《仙劍奇俠傳》齊名的國產單機游戲,但因為網元圣唐在影視行業資源和操盤水平的問題,曾經開啟網絡劇仙俠時代的《古劍奇譚》發展遠遠不如仙劍IP。

如今,馬化騰在騰訊2024年會上提到,長視頻業務需要大劇支撐,不需要貼小廣告的“電線桿”,而《古劍奇譚》系列的影視化和動畫化,有望成為騰訊視頻的新亮點。這不僅能夠提升IP的知名度,還能為游戲業務帶來新的用戶和收入來源。

從這個角度,《古劍奇譚》IP和網元圣唐的歸宿,似乎騰訊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而帶著重燃《古劍奇譚》IP的新期待,騰訊就像那些老IP粉絲的“元夢之星”。

網元圣唐是一家什么樣的游戲公司?

網元圣唐是國產老牌單機游戲廠商,旗下擁有眾多IP,打造了諸如《古劍奇譚》系列、《神舞幻想》《心淵夢境》等經典單機作品,以及《古劍奇譚OL》端游,還有《白荊回廊》等手游。

對國產單機歷史有所了解的玩家都會知道,《古劍奇譚》的開發商上海燭龍是隸屬于網元圣唐的全資子公司。當初上海軟星在完成《仙劍奇俠傳四》后不久,主創團隊便與大宇資訊分道揚鑣,從此《仙劍奇俠傳》這一品牌的研發工作收回北京軟星,而原上海軟星的員工無一人加入北京軟星,其中以工長君(張毅君)為首的相當一部分人在幾個月后自立門戶成立了上海燭龍,而燭龍的投資方就是網元圣唐。

網元圣唐在2007年單機游戲正處于低谷之時重金投資單機游戲團隊,使其在2010年擁有了《古劍奇譚》這一全新單機品牌,由于早年國產單機游戲里號稱“三劍”之一的《劍俠情緣》系列已經基本告別了單機,《古劍奇譚》也依靠其不俗的游戲品質與口碑獲得了“新三劍”(另兩劍是指《仙劍奇俠傳》與《軒轅劍》系列,《古劍奇譚》以“新三劍”的身份取代了“老三劍”中的《劍俠情緣》)。

《古劍奇譚:琴心劍魄今何在》游戲海報

作為國產“新三劍”中的后起之秀,《古劍奇譚》系列在游戲界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是因為網元圣唐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構建起一個產品數量眾多,文化底蘊豐富的《古劍奇譚》IP矩陣。

比如,游戲設定源自于《山海經》,以中國神話時代為背景。目前已推出單機系列的初代作品《古劍奇譚:琴心劍魄今何在》,二代作品《古劍奇譚二:永夜初晗凝碧天》與三代作品《古劍奇譚三:夢付千秋星垂野》,以及網絡游戲《古劍奇譚網絡版》。

此外,網元圣唐還曾以對外授權的方式推出過手游《古劍奇譚壹之莫忘初心》(藍蛙互動開發、龍圖游戲發行),頁游《古劍奇譚WEB》(墨麟科技開發,百度游戲發行),以及電視劇《古劍奇譚》(歡瑞世紀等出品發行)與《古劍奇譚二》(阿里影業與網元圣唐旗下子公司呈祥影視聯合出品發行),還有電影《古劍奇譚之流月昭明》(阿里影業等出品發行),此外《古劍奇譚》還曾推出過劇情小說與話劇。

《古劍奇譚》電視劇海報

從以上的諸多《古劍奇譚》系列的游戲以及衍生產品可以看出,網元圣唐力求打造一個以“古劍奇譚”單機為核心的大IP矩陣,而這一戰略由網元圣唐最早從2007年便開始布局,可以說孟憲明是國內游戲公司老板里目光比較超前而較早地進行IP布局的。早在2011年有媒體采訪孟憲明時,他表示中國的游戲商都太注重眼前利益,他目光長遠,從來不做虧本生意。

孟憲明曾對媒體表示:“我干這事肯定不虧錢,我做了30年的商人,我絕對不會做虧本生意,首先來看《古劍奇譚》,我做這個單機游戲花了3000萬人民幣,你告訴我,現在宣傳一款網游的成本起碼是1000多萬人民幣,我花了3000萬做了《古劍奇譚》,我樹立了這個品牌,《古劍奇譚OL》一旦上市,就有幾百萬的玩家會來嘗試,從網游宣傳成本上,我就節約了很多錢,更不要說這個品牌本身值多少錢,我不光沒有虧,我還賺了很多!”

孟憲明的觀點在2011年還是極為小眾的,因為當時很多人還沒有聽說過IP這個概念,但在2013年之后,智能手機催生了手游行業的火爆,進而帶動了IP概念的火熱,越來越多的游戲從業者認識到,游戲業務本身需要獲取用戶,但正常的廣告費用一直都在提高,這促使游戲公司換種方式,比如將影視IP改編成游戲產品,或者反過來將游戲IP改編成影視作品,就可以用來引流。當然,影視作品也可以替換成動漫作品,或者文學作品,道理是一樣的,都是通過打造IP生態進一步提升游戲IP的知名度與影響力,進而擴大IP用戶與價值。

孟憲明在2011年放出豪言壯語的時候,《古劍奇譚OL》想必已經立項,此后《古劍奇譚》系列的IP布局的確也基本遵循著孟憲明的部署亦步亦趨地前行著,但網元圣唐直到2018年才姍姍來遲地推出了《古劍奇譚OL》,可惜此時的端游市場已經不是中小廠商玩得起的了,《古劍奇譚OL》憑借著其IP知名度取得一定的成績,在騰訊《天涯明月刀》,網易《逆水寒》,西山居《劍網3》以及完美世界等RPG大廠的多款重磅MMORPG的夾縫中艱難生存著。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隨著時代和技術的變革,網元圣唐的“古劍世界”一直有條不紊地搭建和擴張,從單機到網游、手游,從世界觀小說到影視、動畫,能看到這個原創IP的生命力正日漸蓬勃。據孟憲明在2020年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其規劃布局中,單機游戲是“根”,網絡版則是“干”,移動端是結出的“果”,大樹已經開枝散葉,勢必要將引以為豪的文化傳承下去。

此外,網元圣唐還本著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理念,以臺灣宇峻奧汀的《幻想三國志》系列開發團隊核心成員為主要班底成立了北京九鳳科技,并于2014年宣布啟動另一個全新的單機游戲IP,即2017年推出的《神舞幻想》,但可惜的是游戲上線后口碑失利,未能復制《古劍奇譚》的成功之路,也因此《神舞幻想》并未能開枝散葉地擴展成另一個IP矩陣。

孟憲明的IP布局是一場成敗難料的豪賭

網元圣唐的這一著IP布局的秒棋,如果只限于紙上談兵的話,理想是很美好的,但在實際執行中,則需要冒一定的風險,因為文化內容創意類型的產品,誰也不能打包票一定取得市場的成功,而且品質越高,對資金的需求也越高,因此也就造成,一旦產品成功,收益頗豐,但如果產品失敗,一定損失慘重。

比如,盡管《古劍奇譚》初代的游戲與電視劇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古劍奇譚》電視劇網絡播放量甚至超越了《甄嬛傳》而成為一部現象級文化產品,極大地提升了《古劍奇譚》的IP價值,但《古劍奇譚二》的游戲因為拖沓的劇情演繹方式與不夠成熟的動作打斗系統而備受爭議,而且《古劍奇譚二》的電視劇與電影都慘遭滑鐵盧,直到2018年的《古劍奇譚三》游戲才迎來口碑的逆襲(Steam上取得86%的好評率),不過雖然其一度被玩家奉為國產游戲之光或者RPG的天花板,但依然是叫好但不夠叫座。至于《神舞幻想》,其在Steam上59%的好評率可以說并不合格。

《古劍奇譚三》在Steam上38663篇用戶評測中獲得86%的特別好評

《神舞幻想》在Steam上4188篇用戶評測中獲得59%的褒貶不一的評價

特別是網元圣唐一直以開發單機游戲為主,而且每個單機大作投資均達到數千萬級別,而單機游戲收益并不高。比如《古劍奇譚三》傳言制作及宣發成本高達5000萬,而其以國產單機游戲的最高售價99元進行銷售,但在游戲不打折時期即使取得70萬銷量也只能取得6930萬的銷售額,刨除掉渠道分成后也只能堪堪收回成本。此后《古劍奇譚三》多次進行打折促銷,才能讓游戲迎來更多的收益。而《神舞幻想》則傳言制作及宣發成本高達7000萬,但游戲的銷量與評價均不理想,顯然網元圣唐在這個項目上陷入了巨額虧損。

除了單機游戲銷售以及IP授權的收益以外,網元圣唐僅有在大廠端游夾縫中生存的《古劍奇譚OL》能夠持續貢獻利潤,而網元圣唐既要維持多個單機游戲項目的開發,又要保持《古劍奇譚OL》的更新,還要開發《古劍奇譚》IP的衍生手游(比如《古劍奇譚木語人》與《白荊回廊》,后者雖然名字上與“古劍奇譚”無關,但游戲融合《古劍奇譚》世界觀打造,會有古劍歷代角色在平行世界加入,因此也算是衍生品),因此公司經營不免捉襟見肘。在外界看來,《古劍奇譚三》雖然口碑頗佳,但其DLC以及周邊產品相比前兩作大幅縮水,甚至引發了單機游戲開發團隊核心人員(制作人兼主編劇,主美術與主程序等)集體離職,均與網元圣唐面臨的資金壓力缺口有著直接的關系。

與此同時,網元圣唐也推出過多款并不成功的產品,比如早在端游時代推出的《聚仙》就不成功,而迄今為止推出的兩款《古劍奇譚》手游,無論是授權的還是自研的,也均不成功,尤其是自研手游《古劍奇譚木語人》經B站代理發行后,不到一年半就迎來停運,期間還一度傳出“B站申請凍結網元圣唐3679萬”的消息。盡管網元圣唐官方及時辟謠,但B站作為股東與代理發行方與網元圣唐的合作不暢是肉眼可見的,而后在2023年11月迎來了B站退股并由騰訊接盤的結局。

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網元圣唐娛樂科技有限公司仲裁程序財產保全裁定書》

這正是騰訊收購網元圣唐的前奏,因為此前騰訊也是網元圣唐的股東之一,并預定要代理二次元手游《白荊回廊》,但顯然網元圣唐與騰訊之間存在一個對賭協議,也就是《白荊回廊》上線后的表現決定了騰訊對網元圣唐余下股份的收購金額。

其實網元圣唐成立至今,前后融資十輪,除了多家投資機構外,還包括四家游戲公司,它們都不約而同地看上了《古劍奇譚》的游戲IP并進行了相關合作,比如中清龍圖曾代理發行手游《古劍奇譚壹之莫忘初心》,360集團則是《古劍奇譚OL》聯合運營方,B站則是《古劍奇譚木語人》的代理發行方,當然如今這三家公司的產品均已停運,而它們也都先后退出了網元圣唐的股東行列。

網元圣唐成立至今,前后融資十輪,除了多家投資機構外,還包括四家游戲公司,它們都不約而同地看上了《古劍奇譚》的游戲IP

如今騰訊的及時出手,同樣是看中了《古劍奇譚》IP以及其衍生手游《白荊回廊》的價值,但也給予了網元圣唐渡過了公司經營危機的底氣。因為以單機游戲起家的網元圣唐,最近幾年對外公布過的單機項目除了已經上線的小成本產品《心淵夢境》外,還包括《古劍奇譚四》與《神舞幻想·妄之生》,兩者都是多平臺且面向全球市場的單機游戲大作。但這兩個項目至今開發進度如何,外界并不太清楚,甚至可以說是生死不明。

比如,《古劍奇譚四》除了網元圣唐于2021年7月24日宣布正式立項外,至今未透露出與游戲有關的任何的消息,而此前三作的核心開發人員大部分均已離職,因此《古劍奇譚四》幾乎算是全新團隊的全新作品;而《神舞幻想·妄之生》自2020年網元圣唐嘉年華首曝之后,在2021年曾公布過一個12分鐘的實機演示視頻,但此后官方微博在2023年春節之后便停止了更新,之后有小道消息說網元圣唐遭遇資金困境導致項目停止了開發。

因此,騰訊此番收購,不僅是對網元圣唐研發團隊的高度認可,更是對國產單機游戲市場前景的看好,但最為重要的是,騰訊可謂是正好為當下網元圣唐面臨的資金短缺難題解決了燃眉之急。

對于單機游戲玩家而言,騰訊此舉無異于挽救了《古劍奇譚》這個富有情懷的單機系列(至于《神舞幻想·妄之生》到底能否繼續推進尚未可知)的命運,因此多年前常見于單機游戲論壇用于調侃單機游戲公司為了求生存謀發展而需要找一位“富爸爸”的“被企鵝收購”一說竟然成為了現實。

對于騰訊收購了網元圣唐一事,早已于2015年離職的網元圣唐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方杖就頗為感慨,他認為這一結果是一開始就注定了的,基因決定了公司的發展。雖然方杖并沒有詳述他的看法,但顯然要搞IP全產業鏈的布局,就需要大筆的資金。

對比同類競品,所謂的IP布局起碼需要上市公司或者現金流強勁的公司才能正常持續地操作,因此在國產的新老“三劍”中,西山居的《劍俠情緣》系列轉型網游得以發展壯大,而大宇資訊旗下的《仙劍奇俠傳》系列則被迫賣身中手游,《軒轅劍》系列則在2020年推出《軒轅劍柒》之后被擱置至今,而《古劍奇譚》系列變為騰訊的IP資源則無疑是最好不過的結局,至少意味著可以活下去,這樣才有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希望。

網元圣唐前高管,早已于2015年離職的網元圣唐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方杖對騰訊收購網元圣唐的消息頗為感慨

馬化騰為何看上了網元圣唐?

就在騰訊收購網元圣唐的前幾天,即2024年1月29日舉辦的2023年度騰訊員工大會上,馬化騰才剛剛對公司的游戲業務進行了批評,著重表達了幾個觀點:

1、新生代游戲公司層出不窮,從玩法類到內容類的轉變,騰訊一時無所適從,友商不斷在推出新游戲,而騰訊毫無建樹。

2、游戲是騰訊的王牌業務,盡管騰訊號稱是全球最大游戲公司,但現在躺在功勞簿上睡覺。目前騰訊在大力推廣的輕娛樂社交游戲《元夢之星》仍然是未來重點投入方向,但在發展上仍然面臨挑戰。

3、2023年騰訊游戲承壓不少,尤其是本土游戲,甚至一度負增長。游戲出海是公司目前出海國際化的最大希望,“現在我們要像打了雞血一樣振奮起來,不進則退”。

正如馬化騰所說,據財報顯示,騰訊游戲2023年開局坎坷,尤其是本土游戲:Q1收入約351億元,同比增長6%;到了Q2下降為318億元,環比下滑約9.4%。

不過從網絡流傳的騰訊年會PPT來看,馬化騰所指的友商的新產品,重點是指網易的《逆水寒》手游與《蛋仔派對》以及米哈游的《崩壞:星穹鐵道》。而與這三款友商的新品的亮眼表現相比,騰訊在2023年推出的新產品都黯然失色。

網傳騰訊年會上的PPT,其中競爭對手的新產品如網易的《逆水寒》手游與《蛋仔派對》以及米哈游的《崩壞:星穹鐵道》表現亮眼

馬化騰雖然批評自家游戲業務之后,但也釋放出他極為重視游戲業務的信號,只是對2023年的游戲業務表現不滿,沒過幾天馬化騰就將網元圣唐收至麾下,也足以體現出馬化騰對于游戲業務的重視。那么馬化騰到底是看上了網元圣唐的什么?要知道最近兩年騰訊在游戲領域的投資以海外公司為主,網元圣唐作為國內游戲公司能夠加入騰訊體系,一定是對騰訊的業務有著重要的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此次出手收購網元圣唐的時間背景,是在騰訊與網元圣唐最新合作的一款二次元游戲《白荊回廊》正式上線(2024年1月12日)后不久。其中,《白荊回廊》是一款立足于全新多元宇宙世界觀的異世交匯的即時多維戰斗RPG游戲,由騰訊游戲負責發行。僅在該產品的測試階段,各平臺已有超 1500萬名玩家預約下載,而正式上線后,《白荊回廊》首周進入iOS暢銷榜前十,其后在更新卡池后再度殺至暢銷榜第8。

有網友根據點點數據預估的流水顯示,《白荊回廊》上線首周移動端收入預估5920萬,考慮產品在PC端的表現也很亮眼,據消息稱《白荊回廊》PC端收入占比超過3 成,實際產品首周總流水可能接近1億。《白荊回廊》這一個成績不僅超過了網元圣唐以往推出的任何一款單機游戲在不打折時期的銷售額,甚至已經能擠進二次元游戲的第一梯隊。

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2023年國內游戲市場曾上線了多達40款以上的二次元游戲,其中表現良好的屈指可數,大多數都難以收回成本,堪稱二次元游戲泡沫的破裂。而《白荊回廊》顯然不屬于泡沫之作,如果將其與2023年上線的二次元新品進行對比的話,《白荊回廊》的成績僅次于米哈游的《崩壞:星穹鐵道》與深藍互動的《重返未來:1999》。其中米哈游曾經是騰訊想投資卻求而不得的中小公司,現在已成為二次元領域的霸主,而深藍互動則接受了騰訊的投資,但并沒有與騰訊有進一步的合作。

數據來源于點點,安卓按I0S2.5倍換算,為預估值,單位為人民幣,時間區間為空14日-20日。部分產品根據暢銷榜排名做出調整

對于《白荊回廊》的這一首發成績,騰訊自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為自《原神》爆火之后,騰訊被外界認為錯過了二游賽道,進而一直都被玩家與從業者調侃為“騰訊不懂二次元”。但其實騰訊IEG內部也掀起了一股《原神》熱潮,因為騰訊也想在二次元游戲市場分一杯羹。“如何應對二次元?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出好的二次元游戲。”騰訊高級副總裁馬曉軼如是定調。

而騰訊也的確在努力地想辦法去扭轉玩家認為“不懂二次元”的這一固有印象,但此前騰訊拿出來的二次元游戲產品數量僅有寥寥幾部,而且都只能在海外先試水,比如在海外市場曇花一現的《白夜極光》,回歸國內市場后只能博個良心運營的好名聲,而《幻塔》與《勝利女神:妮姬》也只能在海外發行(騰訊只取得《幻塔》的海外發行權,《勝利女神:妮姬》由于題材限制不能進入國內市場),最重要的是這三款產品都不是出自騰訊四大工作室群的自研產品。當然《白夜極光》出自永航巡回犬工作室,而今已被拆分并作為二次元游戲工作室整合到IEGG的自研業務線,這也足以體現出騰訊對優質二次元游戲產品的渴求。

1月8日,騰訊游戲向所有員工發送了一封郵件,宣布啟動“春筍計劃”,增加對新機會、新玩法以及垂類游戲的研發投入,動員內部立項中等體量產品,并將在事業群和集團層級配套相應的激勵。據悉,“春筍計劃”的目的是激勵年輕人才和團隊積極探索新玩法、嘗試新機會。在計劃公布當天的線上員工大會上,騰訊高級副總裁馬曉軼還表示,要在守住基本盤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新賽道。

對于“春筍計劃”的探索方式,高管們表示,“春筍計劃”并不是要團隊搞新方向做顛覆創新,而是鼓勵在某個大方向上的某個領域探索創新,比如《元夢之星》之于休閑游戲。此外,會上騰訊游戲高管還提及更多市場趨勢向的內容,比如馬曉軼就談到二次元游戲2023年的“戰況”慘烈,市面上有40余款品質較好的作品,只有《崩壞:星穹鐵道》取得明顯成功,一些游戲流水還達不到《崩壞:星穹鐵道》的1/10。

“春筍計劃”宣布啟動時,《白荊回廊》還沒有正式上線,而且它也并非騰訊的自研產品,但如今隨著網元圣唐被騰訊收購,《白荊回廊》也歸屬于騰訊。很顯然《白荊回廊》就屬于“春筍計劃”的這一范疇,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白荊回廊》就是騰訊啟動“春筍計劃”的第一個產品,而且在二次元的垂類賽道上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也許未來騰訊還要借助其研發團隊燭龍科技打造出能夠洗刷“騰訊不懂二次元”的二次元產品。

騰訊除了看重的二次元市場之外,更看重3A大作的IP。此前,騰訊在海外先后投資了From Software、育碧、拉瑞安等單機游戲公司,甚至還收購了日本KEY社,在國內騰訊也投資了游戲科學與靈游坊這兩家堅持打造3A級單機游戲大作的團隊。

《古劍奇譚》作為國產“新三劍”之一,在國內有著極高的知名度與用戶受眾,《古劍奇譚三》雖然夠不上3A,但也是國產單機游戲里的佼佼者,因此騰訊控股網元圣唐,便相當于立馬擁有了《古劍奇譚》這一單機系列,尤其是《白荊回廊》也屬于《古劍奇譚》的IP衍產品。至于網元圣唐的另一個單機IP《神舞幻想》,也許在騰訊的支持下也將迎來新生。

國產單機游戲市場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國內游戲玩家的消費能力和品味不斷提升,對于高品質、有情懷的單機游戲需求越來越大。預定于今年8月20日上線的《黑神話:悟空》也許將引領國產單機游戲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為全球玩家帶來更多精彩的游戲體驗。

與此同時,政策層面對于國產游戲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為國產游戲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比如《黑神話:悟空》就獲得了杭州動漫游戲專項資金支持,獲評“優質項目”。在這樣的背景下,騰訊增持網元圣唐的股權無疑將為國產單機游戲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也體現了騰訊對于游戲市場的深度布局和長遠規劃,以及在應對市場變化時的果斷和戰略眼光。

《古劍奇譚》IP有利于騰訊視頻布局古偶以及動漫賽道

早在2014年,網元圣唐便成立了北京呈祥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依托網元圣唐的公司自有品牌,去打造自有IP的影視化作品。不過呈祥影視出師不利,其與阿里影業聯合出品的電視劇《古劍奇譚二》并沒有獲得市場太多的關注,就網絡播放量而言,僅有歡瑞世紀出品的電視劇《古劍奇譚》的1/10,何況電視劇《古劍奇譚二》僅進行了網播,再加上電影《古劍奇譚之流月昭明》僅取得1411.9萬的票房成績,網元圣唐接連遭遇滑鐵盧而導致其泛娛樂夢隨之停滯不前。

但網元圣唐的泛娛樂夢想,必然少不了布局影視這一環,因為相比于游戲,影視作品更容易被主流社會所接受,而且優秀的影視作品或許沒有游戲產品那般賺錢,但其知名度與用戶受眾數量往往是要超過游戲的,如果影視化成功的話,將會極大地反哺游戲的IP價值。

如今隨著網元圣唐加入了騰訊的大家庭,在游戲業務以外,網元圣唐旗下的眾多游戲IP也必將對騰訊PCG事業群的長視頻業務,帶來極大的價值,同時網元圣唐的泛娛樂夢也將有望借助騰訊的資源,得以締造成功。

馬化騰在2023年騰訊年會演講時,既稱贊了PCG的老牌業務如騰訊視頻在過去一年厚積薄發,也點名了《漫長的季節》、《三體》、《繁花》,同時也提到:“支撐長視頻的關鍵是幾個大劇,如果不是每個月都有,至少每個季度都要有一個。過去那些小桿子撐不起來,頂多當個電線桿貼廣告用,價值不大。”

盡管馬化騰將“甜寵”、“古偶”等稱為“電線桿子”,但這個電線桿子可是長視頻業務為數不多的現金奶牛,當然前提是需要能爆的“古偶”,能帶動長視頻的招商工作。(為什么影視圈羞于說自己在拍偶像劇?)

《三體》《繁花》走的是難以復刻的精品路線,雖然口碑好,給騰訊視頻帶來長遠的價值,但生產精品向來都是投入高、周期長、預期風險高的事情,比如《三體》第一部因為是摸著石頭過河地去拍攝硬科幻題材作品就歷經7年才得以從項目啟動到正式上線播出,第二部在有經驗的情況下估計也得籌備3年左右才能開拍,而《繁華》籌備耗時長達六年,開機三年,去年才殺青并于年底播出,因此騰訊現在的目標也只是能做到每季度出一部精品劇。

如果說2005年的《仙劍奇俠傳》電視劇奠定了仙俠劇市場的鼻祖之位,那么2014年的《古劍奇譚》電視劇則真正意義上開啟了仙俠劇霸屏之年。正因為對于《仙劍奇俠傳》IP在仙俠領域的特殊地位的看好,騰訊視頻才出品了根據《仙劍奇俠傳》與《仙劍奇俠傳六》改編的電視劇,前者暫定名《又見逍遙》但還沒正式上映,而后者則以《祈今朝》之名在最近的寒假檔期間播放完畢。此外,騰訊還將計劃翻拍《仙劍奇俠傳三》電視劇,不過還沒有開機。

此外,騰訊視頻還在動漫賽道選擇與中手游合作,宣布將《仙劍奇俠傳》與《仙劍奇俠傳三》進行動畫化。反觀《古劍奇譚》,雖然一直以來都有著動畫化的計劃,但網元圣唐只能選擇授權合作的方式,資料顯示2012年網元圣唐有意與玄機科技合作打造《古劍奇譚》動畫大電影,2021年騰訊視頻動漫年度會也發布了《古劍奇譚》動畫的海報,但迄今為止這兩個項目都沒有對外公布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當然2012年的動畫大電影現在肯定早已擱淺了。

作為與《仙劍奇俠傳》齊名的國產單機游戲的《古劍奇譚》,如今這一IP已經歸屬于騰訊所有,那么騰訊PCG就不可能錯過這一座自家的寶藏IP,而網元圣唐作為加入了IEG大家庭的一員,IEG出于打造泛娛樂產品矩陣的目的考慮,也會推動PCG對《古劍奇譚》進行影視化與動畫化(騰訊IEG與PCG的總裁都是騰訊COO任宇昕)。也許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會聽到騰訊視頻的影視或者動漫年度發布會上看到《古劍奇譚》系列進行影視化或者動畫化的消息。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故城县| 广元市| 郓城县| 鄯善县| 阿拉善盟| 郸城县| 永靖县| 彰化市| 海淀区| 盱眙县| 孝义市| 五常市| 太原市| 山西省| 富宁县| 连平县| 方城县| 奉贤区| 辛集市| 柯坪县| 合江县| 永安市| 浮山县| 班玛县| 嘉禾县| 汤原县| 张掖市| 醴陵市| 鄂托克旗| 东安县| 宜兰县| 仪陇县| 龙江县| 高陵县| 金乡县| 伊金霍洛旗| 铁岭市| 扎囊县| 富阳市| 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