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辰同學
宗慶后病了。
2月22日,有消息稱,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正在ICU病房救治。隨后,娃哈哈官方回應:“宗慶后先生確因身體原因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目前情況穩定,娃哈哈集團各項業務正常運行,感謝各界朋友的關心!”
公開資料顯示,1945年出生的宗慶后今年已經79歲。最近一次公開露面還是在2023年3月18日,當時他接受央視財經《對話》欄目專訪。主持人開玩笑說,宗慶后是本季欄目中年齡最大的“老友”。
宗慶后身上有很多頭銜,也是榮譽等身,但最為人熟知的標簽還是娃哈哈創始人。1987年,他接手一家校辦工廠,創建杭州娃哈哈集團,從3個人、14萬元借款起家。目前,娃哈哈在全國建有81個生產基地、187家子公司,擁有員工近3萬人。除食品飲料研發、制造外,娃哈哈還是食品飲料行業少有的具備自行研發、自行設計、自行制造模具及飲料生產裝備和工業機器人能力的企業。
對于幾代國人來說,娃哈哈是真正的“從小喝到大”的。 由此,2010年、2012年、2013年,宗慶后也三次坐上《福布斯》中國內地首富交椅。業界流傳,有人問及宗慶后成為首富的三大成功要素是什么,宗慶后說:“沒有三條,只有一條——渠道,也就是我們娃哈哈的聯銷體。”
當時,電商還在起勢,線下渠道依然是主流。宗慶后獨創的“聯銷體”模式,將生產商和經銷商強力捆綁在一起:全國8000多家一級批發商,16萬家二級、三級批發商,以及超過300萬個零售終端,共同編織成娃哈哈的銷售網絡。
憑借線下渠道的層層覆蓋,娃哈哈最大程度的拉近與消費者口袋的距離,迅速占領市場。宗慶后曾驕傲的宣稱:“在中國只要有小賣部的地方,就能看到娃哈哈的產品”。
這種模式把娃哈哈推到中國飲料行業神話的高度。宗慶后的“獨裁個性”,基于對聯銷體的渠道自信,在電商新零售風口到來時,對電商表現出抗拒的態度。早在2014年,他就公開懟了電商行業:“網店搞亂了既有的價格體系,致使企業產品賣不出去、利潤大幅下降,一些企業甚至只能關門歇業,這進一步造成了更多人失業”。
不僅如此,他還強調要警惕互聯網經濟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即便以阿里巴巴、京東等平臺快速崛起,電商新勢力代表的線上渠道時代來臨時,宗慶后還自信的表示:“電商再強大,也擊不垮娃哈哈的聯銷體”。
但他顯然低估了時代的力量。 娃哈哈在2013年實現783億元的營收,站上巔峰并喊出沖擊千億營收的口號。但隨后娃哈哈的表現卻是收入持續下滑,2015年跌為495億元,到2019年僅有464億元,2020年再跌至近440億元。到目前為止,仍在艱難爬坡階段。
究其原因,無外乎是娃哈哈產品青黃不接,創新能力不足,品牌力老化等原因。 多年來,娃哈哈的主力產品依舊是營養快線、AD鈣奶和純凈水。而“聯銷體”模式需要不斷有新品上市,以保證合理的渠道利潤。業內人士指出,這種模式下,一旦渠道利潤下滑,不僅容易引起竄貨、低價傾銷等情況,渠道網絡也存在崩潰的隱患。
加上農夫山泉、元氣森林等新貴的崛起,宗慶后感受到了危機,對電商的態度發生改變。
2016年,宗慶后在央視財經的節目上,直接批判了馬云“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資源”的提法。他稱,“除了新技術,其他都是胡說八道。(馬云)本身不是(從事)實體經濟的,(能)制造什么東西?”
但后來,他澄清說自己跟馬云關系很好,還在給自己找補:“互聯網是把雙刃劍,能幫助實體經濟發展,但做不好的話對實體經濟傷害比較大。實際上我們也不反對互聯網。”
宗慶后思維上的轉向,加速了娃哈哈在電商方向的補課——
2016年4月18日,上海娃哈哈賦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16年10月26日,中國首屆OAO(線上線下雙向導流)峰會暨娃哈哈福禮惠戰略發布會舉行。宗慶后在現場表示,娃哈哈福禮惠的誕生,開始創造線上與線下融合發展,O2O到OAO,將給中國實體經濟帶來新的發展春天;
2018年,娃哈哈轉身發力線上微商城,以做微商的方式銷售聯名產品;
2020年娃哈哈全面擁抱電商,一口氣成立了4個電商平臺,宗慶后更是透露,準備了100億現金存款來布局。
2021年8月,娃哈哈上線了另一家電商銷售平臺“快銷網”,主打S2B2C模式的實體電商平臺,商業模式與福禮惠頗有相似之處,商家入駐免費,截至2021年7月已定位終端177萬家,交易總額4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0月,宗慶后還親身入局體驗了一場直播帶貨。根據媒體信息,在宗慶后長達三小時的直播中,觀看人數超107萬,全場點贊數527萬。與董明珠、羅永浩直播帶貨不同,宗慶后在直播一開場就點明主題:“人家直播是為了帶貨,我們是送貨”。
客觀上說,宗慶后在電商上是做了極大的心理建設,也下了大力氣。但大力未必出奇跡,娃哈哈電商收效甚微。比如福禮惠被寄予厚望,前期發展勢頭十分強勁,公眾號開通僅用時12天便圈粉超10萬,三個月累計平臺粉絲超1500萬,估值達到10億元。但一年不到,該項目便被放棄,2017年市場上已經難見其身影。
其他電商試水項目也多是草草收場。 這類結果很大程度上要歸咎宗慶后的擰巴。電商可以說是他的一個心結,聯銷體的歷史包袱是這個心結的背景板,背景的顏色有多耀眼,對電商的態度就有多徘徊。
雖然宗慶后一直在擁抱電商,但他也在反復強調,娃哈哈搞的電商和其他家的電商不一樣,“我們是把下面的實體經銷商、批發商、零售商結合在網上,客戶在網上訂貨,零售商一個訂單上去,批發商就可以去收貨了”。
在說到娃哈哈很晚才進入電商直播行業時,宗慶后表示:“當時做直播帶貨,對企業是沒有什么利益的,要收坑頭費,要降價,等于說企業是虧損,所以這個東西做不長久。”
在他的認知里,娃哈哈線下推廣就可以,直播成本太高了,因為飲料產品價格低、分量重,直接到消費者那里,可能運費就不得了。
碰壁電商的另外一個副作用是,宗慶后治下的娃哈哈越來越難與年輕人達成默契。而飲料市場,最大的消費群體正是成長起來的Z世代。
如今,宗慶后出現健康危機,他的電商心結,也成為娃哈哈的大問題。他沒搞定的局面也只得交給他自己的女兒,也是娃哈哈事實上的接班人宗馥莉來解決了。宗慶后曾在訪談節目中談起宗馥莉,說娃哈哈有1/3的企業由宗馥莉管理,對宗馥莉在娃哈哈集團的表現可以打90分。
好在,她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并積極向年輕人靠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宗馥莉稱,“娃哈哈得以保持增長速度的原因在于不斷地推出新品,而這產生的煩惱是缺乏長線產品,占據娃哈哈營業額較大份額的營養快線產品,從市場表現上來看也已即將到達其產品的衰落周期。”
最后,祝愿宗老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