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查沁君
界面新聞編輯 | 宋佳楠
中國留學生赴英讀本科的熱度不減。
近日,英國大學和學院招生服務中心UCAS(University and College Admissions Service)披露了最新英國本科申請數據。
截至1月31日,共59.494萬名學生提交英國本科2024Fall(秋季入學)申請,總人數較去年再次減少1650人,同比下降0.3%。

其中,英國本土的申請人數為47.921萬人,相較去年同期減少2460人。自2021年起,英國本土申請人數連續三年下降。
國際生的申請同比有所上漲,較去年同期增加820人,增幅為0.7%,共11.573萬人,接近2020年的國際學生峰值。
其中,歐盟學生申請人數自2021年以來呈現斷崖式下跌,目前已下滑至兩萬人以內。非歐盟學生申請人數則穩定上升,今年申請人數為9.584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430人。
中國、土耳其和加拿大是增幅較為明顯的地區,之前在數量上較為強勢的印度申請者則較去年減少了4%。
作為國際生中的“主力軍”,中國學生赴英留學的勁兒頭正足。
在2023-24UCAS申請季中,截至1月31日,中國內地申請英國本科的人數達2.862萬人,同比增長3.28%,接近2022年歷史最高值。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申請人數分別為5130人、180人和460人,總體保持平穩。
英國本科申請人數最多的五個專業方向分別為:醫學、商科和管理、社會科學、創意性設計藝術和設計、工程和技術,分別收到申請數34.893萬、33.795萬、28.898萬、24.293萬、18.956萬份。

對于非歐盟國家的國際申請者而言,商科和管理、社會科學分別位居2023-2024年申請季最為熱門的專業方向,其次是工程、計算機相關專業。
“低齡留學是今年英國留學市場的新趨勢,前往英國的低齡留學簽證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0%。”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教育主任胡雪彬曾告訴界面教育,低齡赴英留學的原因在于安全和多元化。“據我們調研,90%以上的學生和家長認為在英國學習非常安全。”
雖然英國本科的整體申請人數有所下降,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學生的競爭通道變寬了。一方面,其所在的國際生賽道申請人數近幾年持續在增加。另一方面,英國部分院校在不斷提升進入“門檻”,并有縮招趨勢。
首先是院校名單的細化。
以中國學生青睞度極高的英國G5院校——倫敦大學學院UCL為例,其公布的院校等級名單中,僅有84所中國院校,且主要為國內985、211、雙一流院校,以及計算機科學/技術排名靠前的院校。
“對未在名單內的院校畢業生,雖然沒有拒絕其申請,但GPA需至少達到85-90分以上才有資格申請。”新東方國際教育大學雅思項目部學科運營總監王翔此前對界面教育稱。
其次是對雅思總分和單項分數的要求提高。
如帝國理工學院生物醫藥工程、機器學習與物理科學大數據等專業,由雅思總分6.5、單項不低于6.0,上調至雅思總分7.0、單項不低于6.5。UCL有些專業最高要求達到8分,例如公共政策和國際公共政策。其他許多專業的要求也從7分提高到7.5分。
“學校對于雅思分數的要求更高,且大部分專業不接受拼分,需要一次性考到所需等級。”王翔稱。此外,部分院校還要求提供GRE/GMAT等成績要求。
招生方面,據《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報道,除英國24所精英大學(羅素大學集團)的整體招生人數同比稍有回升外,英國現代大學(通常指1992年后成立的大學)2023年本科生招生出現十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比如雷克瑟姆格林多大學、坎特伯雷基督教堂大學、利茲三一大學,分別下降29%、25%、23%。倫敦瑪麗女王大學錄取的國際生減少20%,杜倫大學減少16%,這兩所大學錄取的國際生人數創歷史新低。
羅素集團的國際本科生招生人數也出現了1%的下降,這是自2006年有可比數據以來,該集團首次出現非歐盟國際學生數量的同比下降。
據《泰晤士高等教育》援引UCAS前分析與研究主任Corver博士觀點,許多英國大學正有意識地減少對一些國際學生主要來源國的依賴,因為這些國家輸送來的學生數量太多,可能會帶來高風險和不穩定。
種種挑戰之下,許多英國大學正在尋求新的招生策略,比如加強與行業的合作,提供更多職業導向的課程,利用數字化工具來吸引學生。同時,政府和教育機構也在探討如何通過政策調整來支持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