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詩涵
界面新聞編輯 | 陳小同
汽車公司高額年終獎曾經來自合資品牌,如今隨著新舊勢能的轉變,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年終獎成為外界關注熱點。
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給員工發放4到8個月工資的年終獎日前登上熱搜。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回應表示,要學習華為先進的流程和利益分配,做到獎罰分明。“2023年超越目標就多發獎金,2022年沒有達成目標就少發獎金。”
理想汽車去年銷量同比增長182%,是少數完成年度KPI的汽車公司之一。理想今年將有8款產品銷售,計劃挑戰80萬年銷目標,對比去年的最終成績直接翻倍。
以目前的基數和增速來看,理想完成這一目標并非不可能,但不可否認的是華為加持的問界正在向其發起挑戰。開年首月,問界銷量反超理想首次成為新勢力月度銷冠。
這也意味著理想2024年的年終獎能否維持較高水準仍是未知數,與銷量目標完成情況強綁定的分配制度決定了前者需要在與問界的博弈中占據上風。
與此同時,問界似乎也給出更多獎勵以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和工作熱情。
問界系列生產商賽力斯在去年仍未扭虧為盈,2023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顯示歸母凈利潤虧損21至27億元。公司稱高端智能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的投入較高,導致研發支出和人工成本增加。
不過,員工的實際待遇似乎已經有了明顯提升。自稱賽力斯員工的網友近日在社交平臺發布消息稱,其所在部門年終獎按華為標準記薪,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部門還有單獨的獎金。
該員工表示,問界M7爆單后每月工資翻倍到手3萬。年終獎則發放了6.5萬,和理想同為數倍月薪。但也有部分認證為賽力斯員工的人士留言表示,自己的年終獎并未達到同等水平。前者的發帖時間也遭到質疑,“12月26日應該還沒有決定年終獎方案”。
去年首次躋身全球銷量排名前十的比亞迪被傳2023年獎金在1萬至20萬左右,根據員工級別和所在事業部盈利情況不等。內部工程師告訴界面新聞,比亞迪將內部的年度獎金稱為利潤獎,通常在次年下半年而非年初發布。
據他介紹,2022年的基層利潤獎金大約為1.5到2個月的月薪。目前尚不清楚2023年獎金的具體水平,但大概率會隨著效益增長有所上漲。
盡管去年利潤總額同比減少12%,長城汽車仍給出相對優越的待遇。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基層員工的年終獎集中在3至6個月月薪區間。
另有部分自稱長城汽車員工的人士在社交平臺上透露,入職一兩年后年終獎達到20至40萬水平。獲得高額年終獎的員工通常有較高的學歷背景作為支撐。
增收不增利的長城去年累計售出123萬輛汽車,雖同比增長但距離其年度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過去兩年半內,長城市值蒸發超4100億元,公司需要拿出積極的成果提振投資者信心,但實現其190萬輛的新年銷售目標首先需要拉動內部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