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來自NGS一哥的教訓:不要在谷底,才想起來跑得太快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來自NGS一哥的教訓:不要在谷底,才想起來跑得太快了

身處寒冬,活下去是一種本事,如何活得好,則是一門藝術。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氨基觀察

2024年第一課,是來自NGS一哥的教訓。

2021年2月22日,燃石醫學的股價創歷史最高,39.75美元/股,市值高達40.9億美元。

2024年2月21日,燃石醫學的最新股價只有0.83美元/股,市值0.86億美元。

3年時間,股價跌去97%,市值僅剩當初的一個零頭不到。落得如此境地,是燃石醫學做錯了什么嗎?看上去并沒有。

過于樂觀的創業者,遇上資本充裕的環境,有一個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蒙眼狂奔。

即使創始人內心仍留有一絲理智,這是不對的,行業、企業自有其運行規律。但資本的狂熱,市場的期待,一切都裹挾著整個行業快速向前,很難有人能做到不“飄”。

燃石醫學創始人漢雨生坦誠,當時是有些“飄”的,覺得自己在做一個高增長的市場,當時想著只要一路狂奔就好。

但當風口消失、寒冬降臨,一個變幻莫測的世界來了,一種看不見的行業焦慮情緒彌漫。

燒錢越來越燒不起,技術發展速度趕不上資本變現的需求,商業模式和支付方式都還沒有趟出路來……NGS這幾年,從驟起狂歡到寒風凜冽,燃石醫學也首當其沖。

而這不僅僅是外部環境的問題,還有資本過度催熟,以及企業自身策略選擇的問題。

尤其是在資本的簇擁下,燃石醫學的爆火與失落都不再由自己決定。在周期、在外部不可抗力面前,人真得很渺小,企業也是如此。

但是,就像馮鑫當年的反思,不能將暴風的失誤歸結到任何人身上,99.999%的錯誤都來自自己,怪自己沒有資本控制能力,怪自己沒有業務嚴謹性的能力,怪自己好的時候膨脹,壞的時候蒙混過關……

都說時勢造英雄。但也要看在不在一個合適的周期里,大到經濟周期,資本周期,小到企業周期,都是需要通盤考慮的問題。

所有人或許都要想好這三個周期的答案。不要等到身陷谷底,才想起來跑得太快了。

01 蒙眼狂奔與企業周期

任何業務都有成熟、衰退的一天。而一個出色的節奏大師,要能預估每項業務產品增長的天花板,在現有增長動力耗盡之前,喚醒下一個增長的接力棒。

更何況,捕捉未來的機會稍縱即逝,哪有時間猶豫?所以,新業務布局,要積極。但當行業仍處于早期階段,盲目樂觀的結果或許是慘痛的。

2020年,燃石醫學賬上總現金超22億元,加上形勢一片大好,公司開始了蒙眼狂奔,擴張燒錢。

用漢雨生的話來說,當時的燃石無疑是“飄”了,認為自己在做一個高增長的市場,只要一路狂奔就好。

表現在財務報表上,2020年,公司虧損4.72億元,相比2023年虧損擴大了1.38億元;2021年,虧損繼續擴大,達到了7.97億元,2022年,進一步虧損至9.71億元。

三年虧掉了22.4億元,賬上現金則從22.57億元燒到了9.05億元。

燒錢換來了什么?

營收層面,僅從4.3億元增長至5.63億元。2021年至2022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18.13%、10.9%,進入2023年,增速下滑至個位數,最新三季報則出現了負增長。

這樣的增長,顯然無法滿足市場預期。

對于燃石醫學來說,盡管腫瘤精準醫學賽道應用一個接著一個往前推進,看起來市場也在不斷蓬勃發展,但腫瘤NGS并沒有迎來徹底爆發。

過去幾年,雖然在伴隨診斷環節,腫瘤NGS初步證明了自身潛力,但由于疫情、內卷等諸多因素,導致行業內各選手陷入低增長時代。燃石醫學也不例外。

2023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當期的腫瘤患病人群檢測業務總營收為1.08億元。其中,“院外”業務收入為5348萬元;“院內”收入為5450萬元,同比增長9.8%,占比超50%。不管怎么說,院外業務依然是其基本盤之一。但目前看,院外業務被迫縮線,院內業務難獨挑大梁,二者均陷入增長瓶頸。

而燃石醫學尋找的新增長點,藥企服務業務短期很難撐起來。去年一季度,該業務為公司貢獻2920萬元收入,同比增長135%,但到了三季度,增速已降至30.6%,后續成長潛力仍需時間檢驗。

另一個可講的故事是多癌種早檢業務,但該業務目前仍在燒錢階段。

雖然基因檢測企業常常同時布局伴隨診斷和早期篩查業務,但伴隨診斷和早篩是兩個不同的市場。后者更加to c,因為早篩最終面向的是14億對健康有更高需求的大眾群體。

而燃石醫學前期主要精力都在伴隨診斷上,開發早篩產品已經是2016年,去年10月終于進入NMPA創新審評通道。

在此之前,沒有臨床數據、加之審批環節的漫長預期,使得其to c的故事暫時不好講。

最重要的是,早篩大手筆的研發投入與產出存在一個不可磨滅的時間差,短期內無法給公司“供血”。一方面,早篩業務仍處于投入期,后續研發支出仍需要持續;另一方面,業務的開展仍然存在諸多變數,即便順利上市開售,短時間內也很難達到較好的滲透率。

當燃石醫學的早篩故事愈發清晰,市場卻不再青睞燒錢換增長的劇本。企業的發展邏輯已經從不計代價地往前沖,變成了要盈利、要實現高質量發展。

燃石醫學也只能降本增效,勒緊腰帶過日子。去年年初,其曾定下在年內某個季度內實現“盈利”的目標。二季報中,通過預算控制、裁員等手段,調整后毛利轉正。

三季度,控費仍在延續,但力度有所減弱。畢竟一味減少投入,對公司增長及未來發展,也并非好事。

身處寒冬,活下去是一種本事,如何活得好,則是一門藝術。

02 機會受益與資本周期

能否“在恰當時機、適合自己的資本市場上市”、能否“找到源源不斷的資本活水”,對于生物科技企業來說,影響勢必深遠。

燃石醫學曾經是機會窗口的受益者。

作為曾經的明星創業公司,IPO前燃石醫學共計獲得四輪融資,累計融資額約2.4億美元;創立6年后,更是成功抓住資本市場與腫瘤精準醫學賽道的風口,2020年6月登陸納斯達克,募資2.4億美元。

上市首日,燃石醫學大漲50%,而后一路高歌猛進,2021年2月22日,其股價創歷史最高,39.75美元/股,市值高達40.9億美元。

二級市場的價格反應了股東想要一個怎樣的未來。資本加持下,燃石醫學開始加速擴張,2020年至2022年虧掉了22.4億元,賬上現金則從22.57億元燒到只剩9.05億元。

客觀來說,在市場前景大好,資本繁榮的時候,通過燒錢的方式,加速跑馬圈地并沒有什么問題。尤其是作為NGS頭部玩家,燃石醫學不得不這樣做,否則就會面臨被別人反超、擠下牌桌的境地。

但對于短期難自我造血、極度依賴融資發展的生物科技公司來說,必須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搞錢”能力。資金向來喜歡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也就是說,企業必須考慮好資本周期問題,做好資本規劃。這分為兩部分,當下與未來。

所謂當下,就是在市場好的時候,你拿到這些錢怎么花。

事實上,在上一輪資本繁榮周期里,有相當多企業拿到的錢不少,但怎么花就能看出來差別。有的可能把它砸在營銷費用上,有的砸在了臨床研發、注冊產品上,有的砸在買樓、建廠上……

燃石醫學的錢花到了哪里呢?三年時間,市場、銷售和管理費用21.94億元,研發費用10.54億元。

前者更多是為了發展自己的“院外+院內”業務和藥企服務,做大營收,盡管營收的增長遠不及投入的增速。后者更多是為了早篩事業,燒錢不能停。好的一點是,去年10月其早篩產品終于進入NMPA創新審評通道。

但是,燃石醫學當前仍處于虧損狀態,且單季虧損達到1.75億元,以公司目前不足7億元的現金儲備,照如此虧損狀態下去,若不進行下一步融資,其賬上資金能否撐到早篩產品商業化都還是個未知數。

這就牽扯到未來,即長遠的資本規劃。

研發是離不開資金的持續支持的。錢燒完之后怎么辦?肯定是繼續融資。但在這期間,外部環境風云突變,疫情、地緣政治,經濟下行種種因素疊加,資本市場轉為極寒模式。

燃石醫學股價更是跌跌不休,從高點跌至2美元左右,這意味著再融資通道基本關閉。

2022年10月21日,燃石宣布公司向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FCA)提出申請,尋求在倫交所主板通過直接掛牌方式上市。FCA已經批準了直接掛牌上市的注冊文件。

兩地上市,多一個融資通道,這并不能緩解燃石醫學的資金焦慮。進入2023年,盡管公司已經努力降本增效,但前三季度賬上現金依舊減少了2.69億元。

當初的燃石醫學并沒有選擇像大多數中概股一樣,到港交所上市。事實上,港股也沒有為其提供這個機會。

彼時正值港股寒冬,恒生指數一年跌去近40%;港股IPO發行難度更是地獄模式,2022年IPO募資額同比下滑75%。具體到18A板塊,當時僅7家生物科技企業IPO上市,融資總額不過27億港幣,募資彈藥極其有限。

資本市場瞬間由熱轉冷,讓前腳還處于極度樂觀擴張狀態的biotech,后腳就陷入資金荒。

公司在市場景氣度高的時候,大手筆燒錢沒問題,但燃石醫學的經歷,無疑再次提醒了我們,需要時刻保持對資金的渴求、對融資窗口的敏銳。

03 每一步都要走對、走穩

至于經濟周期問題,是最難回答的。

因為對企業來說,這是不可抗力。但這個問題,與前兩個問題緊密相關,某種程度上,做好前兩者的規劃,能夠更從容地渡過經濟周期的波動。

而這要求企業,無論外部機構如何樂觀計算市場規模、描繪發展前景,必須保持頭腦冷靜,做好業務、資本規劃。

畢竟,風口來了,豬都可以飛起來。但被風吹起來的豬,如果長不出翅膀,遲早也是要落在地上。

都說時勢造英雄,但也要看在不在一個合適的周期里。不同周期需要企業不同的戰略,如果一步錯,可能步步錯。

回到燃石醫學來說,其如今面對的現狀是,要進軍的市場更大,但試錯的空間卻更小了。這背后,是其沒有預判好周期,從蒙眼狂奔到被動降本,再到被動出海,嘗試著艱難盈利。

從熱捧到冷場,對創業者來說這一過程必然伴隨著巨大的落差與痛苦。而經歷過后,燃石醫學變得更理智,更會過日子。當然,盡管其二季度調整后毛利轉正,但距離真正意義上的盈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也并非燃石醫學自己需要面對的問題,而是整個腫瘤NGS賽道,乃至整個生物科技行業要面對的。

一切都會好起來嗎?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好轉的具體節點,誰也給不出準確答案。

接下來,整個腫瘤NGS賽道的發展軌跡,仍將是伴隨信心起伏,高潮后有低谷,低谷中又醞釀下一個變化。

而如今,所有行業參與者也是時候深刻反思。在上一個周期,生物科技產業的系統在運作過程中暴露了哪些問題與不足,來為下一個周期做好準備。

當牛市來了、技術火了,要借東風助力研發,但不能飄飄然;當寒冬降臨,則要能夠敏銳地察覺市場變化,盡早儲備糧食過冬。

不要等到身陷谷底,才想起來跑得太快了。一句話,每一步都要走對、走穩。

參考資料:

《7年投10億后,他開始學讓公司盈利》,中國企業家雜志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來自NGS一哥的教訓:不要在谷底,才想起來跑得太快了

身處寒冬,活下去是一種本事,如何活得好,則是一門藝術。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氨基觀察

2024年第一課,是來自NGS一哥的教訓。

2021年2月22日,燃石醫學的股價創歷史最高,39.75美元/股,市值高達40.9億美元。

2024年2月21日,燃石醫學的最新股價只有0.83美元/股,市值0.86億美元。

3年時間,股價跌去97%,市值僅剩當初的一個零頭不到。落得如此境地,是燃石醫學做錯了什么嗎?看上去并沒有。

過于樂觀的創業者,遇上資本充裕的環境,有一個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蒙眼狂奔。

即使創始人內心仍留有一絲理智,這是不對的,行業、企業自有其運行規律。但資本的狂熱,市場的期待,一切都裹挾著整個行業快速向前,很難有人能做到不“飄”。

燃石醫學創始人漢雨生坦誠,當時是有些“飄”的,覺得自己在做一個高增長的市場,當時想著只要一路狂奔就好。

但當風口消失、寒冬降臨,一個變幻莫測的世界來了,一種看不見的行業焦慮情緒彌漫。

燒錢越來越燒不起,技術發展速度趕不上資本變現的需求,商業模式和支付方式都還沒有趟出路來……NGS這幾年,從驟起狂歡到寒風凜冽,燃石醫學也首當其沖。

而這不僅僅是外部環境的問題,還有資本過度催熟,以及企業自身策略選擇的問題。

尤其是在資本的簇擁下,燃石醫學的爆火與失落都不再由自己決定。在周期、在外部不可抗力面前,人真得很渺小,企業也是如此。

但是,就像馮鑫當年的反思,不能將暴風的失誤歸結到任何人身上,99.999%的錯誤都來自自己,怪自己沒有資本控制能力,怪自己沒有業務嚴謹性的能力,怪自己好的時候膨脹,壞的時候蒙混過關……

都說時勢造英雄。但也要看在不在一個合適的周期里,大到經濟周期,資本周期,小到企業周期,都是需要通盤考慮的問題。

所有人或許都要想好這三個周期的答案。不要等到身陷谷底,才想起來跑得太快了。

01 蒙眼狂奔與企業周期

任何業務都有成熟、衰退的一天。而一個出色的節奏大師,要能預估每項業務產品增長的天花板,在現有增長動力耗盡之前,喚醒下一個增長的接力棒。

更何況,捕捉未來的機會稍縱即逝,哪有時間猶豫?所以,新業務布局,要積極。但當行業仍處于早期階段,盲目樂觀的結果或許是慘痛的。

2020年,燃石醫學賬上總現金超22億元,加上形勢一片大好,公司開始了蒙眼狂奔,擴張燒錢。

用漢雨生的話來說,當時的燃石無疑是“飄”了,認為自己在做一個高增長的市場,只要一路狂奔就好。

表現在財務報表上,2020年,公司虧損4.72億元,相比2023年虧損擴大了1.38億元;2021年,虧損繼續擴大,達到了7.97億元,2022年,進一步虧損至9.71億元。

三年虧掉了22.4億元,賬上現金則從22.57億元燒到了9.05億元。

燒錢換來了什么?

營收層面,僅從4.3億元增長至5.63億元。2021年至2022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18.13%、10.9%,進入2023年,增速下滑至個位數,最新三季報則出現了負增長。

這樣的增長,顯然無法滿足市場預期。

對于燃石醫學來說,盡管腫瘤精準醫學賽道應用一個接著一個往前推進,看起來市場也在不斷蓬勃發展,但腫瘤NGS并沒有迎來徹底爆發。

過去幾年,雖然在伴隨診斷環節,腫瘤NGS初步證明了自身潛力,但由于疫情、內卷等諸多因素,導致行業內各選手陷入低增長時代。燃石醫學也不例外。

2023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當期的腫瘤患病人群檢測業務總營收為1.08億元。其中,“院外”業務收入為5348萬元;“院內”收入為5450萬元,同比增長9.8%,占比超50%。不管怎么說,院外業務依然是其基本盤之一。但目前看,院外業務被迫縮線,院內業務難獨挑大梁,二者均陷入增長瓶頸。

而燃石醫學尋找的新增長點,藥企服務業務短期很難撐起來。去年一季度,該業務為公司貢獻2920萬元收入,同比增長135%,但到了三季度,增速已降至30.6%,后續成長潛力仍需時間檢驗。

另一個可講的故事是多癌種早檢業務,但該業務目前仍在燒錢階段。

雖然基因檢測企業常常同時布局伴隨診斷和早期篩查業務,但伴隨診斷和早篩是兩個不同的市場。后者更加to c,因為早篩最終面向的是14億對健康有更高需求的大眾群體。

而燃石醫學前期主要精力都在伴隨診斷上,開發早篩產品已經是2016年,去年10月終于進入NMPA創新審評通道。

在此之前,沒有臨床數據、加之審批環節的漫長預期,使得其to c的故事暫時不好講。

最重要的是,早篩大手筆的研發投入與產出存在一個不可磨滅的時間差,短期內無法給公司“供血”。一方面,早篩業務仍處于投入期,后續研發支出仍需要持續;另一方面,業務的開展仍然存在諸多變數,即便順利上市開售,短時間內也很難達到較好的滲透率。

當燃石醫學的早篩故事愈發清晰,市場卻不再青睞燒錢換增長的劇本。企業的發展邏輯已經從不計代價地往前沖,變成了要盈利、要實現高質量發展。

燃石醫學也只能降本增效,勒緊腰帶過日子。去年年初,其曾定下在年內某個季度內實現“盈利”的目標。二季報中,通過預算控制、裁員等手段,調整后毛利轉正。

三季度,控費仍在延續,但力度有所減弱。畢竟一味減少投入,對公司增長及未來發展,也并非好事。

身處寒冬,活下去是一種本事,如何活得好,則是一門藝術。

02 機會受益與資本周期

能否“在恰當時機、適合自己的資本市場上市”、能否“找到源源不斷的資本活水”,對于生物科技企業來說,影響勢必深遠。

燃石醫學曾經是機會窗口的受益者。

作為曾經的明星創業公司,IPO前燃石醫學共計獲得四輪融資,累計融資額約2.4億美元;創立6年后,更是成功抓住資本市場與腫瘤精準醫學賽道的風口,2020年6月登陸納斯達克,募資2.4億美元。

上市首日,燃石醫學大漲50%,而后一路高歌猛進,2021年2月22日,其股價創歷史最高,39.75美元/股,市值高達40.9億美元。

二級市場的價格反應了股東想要一個怎樣的未來。資本加持下,燃石醫學開始加速擴張,2020年至2022年虧掉了22.4億元,賬上現金則從22.57億元燒到只剩9.05億元。

客觀來說,在市場前景大好,資本繁榮的時候,通過燒錢的方式,加速跑馬圈地并沒有什么問題。尤其是作為NGS頭部玩家,燃石醫學不得不這樣做,否則就會面臨被別人反超、擠下牌桌的境地。

但對于短期難自我造血、極度依賴融資發展的生物科技公司來說,必須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搞錢”能力。資金向來喜歡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也就是說,企業必須考慮好資本周期問題,做好資本規劃。這分為兩部分,當下與未來。

所謂當下,就是在市場好的時候,你拿到這些錢怎么花。

事實上,在上一輪資本繁榮周期里,有相當多企業拿到的錢不少,但怎么花就能看出來差別。有的可能把它砸在營銷費用上,有的砸在了臨床研發、注冊產品上,有的砸在買樓、建廠上……

燃石醫學的錢花到了哪里呢?三年時間,市場、銷售和管理費用21.94億元,研發費用10.54億元。

前者更多是為了發展自己的“院外+院內”業務和藥企服務,做大營收,盡管營收的增長遠不及投入的增速。后者更多是為了早篩事業,燒錢不能停。好的一點是,去年10月其早篩產品終于進入NMPA創新審評通道。

但是,燃石醫學當前仍處于虧損狀態,且單季虧損達到1.75億元,以公司目前不足7億元的現金儲備,照如此虧損狀態下去,若不進行下一步融資,其賬上資金能否撐到早篩產品商業化都還是個未知數。

這就牽扯到未來,即長遠的資本規劃。

研發是離不開資金的持續支持的。錢燒完之后怎么辦?肯定是繼續融資。但在這期間,外部環境風云突變,疫情、地緣政治,經濟下行種種因素疊加,資本市場轉為極寒模式。

燃石醫學股價更是跌跌不休,從高點跌至2美元左右,這意味著再融資通道基本關閉。

2022年10月21日,燃石宣布公司向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FCA)提出申請,尋求在倫交所主板通過直接掛牌方式上市。FCA已經批準了直接掛牌上市的注冊文件。

兩地上市,多一個融資通道,這并不能緩解燃石醫學的資金焦慮。進入2023年,盡管公司已經努力降本增效,但前三季度賬上現金依舊減少了2.69億元。

當初的燃石醫學并沒有選擇像大多數中概股一樣,到港交所上市。事實上,港股也沒有為其提供這個機會。

彼時正值港股寒冬,恒生指數一年跌去近40%;港股IPO發行難度更是地獄模式,2022年IPO募資額同比下滑75%。具體到18A板塊,當時僅7家生物科技企業IPO上市,融資總額不過27億港幣,募資彈藥極其有限。

資本市場瞬間由熱轉冷,讓前腳還處于極度樂觀擴張狀態的biotech,后腳就陷入資金荒。

公司在市場景氣度高的時候,大手筆燒錢沒問題,但燃石醫學的經歷,無疑再次提醒了我們,需要時刻保持對資金的渴求、對融資窗口的敏銳。

03 每一步都要走對、走穩

至于經濟周期問題,是最難回答的。

因為對企業來說,這是不可抗力。但這個問題,與前兩個問題緊密相關,某種程度上,做好前兩者的規劃,能夠更從容地渡過經濟周期的波動。

而這要求企業,無論外部機構如何樂觀計算市場規模、描繪發展前景,必須保持頭腦冷靜,做好業務、資本規劃。

畢竟,風口來了,豬都可以飛起來。但被風吹起來的豬,如果長不出翅膀,遲早也是要落在地上。

都說時勢造英雄,但也要看在不在一個合適的周期里。不同周期需要企業不同的戰略,如果一步錯,可能步步錯。

回到燃石醫學來說,其如今面對的現狀是,要進軍的市場更大,但試錯的空間卻更小了。這背后,是其沒有預判好周期,從蒙眼狂奔到被動降本,再到被動出海,嘗試著艱難盈利。

從熱捧到冷場,對創業者來說這一過程必然伴隨著巨大的落差與痛苦。而經歷過后,燃石醫學變得更理智,更會過日子。當然,盡管其二季度調整后毛利轉正,但距離真正意義上的盈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也并非燃石醫學自己需要面對的問題,而是整個腫瘤NGS賽道,乃至整個生物科技行業要面對的。

一切都會好起來嗎?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好轉的具體節點,誰也給不出準確答案。

接下來,整個腫瘤NGS賽道的發展軌跡,仍將是伴隨信心起伏,高潮后有低谷,低谷中又醞釀下一個變化。

而如今,所有行業參與者也是時候深刻反思。在上一個周期,生物科技產業的系統在運作過程中暴露了哪些問題與不足,來為下一個周期做好準備。

當牛市來了、技術火了,要借東風助力研發,但不能飄飄然;當寒冬降臨,則要能夠敏銳地察覺市場變化,盡早儲備糧食過冬。

不要等到身陷谷底,才想起來跑得太快了。一句話,每一步都要走對、走穩。

參考資料:

《7年投10億后,他開始學讓公司盈利》,中國企業家雜志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洛浦县| 久治县| 新泰市| 清水县| 怀仁县| 湖州市| 定襄县| 泾阳县| 彩票| 社会| 浦城县| 浑源县| 慈利县| 南和县| 嘉定区| 兴隆县| 永宁县| 濮阳县| 芦溪县| 邵阳市| 绿春县| 化州市| 新干县| 宽甸| 酉阳| 通许县| 信丰县| 辽阳县| 光山县| 兴义市| 浮山县| 忻州市| 江西省| 奈曼旗| 瑞丽市| 调兵山市| 新乡县| 根河市| 加查县|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