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網商
剛剛過去的春節,各種與“年”有關的搞錢生意迎來爆發。有年輕人擺攤賣對聯、財神貼紙,實現過年“零花錢自由”,有商家利用地域優勢,“倒騰”年貨日入過千,也有人兼職做家政,一周能賺近萬元……
“美麗經濟”的春節模式也異常繁榮。為了以更好的形象在過年期間走親訪友,辛苦了一年的“打工人”們扎堆安排“變美三件套”——美甲、美睫、美發,帶動“三美”生意熱度上揚。
在杭州上班的美甲師、美睫師小莫表示,此前預約訂單直接排到了大年三十;1月至今,廈門化妝師方蕾一口氣接了29個婚禮跟妝,大年初三也沒閑下來;而自1月中旬開始,深圳美發店店主張濤就一直處于連軸轉狀態。
眾所周知,春節是“變美三件套”生意旺季,但這段時間,相關從業者們究竟有多賺錢?
美甲師:4天流水超3萬
盡管此前一段時間工作強度大到幾乎每天“996”,杭州美甲師小莫卻甘之如飴。
受春節大眾“變美”需求持續旺盛影響,小莫就職的美甲、美睫一體店出現了爆單的情況。據她介紹,自1月中旬開始,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向咨詢做美甲的客人就逐漸多了起來。為了承接住訂單,業務高峰期,小莫常常在工位上一坐就是一天。“趕上最忙的時候,只能趁著客人來往的間隙啃面包充饑,然后繼續做指甲。”
每天上班時長接近12個小時,“累到回家倒頭就能睡著”成了小莫在春節期間的工作感受,但她表示“痛并快樂著”。
爆單的忙碌為小莫帶來了高于平常的收入。她所就職的美甲店按照項目收費,除了最低售價為148元的基礎甲膠外,貼甲片、做款式、貼鉆、做建構等都需要另行收費,做一套完整的美甲,一位顧客的花費約在500元~800元之間,在杭州的美甲店中屬于中高價位。
相應地,美甲師的報酬也略高于其他平價美甲店。據小莫估算,僅今年2月前4天,店內流水已經超過3萬元。加上底薪和提成,這4天她的日薪約在1000元以上。
春節是美甲行業的傳統業績旺季,但今年市場的火熱程度超乎預期。
小莫告訴《天下網商》,她所在的美甲店原定于2月8號放春節假,由于預約的客人太多,店里臨時將放假時間調整為2月10號。
然而,即便將放假時間往后延長,也承接不住全部訂單,“本來店里也做美睫,最近美甲訂單太多,美睫的預約不接了。店里有三個美甲師,大年三十前時間全部排滿,還是有很多熟客都沒預約上。”
不止小莫所在的美甲店,“供不應求”是整個杭州乃至全國各地美甲店的現狀。
抖音、美團等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自1月開始,美甲的搜索量同比出現大幅上漲。《天下網商》搜索發現,在此期間,杭州多家美甲店的多個美甲團購鏈接周銷量顯示高達上萬單。
由于生意火爆,全國各地部分美甲店要求在美甲費用的基礎上加收手工費、過節費等,這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成為熱議話題。
社交媒體上,有部分消費者對美甲店節前加收費用表示不滿,但美甲生意依然火爆。Hismile美甲品牌運營總監朱豪告訴《天下網商》,2月上旬,品牌開在杭州的4家店鋪月流水均值已經達到6萬元。
化妝師:月接23單跟妝,收入約4萬
和美甲行業相比,化妝行業在春節“搞錢”這件事上受到的關注明顯更少,但就“搞錢”力度而言,幫人化妝這門生意并不遜色于美甲。
因為熱愛化妝,方蕾在兩年前成為一名自由化妝師。她告訴《天下網商》,春節是婚禮跟妝需求高峰期,只要能找到客戶,這段時間化妝師的收入相當可觀。
據方蕾透露,2024開年至今,她已經接了29單婚禮跟妝。由于長居廈門,福建是她接單的大本營。“1月接了23單,2月到現在接了6單,大部分都在福建省內。”如果價格合適,方蕾也不介意去到全國各地,“上個月剛剛服務了一個重慶的新娘。”
當《天下網商》問及具體收入時,方蕾并未正面回答。不過,她朋友圈發布的報價表顯示,按檔次劃分,一次婚禮跟妝的收費在1688元~2588元之間。以此估算,方蕾1月營收約在4萬元左右,2月至今至少賺了1萬元。
如何找到目標客戶?在萬物皆電商的年代,會利用社交媒體很關鍵。
作為一名自由化妝師,方蕾在小紅書、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上開設了專門用于攬客的賬號。每服務一個新娘,她都會在這些賬號上發布相應的美照和視頻,以此吸引有需求的客戶自動上門。與此同時,她也會定時在社交媒體上搜索#婚禮跟妝#相關詞條,主動尋找潛在客戶。
一旦找到目標客戶,技術和價格就成了客戶做出選擇的核心考量因素。
在方蕾看來,就婚禮跟妝而言,大部分化妝師畫出的妝面差距并不大,價格才是大家競爭的主戰場。方蕾設置的婚禮跟妝最低價為1680元,恰好低于同一地區的大部分同行,而相比一些中高端婚禮跟妝8000元~10000元一天的價格,方蕾的價格很有競爭力。
自我營銷加上價格優勢,方蕾找到目標客戶的過程相對輕松。
拜年也催生了新需求,一些熟客向方蕾詢問大年初一能否上門化妝,她拒絕了,稱自己也要“過個好年”。
而在大年初三過后,2月方蕾還有5個婚禮跟妝的工作需要完成,再往后,直到五一前這段時間,幾乎接不到和婚禮跟妝有關的工作。她告訴《天下網商》,婚禮跟妝賺的就是節假日的錢,離節假日越遠,相關工作越難接。
美發師:檔期排滿,50平小店日出60單
作為傳統“過年變美三件套”之一,美發對提升個人形象有所幫助,且帶有“從頭來過”的美好寓意,因此被很多消費者列入春節必做清單,美發行業也在春節期間迎來了消費高峰。
小紅書上,打上#過年三件套#、#過年燙發#、#過年美發#、#過年染發#等標簽的筆記超過25萬篇。點進相關話題,有人配上成功美發照片,分享與“托尼”溝通的經驗,也有無數曾在春節美發失敗、不得不頂著一頭糟糕發型過完假期的“前人”苦口婆心勸告后來者慎重,參與話題的人仍然源源不斷。
2018年,資深美發師張濤在深圳龍崗開了一間面積在50平方米左右的美發店,幾乎和小莫所就職的美甲店一樣,自1月中旬開始,張濤的美發店就一直處于約滿的狀態。據他介紹,“燙發和染發的預約最多,其次是剪發。”
2月上旬,張濤的美發店日均出單量一直保持在60單左右。他告訴《天下網商》,剪發用時少,在加快速度的情況下,女性洗剪吹大概需要花費1個半小時左右,男性需要話花費1小時左右;燙發和染發花費的時間較長,用時最短也需要3個小時以上。
“加上我自己,店里一共有4個美發師。一天下來,一個美發師最多能服務15個客人,日均60單已經是極限。”
受春節期間美發生意火爆影響,前段時間,全國各地陸續傳出美發店漲價、限制本地生活平臺團購券在春節期間使用、加收過節費等消息。
受此啟發,忙不過來的張濤在朋友圈發了一則通知,宣布將春節期間男女士剪發價格分別提升至60、70元,染發、燙發則不漲價,以此減少春節期間的剪發業務,專注于利潤空間較大的染發、燙發業務。
春節“搞錢”良機背后
春節“變美三件套”生意爆發,讓不少美業人賺到了一桶金,也讓很多想要入局美業的人躍躍欲試。
但需要注意的是,最近幾年,中國從事美業的商家數量正在持續增長。以美甲為例,企查查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新增涵蓋“美甲”業務的企業40.09萬家,同比增長52%,現存美甲相關公司共計131.49萬家;社交平臺上,一直不乏化妝師群體對外表達當前市場供大于求等,甚至渴望改變、尋求轉行的訴求;另據天眼查數據,截至目前,全國范圍內涵蓋“美發”業務的企業也已經超過195萬家。
無論是美甲、化妝,還是美發行業,玩家增多的情況下,競爭也在走向升級,獲客難度也將越來越大。在春節期間實現迅速盈利背后,有“節日經濟”的助推,更有在平銷期美業從業人員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和客群積累。
與其他經濟模式不同,美業是一門體驗式經濟,高度依賴用戶滿意,在通過“過年”這一消費場景獲得用戶后,還需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持續保持優勢,才能實現生意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