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消金界
2024年2月9日,百望股份有限公司 BAIWANG CO., LTD.(簡稱“百望云”)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這是繼其于2023年6月28日遞表失效之后的再一次申請。
近年來,為金融機構提供導流、風控等小微貸助貸等服務,已經成為百望云的重要收入。百望云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助貸等業務收入在其總收益中占比高達57.2%。
然而,在業務擴張的同時,百望云也要向營銷代理支付巨額的業務傭金。平臺主要通過代理商展業,并未觸及底層資產,在這一競爭背景下,平臺只能采取“低價跑量”的策略。受此拖累,近年來百望云的虧損不斷擴大。
相關數據顯示,公司2020年、2021年、2022年以及截至2022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向營銷代理支付的大額轉介費分別為0.24億元、0.64億元、1.53億元、1.09億元及1.65億元,分別占同期總銷售成本的15.6%、27.0%、49.3%、49.5%和49.7%。
01、助貸收入占比57.2%
招股書顯示,百望云作為中國一家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專注于通過百望云平臺提供財稅數字化及數據驅動的智能解決方案。
按收益計,百望云于2022年在中國云端財稅相關交易數字化市場排名第一, 市場份額為6.6%。
此外,按收益計,百望云于2022年在中國面向小微企業融資的交易相關大數據市場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5.9%。
具體來說,平臺主要通過三大業務板塊產生收益,分別為:財稅數字化解決方案;數據驅動的智能解決方案(包括數字精準營銷服務和智能風控服務);以及本地部署財稅數字化解決方案。
其中,為金融機構提供導流、風控等小微貸助貸等服務,已經成為百望云的支柱性收入。而作為其立身之本的財稅數字化業務,近年來占比不斷縮減。
截至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9月末,百望云來自云化財稅數字解決方案的收入分別為1.24億元、1.56億元、1.58億元、1.18億元和1.13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益的42.7%、34.5%、30.1%、31.3%及27.6%。
此外,公司來自數據驅動的智能解決方案產生的收入分別為0.63億元、1.79億元、2.63億元、1.90億元和2.68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益的21.6%、39.4%、 50.1%、50.4%及57.2%。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末我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9.4萬億元,同比增長23.5%。
這有利于擁有小微客群的互聯網平臺。對于想要拓展小微業務的銀行來說,靠自營拓客,成本高且周期長,而百望、金蝶、暢捷通等在內的財稅類平臺擁有成熟的客戶群,可以幫助銀行實現精準獲客。尤其是近年來在小微貸領域突飛猛進的金城、眾邦等民營銀行,大多是通過這類平臺導流,進而做大規模。
然而問題在于,平臺主要通過代理人展業,流量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百望云只得不斷提高對營銷代理的費率,以繼續加深與營銷代理的合作。
02、轉介費高達1.65億元
從招股書中可以看到,雖然百望云的主要業務依然快速增長,但是卻抵不過轉介費的增長帶來的虧損。
在財務數字上,在過去的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九個月,百望云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1億元、4.54億元、5.26億元和4.68億元,相應期間的凈虧損分別為3.89億元、4.48億元、1.56億元和2.13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的毛利率由截至2022年9月末九個月的41.4%減少至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29.1%。
對此,公司解釋稱,虧損主要來自由于就數字精準營銷服務向營銷代理支付的巨額轉介費以及用于支持平臺不斷擴張的業務運營的員工成本。
相關數據顯示,公司2020年、2021年、2022年以及截至2022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向營銷代理支付的大額轉介費分別為0.24億元、0.64億元、1.53億元、1.09億元及1.65億元,分別占同期總銷售成本的15.6%、 27.0%、49.3%、49.5%和49.7%。
此外,員工成本是第二大支出。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 年12月31日以及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營銷代理數量分別為172名、299名、511名 及516名,員工成本占同期銷售總成本的35.3%、36.3%、27.2%、26.4%和25.6%。
對于金融機構來說,不同的客戶偏好不同,產品的利率定價和市場策略也不盡相同。而相關導流平臺,也要根據放款量,配合進行相關產品的搭配、制定相應返傭政策。
根據招股書,百望云數字精準營銷服務的大部分收入來自金融服務商客戶推出的信貸融資產品,公司就該等信貸融資產品的服務費率為0.3%-1.94%;與此同時,金融服務商客戶推出的貸款服務費率為0.1%-2.91%。
一位與百望云有過合作的線下助貸從業人員表示,“以前由于擔心跑單,還要看平臺能力;現在主要看的就是傭金。”
在此情景下,百望云這類小微貸助貸機構的生存環境更為嚴峻。舉例來說,銀行給平臺的服務費率為0.3%,平臺返給渠道的傭金可能是0.29%、0.295%,甚至還有平出的。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包括百望云在內的一級平臺只能靠“低價跑量”。
當下小微貸風險疊加,尤其是風險較高的票貸產品,甚至還會出現傭金倒扣的現象。此類業務能否擴張還有待觀察,這也給百望云的上市增加了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