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紀瑤
2月20日,泰信基金發布公告稱,張秉麟新任公司總經理一職,任職日期自2月19日起。
泰信基金原總經理高宇于2023年8月23日離職,隨后于去年10月入職東海證券,分管資管業務。泰信基金的總經理一職由董事長的李高峰代任,時隔半年,總經理人選終于落定。
張秉麟此前擔任泰信基金副總經理,同時任上海銳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前者為泰信基金全資子公司。張秉麟曾任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資管九總部總經理、瑞銀證券自營主管和自營分公司總經理、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經理。同日,泰信基金還宣布王弓箭任公司副總經理。
泰信基金的實控人為山東魯信投資,持股45%,江蘇省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青島國信實業有限公司分別持股30%、25%。
泰信基金于2003年5月23日正式成立,已有20年多年。

從管理規模看,泰信基金在2016年至2020年間,錯失發展機遇,規模不升反降,一直在百億元以下,2020年一季度末其管理規模甚至跌至冰點僅32.68億元。
隨后公司發展出現轉機,2020年四季度規模突破100億,2023年三季度最高達到達708.91億元。截至最新,泰信基金管理總規模為570.36億元,其中貨幣型基金為311.10億元。
2020年4月,高宇上任泰信基金總經理后,公司發展出現起色。其任職期內,泰信基金管理規模從58.38億元增長至709.91億元(2020年二季度至2023年三季度)。

具體來看,泰信基金近幾年規模提速主要得益于債基規模增長。2021年前,泰信基金債基規模幾乎為個位數(億元)。2021年至今,債基規模已超200億元,主要布局方向為中短債產品。業績方面,債基收益率整體表現優秀。
泰信基金現任總經理張秉麟此前表示,理財凈值化改革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廣大投資者需要有穩健收益的資管產品作為財富保值增值的媒介,泰信基金近兩年重點布局了中短債產品線,恰逢A股去年三季度出現連續下跌,不少投資者的資金配置需求向固收類轉移。

與此同時,泰信基金權益發展并不“給力”。自2015年中開始,股基規模驟降。至今,公司僅有1只股基,規模約0.04億元;有19只混基,規模合計約52.54億元。
此外,近日,另一家保險系公募華泰保興基金實控人變更獲反饋。2月9日,證監會對華泰保興基金擬變更實際控制人提出了三項反饋意見。過往公告顯示,華泰保興基金申請變更的實際控制人是安達有限公司,是外資機構。若獲批,華泰保興基金將成為由外資參與的基金公司。
Wind數據顯示,華泰保興基金的實控人為華泰保險,持股85%。2023年10月,華泰保險發布公告稱,安達有限公司成為華泰保險的實際控制人。華泰保興基金此次實控人變更主要是由于大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而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華泰保險的實際控制人已發生變化,但從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相關股權變更還未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如證監會反饋意見中的第三條。

華泰保興基金成立于2016年,自成立以來,公司規模勻速向上發展。Wind數據顯示,截至最新2023年四季度,華泰保興基金的公募總管理規模約為338億元。其中,貨幣基金規模接近80億元,債券基金的規模約為219億元,合計接近300億元。僅1只股票型基金,規模為1.1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原總經理王冠龍于2023年12月因工作調動而離任,并由副總經理王現成代任總經理,截至目前,華泰保興基金尚未有新的總經理上任。
2024年,已有22家機構發生高管變更,涉及37人次,董事長變更14人次,總經理變更8人次,其中以中小基金公司居多。
對于股東變更,某基金研究員表示,股東結構與公司治理密切相關。對公募基金而言,股東與實際控制人是公司治理的關鍵,要強化對其資格、資質等方面的要求。他還表示,目前一些基金公司發展掉隊,公司治理不佳是主要原因,股東、高管頻繁變更、股權結構復雜等都不利于公司治理。因此,要理順公司治理的方方面面以獲得長足發展。